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256811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言1. 试写出R10从250到3150的优先数系。2. 试写出R10/3从0.012 到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3. 试写出R10/5从0.08到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Chap1圆柱公差与配合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孔或轴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尺寸标注孔:109.9859.970孔:18孔:30+0.0120.021轴:40-0.050-0.112轴:6060.0410.030轴:8584.9780.022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要求:(1) 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

2、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2) 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类别。a) 孔:轴:b) 孔:轴:c) 孔:轴:3下列配合中,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2)(3)(4)(5)(6)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1)(2)(3)(4)(5)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1) 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Xmax=

3、+0.086mm,Xmin=+0.020mm.(2) 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Ymax=-0.076mm,Ymin=-0.035mm.(3) 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Ymax=-0.032mm,Xmax=+0.046mm.chap2长度测量基础1 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同时组合下列尺寸(单位为mm):29.875,48.98,40.79,10.56.2 仪器读数在2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2mm,当用它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为20mm,问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3 用某测量方法在等精度的情况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15次,各次的测得值如下(单位为mm): 30.742, 30.743, 30

4、.740, 30.741, 30.739, 30.740, 30.739, 30.741, 30.742, 30.743, 30.739, 30.740, 30.743, 30.742, 30.741, 求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和极限误差。4 用某一测量方法在等精度的情况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四次,其测得值如下(单位为mm):20.001,20.002,20.000,19.999。若已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0.6m,求测量结果及极限误差。5 三个量块的实际尺寸和检定时的极限误差分别为200.0003, 1.0050.0003, 1.480.0003,试计算这三个量块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6 设工件尺

5、寸为200h9,试按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标准选择计量器具,并确定检验极限。图3-1Chap3形状及位置公差及检测1图3-1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2图3-2所示零件标注的位置公差不同,它们所要控制的位置误差区别何在?试加以分析说明。图3- 2图3-33 图3-3所示的两种零件,标注了不同的位置公差,它们的要求有何不同?4 底板的边角上有一孔,要求位置度公差为,图3-4所示的四种标注方法,哪种标注方法正确?,为什么另一些标注方法不正确?图3-4图3-55图3-5所示零件的技术要求是: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轴线对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0.02mm;轴线对公

6、共轴线的偏离量不大于。试用形位公差代号标出这些要求。63-6所示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法兰盘端面A对孔的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5mm;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孔,要求以孔的轴线和法兰盘端面A为基准能互换装配,位置度公差为。试用形位公差代号标出这些技术要求。图3-67 小包容区域、定向最小包容区域与定位最小包容区域三者有何差异?若同一要素需同时规定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和定位公差时,三者的关系应如何处理?8 公差原则中,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的主要区别何在?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有何异同?图3-79 按图3-7所示的检测方法,测量被测实际表面的径向跳动时,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为0.02mm,由于被测实际表

7、面的形状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因而有人说,该圆柱面的同轴度误差为0.01mm,因为该圆柱面的轴线对基准偏移了0.01mm。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图3-810 图3-8所示轴套的3种标注方法,试分析说明它们所表示的要求有何不同(包括采用的公差原则、理想边界尺寸、允许的垂直度误差等)?Chap4表面粗糙度及检测1 有一传动轴的轴颈,其尺寸为,圆柱度公差为,试参照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确定该轴颈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数值。Chap5光滑极限量规图5-1(a)(b)1 加工图5-1a,b所示的孔轴,实测数据如下:轴直径;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孔径;孔的轴线直线度误差。试分别确定该孔、轴是否合格?2 计算

8、检验用工作量规及轴用校对量规的工作尺寸,并画出量规公差带图。3 有一配合,试按泰勒原则分别写出孔、轴尺寸合格的条件。Chap6滚动轴承的公差及配合1有一E208轻系列滚动轴承(E级精度、公称内径d=40mm,公称外径D=90mm),测得内、外圈的单一内、外径尺寸如下表所示,试确定该轴承内、外圈是否合格?测量平面测量平面测得的单一内径尺寸dsmax=40dsmax=40.003测得的单一内径尺寸Dsmax=90Dsmax=89.987dsmin=39.992dsmin=39.997Dsmin=89.996Dsmin=89.9852 有一D306滚动轴承(公称内径d=30mm,公称外径D=72mm

