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101311739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PPTX 页数:129 大小:1.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资源描述:

《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PPT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一、电阻的串联1R2RnR电路中多个电阻首尾顺序相联,且通过同一电流。I定义:特点:通过各电阻的电流是同一个电流。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第1页/共129页(2-2)1R2RnR等效条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等效电阻:+U_IR+U_IU = IRU = IR1+ IR2 + IRn n1inRRRRR21第2页/共129页(2-3)分压公式:URRRU2111URRRU2122应用:分压、限流。UI2R1R+_+_1U2U+_结论:a.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其电阻值 成正比。 b. 若某电阻较其它电阻小得多,其分 压可忽略不计。第3页/共129页(2-4)二、电阻的

2、并联1RnR2R+U_I电路中多个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且端电压相同。定义:特点:各电阻的电压是同一个电压。第4页/共129页(2-5)等效电阻:R+U_II = U / RI = U / R1+ U / R2 + U / Rn n1inRRRRR11111211RnR2R+U_I第5页/共129页(2-6)两个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2121RRRRR三个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321321RRRRRRR多个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nRRRR111121 第6页/共129页(2-7)分流公式:I+_U1R2R1I2IIRRRI2121IRRRI2112结论:a. 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其电

3、阻值 成反比。 b. 若某电阻较其它电阻大得多,其分 流可忽略不计。应用:分流、调节电流。第7页/共129页(2-8)22364413V+_II5例:电路如图所示,试求电流 I 和 I5 。第8页/共129页(2-9)22364413V+_II5AB136213V+_II5AB解:第9页/共129页(2-10)136213V+_II5AB1323V+_IAB等效电阻: R = 3 / (1+2) = 1.51126125II = 3 / 1.5 = 2AI1 = 1AI1第10页/共129页(2-11) 课堂练习 试求电阻 Rab 。4 + 6/3(2 + 5)/7P33 题 第11页/共12

4、9页(2-12)2.2 电阻电阻Y形联接与形联接与形联接的形联接的 等效变换等效变换BA RAB = ?BABABABA第12页/共129页(2-13)r1r2r3123Y- 等效变换R12R23R31123即对应任意两端间的等效电阻也必然相等。第13页/共129页(2-14)r1r2r3123Y- 等效变换R12R23R31123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231231313112233223311221/RRRrrRRRrrRRRrr原则第14页/共129页(2-15)213322131113322123313322112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1r2r3123Y-等效变

5、换R12R23R31123第15页/共129页(2-16)312312312333123121223231231231121RRRRRrRRRRRrRRRRRrr1r2r3123-Y等效变换R12R23R31123第16页/共129页(2-17)Y- 等效变换当 r1 = r2 = r3 =r , R12 = R23 =R31 =R 时:r = 31RR12R23R31123r1r2r3123第17页/共129页(2-18)一、 电压源伏安特性电压源模型oIREUIUEUIRO+-ERo越小特性越平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第18页/共129页(2-19)理想电压源 (恒压源): RO

6、= 0 时的电压源.特点:(1)输出电 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 即 Uab E; (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IE+_abUab伏安特性IUabE第19页/共129页(2-20)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设: E=10VIE+_abUab2R1当R1 R2 同时接入时: I=10AR22例 当R1接入时 : I=5A则:第20页/共129页(2-21)REI 恒压源特性中不变的是:_E恒压源特性中变化的是:_I_ 会引起 I 的变化。外电路的改变I 的变化可能是 _ 的变化, 或者是_ 的变化。大小方向+_I恒压源特性小结EUababR第21页/共129页(2-22)二、 电流源ISR

7、OabUabIoabSRUIIIsUabI外特性 电流源模型RORO越大特性越陡第22页/共129页(2-23)理想电流源 (恒流源): RO= 时的电流源. 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 流源电流 IS; abIUabIsIUabIS伏安特性(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第23页/共129页(2-24)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IUIsR设: IS=1 A R=10 时, U =10 V。R=1 时, U =1 V。则:例第24页/共129页(2-25)恒流源特性小结恒流源特性中不变的是:_Is恒流源特性中变化的是:_Uab_ 会引起 Uab 的变化。外电路的改变Uab的变化可能是

