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0093241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岀级别不同的判断。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岀现与实际差别1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

2、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岀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1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规定。表围岩分级

3、围岩级别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毛洞稳定情况岩体结构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岩石强度指标岩体声波指标岩体强度应力比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点荷载强度(MPa)岩体纵波速度(km/s)岩体完整性指标I整体状及层间结合良好的厚层状结构构造影响轻微,偶有小断层结构面不发育,仅有23组,平均间距大于0.8m,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无泥质充填,不贯通。层间结合良好,一般不出现不稳定块体6050.75毛洞跨度510m时长期稳定,无碎块掉落n同I级围岩结构同1级围岩特征30601.252.55.20.75毛洞跨度510m时,围岩能较长时间(数月至数年)维持稳定,仅出现局部小块掉落块状结构和

4、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构造影响较重,有少量断层,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40.8m,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偶有泥质充填,贯通性较差,有少量软弱结构面。层间结合较好,偶有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602.53.75.20.5皿同I级围岩结构同1级围岩特征20300.853.00.752毛洞跨度510m时围岩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的稳定主要出现局部掉块塌落同n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同n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30601.253.00.50.752层间结合良好的薄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2

5、04m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有泥质充填岩层为薄层或以硬岩为主的软硬岩互层层间结合良好少见软弱夹层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60傲岩20)25030450300502碎裂镶嵌结构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数有泥质充填块体间牢固咬合60250300300502IV同n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同n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103004212520350500751毛洞跨度5m时围岩能维持数日到一个月的稳定主要失稳形式为冒落或片帮散块状结构构造影响严重一般为风化卸荷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

6、间距0408m以构造节理卸荷风化裂隙为主贯通性好多数张开夹泥夹泥厚度一般大于结构面的起伏高度咬合力弱构成较多的不稳定块体30125200151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构造影响严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0510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层间结合不良多数夹泥层间错动明显30傲岩10)12520350200401碎裂状结构构造影响严重多数为断层影响带或强风化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大部分微张(0510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形成许多碎块体3012520350200401V散体状结构构造影响很严

7、重多数为破碎带全强风化带破碎带交汇部位构造及风化节理密集节理面及其组合杂乱形成大量碎块体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充填甚至呈石夹土状或土夹石状20毛洞跨度5时围岩稳定时间很短约数小时至数日注1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2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3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厚层大于05m中厚层0105m薄层小于01m4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5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

8、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围岩分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表示,K可按下式计算:2KV=(Vpm/Vpr)()式中: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当无条件进行声波实测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按表定K值。表Jv与K,对照表Jv(条/m3)35Kv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巨厚层或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岩体完整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n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厚层或厚层,层间

9、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呈巨块或大块状结构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岀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m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硬、软质岩石互层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较软岩(Rc斜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厚层或厚层,层间一般呈大块状结构IV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极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

10、层)已基本破坏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软质岩(Rc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土体:1.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2黄土(Q1、Q2)3.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1和2呈大块状压密结构,3呈巨块状整体结构V岩体: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带)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岀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岀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土体: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黏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或潮湿的碎石土着人、卵石土、圆砾土、

11、角砾土、粉土及黄土(Q3、Q4)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黏性土呈易壖动的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松散结构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塌至地表(饱和状态的土336078n252712001800203350607078m2325500120062039506070IV2023200500627395060V17201002001220274050w151710012260未风化可微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石英岩、硅质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或砾岩等硬岩30Rc詬0弱风化的极硬岩;未风化或微风化的熔结凝

12、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结晶颗粒较粗的岩浆岩等软质M-I岩较软岩15RcW0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的硬岩;未风化或微风化的云母片岩、千枚岩、砂质泥岩、钙泥质胶结的粉砂岩和砾岩、泥灰岩、泥岩、凝灰岩等软岩5Rc15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至强风化的硬岩;弱风化的较软岩和未风化或微风化的泥质岩类;泥岩、煤、泥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等极软岩Rc较完整结构面23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块状结构來v较破碎结构面一般为3组,节理及以风化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较大,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层状结构、块石、碎石状结构來v破碎结

13、构面大于3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碎石角砾状结构來v极破碎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散体状结构Kvn极硬岩,岩体较完整;硬岩,岩体完整m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IV极硬岩,岩体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基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破碎;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粗角砾土、粗圆砾土、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黄土(Q1、Q2)V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全

