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1145653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素材人教新课标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一、重点聚焦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了解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铁、生锈的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减少等。(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或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揭露

2、伪科学理论。例如:有些骗子宣扬的可以把水变成汽油等。2掌握规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客观事实,该原则决定了必须正确地书写化学式,注明反应条件;二是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要求书写化学方程时一定要配平,使化学反应前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2)书写化学方程的步骤: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成气体生成时,在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或“”符号、值得注意的是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气体后面不用注明气体符号。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一从“质”的变化上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反应条

3、件是什么?二从“量”的变化上能反映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化。且这一比值为定值,它不随某物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明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是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规范书写解题格式。(1)设(未知量(注意未知量不带单位);(2)写(化学方程式);(3)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面,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对应的质量比下面);(4)列(比例式,求出未知量);(5)答(简明写出答案)。二、知识网络 三、方法整合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多出现在“实验与探究”题中,综合性比较强,解决此

4、类题时,首先认真阅读题目所给信息,明白题意,弄清实验探究的目的,然后注意前后联系,得出问题的答案。解题时还要注意:质量守恒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定律,如果不守恒了,一定具体分析题目信息,找到原因,一般是丢落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题1、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他们到实验室想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强设计了如图15-1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将天平调平,取下此装置(此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的指针

5、。这一现象 (填是或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晓峰则设计如图15-2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同时氢氧化钠也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 (填是或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 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解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所给信息,寻找质量不守恒的原因。【解析】(1)从小强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由于左盘

6、锥形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导致气球所受的向上浮力增大,使得锥形瓶对天平的左盘压力减小,称量时的质量变小,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是表面不守恒并导致误判的根本原因,但事实上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2)从晓峰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由于左盘的烧杯是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反应,即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烧杯中来,这使得反应后的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大,导致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是该实验设计不严密的主要原因。【答案】(1)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否,不严密,因为烧

7、杯是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吸收二氧化碳,使得烧杯中的物质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总结升华】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题目中的不守恒只是表面现象,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实验的本质,找到质量不守恒的原因然后作答。举一反三:【变式1】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15-3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图15-3如图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CuSO4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Na2C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

8、试管同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根据要求,请回答: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乙小组的解释为:_。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_;由此,你将得出新的结论: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_。【变式2】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15-4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

9、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试分析:(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_。专题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根据给出的表达式及物质的质量,求其他物质的质量,或者质量比、反应类型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的个数和质量也不变等,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同一反应体系的反应物的质量和才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题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10、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析】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由2A+5B2C+4D可得物质C与D的质量比为29:422=9:44,由D的质量为8.8 g,可求得C的质量为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前A与B的质量总和为1.8g+8.8g=10.6g。根据A为2.6g,可得B质量为10.6g-2.6g=8g;故B与D的质量比为8:8.8=10:11 【答案】C【总结升华】化学反应中各

11、物质间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做题时一定不能忽略参加反应的微粒数。举一反三:【变式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 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变式4】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

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2ABC2D BA+2BC+2D C2A+B2C+D DA+BC+D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关于化学方程式部分的考查内容很多,可以通过给出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也可以给出化学方程式,考查方程式表达的信息等。题型有依据书写原则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选择题;有根据题设条件写化学方程式的或补充化学式的填空简答题;还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计算题等。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是解题的关键。题3、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20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将

13、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3)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解题时注意书写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解析】(1)由题意可判断反应物为氢气和氮气,生成物为氨气,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反件。(2)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聚合成新分子是化学反应的

14、实质。由此可判断合成氨的反应过程顺序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CO和NO含有C、N、O三种元素可组成空气中的成分N2和CO2,由此判断反应为2 CO + 2 NON2 + 2 CO2 【答案】(1)N2 + 3 H22 NH3 (2)(3) 2 CO + 2 NON2 + 2 CO2 【总结升华】根据新信息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使得考题的命制具有时代意义,这是今后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向。举一反三:【变式5】航天飞机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体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空气

15、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还有一种是常见的氧化物,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1)铝粉被氧气氧化_;(2)高氯的铵受热分解_。【变式6】(1)打火机中的燃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4H10,请写出C4H10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放电时间长等优点,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与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类型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所反映的质量关系为纯净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题目所给数据,并在化学方程式中建立联系

16、,即可根据已知量求出未知量。题4、在20mL过氧化氢的溶液(密度为1.11g/cm3)中加入5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余下的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4g。据此计算这种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思路点拨】分析题意可以知道题目涉及的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化学方程式,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建立联系即可求得。【解析】根据质量=体积密度,可求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20mL1.11g/cm3=22.2g,反应后固体和液体质量和比过氧化氢溶液与氧化锰的质量和减轻。依题意知减轻的质量即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答案】解: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依题意知放出氧气的质量