8、_ 的变化, 或者是 _的变化。大小方向RIUsab 理想恒流源两端可否被短路?abIUabIsR第25页/共129页(2-26)恒压源与恒流源特性比较恒压源恒压源恒流源恒流源不不变变量量 输出端电压输出端电压 的大的大小、方向均为小、方向均为!。 输出端电流输出端电流 的大的大小、方向均为小、方向均为!。变变化化量量 输出端电流输出端电流 的大的大小、方向均由小、方向均由。 输出端电压输出端电压 的大的大小、方向均由小、方向均由。第26页/共129页(2-27)电压源中的电流如何决定?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多少?例IE R_+abUab=?Is原则:Is不能变,E 不能变。EIRUab电压源中

9、的电流 I = IS恒流源两端的电压第27页/共129页(2-28)例:例:已知:D点开路。 试求:A、B、C、D点电位及UCA 。 解:VC = -2 x 3 = -6V VB = 10 + VC = 4V VD = -4 + VB = 0VVA = -2 x 4 + VB = -4VUCA = VC - VA = -6 - (-4) = -2V2A344V10V+-+- ABCD电流源的端电压不一定为零,由外电路定!第28页/共129页(2-29)三、 两种电源的等效互换 等效互换的条件:对外的端电压电流相等。I = I Uab = Uab即:IRO+-EbaUabISabUabI RO第

10、29页/共129页(2-30)等效互换公式:oabRIEUIRO+-EbaUabRIRIRIIUoososabISabUabIRO则RIRIRIEoosoRRoo若 I = I Uab = UabRIEos第30页/共129页(2-31)ooosRRREIRRRIEooosaE+-bIUabRO电压源电流源UabROIsabI 第31页/共129页(2-32)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1) “等效”是指“对外”等效(等效互换前后,对外的伏-安特性一致),对内不等效。IsaRObUabI RLaE+-bIUabRORLRO中不消耗能量RO中则消耗能量0IIEUUabab对内不等效对外等效时例如:LR第

11、32页/共129页(2-33)(2) 注意转换前后 E 与 Is 的方向。aE+-bIROE+-bIROaIsaRObIaIsRObI第33页/共129页(2-34)(3) 恒压源和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abIUabIsaE+-bI0EREIoS(不存在)第34页/共129页(2-35) (4)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恒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RO和 RO 不一定是电源内阻。第35页/共129页(2-36) 注意事项:第36页/共129页(2-37)111REI 333REI R1R3IsR2R5R4I3I1I应用举例-+IsR1E1+-R3R2R5R4IE3I=?第37页/共12

12、9页(2-38)(接上页)IsR5R4IR1/R2/R3I1+I3R1R3IsR2R5R4I3I1I第38页/共129页(2-39)454RRREEIdd+RdEd+R4E4R5I-(接上页)ISR5R4IR1/R2/R3I1+I3 4432132131/RIERRRRRRRIIESdd第39页/共129页(2-40)10V+-2A2I?IAAA32410722105210III哪个答案对?+-10V+-4V2讨论题第40页/共129页(2-41)US+-IIS+-UUS+-IIS+-UUS+-IIS+-UIS+-UI讨论题第41页/共129页(2-42)US+-I+-UIS+-UIIIS2+

13、-UIS1US1+-I+-UUS2+-讨论题第42页/共129页(2-43)US+-RIUS+-IISR+-UIIS+-UI讨论题第43页/共129页(2-44)解:+abU25V(a)+abU5V(c)+a+-2V5VU+-b2(c)+(b)aU 5A23b+(a)a+5V32U+a5AbU3(b)+第44页/共129页(2-45)10V+-2AI5121+-IUIUIU例: 试求:电路中 I,IUI、UIU。 P42:例第45页/共129页(2-46)10V+-2AI11P42:例10V+-2AI5121+-IUIUIU2A10AI11I = 6A第46页/共129页(2-47)10V+-

14、2AI11P42:例10V+-2AI5121+-IUIUIUUIU = 1x6 + 2x2 = 10VIUI+2 = I + I1IUI = I + I1 2 = 6 + 10 / 5 2 = 6AI1第47页/共129页(2-48)例: 解:2 +-+-12V4VI2A 3 2 6 12A364AI2212AI2212A26A第48页/共129页(2-49)/AA2.86A/I 432054317I2212A26A1I222A212V+-I2 12A43AI4/315A第49页/共129页(2-50)小小 结结1、如下图支路:IR+-USI+-US只要不是求恒流源的电压US ,电阻可去除第5

