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0973397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词语理清课文脉络。4.了解这株柳生长的环境及其外形,初步体会它的神奇,领悟作者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字词,读好课文。2.了解这株柳生长的环境及其外形,初步感悟它的神奇及作者写法。教学准备:1.预习。2.课件。3.田字格教学过程:一揭题。 1.同学们读过咏柳这首诗吗?背一背。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柳树的文章,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15 青海高原。 “原”下面是个“小”,一株柳,“柳”字的这一撇千万不能忘。3齐读课题。 设疑: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作者怎么

2、写的?带问题走进课文。二检查预习。(强调自主预习)过渡: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1出示三行词: (不同颜色)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滞 苍茫 虐杀 摧毁 生铁铁锭 独特锻铸 巍巍然撑立 粗实 坚硬 苍郁 深沉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没有畏怯 顽强 毅力 韧劲2.读准字音。说说预习中弄懂的词义。 3.描红重点字:虐 卓 韧 (三个田字格)4.把词语带入课文读一读,想:为什么用不同颜色表示?环境、外形、精神5.哪儿写环境?指名读准第3、4节。谁来读第3节?第4节?哪儿写外形?指名读准第5节。第3行写精神,哪些自然段?检查读6-9节。小结:同学们读得很正确、很流利,说明你们预习得很认真。过

3、渡:在作者眼中,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用一个词来说。引读第2节。理解:望而生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设疑:为什么对一株柳望而生畏?先看它生长的环境。三、精读,感悟柳树生长环境的“神奇”1.自读3-4节,体会:怎样的环境?从哪里看出?2.交流,结合课文和所查资料谈谈对青海高原的印象?(恶劣!)3.出示第1行词。再来读读描写环境的词语。读出环境的恶劣。4.课件,师述:原野 山峰 赭红色 给你什么感觉?(苍凉 悲壮)不禁想起边塞诗5.指导读好第3、4节中相关语句。存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树怎么能生长呢?可是,这株柳树却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了高原上一方壮观的风景,真是一株!现在,让我们走近这株柳树,

4、看它的样子四、精读,感悟柳树外形的“神奇”1.出示5节: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从哪儿看出“神奇”?自由读,批注。2.交流: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从哪儿看出?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这是一合抱粗。(师演示)这是两合抱粗。(师拉一学生演示一下)。 (2)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有五十多平方米,也就是说,这株柳树形成的树阴相当于两个教室那么大。它为什么能形成那么大的树阴?(高大)这是一株无比高大而粗壮的柳树! 板书:粗壮 (3)请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柳树哪一部分(生接)树干和树

5、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生铁铁锭的色泽”)你们看到过铁锭吗?铁锭很硬,颜色很暗淡,发黑。(图片)(3) 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 可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树干和树枝像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奇怪吗?真是一株!板书:坚硬 带着你的理解读这句话。男生齐读。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绿得这么苍郁、这么深沉,呈暗绿色的。为什么?(高寒 缺水)(2)铁铸?小结:这是一棵苍郁、深沉、久经考验的柳树。(3)谁来读读。 女生齐读。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

6、大感召。” (1)哪个词语中能让你产生这样的感觉?(“巍巍然”?“撑立”?)(2)小结:这是一株高大有力的柳树。 板书:高大(3)齐读。3.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这株柳树竟长得如此的粗壮、坚硬、高大,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2节,齐读) 板书:神奇(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5练读:齐读5节,赞扬它!6. 怎么写外形?(总分总)(整体部分整体)?我们写植物或者动物的时候可以借鉴。存疑: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这株柳树怎么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了高原上一方壮观的风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学习写字过渡:现在是写字时间。1. 出示:铸、摧、诵

7、齐读,相同点?描红。姿势!2. 展评?3. 完成习字册作业。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生命力,从中受到启发。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株柳的神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感悟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生命力,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株柳的神奇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初步学习了15课,认识了一株柳,作者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望而生畏!为什么说它神奇?怎么写出神奇的?围绕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齐读:15青海高原一株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株柳树生长在 2.课件,引读:面对的是往上看是抬头仰

