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总结语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170779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4年高考总结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高考总结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总结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总结语文(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总结 今年的新课标全国I卷语文试题与往年相比既保持了整体稳定性,又富有灵活性,既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质的考查,又彰显了考查应用能力的趋势。试卷依然由小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写作五部分组成,基本模式变化无几,但在具体题型上有些变动:一、 文言文阅读增加了断句内容,考查学生的语感句读能力。 因为是第一年考查,所以只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并且四个选项都是对同一个句子的不同断法,难度不大。二、 背诵部分出现了理解性的情景背诵,既要熟背,而且要理解准确才能得分。 这就避免了死记硬背,鼓励学生理解性记忆。三、成语题不再机械地考查成语的

2、对与错,而是选三个近义成语让你选填,考查考生对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能力,与实用类文本和作文的整体性考查互补。其考查难度有所降低,成语数量由往年的四个减为三个,且三个成语均为常见成语。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关注:一、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难度较大,区分度强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涉及悲剧等方面的美学知识,过分专业的名词术语不多,行文简洁明了,观点也较为明确,文字也不太长。但是,想轻易拿到满分还需认真阅读与理解。特别是在试题里出现了文本之外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与考查方式,能考查出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三个问题间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由点到面。题型设计有逻辑性,很是合理。二、 文言文的实词题一改

3、往年只考查单音节词的形式 四个选项全是双音节词,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总结归纳一定数量的双音节词,备考难度和范围有所加大。三、 古代诗歌鉴赏部分有轮回 上阕景物描写的作用是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思远人考查过的题型,人物情感则是这三年持续考查的,而如何表现情感则是2004年全国卷张籍秋思一诗考查到的,同一题型时隔10年又一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四、 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的第17题,乍看让人心惊 实际难度不大,既可以理解为图文转换题,也可以当成扩展语句题型,形式虽新,但如果考生能够冷静思考,充分审题,利用题干认真进行构思,该题并不难解答。五、 今年的作文依然是材

4、料作文,只是材料内容由寓言理解变成了现实生活镜头剖析。 材料情节看似简洁明确,却一波三折,有思、有变、有选择,考生只有具备了对生活的思辨能力和慧眼识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份成熟,方能解读材料的真谛和灵魂。山羊过独木桥这个题目的亮点在于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性。一个要通过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当代青年,应该具备全盘考量的能力和筛选判断的能力。 总体来说,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虽有变化,但并没有在难度上有所增加,所考题型都在考试大纲规定范围之内,没有偏题怪题,只是在历年题型模式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考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力度,在题型上灵活变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避免死记硬背,引导学生理解

5、和应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这些变化既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实用性,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结合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在试题的命制上,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传统文化色彩,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真实的语文能力的特点,以及2014高考语文题型出现新变化,语文科目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的总体趋势,我认为我们在2015年高考备考中一定要着力于夯实语文“读书”和“生活”两大根基,强化“阅读、思考、表达”三大能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古典文学的素养,系统加强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以得分为目标的教学手段是无用的,应切实加强语文科目实用性与语

6、言的应用能力。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还应教会学生在课外下功夫,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计划地系统备考。同时还要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除了文笔的技巧,要教会学生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文化,平时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材料,多关注时政新闻与社会热点。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让作文体现出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辉光,因为文章的思想与结构更加重要。 虽然高考题目考查趋向灵活多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应对方法、只能听天由命。相反,这样的趋势更加要求我们要尽早找准复习备考的思路,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法。高考在变,我们的应对方法也要变,但是踏踏实实学习的心不能变。早做准备,早着手学习,早掌握方法,才是应对新高考的不二法门。新课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同时新课标卷的高考题也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取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注重基础,关注热点,强化方法,认准题干,稳步下笔,就一定会取得语文考试的“逆袭”。 罗高语文组2014、06、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