15、0页/共129页(2-51)小小 结结2、如下图支路 :E+-RISE+-IS只要不是求恒压源的电流IS ,电阻支路可去除第51页/共129页(2-52)P67:题求:电流 I解: 课堂练习 第52页/共129页(2-53)关于独立方程式的讨论 问题的提出:在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或电压定律列方程时,究竟可以列出多少个独立的方程?例分析以下电路中应列几个电流方程?几个电压方程?2.4 支路电流法baI1I2E2+-R1R3R2+_I3#1#2#3E1第53页/共129页(2-54)基尔霍夫电流方程:结点a:结点b:321III213III独立方程只有 1 个基尔霍夫电压方程:#1#2#300012

16、22113322213311EERIRIRIERIERIRI独立方程只有 2 个baI1I2E2+-R1R3R2+_I3#1#2#3E1第54页/共129页(2-55)设:电路中有N个结点,B条支路N=2、B=3bR1R2E2E1+-R3+_a小 结则: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有 (N -1) 个 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有 B - ( N-1)个(一般为网孔个数)独立电流方程:个独立电压方程:个第55页/共129页(2-56)未 知 数:各支路电流。解题思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支路电流法第56页/共129页(2-57)解题步骤:1. 将每条支路电流设为 未知电流(

17、)4. 解联立方程组对每个结点有0I2. 列电流方程对每个回路有0U3. 列电压方程例1结点数 N=4支路数 B=6E4E3-+R3R6R4R5R1R2I2I5I6I1I4I3+_第57页/共129页(2-58)结点a:143III列电流方程结点c:352III结点b:261III结点d:564III(取其中三个方程)E4E3-+R3R6R4R5R1R2I2I5I6I1I4I3+_第58页/共129页(2-59)列电压方程电压、电流方程联立求得:I1 I60- :33355444ERIRIERIadca0 :665522RIRIRIbcdb0 :4446611RIERIRIabdaE4E3-+

18、R3R6R4R5R1R2I2I5I6I1I4I3+_第59页/共129页(2-60)是否能少列一个方程?N=4 B=6SII33R6I3sI3E+_I1I2I4I5I6R5R4R2R1Ux例20 :0 :0 :364542321SSIIIcIIIbIIIa电流方程支路电流未知数少一个:支路中含有恒流源的情况第60页/共129页(2-61)电压方程:0 :1115522RIERIRIabda0:556644RIRIRIbcdb0:2244RIRIUabcaXR6I3sI3E+_I1I2I4I5I6R5R4R2R1Ux第61页/共129页(2-62)支路电流法小结解题步骤结论与引申12对每一支路假

19、设一未知电流对每个结点有0I4解联立方程组对每个回路有UE3列电流方程:列电压方程: (N-1)I1I2I31. 假设未知数时,正方向可任意选择。1. 未知数=B,#1#2#3根据未知数的正负决定电流的实际方向。2. 原则上,有B个支路就设B个未知数。 (恒流源支路除外)若电路有N个结点,则可以列出 结点方程。2. 独立回路的选择:已有(N-1)个结点方程, 需补足 B -(N -1)个方程。一般按网孔选择第62页/共129页(2-63)支路电流法的优缺点优点: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 方法之一。只要根据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列方程,就能得出结果。缺点:电路中支路数多时,所需方程的个

20、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支路数 B=4须列4个方程式ab第63页/共129页(2-64) 结点电位法适用于支路数多,结点数少的电路。如: 共a、b两个结点,b设为参考点后,仅剩一个未知数(a点电位)。abVa未 知 数:各结点电位 “”解题思路:先假设某结点为参考点用结点电 位表示各支路电流由KCL列结点 电流方程解方程求各结点电压。2.5 结点电压法第64页/共129页(2-65)结点电位方程的推导过程I1ABR1R2+-+E1E2R3R4R5+-E5I2I3I4I5C则: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5554433222111 REVIRVIRVVIREVIRVEIBBBAAA、543321IIIIII

