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01317010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网络通信与交换理论实验报告、时隙ALOHA协、议MATLA仿真ALOHA算法ALOHA(AdditiveLinkOn-lineHawaiiSystem)原意是夏威夷方言问候语“你好”的意思,现意为“无线广播通信技术”的简称。ALOHA系统起始于1968年夏威夷大学一个解决夏威夷群岛直接计算机网络通信问题的项目,利用ALOHA网络实现单个站点到多个站点的无线通信。1.纯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是最简单的时分多路算法,该算法采用“标签先发言”方式,而该类标签仅存储一些简单序列号信息。当标签进去阅读器可识别范围内,标签将在任何时刻自动的、随机的、不停的向阅读器发送数据帧,而标签发送数据帧时间是

2、极短的,这样造成一个周期内大部分时间浪费,同时标签之间还会相互干扰,因此,纯ALOHA算法系统吞吐率极低。在纯ALOHA算法中,如果标签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标签也在发送数据,那么会造成信号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则形成标签部分碰撞或完全碰撞,无论是哪种碰撞将造成所有碰撞的标签无法识别,碰撞标签将随机选择时间重新发送标罄1f.ja部分硼摘无金碗捆数据帧。纯ALOHA算法标签发送数据形成的部分碰撞和完全碰撞情况如下图所示。时闻时间时间时冋图1纯ALOHA算法原理示意图采用纯ALOHA算法,阅读器通过检测接收信号来判断是否存在碰撞,若阅读器检测到碰撞,向标签发送停止命令,指示标签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次发送

3、数据;若没有碰撞,阅读器向标签发送应答命令,成功识别标签后,标签进入静默状态。2.时隙ALOHA算法由于纯ALOHA算法浪费较多时间,因此,如何节约时间是对纯ALOHA算法最简单改进。时隙ALOHA(Slotted-ALOHA)算法是对纯ALOHA算法一种最简单的节约时间的改进算法,这种算法是在纯ALOHA算法基础上把阅读器发送信号的时间划分成多个连续的离散时隙(slot),时隙长度由系统时钟控制。本算法系统需要满足:1)每个时隙的长度必须大于标签发送数据所需时间;2)系统各控制单元必须与时钟控制单元同步;3)标签必须在系统约定的时隙内向阅读器传输数据;4)同步时钟使阅读器可识别范围内标签时隙

4、同步。与基本ALOHA算法相比,时隙ALOHA算法中任何一个时隙内只存在一个标签成功识别或无标签响应或多个标签完全碰撞,没有基本aloha算法中的部分碰撞,如下图所示,所以返回数据发送碰撞的时间减少一半,这样提高了信道利用率,系统吞吐率提高一倍。图2为两个站的时隙ALOHA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的一些向上的垂直箭头代表帧的到达。时隙的长度是使得每个帧正好在一个时隙内发送完毕。从图1可看出,每一个帧在到达后,一般都要在缓存中等待一段时间(这时间小于To),然后才能发送出去。当在一个时隙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帧到达时,则在下一个时隙将产生碰撞。碰撞后重传的策略与纯ALOHA的情况是相似的。图2时隙A

5、LOHA的工作原理现在推导时隙ALOHA的吞吐量公式。吞吐量S与网络负载G的定义与纯ALOHA的相同。参阅图1,设一个帧在某个时隙开始之前到达。显然,此帧能够发送成功的条件是没有其他帧在同一时隙内到达。因此,吞吐量公式0-GSu=GP=G-(G-eGe(1-1)0!此公式为Roberts在1972推导出来的。当G=1时,最大吞吐量Su(max)二0.368。图3画出了式(1-1)表示的曲线。为便于比较,纯ALOHA的吞吐量且也画在同一坐标中。可以看出,对于时隙ALOHA,不稳定区域位于G1的部分。0.4纯Aloha时隙AlohaI1-r/nF0.350.30.10.05单位时间平均交换的数据包

6、量G0.25S量吐.2吞0.15图3Aloha系统中的吞吐特性曲线%matlab原代码G=0:0.1:5;GS2,b-);S1=G.*exp(-2*G);S2=G.*exp(-G);plot(G,S1,r-xlabel(单位时间平均交换的数据包量G);ylabel(吞吐量S);legend(纯Aloha,时隙Aloha);gridon;Gne由泊松过程的定义:Pn=,n=01,2,(1-2)n!从而可以知道在一个时隙中有一个数据包到达的概率为P1=Ge-G,对于每G个节点而言,P1=e-Gm。仿真时,我们认为每个节点每个时隙最多只会到达m一个数据包,故仿真时可以以一个时隙为步长,每个节点每个时

7、隙到达一个数据G包的概率就为p=e-Gm,由此,对每个节点生成一组随机数,当此随机数小于m等于p,则表示有一个数据包到达,把此随机数用1代替,反之则没有数据包到达,把此随机数用0代替,这样可以得到每个节点在某个时刻是否有数据包到达的矩阵,然后把每组矩阵相加,得到某一时刻总的到达的数据包,当某一时刻为1时,总共只有一个数据包到达,则可以成功传送,对于每个给定的G,取多个时隙作多次重复试验,则可以得到这多次重复试验中成功传送的次数,用成功传送的次数除以总的重复试验次数,就是成功传送的概率。对不同G值,用上述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G值对应的成功传送的概率。此外,对于给定的G,对于时隙长度1有Ps二Ge

8、G。下面是m=3000取5000个时隙点,G在0,3间对应的成功率、碰撞率和空闲率如图4:图4%matlab原代码clc;clearcloseallm=1000;t=1000;z=;Su=;Sb=;Si=;forG=0:0.1:1p=G/m;x=rand(m,t);fori=1:mforj=1:tifx(i,j)=px(i,j)=1;elsex(i,j)=0;endendendy=(sum(x);z=z,sum(y=1)/t;Su=Su,G*exp(-G);Sb=Sb,1-exp(-G)-G*exp(-G);空闲率)Si=Si,exp(-G)endG=0:0.1:1;plot(G,z,r*)h

9、oldonplot(G,Su,-,G,Sb,go,G,Si,-)xlabel(G)ylabel(到达率(bps)legend(成功传输的次数,成功率,碰撞率gridon、非隔离型二叉树冲突分解算法MATLA实现L=4%非亡隔离型二叉树形冲突分解算法%m=2clc,clearsymsnp=0.5;p20=2*(pA2)*(pS);p11=2*(pA1)*(pA1);f=n*(p11)*(p20)A(n-1);N2=symsum(f,n,1,inf)L2=2*N2%m=3p30=2*(pA3)*(pA0);p21=2*3*(pA2)*(pA1);f1=n*(p21)*(p30)A(n-1);f2=N2*(p21)*(p30)A(n-1);N3=symsum(f1,n,1,inf)+symsum(f2,n,1,inf)L3=2*N3%m=4p31=2*4*(pA3)*(pA1);p40=1-p31;f1=n*(p31)*(p40)A(n-1);f2=N3*(p31)*(p40)A(n-1);N4=symsum(f1,n,1,inf)+symsum(f2,n,1,inf)L4=2*N4运行得:N2=2L2=4N3=10/3L3=20/3N4=16/3L4=32/3即m=4时,计算结果如下:N4=16/35.33L4=32/310.6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