14、部极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黏性土,稍密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带)及以上、稍湿、潮湿的碎(卵)石土、粗圆砾土、细圆砾土、粗角砾土、细角砾土、粉土、及黄土(Q3、Q4)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软塑状黏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等(饱和状态的土隧道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级别状态渗水量L/(min?10n)I干燥或湿润10n偶有渗水1025m经常渗水25125围岩基本分级地下水状态分级InmVVwIInmVVnInIVVmnmIVV初始地应力状态主要现象评估基准(Rc/oma

15、x)极高应力1.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延伸性极差差中等好极好粗糙度明显台阶状粗糙波纹状平整光滑有擦痕平整光滑张开性(mm)密闭黏土充填风化程度未风化轻微风化颇重风化严重风化极严重风化简要说明地下水状态渗水量L/(min?10m)550n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较坚硬岩,岩体完整,块状整体结构550451m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较坚硬岩或较软硬岩层,岩体较完整,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450351IV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镶嵌碎裂结构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

16、整较破碎,中薄层状结构350251土体:1.压密或成岩作用的粘性土及砂性土2. 黄土(Q1、Q2)3. 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V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各类岩体。碎、裂状、松散结构6060303015155好或一般节理、裂隙、层面整体状或巨厚层结构较完整12差节理、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23好或一般块状结构较破碎23差节理、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结构3好镶嵌碎裂结构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差各种类型结构面裂隙块状结构一般或差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很差散体状结构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2Jv(条/m3)35KvV3

17、Kv450450351350251250潮湿或点滴状出水0淋雨状或涌流状出水,水压或单位出水量或单位出水量10L/min?m结构面产状及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60,结构面倾角75其它组合K207BQ-初始应力状态550550451450351350251250极高应力区高应力区应力情况主要现象RC/唏ax极高应力1. 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2. 软质岩:岩芯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着,甚至发生大位移,持续时间长,不易成洞372坚硬较坚硬岩,结核一般;较软岩,结合好37293坚硬较坚硬岩,结

18、核差;较软岩软岩,结合一般29194较坚硬较软岩,结核差结合很差;软岩,结合差;软质岩的泥化面19135较坚硬岩及全部软质岩,结合很差;软质岩泥化层本身13854n基本稳定。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可能产生掉块85T654出局部稳疋性差。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方和变形破坏。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65T452V不稳定。围岩自稳时间很短,规模较大的各种变形和破坏都可能发生45T252V极不稳定。围岩不能自稳,变形破坏严重T6060Rb3030Rb1515Rb5岩石强度评分A3020201010550注:1.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lOOMpa时,岩石强度评

19、分为30;2.当岩体完整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小于5时,岩石强度评分大于20的,按20评分。(1) 岩体完整程度评分,见下表)。表岩体完整程度评分岩体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完整性差较破碎破碎岩体完整性系数KvKvKvKvKvKvw岩体完整性评分B硬质岩1403030222214146v6软质岩:2519191414994V4(2) 注:1.当60MPaRb30MPa,岩体完整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65时,按65评分;当30MPaRb15MPa,岩体完整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55时,按55评分;当15MPaRb5MPa,岩体完整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40时,按40评分;当Rb充填

20、物一无充填岩屑泥质岩屑泥质起伏粗糙状况起伏粗糙平直粗光糙滑起伏曲光造滑或平直平直光滑起伏:粗扌糙起伏粗光糙滑糙或平直平直光滑起伏;粗;糙起伏粗光糙滑糙或平直平直光滑起伏粗糙一一硬质岩272124211521171215129126较软岩272124211521171215129126软岩18141714814118108684结构面状态结构态评面分状注:1.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小于3m时,硬质岩、较软岩的结构面状态评分增加3分,软岩增加2分;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大于10m时,硬质岩、较软岩的结构面状态评分减3分,软岩减2分;2.当结构面张开宽度10mm,无充填时,结构面状态评分为0。(4)地下水状态评

21、分,见下表。表地下水状态评分活动状态干燥、渗水、滴水线状流水涌水水量q(L/min10m洞长)或压力水头H(m)qw25或H125或H100基本因素评分T7Tz85地下水评分D00-2-2-685T7650-2-2-6-6-1065T/45-2-6-6-10-10-1445T/25-6-10-10-14-14-18T25-10-14-14-18-18-20注:基本因素评分T/系前述岩石强度评分A、岩体完整性评分B和结构面状态评分C之和(5)要结构面产状评分,见下表表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结构面倾角结构面产状评分E洞顶边墙9060700-27045-2-54520-5-2V20