21、结点电流方程A点:B点:设:VC = 0第65页/共129页(2-66) 将各支路电流代入A、B 两结点电流方程,然后整理得:221133211111RERERVRRRVBA5535431111RERVRRRVAB其中未知数仅有:VA、VB 两个。第66页/共129页(2-67)结点电位法列方程的规律以A结点为例221133211111RERERVRRRVBA方程左边:未知结点电位乘上聚集在该结点上所有支路电导的总和(称),减去相邻结点电位乘以与未知结点共有支路上的电导(称)。R1R2+-+E1E2R3R4R5+-E5I2I3I4I5CABI1R1R3第67页/共129页(2-68)结点电位法

22、列方程的规律以A结点为例221133211111RERERVRRRVBA方程右边:与该结点相联系的各有源支路中的电压源与本支路电导乘积的代数和,当电压源方向离该结点近的为正时,符号为正,否则为负。ABR1R2+-+E1E2R3R4R5+-E5I2I3I4I5CI1R5第68页/共129页(2-69)5535431111RERVRRRVAB按以上规律列写B结点方程:R1R2+-+E1E2R3R4R5+-E5I2I3I4I5CABI1第69页/共129页(2-70) 电路中只含两个结点,且同时含有恒流源时,结点电位方程:设:B点为参考点则: I1 = ( E1 VA ) / R1 I2 = VA

23、/ R2 I3 = -VA / R4 I1E1ISR1R4R3R2I3I2AB+-例I =0第70页/共129页(2-71)42111111RRRIREVSA则:I1E1ISR1R4R3R2I3I2AB+-第71页/共129页(2-72)含两结点电位方程小结R1IREVA电动势方向指向结点取正号,反之取负号。电流源方向指向结点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其中:第72页/共129页(2-73)方程左边:仍然按原方法编写。但不包括恒流源支路电导。方程右边:再加上与该结点相连的电流源的代数和。其中:电流源方向指向结点取正号,反之取负号。含三结点电位方程小结第73页/共129页(2-74)211111RR

24、IREVSA设:0BV已知:各器件参数试求:各支路电流例解:SSARRRIREV1112111?R1I2I1E1IsR2ABRS+-第74页/共129页(2-75)V1.541413121483624AV已知:各器件参数试求:VA、IA 例解:-4VAIA234+6V-8V4A0.37541.5AIP49 例 第75页/共129页(2-76)求:电压 U 课堂练习 12.8V8141414416UP69 题 16VU4814116814141)()( U081644164UUU第76页/共129页(2-77)在多个电源同时作用的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

25、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BI2R1I1E1R2AE2I3R3+_+_原电路I2R1I1R2ABE2I3R3+_E2单独作用概念:+_AE1BI2R1I1R2I3R3E1单独作用2.6 叠加定理第77页/共129页(2-78)证明:以I3为例,由结点电位法知:I2I1AI2I1IIIIII III333222111 +BI2R1I1E1R2AE2I3R3+_+_E1+B_R1R2I3R3R1R2ABE2I3R3+_32122321113212211111111111RRRRERRRRERRRREREVAVAVA”第78页/共129页(2-79)2211333

26、EKEKIRVIAABR1E1R2E2I3R3+_+_32122321113212211111111111RRRRERRRRERRRREREVAIAIA”第79页/共129页(2-80)例+-10I4A20V1010用叠加原理求:I= ?I=2AI= -1AI = I+ I= 1A+10I4A1010+-10I 20V1010解:第80页/共129页(2-81)+P67:题求:电位 UA解: 课堂练习 第81页/共129页(2-82)应用叠加定理要注意的问题1. 叠加定理。2. 应用叠加定理时。 暂时不作用的恒压源应短路处理,即令 E=0; 暂时不作用的恒流源应开路处理,即令 Is=0。3.解

27、题时各支路电流、电压的,最 好保持!最终结果为各分电压、分电 流的代数和。=+第82页/共129页(2-83)4. 叠加原理只可用于电压或电流的计算,。如:5. 运用叠加定理时,每个分电路的电 源个数可能不止一个,但! 333 III设:32332332333233)()()(RIRIRIIRIP则:=+I3R3第83页/共129页(2-84)补充说明齐性定理 只有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和电源成正比。如:R2+-E1R3I2I3R1I1若 E1 增加 n 倍,各电流也会增加 n 倍。显而易见:第84页/共129页(2-85)+I2R1I1R2ABE2I3R3+_E2单独作

