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0090370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后进生家校教育优先案例 一、根本情况一个人情况。1.性格懦弱、害怕。x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生活中,她是个性格内向、行为拘束的女孩子,在家访整个过程中我发现:x几乎很少主动与老师交谈,答复老师的问题也是轻声细语、唯唯诺诺,甚至不敢直视老师;在父母面前也是个胆小羞怯的孩子,不太与父母亲近,仿佛更愿意与奶奶相处。学校里,由于性格比拟内敛、沉默寡言,所以也很少与班级同学交流,常常独来独往。 2.学习效率低、热情不高。x学前几乎没有承受过专门的文化学习,属于零根底的孩子。课堂上发言不积极,虽然坐姿很端正,看似认真听讲,实际上学习效率并不高。课后,作业时有拖欠现象,家校练习册上父母

2、很少留言、签名。学习成绩长期跟不上班级整体步伐,久而久之学习热情越来越低,整体呈现出消极、自卑的状态。 二家庭情况。1.漠视孩子学习的父母。x父亲几乎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老师几次与其沟通,都以工作忙、母亲负责辅导功课为由搪塞过去。而x母亲的态度极其恶劣,总喜欢以一种趾高气昂的态度与老师对话,对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不配合,学校、班级活动不参与,孩子的语音作业不上传,老师屡次与之沟通皆无效。在得知孩子学习跟不上时,x母亲将孩子送到了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辅导班,将孩子的学习完全寄托于辅导老师,并将自身的责任一股脑儿的推卸给辅导老师。x父母以及奶奶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几乎到了不闻不问、完全漠视的程度

3、,家庭给予孩子的也仅仅是温饱的保障,而非精神的泉。 2.工作繁忙的父母。x父母双方工作都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周一到周五住奶奶家,与奶奶相依为命,周末回自己家,但两家实际就住在邻近的两个小区,相隔不到一公里路。奶奶不懂文化,平时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于孩子的学习一概不闻不问。另外,由于奶奶与老师之间语言不通,所以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屡屡不畅,无法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传达给家长。因此,孩子的课后辅导这一块几乎是空白一片。 二、案例分析p 。家校联络册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家长签名的x看起来似乎愈发自卑和害怕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都快要低到尘埃里去了。为

4、了顾全小家伙的面子,我并没有当众点她的名,而是悄悄地问她原因,每次她都含模糊糊说父母不在家。在与她妈妈 联络后得知父母其实每天都在“家”,只是这个“家”是没有x的家。原来,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每天根本上都要加班,尤其是爸爸经常加班到深夜。 所以,工作日x都住奶奶家,衣食住行包括学习都由奶奶全权负责,住几公里以外的父母,偶尔有空过来看看孩子,真是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奶奶没有受过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太会写,所以根本没方法给她签名。 三、指导过程。一学校教育。1.关注孩子的学习。1以鼓励为主、树立孩子自信心。由于前期与x父母沟通,多以负面消息为主,难免让家长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毕竟每个父母

5、内心都不愿意成认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于是,我转变了与其父母沟通的方式,每次 联络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并竭力地去发现孩子少有的闪光点,例如“最近小家伙字写得越来越端正、漂亮了”,“课堂上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课堂上那么尽可能多给孩子发言的时机,但主要还是以简单易答的问题为主,例如: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当小老师带同学们拼拼读读生字、说说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让孩子能在同学面前有表现的时机,增强其自信心和存在感。同时,尽可能创造更多让她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时机,让她快速的融入集体。例如,课堂上设计同桌合作、小组合作

6、的环节,让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时机。课下,安排她与同学合作的小岗位,无形中增加了x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时机,渐渐翻开了她紧锁的心门。 2单独辅导、查漏补缺。在理解到孩子回家后,课后辅导几乎无人问津后。我主动与其家长联络,并表示愿意每天留半小时时间给孩子做单独的课后辅导,以弥补孩子课后辅导的这一空缺。在得到家长赞同的前提下,我们的课后辅导开场了。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主要是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进展复习和稳固,并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时机,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让她会的自己说一说、写一写,不会的那么问一问,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像x这样的家庭情况,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起其他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7、。此外,专门针对x觉得比拟困难的生字词进展有方案的复习,并采用一些巧妙的识字方法。 2走进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诲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制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老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除了课堂上多给x发言时机外,课后,我也时不时在不经意间跟她聊聊天,比方在她午间值日擦桌子时,会问问她在家里会帮奶奶做些什么家务;盛汤时会问问今天的饭菜你觉得味道怎么样;抑或是课后让她去老师办公室帮助拿东西。这样闲谈式的对话,既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让孩子过于拘束、紧张,同时也能让她消除对老师的畏惧,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间隔 。我们之

