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37974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家乡风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江南好听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艺术魅力,能逐步喜爱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目的,激发起歌颂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辨、唱、模仿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魅力3、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逐步了解有关中国民族乐器的知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教学重难点】1、感受江南音乐的特点。2、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教学过程】一、家乡风情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描绘了哪一地区的风景? 出示课题秀丽江南说明:在导入环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演唱民歌环节,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

2、情绪,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通过教师的演唱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秀丽江南”。二、乡音乡情(一)欣赏器乐合奏江南好1、欣赏江南好主题,学生感受:通过音乐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这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是由哪些乐器来描绘的呢?2、听辨高胡与二胡音色,学生判断感受主奏乐器高胡的音色。说明:此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听辨感受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师结合图片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适当总结讲解。3、学生哼唱主题旋律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主题做律动,感受如诗如画的秀丽江南的意境。5、欣赏主题器乐合奏部分(投影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学生听辨感受:这一幅江南美景又是由哪些乐器描绘的呢?6、表格出示:对比两次主题的演奏

3、乐器。主题旋律演奏形式演奏乐器第一次出现独 奏高 胡(图片)第二次出现合 奏?(通过问号提请学生思考,在下一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揭示合奏乐器)7、对比欣赏快板与慢板部分的旋律,学生感受:两段音乐分别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什么情景? (二)欣赏欢乐歌1、欣赏欢乐歌主题,学生感受:这段音乐与江南好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能听出这段音乐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说明:由于江南好是根据江南丝竹欢乐歌改编而成,因此在此环节中设计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江南丝竹,对比体验传统民乐与改编后的现代民乐所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2、教师简介欢乐歌三、乐器博览窗:1、学生亲身感受教室里摆放的乐器实物。2、引导学生找出欢乐歌

4、的演奏乐器。3、教师简介江南丝竹。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江南音乐入手,通过对比欣赏两首江南音乐江南好、欢乐歌的片段,引导学生对江南音乐秀丽、清新的音乐风格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了解,并从中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的知识。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对比、触摸、感受、创编、自主探索,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学、互助,教师的指导帮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春到沂河,能听辨柳琴

5、的音色,能充分感受由于速度变化所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从中领略音乐所描绘的美好景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实物对比、演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感受南北地方音乐不同的艺术魅力。3、知识与技能:通过春到沂河的欣赏,学习分辨柳琴和琵琶两种民族弹拨乐器;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初步学会运用通畅的音色与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教学重点】1、学习分辨柳琴和琵琶两种民族弹拨乐器。2、学习演唱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根据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景。2、学习运用通畅的音色与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北国春景(一)欣赏柳琴独奏春到沂河1、教师出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曲

6、谱。2、教师播放柳琴独奏春到沂河引子部分旋律,学生聆听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通过音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教师播放柳琴独奏春到沂河主题旋律,学生听辨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与刚才的音乐相比有何不同?哪一种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速度)4、教师出示春到沂河主题旋律曲谱,学生视唱。5、学生感受后回答:这段旋律与我们曾听过的什么歌曲或乐曲有所相似?说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比视唱春到沂河和沂蒙山小调的主题旋律,在演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感受民族音乐的发展,教师可在此环节适时总结指出民族音乐的与时俱进,并可列举一些根据民歌元素创作的音乐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6、教师简介作品。7、学生回答:这

7、首春到沂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8、听辨柳琴与琵琶音色,学生判断并感受主奏乐器柳琴的音色。说明:此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听辨感受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师结合图片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适当总结讲解。有条件的授课班级还可拿两种乐器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弹一弹。二、南国海滩1、 欣赏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感受: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情景?2、教师钢琴范唱,学生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歌曲旋律较为简单,容易学唱,所以采用学生跟唱的方式学唱歌曲。可以由教师钢琴弹唱,有条件的可采用播放卡拉OK的形式学唱。视学生学唱快慢程度可多唱几遍,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音准和气息的连贯。3、学生思考:歌曲可

8、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演唱时音色和情绪完全一样吗?4、教师钢琴伴奏,启发学生用连贯抒情、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5、教师提请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加入哪些表演形式使歌曲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三、我行我秀1、学生自由组合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教师要求:2、分组展示及点评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春到沂河感受北方音乐的特点,并从中了解民族弹拨乐器柳琴,通过与学生较为熟悉的琵琶进行对比,加深印象;通过学唱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初步学会运用通畅的音色与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型教学模式、不断的提出问题、创设感受体验环节、学生在感受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最终解决问题。通过

9、学生的对比、触摸、创编等环节,生生间的互学、互助,师生间的合作表演都是本节课的出彩之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热情提高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念故乡,能充分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从中领略重奏的艺术魅力,培养音乐表现的能力;同时激发起赞美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连贯的气息吹奏念故乡,并能根据固定的节奏型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3、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分类的知识,能够听辨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1、学习口风琴吹奏念故乡。2、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分类的知识。【教学难点】1、二声部吹奏。2、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对我国民族乐器进

10、行分类。【教学过程】一、音乐之旅音乐之旅:教师播放一组描绘家乡风情的民族器乐联奏音乐:姑苏行、彝族舞曲、沂蒙山小调、渔舟唱晚学生听辨抢答: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地区的风光?说明:组织学生以竞赛抢答的形式听辨乐器音色,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民族乐器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二、民族乐器博览窗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接触过的乐器,试着让学生边回答边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并给这些乐器分分类。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投影出示乐器分类表)三、口风琴吹奏1、教师简介念故乡的作者及作品。2、学生视奏第一声部旋律。 3、学生吹奏第一声部,教师吹奏第二声部。说明:学生吹奏巩固新课的

11、同时与教师合作,初步体验两声部的合奏效果。 4、学生视奏第二声部旋律。5、二声部吹奏练习。 四、单元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因此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活动来展开。经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铺垫,学生已对中国民族乐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设计通过“音乐之旅”的听赏活动感受祖国的美好景色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学生的创编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与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示范的作用,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融洽度,提升了课堂的情趣。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都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往往会出现兴奋有余、注意力不足的情况,会直接导致影响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调控好课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优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