28、用+_AE1BI2R1I1R2I3R3E1单独作用BI2R1I1E1R2AE2I3R3+_+_原电路第85页/共129页(2-86)例:已知: US =1V, IS=1A 时, Uo=0V US =10 V, IS=0A 时, Uo=1V 试求: US =0 V, IS=10A 时, Uo=?解:设: UO=K1US + K2IS上方程联立求解得: K1= 0.1 , K2 = -0.1 当 US =1V、IS=1A 时,UO=K11 + K21 = 0 当 US =10 V、IS=0A 时,UO=K110 + K2 0 = 1US =0 V、IS=10A 时 UO = -1 VUS线性无源网

29、络UOIS+-第86页/共129页(2-87)名词解释:无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二端网络:若一个电路只通过两个输出端与外电路 相联,则该电路称为“二端网络”ABAB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第87页/共129页(2-88)第88页/共129页(2-89)案例1: 一个单相照明电路,要提供电能给日光灯、风扇、电视机、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对其中任一电器来说,都是接在电源的两个接线端子上。如要计算通过其中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等参数,对日光灯而言,接日光灯的两个端子a、b的左边可以看作是日光灯的电源,此时电路中的其它电器设备均为这一电源的一部分。显然电路简单多

30、了。第89页/共129页(2-90)案例一台收音机,采用由图(a)所示的稳压电源电路供电。显然其稳压电源电路很复杂。但不管多复杂,对收音机而言,提供的就是6V直流电源。我们都可以将其看成是具有两个端子的电源。如图(b)所示。这样一来,一个复杂的电路变换成一个简单电路了。第90页/共129页(2-91)等效电源定理的概念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源模型替代,便为等效电源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模型替代 戴维宁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流源模型替代 诺顿定理第91页/共129页(2-92)戴维宁定理有源二端网络R ERO+_R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概念: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模型等效。 第92页/共12

31、9页(2-93)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有源网络变无源网络的原则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 E 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ABO RR 有源二端网络ROUE 有源二端网络OUAB相应的无源二端网络ABAB ERO+_RAB第93页/共129页(2-94)方法一:开路、短路法求开路电压 UO 与短路电流 IS有源网络UO有源网络IS+-ROEIS=EROUO= E+-ROESOOIUR 等效内阻: 例戴维宁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OSRIU第94页/共129页(2-95)加负载电阻 RL测负载电压 UL方法二:负载电阻法RLUL有源网络UO有

32、源网络测开路电压 UO1OOOLLXLLLUURRURRRU第95页/共129页(2-96) 课堂练习 试求:UO、ROP58:题UO= 66+6 = 42VRO= 6UO= 65+10 = 40VRO= 5第96页/共129页(2-97)采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步骤1、首先将电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感 兴趣的支路,另一部分为电路的其余 部分。2、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用戴维宁定理等效 成一电压源与一电阻的串联。3、根据原电路等效后的电路求解。第97页/共129页(2-98)求:U=?4 4 505 33 AB1ARL+_8V_+10VCDEU例第98页/共129页(2-99)第一步:求开路电压UO。V

33、954010EBDECDACUUUUUO_+4 4 50AB+_8V10VCDEUO1A5 此值是所求结果吗?第99页/共129页(2-100)第二步:求输入电阻 RO。RO5754/450OR4 4 505 AB1A+_8V_+10VCDEUO 44505第100页/共129页(2-101)+_ERO 579V33第三步:求等效电路4 4 505 33 AB1ARL+_8V+10VCDEU57ORV9OUE第101页/共129页(2-102)第四步:求解未知电压。V3.33333579U+_ERO 579V33第102页/共129页(2-103)I例、求电流 I 。解:1、如图断开电路。2、

34、求开路电压:-20V+Uabo = 20V-+12V-Uabo = 12 + 3 = 15V第103页/共129页(2-104)3、求R0R0=6第104页/共129页(2-105)R0+Uabo-ab4、原电路的等效电路:I1090RUaboI=第105页/共129页(2-106)例、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 I。 4A10V5V30R20510 2A LI+-+-=10解:开路电压:UO = 10 + 5x6 + 4x10 - 5 = 75V+U0-4A6A第106页/共129页(2-107) 4A10V5V30R20510 2A LI+-+-=10等效电阻:RO = 10 + 5 = 15R