22、-100603070-2-57045-5-104520-10-2V20-120V3070-5-107045-10-124520-12-5V20-120注:按岩体完整程度分级为完整性差、较破碎和破碎的围岩不进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的修正5Q系统分类(挪威法)Q系统发展历程Q系统是挪威岩土所Barton等人在19711974年根据249条隧道工程的实践总结,研究得岀的一种将围岩分类与支护设计集于一体的方法。迄今为止已有3个版本的Q分类与支护建议的图表问世,其中的第三个版本(2004版)是总结世界上2000多条隧道工程实践并以此经验将1992年版本不断完善而得到的,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隧道工程的勘察、规

23、划和设计阶段,也可用于隧道施工阶段,它可以通过现场观测,也可以通过对地质岩芯取样的描述计算得到对应的Q值,借此来评价围岩质量的指标。1974年,挪威地质所等人在249条隧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岀隧道围岩分类与支护关系的图表,该表内容相对较少,结构也较为简单,当时的支护手段主要采用网喷混凝土,如图1。图1Q系统围岩分类与支护综合表(1974)1992年,等人根据近1500个永久地下结构物的施工记录整理结果结岀了经验设计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张综合考虑因素的图来选择隧道支护参数的。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纤维增强喷射混凝土得到大量的应用,并基于这些工程支护的经验,等人对分类与支护图表也作了大量的

24、修改和细化,此时的主要支护手段为纤维增强喷射混凝土。如图2。图1Q系统围岩分类与支护综合表(1992)2004年岀版的挪威隧道和地下2004年度报告中给岀了第三张分类与支护图表(基于2000条隧道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该表比1992年的图表更加细化了支护的内容。图3Q系统围岩分类与支护综合表(2004)Q系统简要用法介绍Q分类法主要考察围岩结构、完整性和应力情况及其对应的6个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到Q值,每一个Q值都反映所在掌子面处的围岩情况,为了更具有代表性,Q值可以是一个范围。但Q分类法中参数取值也是通过给定性描述赋权值的方法进行,所以在实施中也难免带有人为因素,同时Q系统建议的比较经

25、济的隧道支护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有效和推广应用。尽管如此,Q系统的分类方法能给围岩的好坏赋于一个数值,它可以作为我国隧道分类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使围岩分类的结果更贴近实际地质情况。qRQD?Jr?JwJnJaSRF式中:Q岩质评定系数;RQD岩体质量指标;Jn岩体组数;Jr节理粗糙度;Ja节理蚀变系数;Jw节理折减系数;SRF应力折减系数。式中,第一个商数(-RQD)表示岩体的完整性;第二个商数(屯)表示结构面形态,充填物特JnJa征及次生变化程度;第三个商数(也)表示水与应力存在时对岩体质量的影响。SRF下面简述各个系数所代表的意义和取值方法。(1)RQD值,岩体质量指标。RQ

26、D是Deree推荐了一种在钻进时统计岩体质量指标(RockQualityDesignation)进行岩体分类的方法。RQD值的定义是:采用NX标准钻头钻进,每一回次进尺中,长度大于10cm的完整岩芯段所占的百分比,即:l10cmRQD100%L式中:I岩芯单节长,昌0cm;L钻孔长度。在统计时沿岩芯中心量测,明显在钻进中产生的裂隙不计。取值如表表岩石质量指标(RQD,%)A极差025B差25-50C一般50-75D好75-90E极好90-100注:当RQDV10时,取10;RQD最小间隔为5。(2) Jn,岩体组数。常常受到节理、片理、板岩劈现或层理等的影响。如果这类平行的“节理”很发育,显然

27、可视之为一个节理组,但如果可见的“节理”很稀疏,并没有固定的产状,可以称之为随机节理。如图4和表。图4节理取值简图表节理组数(Jn)A整体没有或几乎没有节理1B一组节理2C一组节理加随机裂隙3D二组节理4E二组节理加随机裂隙6F三组节理9G三组节理加随机裂隙12H四组或四组以上节理,随机裂隙,严重节理化,呈糖块状等15I组节理挤压破碎岩石、土状岩石20注:对于巷洞交叉点,用3*Jn;对于洞口,用2*Jn。(3) Jr,节理粗糙度。用来表示节理壁的粗糙度,一般能过手指就可以触摸,结合描述表就可确定,如表。表节理粗糙度(Jr)a)节理面接触b)节理面在剪切变形10cm前仍接触A不连续节理4B粗糙或