8、望是背后是近处是看不到3.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能长起来,真神奇!更神奇的是它不但长了起来,而且长得?造成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齐读第5节。过渡:这株柳是怎样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呢?随作者去看它的生长经历。二、精读,感悟柳树生长经历的“神奇”。1.自读6、7自然段,这是作者看到的吗?(作者的猜测和想象)2. 默读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边读边做标注:圈画关键词,在旁边写写感受等。3.出示6节,指名读作者的猜测和想象。(1)说感受。师:简直是一个奇迹!(2)奇迹?(出示: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理解句意。补充介绍:青海高原海拔4000多米,山脉绵延,气候寒冷,常常零下几十度,

9、长年是冻土,又异常干旱,有时连续两个季节都不下一滴雨。这里土地贫瘠,环境恶劣,根本看不到绿色的存在那个词说明无一例外?(绝不)而这株柳树却(第5节)真是一个奇迹!可见它(超乎寻常的毅力)(3)作者的想象、猜测有根据吗?(唯一 青海高原的环境)(4)小结:想象合理!4.第7节,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感受?默读第七节,思考。(1)指名读作者的猜测和想象(示),说感受。只写了两种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2)介绍,听课件(高原风雪 雷轰电击) 让我们展开想象在广袤无垠、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是唯一的绿色。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来了,这株柳几乎(冻僵了)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来了,这株柳(劈

10、断了)但是,它畏惧了吗?而是(引读:被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 它放弃了吗?而是(引读:被劈断了枝条又重新)同学们,在高原风雪的面前,它会怎样鼓励自己?(生说)多么勇敢!在雷轰电击的时候,它会怎样为自己加油?(生说)多么坚强!(3)这样的考验只有一次两次吗?圈出表示多的词?(显红)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顽强、韧劲、不屈不挠) 板书:顽强 (4)师述:这株柳在忍受漫长的严冬酷暑,遭受一次次雪暴雷击之后,年复一年用绿色装扮高原,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光彩。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神奇到令他望而生畏的柳树。(5)练读:赞扬它!指名读,评价。 一起由衷地赞扬它! (6)这里,想象的依据?(生铁铁锭 独特锻铸)

11、5.过渡:作者写了一株柳的生长环境,外形和生长过程,向下该总结课文,赞扬柳树了,可是,他却写了什么? 三、对比灞河柳,体会一株柳精神的“神奇”。1.自读第8节,思考:课文是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要写灞河柳?(出示)2.为什么要写灞河柳?(对比)那些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环境?外形?生长?)出示:当灞河柳在河畔吸足水分,轻松成长时,高原柳却在当灞河柳在和煦的春风中舒展枝条,沐浴阳光时,高原柳却要当灞河柳在斜风细雨中摇摆婀娜的身姿,享受词人赞美时,高原柳正在4.看:家乡灞河柳树的生活道路是多么( ) ,而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活道路是多么( )!两相对比,我们更加感觉到高原柳的顽强。(对比衬托)两相对

12、比,我们不禁感慨(捧书,读)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同是一株柳树?四、由物到人,拓展练笔。1.引读:然而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而是终于2.出示最后一句,读,体会:“九十九”“一”?(顽强)齐读这节:赞扬柳树。3.作者仅仅是在写柳树吗?言为心声,简介作者。(从小家境贫困,父亲为了保证哥哥能上大学,不得已让他休学。可到了高考那年,国家减少招生人数,他名落孙山。他只好回到了农村当农民。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白天种庄稼,晚上看书、写作。他在文学的道路上挥洒心血和汗水,发表了一部又一部作品。一九九三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白鹿原,轰动了文学界。他成功了!)4.课文学完了,站在这株神奇的柳树下,我不禁想到

13、了一个人(本文作者陈忠实),他就像这柳树一样(不畏艰难,不怕打击,坚持写作),终于(写出许多作品 ,并获得茅盾文学奖,成为著名作家)。5.仿写(出示句式)6.原来,作者不光写柳树,还在赞扬像柳树这样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7.从这株柳身上,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交流。出示名言,读: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读课题。这是一株?作者怎样写出它的神奇的?(对照板书小结写法,升华主题。)2.现在,这一株神奇的柳树不仅伫立在青海高原上,也伫立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把它种在我们的心中,激励自己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3.作业:小练笔一株柳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