8、间真正的朋友式聊天,主要是在放学后课后辅导的那半小时,这是属于我俩真正地“私人空间”,虽然没有到达畅所欲言的地步,但我可以明显感觉到x变得活泼得多,有时甚至敢问老师一些私人的问题,比方年龄、爱好、家庭。 二家庭教育。1.把空闲时间留给孩子,参与孩子的校园生活。1自己辅导孩子,而不是寄托于辅导班。在得知我愿意每天花半小时时间单独辅导孩子后,x父母的态度突然180度大逆转,不仅说话客气了许多,对待孩子在学习上的态度也认真了许多。家校练习册不仅愿意签名了,还时常给老师留言,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趁机建议父母与其把孩子扔进一个由几十个孩子组成,老师辅导力不从心的辅导班,不如自己每天抽点时间、

9、花点心思给孩子做做辅导。并建议x父母多与孩子沟通,多给孩子关爱,不要让孩子的童年记忆中只有奶奶的陪伴。后来,x分开了辅导班,x的母亲渐渐开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孩子,还主动从我这里咨询一些关于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小妙方。 2多参与学校活动,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x父母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向来不过问,不过问不代表不好奇。其实,看得出来,x父母也很想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间隔 ,只是缺少沟通、难于表达。于是,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中,我都会亲自打 邀请x父母参加,让他们来看看孩子在学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即使他们实在不能参与,我也会现场发图片给他们,满足父母的好奇心。这样,x父母与孩子之

10、间的间隔 越来越近。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在与x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x对综艺节目非常感兴趣,一提到当下热播的综艺节目便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什么“跑男”、“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完全不在话下,有的甚至我都没听说过。原来x父母周末与孩子短暂相聚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观看综艺节目上,很少有亲子互动,父母也很少静下来陪孩子看看书、聊聊天。于是,我建议x父母让孩子平时尽可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多跟孩子沟通、聊天,可以聊聊学校、同学、学习,甚至其他,进而翻开孩子的心结。周末陪着孩子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颖空气,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去图书馆安静地看一会书,而不是带着孩子看

11、毫无营养的综艺节目。x性格内向跟长期与父母别离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才能让孩子去主动亲近父母。看得出来,x的母亲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虽然,平时,x仍然和奶奶住在一起,但x母亲会尽可能地抽时间出来陪x,周末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参加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三、效果与反思。一效果。1.孩子重展笑容、自信满满。通过半学期的努力,x越来越乐观、积极,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课上敢于举手发言了,虽然声音还是不够响亮,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成绩虽然提升不是很高,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化的鼓励式教学,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和鼓励孩子孩

12、子进展学习和考虑,培养孩子自学、自强、自治的才能。在平时的课堂和对x单独辅导的过程中,我常常引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孩子去记忆生字词、理解课文,渐渐地孩子懂得了学习生活化的一些小妙招。尤其是x,原来难记忆的一些生字词可以学着自己去找方法记忆。此外,x回家后能做到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后复习和预习,并坚持每天阅读,涓涓细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看到x不菲的收获。 2.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x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从被动告知、不闻不问到主动询问、经常询问。尤其是x的母亲时常与老师保持家校联络,家校联络册经常还能看到母亲充满鼓励的话语,如今的x再也不会因为家校联络册没有签名而抬不起头了。家

13、长参与学校的活动也多了起来,还经常和其他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筹划中,为班集体出谋划策、奉献智慧。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父子关心,更是融洽的朋友关系,经常能在x母亲的个人空间里看到一家人充实的周末聚会。 二反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好比一块大理石,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尔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x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长期和没有共同语言的奶奶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自

14、卑、懦弱的性格特征,而父母对待孩子学习的漠然态度也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消极态度。因此,家庭因素是问题的关键,x自身的原因是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帮助x走出困境、重树信心,必须从家长和孩子两方面着手。 我相信生活中不止一个x,还有千千万万个x等着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爱心去关注。对待x这样一类性格内向、害怕、懦弱,父母不重视学习的孩子,首先要从孩子入手,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用心灵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真心与他们交流沟通,一步步走进孩子的内心,打动孩子。只有打动了孩子才能进而打动家长,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最后家校合力才能使孩子有所打破和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春暖花开的一天,只是需要老师和家长齐心用爱去浇灌、用心灵去呵护,给她一个真正的“家”。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