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01399030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5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情景交融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提问的六种题型高考诗歌鉴赏提问的六种题型 题型一:分析情景交融 题型二:分析形象 题型三:分析语言 题型四:分析表现技巧 题型五:分析炼字(关键词) 题型六: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第1页/共21页分析诗歌情景交融分析诗歌情景交融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式:提问变式:这首诗(或某一两联)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氛围?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 解答分析: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自然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第2页/共21页试分析菊花台中的意象和意境试分析菊花台中

2、的意象和意境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意象:残菊、落花、北风、影子、湖面 意境:凄清、苍凉第3页/共21页 绝句二首绝句二首(其一其一) 杜甫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4页/共21页 回答: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3、,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描写图画景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概括氛围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游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分析思想感情) 。第5页/共21页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

4、闲适之情等。 注意: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第6页/共21页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的画面(要结合诗句和意象具体(要结合诗句和意象具体描绘)描绘),营造了一种(,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的氛围/环境,从而表达了作者环境,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的情感。第7页/共21页(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江江 汉汉 杜甫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

5、首诗。注: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问题: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8页/共21页 答: (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第9页/共21页2009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 鹧鸪天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

6、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第10页/共21页答案:8.(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

7、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这是一幅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9. (6分)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第11页/共21页2010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雨雪曲 江总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

8、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注】 江总(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第12页/共21页答案: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

9、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思乡之情。第13页/共21页2011年海南高考语文试题 春日秦国怀古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注周朴(?周朴(?878):字太朴,唐朝诗人,):字太朴,唐朝诗人,居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居吴兴(

10、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古 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第14页/共21页答案: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答出“伤春怀古之情”2分,简要分析3分)9.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每答出一点2分)第15页/共21页 分析表现技巧型分析表现技

11、巧型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 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第16页/共21页(一)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需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间接抒情: A、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

12、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感。例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托物寓理。例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第17页/共21页(二)描写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反衬) 反衬: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 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白描(三)修辞手法 比兴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用典 设问 反问 反语等第18页/共21页答题步骤: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19页/共21页 早行早行 陈与义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表现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第20页/共2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1页/共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