35、0第107页/共129页(2-108)电流:I = 75 / ( 15 + 10 ) = 3A 4A10V5V30R20510 2A LI+-+-=1075V+- 15第108页/共129页(2-109) 课堂练习 试求:I6V1/61/312)/6(15/3aoU4.25V1/21/21/18)/2(11/27/1boU1.75VboaoaboUUU2.5K1/2/23/6oRP55:例第109页/共129页(2-110)已知:N=N,(a) U1= 4V; (b) I1= 1A; 试求:(c) 图中电流 I1。E = U1= 4V2E = I 2R R = 4 / 1= 4I1 = 4/(

36、4+1) = 0.8AP72:题 课堂练习 第110页/共129页(2-111)诺顿定理有源二端网络AB概念: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流源模型等效。 =ABISRO 等效电流源 IS 为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的短路电流 等效电阻 仍为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RO第111页/共129页(2-112)I例、求电流 I 。解:1、如图断开电路。2、求短路电流:IS = 2+(3-9)/6 = 1AISRO = 6 第112页/共129页(2-113)I3、求电流:I1A1066I第113页/共129页(2-114)电路分析方法小结电路分析方法共讲了以下几种:两种电源等效互换支路电流法结点电位法叠加原理等效电源

37、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总结 每种方法各有 什么特点?适 用于什么情况?第114页/共129页(2-115)例+-+-E3E1E2-R1RRRI1I2I3I4I5I6以下电路欲求各电流,用什么方法求解最方便?提示:直接用基尔霍夫定律比较方便。I4 I5 I6 I1 I2 I3 第115页/共129页(2-116)电源非独立源(受控源)独立源电压源电流源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第116页/共129页(2-117)ibicECB受控源举例ibic= ibrbe第117页/共129页(2-118)独立源和非独立源的异同相同点:两者均为电源,都可向电路提供电 压或电流。不同点:独立电源的电动势或电流是

38、由的,其大小、方向和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无关; 受控源的电动势或输出电流,受 路中某个电压或电流的。它不 能独立存在,其大小、方向由控制 量决定。第118页/共129页(2-119)受控源分类U11 UE压控电压源+-1 UE+-E压控电流源U112 UgI I212 UgI 流控电流源12 III2I112 III1+-1 IrE流控电压源1 IrE +-E第119页/共129页(2-120)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电路的基本定理和各种分析计算方法仍可使用,只是在列方程时必须增加一个受控源关系式。一般原则:第120页/共129页(2-121)例求:I1、 I2ED= 0.4 UAB电路参数如图所

39、示ADDSSAVEREIRERRV4 . 0112121则:+-_Es20VR1R3R22A2 2 1 IsABI1I2ED 设 VB = 0解:采用结点电位法第121页/共129页(2-122)解得:V15AVAA1214.522.52.521520SIIIIADDSSAVEREIRERRV4 . 0112121+-_Es20VR1R3R22A2 2 1 IsABI1I2ED第122页/共129页(2-123)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一 在用叠加原理求解受控源电路时,只应分别考虑独立源的作用;而。ED = 0.4UAB例+_ _EsIsEDR1R3R2第123页/共129页(2-124)

40、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二 可以用两种电源互换、等效电源定理等方法,简化受控源电路。但简化时。否则会留下一个没有控制量的受控源电路,使电路无法求解。6R3412+_E9VR1R2R5IDI115 . 0 IID已知:试求: I1第124页/共129页(2-125)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三1. 若二端网络内除受控源外没有其它独立源,则它 的开路电压必为 0。因只有独立源产生控制作用 后,受控源才能呈电源性质。2. 求等效电阻时,应保留受控源,仅将网络中的独 立源去除。3. 含有受控源电路的等效电阻,通常用“加压求流 法”或“开路、短路法”求解。第125页/共129页(2-126)结结 束束 第126页/共129页第二章课后习题P73:求R P75:变换 支路电流法(only) P54: 结点电压法 P76:结点电压法 P77:叠加定理 戴维宁定理 P78:戴维宁定理 综合P80:综合第127页/共129页第二章课堂例题及练习P38:求RP54:结点电位P57:叠加定理P61:戴维宁定理P63:戴维宁定理P75:变换,求IP79:二端网络连接 第128页/共12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29页/共1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