17、20mL1.11g/cm3+5g24g=32.2g2H2O2 2H2O+O268 32X 3.2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6克。【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且注意物质间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换算,单位要保持一致。举一反三:【变式7】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5.8g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5.6g。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变式8】把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在100 g足量的

18、稀H2SO4里,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6.8g。计算:(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多少克?(2)锌片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答案与提示:【变式1】【解析】在涉及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对于由气体参加或者由气体生成的反应,在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总质量时把气体的质量计算在内,也可在涉及装置时注意选择使用密闭容器。乙组涉及实验是一个敞口容器,生成的二氧化碳会直接跑到空气里面,最会称得的质量里面没有包括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最后结果会产生误差。【答案】实验想象 中间;右边。解释与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因此烧杯内总质

19、量会减少。反思与评价 将乙小组中的烧杯改为密闭容器并使用气球等作为缓冲装置;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变式2】【答案】(1)符合 (2)氢气球受到浮力的影响 【变式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得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为(4g+1g+42g+10g)-(20g-6g-31g)=0g,故 D选项不正确;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物质乙、丁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甲、丙为反应物,则该反应不会是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反应物甲丙的质量比为4:(42-6)=4:36=1:9,故B选项正确,反应过程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0-1):(31-10)=19:21但由于不知道乙和丙的

20、化学反应中的分子个数关系不能求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C不正确。【变式4】B 【解析】xA yB mC nD,x、y、m、n为化学计量系数实际质量: 4g16g 11g 9g各物质间质量比: 16x 32y 44m 18n x:y1:2 m:n1:2所以A+2BC+2D【变式5】【解析】该题为高新技术信息题、题中铝被氧化的反应相对简单,难点在如何理解高氯酸铵的分解上。高氯酸铵分解产生四种气体:一种为氯气;两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应为氧气和氮气;另外一种是常见的氧化物,是什么元素的氧化物呢?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应该是氢的氧化物水蒸气。确定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应该不难写出化学方程式。【答案

21、】(1)4Al+3O22Al2O3(2)2NH4ClO4N2+O2+Cl2+4H2O【变式6】【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获取、分析能力,并运用已有的所学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1)打火机中燃料主要成分为C4H10,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所以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书写时注意方程式的配平。(2)锂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已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且给出了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即可。【答案】(1)2C4H10+13O2 8CO2+10H2O (2)Li+MnO2LiMnO2【变式7】【解析】5.8g铁样品,55.6g稀硫酸均为混合物,其质量匀不能直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铁样品

22、和稀硫酸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减少可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铁的的质量及铁的质量分数。【答案】解:(1)依题意知生成氢气的质量:50g+5.8g-55.6g=0.2g(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2g答:(1)生成氢气0.2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6.6%。【变式8】【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混合物总质量比反应前锌和稀硫酸的质量总和减少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所以氢气的质量为:(7g+100g)106.8g=0.2g。(2)由题意知,硫酸足量,则锌片中的纯锌完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根据

23、化学方程式可求出纯锌的质量,再利用求得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质量为:(7g+100g)-106.8g=0.2g(2)设锌片中金属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6065:2=x:0.2gx=6.5g 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92.9%答:(1)反应后生成氢气0.2g。(2)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为92.9%。 成果测评基础达标(A卷):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4、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2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7OH BCH4 CC2H6 DC3H8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4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25、.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水 D. X不稳定5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ASO3 BSO2 CCO DH2SO46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aCO3CaO+CO2 B2KMnO4 K2MnO4+MnO2+O2 CAl+O2Al2O3 DCO2+Ca(OH)2=CaCO3+H2O7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

26、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Cl= +NaCl中“ ”内的物质是( )H2O BCO2 CH2CO3 DNaHCO3 8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C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 D一个Z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10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A1 g B

27、2 g C3 g D4 g1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A239 B169 C329 D469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3BC12 CH2DNaOH13铜和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 +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O BN2CNO DN2O214下列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二氧化碳B3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3g二氧化碳C3

28、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D3g碳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可能等于11g,也可能小于11g。15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g B完全反应。16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_。17在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其中属于:(1)化学式写错的是( )(2)“”“”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3)反应条件不对的是( )(4)未配平的是( )(5)完全正确的是( )AH2OH2+O BS+O2SO2 CKClO3 MnO2 KCl+O2 DCuSO4+2Na

29、OH=Cu(OH)2+Na2SO4EFe+H2SO4=FeSO4+H2182020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装燃料是液态丙烷。常温下,丙烷气体通过_的方法变为液态,灌装在火炬内。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yCO2 +zH2O,则x值为_。 19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把水和二氧化碳当成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HClO),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 CO2+ H2O = _ +_。202020年北京奥

30、运会火炬使用燃料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能力提升(B卷):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A和B和C D2“嫦蛾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

