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1399649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以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理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加、减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用加法意义说明为何用减法解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814km,1142km,1956km,?km教学过程一、童子功:口算接龙.二、课前检测:1、根据已知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2+3=5 8+7=15根据减法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18-7=11 20-7=132、出示解决问题课件见课件1、根据图中

2、所给信息,自拟题目,并解决问题. 预设:西宁到#的铁路一共长多少千米? 81411421956千米2、修改已知条件,尝试解决问题. 预设:已知西宁到#和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求格尔木到#的距离.19568141142千米三、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和探究,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四、探究新知,理解归纳1、理解加法的意义.1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2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2、 理解减法的意义.1第二题为什么用减法呢?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减法?

3、2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3、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观察上述两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4、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五、巩固拓展,解决问题1.基础题:做一做2.巩固题:P4练习一1、2题.3.提升题: 六、课堂总结,回顾反思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童子功: 两数合并成一数,这样运算叫加法.两

4、数和减一个数,这样运算叫减法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七、课后检测1、根据4000-3578=422,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4000-422=3578+422=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258,减数是230,被减数是.3、两个数的和是650其中一个加数是185,另一个加数是.达成度:四5班:92% 四6班:90%问题成因: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好,学生进行自学之后汇报展示时还需要具体指导.另外计算准确度不够,今后要加强计算训练,每天课前五分钟练习口算接龙.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81411421956千米1956814114

5、2千米19561142814千米课后反思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用五步三查的课堂流程,开始先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自主学习,自学后开始对学、群学,解决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进行大展示.虽然按照课堂流程走了下来,但是有的环节不太顺利.特别是学生进行大展示时还需要具体指导.今后教学中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以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和探究,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

6、进行验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用除法意义说明何用除法解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童子功两数合并成一数,这样运算叫加法.两数和减一个数,这样运算叫减法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二、课前检测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370180 760490三、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和探究,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四、探究新知,理解归纳1、乘法的意义 1出示例21(2) 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3思考:为

7、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4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积2、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1出示例2232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3思考:怎样的运算是除法?4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观察: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

8、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6. 做一做,P7-2.7. 关于0的运算. 加法:0加任何数还得这个数.减法:任何数减还得原数.乘法: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五、练习巩固,解决问题基础题:巩固题:被除数除

9、数商余数22521182364781310变式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4827= 10285= 75429= 87673=六、课堂总结,回顾反思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3.童子功:乘号前后叫因数,等号后面叫做积; 商乘除数加余数,得数就是被除数; 被除数减余数除以商,计算结果是除数.七、课后检测达成度:四5班:93% 四6班:92%问题成因: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错误,计算基础还是要加强.另外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上下功夫.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以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412 1234 124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课后

10、反思本节课我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乘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乘除法的意义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求逻辑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最后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统领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从具体到抽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3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例4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对比

11、、交流等活动,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熟练计算.2.经历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童子功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二、课前检测三、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计算、对比、交流等活动,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熟练计算.2.经历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四、探究新知,理解归纳分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内容:1.说说9

12、6 12+4 2的运算顺序,并尝试计算.2.说说9612+4 2的运算顺序,并尝试计算.3.说说9612+4 2的运算顺序,并尝试计算.4.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展示交流汇报:96 12+4 2 9612+4 2=8+8 =96 16 2=16 =62=12 =129612+4 2=96 162=96 32=3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五、巩固拓展,解决问题1.基础题: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六、课

13、堂总结,回顾反思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3.童子功:一看得数,二找相同,三替换,四加括号. 中小括号混合算,运算顺序要体现.小括号里要优先,中括号里随后算.括号里面全算完,中括号外最后算.七、课后检测,计算下面各题:72-463 600075-60-1072-463 6000-10 600075-达成度:四5班:90% 四6班:90%问题成因:学生去括号时计算顺序掌握不够好,课下需要个别生补救.板书设计带括号的四则运算96 12+4 2 9612+4 2=8+8 =96 16 2=16 =62=12 =129612+4 2=96 162=96 32=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14、,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优点与不足:1、将理解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相结合2、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不足:1、 还存在操之过急的现象.学生在用第二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出现了没用小括号计算.这个时候应该让学生结合题来说一说,可以不可以,为什么.2、 在例5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对这样的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应该不存在障碍.可以是实际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比较多,体现在不参与计算的数怎么办,运

15、算顺序不清晰等等.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与时的讲解,感觉还是学生对于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我认为在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的思考:1、 认真细致研读教材,不走弯路.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教材的编排意图,学生倡导活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2、 通过教学,值得欣喜的是班级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辩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是学生思考的体现.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些方面保持下去.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4课时租船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10页例5教学目标1. 经历计算、对比,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 通过

16、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并能合理表达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童子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课前检测三、出示学习目标:1、经历计算、对比,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并能合理表达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探究新知,理解归纳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内容:1.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

17、呢?2.有几种方法租船?3.比较哪一种方法最省钱?展示交流:分组汇报,集体交流方案一:大船每个座位5元,小船每个座位6元,租大船便宜.32 6 = 5条2人5条大船,1条小船:30 5 + 24 1 =174元方案二:把小船上的2人和1条大船上的6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还可以省钱.4条大船: 30 4 = 120元2条小船: 24 2 = 48元 120 + 48 = 168元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五、巩固拓展,解决问题六、课堂总结,回顾反思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先假设,再调整,尽量不空座.3.童子功:小车算,大车租,尽量满座不空余. 七、课后检测,达成度:四5班 95% 四6班9

18、2%问题成因: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很大差别,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所以在上课还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