9、),轴与轴承内圈配合为js5,壳体孔与外圈的配合为J6,试画出公差带图,并计算出它们的配合间隙与过盈以及平均间隙或过盈。3 某拖拉机变速箱输出轴的前轴承为轻系列单列向心球轴承(内径为,外径为),试确定轴承的精度等级,选择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并用简图表示出轴与壳体孔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Chap7尺寸链1 图7-1所示齿轮的端面与垫圈之间的间隙应保证在0.040.15mm的范围内,试用完全互换法确定有关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2 设图7-1所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偏差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并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试用概率法确定这些组成环尺寸的极限偏差,以保证齿轮端面与垫圈之间的间隙在0

10、.040.15mm范围内。3 图7-2为液压操纵系统中的电气推杆活塞,活塞座的端盖螺母压在轴套上,从而控制活塞行程为,试用完全互换法确定有关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提示:活塞行程为封闭环,以限制活塞行程的端盖螺母内壁作基准线,查明尺寸链的组成环。图7-2Chap8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1 某位移型圆锥配合的锥度C=1:50,由类比法确定其极限过盈,试计算其轴向位移和位移公差。2 某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基本圆锥直径为,锥度C=1:20要求形成与H9/d9相同的配合性质,试计算其极限轴向位移和位移公差。Chap9螺纹公差及检测1 查表9-2、9-3,写出螺栓中径、大径和螺母中径、小径的极限偏差。2 有一螺栓

11、,其公称螺距,公称中径,加工后测得,螺距累积误差,左、右牙型半角误差,问此螺栓中径是否合格?3 有一的螺母,其公称螺距,公称中径,测得其实际中径,螺距累积误差,牙型实际半角,问此螺母的中径是否合格?Chap10键和花键的公差及检测1 减速器中有一传动轴与一零件孔采用平键联结,要求键在键槽和轮彀槽中均固定,并且承受的载荷不大,轴与孔的直径为,现选定键的公称尺寸为,试按GB1095-79确定孔及轴槽宽与键宽的配合,并将各项公差值标注在零件图(图10-1)上。2 在装配图上,花键联接的标注为:试指出该花键的键数和三个主要参赛的基本尺寸,并查表确定内、外花键各尺寸的极限偏差。3有一普通机床变速箱用矩形

12、花键联结,要求定向精度较高,并采用滑动联接,若选定花键规格为“”的矩形花键,试选择内、外花键各主要参数的公差带代号,并标注在装配图和零件图上(图10-2)。图10-2Chap11圆柱齿轮公差及检测1 设有一直齿圆柱齿轮副,其模数m=2mm,齿数Z1=25,Z2=75,齿宽b1=b2=20mm,精度等级766,齿轮的工作温度t1=500C,箱体的工作温度t2=300C,圆周速度为8m/s,线膨胀系数:钢齿轮,铸铁箱体,试计算齿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jnmin)及小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ws)、下偏差(Ewi)。2 有一7级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2mm,齿数Z=30,齿形角。检测结果是

13、:,。问该齿轮的第公差组是否合格?3 有一减速器用的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m=3mm,齿数Z1=50mm,齿形角,齿宽b=25mm,齿轮基准孔直径d=45mm,两齿轮啮合中心距a=120mm,传动中的最小法向侧隙,传递功率为7.5kW,转速n=750r/min,要求转动较均匀,生产类型为小批生产。试按GB10095-88确定其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代号,齿轮的检验指标,查出这些指标的公差或极限偏差以及齿坯公差;并计算公称弦齿厚和公称弦齿高,画出齿轮零件图(齿轮结构见本书图11-33),把各项公差或极限偏差值标注在零件图上。配对齿轮齿数Z2=30。4 有一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5mm,齿数Z=20,齿形角,齿宽b=50mm,其精度等级及齿厚极限偏差代号为“7 GJ GB 10095-88”。现要求在图样上改为标注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试确定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Ews)及下偏差(Ewi)。5 在滚齿加工中,产生齿圈径向跳动()和公法线长度变动量()的原因有何不同?为何单独用或均不能充分评定齿轮的运动准确性?当采用和作齿轮第公差组的评定指标时,若其中一项超差,而另一项合格应如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