31、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为:X + 2H2O2 = N2 + 4H2O。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AN2H2 BN2H4 CNH2 DN2H4O23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AB2 B2 = 2C B 3AB2 B2 = 2CC 4AB2 B2 = 2C D AB2 4B2 = 2C4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若用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则乙炔的化学式是( )AC2H4 BC2H2CCH3COOHDC2H65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

3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4:19 B3:5 C1:3 D2:176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g镁和3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 B4.8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C3g镁和5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 D3.2g镁和4.8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7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A1:4:7 B6:3:4 C7:4:1 D28:7:48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20g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仍有2g气体剩余,这2g气体是( )A氢气 B氧气 C氢气与氧

33、气的混合气 D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9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10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 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lB2:1 C5:lD4:l1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 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

34、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SO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3价D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12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13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5、)AX=7g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8g35g5g8g反应后质量2gX5g42g14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15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 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l B21 C5lD4l16某有机物1.6 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两种产物。将所得产物全部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甲装置和盛有足量石灰水的乙装置,经测定甲装置增重1.8 g,乙装置增重2.2 g。则

3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C、H元素B该有机物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C该有机物一定含C、H、O三种元素D 该燃烧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7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18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如下反应:CO2 + H2O淀粉 +O2,可知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 元素。19在下图图A,图B中,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问答:(1)图A中表示的分子其化学式是_;(2)在一定条件下,图A表示的分子能转变为图B表示的分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0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

37、、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答案与解析基础达标(A卷):1D【思路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

38、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2D3C【思路分析】纸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掉的纸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剩余的灰烬质量之和。镁在空气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掉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一变化在初中阶段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均为气体,所以最终质量会减少。4C5B【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可得出X的化学式,解题时要注意X前面的化

39、学计量数2。 6C 7D8D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要认真观察所给图片,从图片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所给图片我们不难发现反应过程中、中分子被消耗掉了,应该是反应物; 这种分子应该是生成物,从图片中我们开可以知道、个数比为3:1:2,所以由此判断A、B、C都是正确的。从Z分子的结构来看应该是由3个X原子和1个Y原子构成的,所以本题选D。9B【思路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定律,ACD选项描述的都是物理变化,故选B。10A11B12A【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会生成KNO3,因为反应前不存在K元素。13C

40、【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即可得出X的化学式。但本题易错选D,主要是忽视了化学式X前的系数2,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其后面的微粒的个数,是代表有两个X分子,所以算出来原子总数后要除以2。14C【思路分析】根据化学反应 C +O2CO2 可得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8,既每3份质量的碳与8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11份质量的CO2,题中A选项3g碳与7g氧气反应,反应过程中氧气不足碳不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10g;B选项中3g碳与10g氧气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11g二氧化碳,余下2g氧气;C选项符合质量守恒;D选项,3g碳恰好与8g

41、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不会小于11g。15【答案】3216【答案】这种推测是错误的。铁在潮湿空气中和水、氧气接触生成铁锈,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掉的铁、水和氧气的质量之后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故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17【答案】A E B C D18【答案】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5 19【答案】CaCO3+2HClO 20【答案】C3H8+5O23CO2+4H2O21【思路分析】可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为水(H2O)、二氧化碳(CO2)的实验事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

42、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能力提升(B卷):1B2B3C【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选C。4B5D【思路分析】由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可得A、B反应的质量比是:10:1,则20gA需要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得同时可生成C的质量是:20g+2g-5g=17g,故BC反应的质量比是2:17。6B【思路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算出Mg、O2、MgO之间的质量比为:48:32:80即3:2:5,只有B符合这个比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B。7

43、D【思路分析】分别写出碳、镁、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质量比,然后分别计算等质量的碳、镁、铁燃烧所需要氧气的质量,然后求出比值。8D9C10C【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为10gA和若干克B,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8g+4g)-10g=2g,所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1。正确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11C【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结合题中化学方程式2Na2S2O4Na2S2O3Na2SO3X可得X的化学式为SO2,故A选项正确

44、,反应特点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在Na2S2O3中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S元素化合价为x可列方程(+12)+2x+(-2)3=0解方程x=+2价;C选项为错误选项;根据题中“。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推测该物质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热或受潮发生反应引起燃烧,故D正确。12B【思路分析】由题意可得如下反应柠檬醛+O2 CO2 +H2O 由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可判断柠檬醛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后: C元素质量为 H元素质量为 6g+0.8g=6.8

45、g7.6g 所以柠檬醛中除C、H两种元素外还含有氧元素。13A14B15C16C【思路分析】由题知,反应后,于是,而,故选C。17D【思路分析】质量守恒的实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镁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加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元素种类及物质的总质量均不改变,故选D。18【答案】碳、氢;氧 19【思路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图A中表示分子的化学式为H2O,图B中表示的分子分别是H2和O2,那么图A中的分子转化为图B中分子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 2H2+O2【答案】(1)H2O(2)2H2O 2H2+O220【答案】(1)2H2S + SO2 = 3S + 2H2O 2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