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01370170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RNA组学: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 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

2、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DN

3、A序列。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或称嵌套基因。致死基因:删除后可导致机体死亡的基因。基因冗余:由于一基因在个体中有若干份拷贝,当删除其中一个时,个体的表型不发生明显变化。DNA重组: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转化作用:通过

4、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供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位点特异重组:位点特异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是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12-23规则:重组发生在间隔为12bp到23bp的不同信号序列之间,称为12-23规则。转座子:(transposon)在基因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转座: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

5、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DNA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DNA (recombinant DNA)。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工艺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

6、donuclease, RE)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的限制酶,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载体: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7、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子:(replicon)DNA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复制眼:(replication eye)DAN正在复制的部分在电镜下观察起来犹如一只眼睛,称为复制眼。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复制一开始,复制起始点要形成一个特殊的叉型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这种结构称为复制叉。端粒:(telomere)指真

8、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转录:(transcription) 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在DNA分子双链上某一区段,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单链上。模板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也称作有意义链或Watson链。编码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coding strand),也称为反义链或Crick链。 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模板DNA的部位称为启动子(promoter)转录泡:(t

9、ranscription bubble)在转录延长过程中,由局部打开的DNA双链、RNA聚合酶核心酶及新生成的RNA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复合体,为空泡状结构,又称转录复合物。转录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现已发现数百种,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s, TF)。 转录后加工(RNA的成熟):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物(pre-RNA)经过链的裂解、5端与3端的切除和特殊结构的形成、核苷的修饰和糖苷键的改变、以及拼接

10、和编辑等过程,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的过程称为RNA的成熟或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RNA编辑:改变RNA编码序列的方式称为 RNA编辑。密码子:(codon)代表一个氨基酸或蛋白合成、终止信号的核苷酸三联体。开放阅读框: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顺反子: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cistron)。多顺反子: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

11、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 。单顺反子: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single cistron) 。 翻译的跳跃现象:翻译中读码框发生位移或核糖体跳过一大段mRNA后 继续翻译称为翻译的跳跃现象。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所有靶向输送的蛋白质结构中存在分选信号,主要为N末端特异氨基酸序列,可引导蛋白质转移到细胞的适当靶部位,这一序列称为信号序列 。信号肽:(signal peptide)各种新生分泌蛋白的N端有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信号肽。 线粒体定向肽:由核基因组编码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的N端具有的一段肽链。由富含带正电的氨基酸和丝氨

12、酸、苏氨酸等。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具有特异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操纵子:(operon)是原核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基因表达调控的单位,由结构基因、启动子、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组成;通过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与诱导物、辅阻遏物协同作用,开启或关闭操纵基因,对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表达进行正、负控制。转录衰减:(attenuation)是指转录可正常起动,但在转录进入第一个结构基因前即突然停止的过程。由于这一终止作用并不能使正在进行的结构基因转录中途停止,而仅是部分中途停止转录,所以称为转录衰减。二、 填空题: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类对DN

13、A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认识阶段,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阶段,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阶段。2.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贡献最大的三位科学家是J.Watson, F.Crick, O.Avery。DNA序列测定法有两种,分别为G:lbert化学法, sanger酶法。4.PCR 仪的发明者为Kary B.Mullis。5.核酸分子由碱基,戊糖,磷酸三部分组成。6.在DNA双螺旋结构中,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7.OD260=1.0相当于50ug/ml双链DNA,40ug/ml单链DNA,20ug/ml寡核苷酸。8.DNA的密度为1.7g/cm3,相