28、不规则,起伏3C光滑,起伏2D表面光滑,起伏E粗糙或不规则,平面F光滑,平面1G表面光滑,平面注:以上描述适用于小规模特征和中规模特征;剪切时节理面不接触H节理面间含有粘土矿物厚度足以阻止节理面接触J砂质、砾石或破碎带的厚度足以阻止节理面接触注:如果相应节理组的平均间距大于3m时,加10;如果线理方向对强度影响很小,则对有线理的平面磨光节理可取Jr=。(4)Ja,节理的蚀变程度。与Jr相比,节理的蚀变程度是进一步来确定节理填充物对节理稳定性的作用,一般通过填充物的厚度和成分,特别是在填充物中含有粘土成分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表表。表节理蚀为系数(Ja)Ja厂(o)a)节理面接触A紧密结合,坚硬

29、,非软化,不透水;充填物,如石英、绿帘石B节理壁未蚀变,仅表面稍有污染2535C节理壁轻度蚀变,非软化矿物被覆层,有砂质颗粒和无粘土的碎裂岩石等2530D粉砂或砂质粘土被覆层,小部分粘土(非软化)2025E软化或低摩擦阻力粘土矿物被覆层,即高岭石或云母,也有绿帘石、滑石、石膏、石墨等,以及少量膨胀性粘土816b)节理面在剪切变形10cm前仍接触F砂质颗粒,无粘土碎裂岩石等2530G高超固结非软化粘土矿物充填物(连续,但厚度5mm)1624H中等或低超固结,软化,粘土矿物充填物(连续,厚度5mm)1216J膨胀粘土充填物,即蒙脱石(连续,但厚度5mm),Ja值取决于膨胀粘土颗粒的百分率和浸水程度

30、等81262c)剪切变形时节理面不接触6,8或812624N粉砂,或砂质粘土带或层,小部分粘土(非软化)10,13或1320624(5)Jw,节理水折减系数。节理水可能会软化节理的填充物从而降低节理间摩擦力,较大的节理水会冲出填充物,使岩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其取值如表所示。表节理水的折减系数(Jw)Jw水压MN?m-2A开挖时干燥或有微量渗水,即局部5L/minF无明显衰减的持续异常大涌水或高水压注:因素C到F是粗略估计,如果装有排水设施应增大Jw;由于冰冻引起的特殊问题未加考虑。(6)SRF,般来说,SRF是表述应力与围岩强度关系的一个参数,在隧道工程施工之前可以通过早期的地质调查大致上确定该

31、地区的SRF值;隧道掘进开始后,可以通过现场的应力测量和围岩稳定性的观测来修正SRF值;围岩的应力状态可以大致分为以下4类。(见表)表应力折减系数(SRF)a)软弱带与开挖A含粘土的软弱带可化学分解的岩石频繁出现,围岩非常松散(处于任何深度)10B单个含粘土软弱带,或化学分解的岩石(巷道深度50m)交,开挖D坚固岩石中多个剪切带(无粘土),松散围岩(处于任何深度)时可能造E坚固岩石中含单一剪切带(无粘土,巷道深度50m)脱G松散张开裂隙,严重节理化或呈“糖块”状等(处于任何深度)注:如果剪切带仅仅影响巷道而没有与之相交,SRF值应降低25%50%b)坚固J-JLJJ-JU岩石,岩石应力冋题Of

32、/6OTf/6SRFH低应力,接近地表20013J中等应力2001013K高应力,结构非常紧密(通常有利于稳定,但可能对岩帮的稳定不利)1052L轻微的岩裂(整体岩石)5510M严重的岩裂(整体岩石)1020注:如果(测得)原岩应力场明显各向异性,当501/0310时,OCf和0Tf分别降到CCf和0Tf。当0Cf为无测压抗压强度,0Tf为抗拉强度(点荷载)时,01和6就是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当拱顶距地表的距离小于拱的跨度时,可参考的记录相当少。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将SRF从增加到5。C)岩石在高压力下受挤压,不坚硬岩石塑性流动N不大的岩石挤压力510O强烈的岩石挤压力1020d)与水压有关的膨胀岩石,化学膨胀活动P不大的岩石膨胀力510R强烈的岩石膨胀力1015Q分类法将围岩分为从Exceptionallypoor(异常坏倒Exceptionallygood(异常好)9个级别,对应Q值的范围为1000、岩体变形系数分为3级(50GPa)、抗剪强度分为2级(20MPa)。根据计算得到的掌子面的Q值和工程的跨度、高度以及安全要求等指标结合一起就可以在Q系统的支护图表中查到该处的支护设计建议。由此,通过现场的围岩分类可以将施工、调查、设计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