14、当于8M CSCL溶液的密度。9.质粒PSC101中的P代表构建该质粒的研究者或单位。10.DNA重组的种类同源重组,接合作用,转化作用,转导作用,位点特异的重组,转座。11.基因工程中常用载体可分为三类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12.同一基因获取的方法有四种化学合成法,cDNA文库,基因组DNA文库,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3.重组DNA导入受体菌时,对受体菌的要求为安全宿主菌,限制酶和重组酶缺陷,处于感受态;导入方式有转化,转染,感染三种。14.重组DNA技术操作过程可形象归纳为分,切,接,转,筛。15.1958年Meselson等氮的同位素试验证明了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15、的机制。16.复制的方向有单向复制,相向复制,双向复制。17.参与DNA复制的物质有底物,聚合酶,模板,引物,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分子。18.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五个功能位点为,。19.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可分为识别,起始,延伸,终止四个阶段。20.逆转录酶是一类非常复杂的酶,在其简单的一条多肽链上具有多种酶活性DNA聚合酶活性,RNA酶活性,DNA内切酶活性,DNA旋转酶活性,螺旋酶活性,tRNA结合酶活性。21.遗传密码的特点有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通用性。22.基因表达是受调控的,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包括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翻译后水平的调控。三、翻译:脱氧核糖核酸(

16、DNA), 超螺旋(supercoil),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解螺旋酶(helicase),引物酶(primase), SSB(单链DNA结合蛋白), DNA ligase(DNA连接酶), telomerase(端粒) , cDNA(互补DNA), teminator(终止子), UBF(upstream binding factor)上游启动子结合因子, TBP(TATA box-binding protein)TATA框结合蛋白,downstream elements(

17、下游启动子元件),TF(transeriptional factors)转录因子,CTD(carboxyl terminal domain)羧基端结构域, EB(溴化乙锭), IF(起始因子), EF(延长因子), RF(释放因子),molecular chaperon(分子伴侣)四、简答题:1.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两个重要实验是什么?1944,O. Avery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52,A.D Hershey 和M. Chase 噬菌体感染实验2.简述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构特点:1、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

18、,形成帽子结构:m7GpppNm-。2、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称为多聚A尾。功能: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抄录并传送至核糖体,用以决定其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3.简述tRNA一级结构的特点?含 1020% 稀有碱基,如 DHU;3末端为 CCA-OH;5末端大多数为G;具有 TyC4.简述tRNA的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氨基酸臂;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C环)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5.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rRNA的种类?真核生物的种类有:5S rRNA,28S rRNA,5.8S rRNA,18S rR

19、NA;原核生物的种类有:5S rRNA,23S rRNA,16S rRNA、6.什么叫DNA的变性?变性DNA转化时会发生哪些变化?DNA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OD260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7.什么叫C值矛盾?C值矛盾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C值矛盾指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即真核生物中DNA含量反常的现象。表现在:1、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如肺鱼的C值为112.2,而人的为3.2;与牛相近);2、亲源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

20、相差甚大,(如豌豆为14,蚕豆为2);3、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如人染色体组DNA含量在理论上包含300万个基因,但有实际用途的基因只有5-10万个左右)。8.简述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相转变的原理?鞭毛相转变(phase variation):鼠伤寒沙门氏菌由鞭毛蛋白决定的H抗原有两种,分别为H1鞭毛蛋白和H2鞭毛蛋白。从单菌落的沙门氏菌中经常能出现少数呈另一抗原的细菌细胞,这种现象称为鞭毛相转变。hix为反向重复序列,它们之间的H片段可在Hin控制下进行特异位点重组(倒位)。H片段上有两个启动子P,其一驱动hin基因表达,另一正向时驱动H2和rH1基因表达,反向(倒位)时H

21、2和rH1不表达。rH1为H1的阻遏蛋白基因。9.简述Ig基因重排中RSS序列的位置及组成?重链(IgH)基因的V-D-J重排和轻链(IgL)基因的V-J重排均发生在特异位点上。在V片段的下游,J片段的上游以及D片段的两侧均存在保守的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组成:1.共同的T核苷酸回文序列(CACAGTG)。2.共同富含A的9核苷酸(ACAAAAACC)。3.中间为固定长度或12bp或23bp的间隔序列10.以Hind为例说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命名的原则?Hin dHaemophilus influenzae d株流感嗜血杆菌d株的第

22、三种酶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第四个字母代表株;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11.简述载体的选择标准?能自主复制;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有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12.简述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DNA导入受体菌-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 13.简述PCR体系的基本组成成分和基本反应步骤?组成成分:模板DNA;特异性引物;耐热DNA聚合酶;dNTPs;Mg2+。反

23、应步骤:变性(95)-退火(Tm-5)-延伸(72)-变性(95)-循环14.简述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机理?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15.简述DNA复制保真性的三种机制?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复制出错时DNA-pol的及时校读功能。16.简述DNA拓扑异构酶和作用机制的不同?拓扑异构酶:切断D

24、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DNA拓扑异构酶: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 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17.什么叫端粒?其结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端粒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结构特点:1、由末端单链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2、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复的富含G、C碱基的短序列。功能:1、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2、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18.什么叫端粒酶?其组成如何?端粒酶(telomerase):以酶分子中的RNA片段为模板,在染色体DNA3-端合成一段DNA。

25、组成:端粒酶RNA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hTP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RT)19简述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20.简述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的组成?2:465 kD;和亚基 :催化中心,构成核酸通道;亚基:核心酶组装所需;也与调节因子作用;亚基:启动子识别,具有启动子特异性。21.简述原核生物启动子的序列特点?s因子能直接与启动子序列结合,-35和-10区距离的改变将影响s因子的作用,从而

26、改变其始效率;不同的启动子具有不同的其始效率。22.简述细菌RNA 聚合酶中因子的特点?重复使用(Re-usable);使 Holo-enzyme识别Sextama Box, 与模板链结合;修饰 RNApol 构型,降低全酶与DNA的非专一性结合力(107/mol),增强全酶与R, B site的专一性结合力 (1014/mol),导致RNA链的延伸缓慢。23.简述转录过程?识别阶段:RNA聚合酶在s亚基引导下结合到启动子上,DNA双连局部解开;起始阶段: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配对合成最初RNA链;延伸阶段:核心酶向前移动,RNA链不断生长;终止阶段:RNA聚合酶达到基因转录终点,RNA和RNA聚

27、合酶从DNA上脱落。24.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RNA编辑能消除移码突变等过程带来的危害;能增加基因产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细胞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能使基因产物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生物进化;很可能与学习和记忆有关。五、论述:1.论述E.coli的DNA的生物合成过程?1、复制的起始。a.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大约20-40和DnaA蛋白各带一个ATP聚集结合在4个9bp位点上,DNA缠绕其上,形成起始复合物(HU蛋白质帮助)。b.开链复合物的形成:富含AT的3个13bp序列被解链。c.前引发复合物的形成:DnaB在DnaC帮助下结合于解链区,借助水解ATP 的能量,双链

28、沿5-3方向移动,形成前引发复合物。2、复制的延长。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领头链的合成:引物合成酶合成一段DNA引物。前导链和后随链合成的协调一致,DNA的两条互补链方向相反,为使后随链能与前导链被同一DNApolIII的不对称二聚体所聚合,后随链绕成了一个突环形构象。3、复制的终止。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片段在复制的终止点(ter)处汇合。2.论述细菌RNA聚合酶及其转录?细菌的RNA聚合酶(DDRP)全酶:组成2:465 kD;2部分称为核心酶。亚基:核心酶组装的组建因子,促使RNA

29、pol与DNA模板链上游转录因子结合,位于前端的因子使双链解链为单链 ,位于尾端的因子使单链新聚合为双链。亚基:结合底物NTP,催化NMP之间的磷酸二脂键的形成,与 Rho()因子竞争RNA 3-end,催化中心模板DNA结合,构成RNA聚合酶全酶后因子含有两个位点,I位点:专一性结合ATP或GTP,E位点对NTP非专一性结合,编辑。因子:强碱性亚基,促使RNA polymerase与非模板链(sense strand)结合,受K酶抑制,识别启动子。s因子:重复使用,使RNA聚合酶全酶识别启动与模板链结合,促进转录的起始,修饰RNA聚合酶构型降低了全酶和DNA的非专一性结合力,增强RNA与识别

30、位点的专一性结合力,导致RNA链的延伸缓慢。亚基未知。和亚基是催化中心,构成核酸通道。转录识别阶段:RNA聚合酶在s亚基引导下结合到启动子上,DNA双连局部解开;起始阶段: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配对合成最初RNA链;延伸阶段:核心酶向前移动,RNA链不断生长;终止阶段:RNA聚合酶达到基因转录终点,RNA和RNA聚合酶从DNA上脱落。3.论述蛋白质翻译的过程?1、翻译的起始。指mRNA和起始氨酰-tRNA分别与核蛋白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一)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

31、物形成。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起始氨基酰-tRNA结合;mRNA在核蛋白体小亚基就位;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2、翻译的延伸。指根据mRNA密码序列的指导,次序添加氨基酸从N端向C端延伸肽链,直到合成终止的过程。当与起始密码子紧邻的密码子被其氨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识别并结合后,延伸反应开始。肽链延长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式进行,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每次循环增加一个氨基酸,胞括以下三步:a.进位,又称注册,指根据mRNA下一组遗传密码指导,使相应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A位。b.成肽,是由转肽酶催化的肽键形成过程。c.转位, 延长因子EF-G有转位酶活性,可结合并水解1分子GTP,促进核蛋白

32、体向mRNA的3侧移动。真核生物延长过程: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延长过程与原核基本相似,但有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延长因子。另外,真核细胞核蛋白体没有E位,转位时卸载的tRNA直接从P位脱落。3、肽链合成的终止(翻译的终止)。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后,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肽酰-tRNA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等分离,这些过程称为肽链合成终止。4.论述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存在于操纵子上游的调节基因编码表达的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子中的操纵基因上阻止了结构基因的表达;将大肠杆菌转到乳糖培养基中时,由于诱导物分子结合在阻遏蛋白的特异部位,引起阻遏蛋白构象改变,

33、不能结合到操纵基因上,使RNA聚合酶能够正常催化转录存在于操纵子上的结构基因,即操纵子被诱导表达,b半乳糖苷酶分子数量迅速增加。乳糖本身不能和阻遏物结合,而是进入细胞后,由-半乳糖苷酶变为异乳糖,异乳糖是一种较强的诱导剂。2、CAP的正性调节:cAMP-CAP是一个重要的正调节物质,可以与操纵子上的启动子区结合,启动基因转录。葡萄糖的存在可抑制细菌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减少了环腺苷酸(cAMP)的合成,与它结合的受体蛋白质CAP因找不到配体而不能形成复合物。葡萄糖存在时,不易形成复合物cAMP-CAP,受其调控的基因就不表达。如果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腺苷酸环化酶活力就会相应提高,cAMP

34、合成增加,cAMP与 CAP形成复合物并与启动子结合,促进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负性调节与正性调节协调合作,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不发挥作用,如没有CAP加强转录,即使阻遏蛋白从P上解聚仍无转录活性,葡萄糖/乳糖共同存在时,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可降低cAMP浓度,阻碍其与CAP结合从而抑制转录。结论:lac操纵子强的诱导作用既需要乳糖又需缺乏葡萄糖。5.论述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衰减机制?(1)当细菌内色氨酸缺乏时,核糖体停留在序列I色氨酸密码子处,序列2和3配对形成发夹结构,序列3和4无法形成衰减子结构,继续转录合成色氨酸的mRNA。(2)细菌内色氨酸充足时,核糖体顺利通过序列1色氨酸密码子处,核糖体占据序列1和序列2,序列3和4形成衰减子,转录终止,转录衰减机制实质上是转录与一个前导肽翻译过程的偶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