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0874661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环流》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大气。旨在借用或绘制原理示意图,如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二、设计思想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

2、、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可采用直观图示法进行教学。1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主要阐明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用图示的形式形象地讲解了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密度和气压的变化,进而形成热力环流的过程。还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教材的线索是: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在教

3、学过程中可以边讲边画热力环流基本模式图。2学情分析: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一系列的知识有关,尤其是物理学的知识,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同时,这部分的知识还涉及到等压面这一空间概念,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但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较高。还有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内容在初中接触过,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要讲清基本概念和规律,并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热力环

4、流的概念,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感知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提出问题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逐步学

5、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城市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由于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同时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因以及原理的运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的理论去解释海陆风和山谷风。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影片“火烧葫芦谷”片段、“为什么火烧葫芦谷没有成功?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观察、思

6、考激发学习热情。2、图片切入教学新课通过孔明灯的图片来探究热力环流中的热空气是如何运动的,并分析其成因?观察、思考并回答将抽象的大气运动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感受到大气运动的真实存在3、观察实验教学新课演示教材的实验,提出要求: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画出烟雾飘动方向为什么会这样?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画出实验结论。请一位同学画在白板上。通过观看实验录像,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4、案例引入,复习气压有关知识教学新课学习气压与密度,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知识。1.设问:如果生活在黄山市地区的人去拉萨旅游可能会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 2.在高山上烧开水为什么无法到10

7、0摄氏度?3.再引导学生注意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 点和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大小的比较。4.小结: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高。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气压知识复习,为后面分析热力环流形成作铺垫。5、案例引入,学习等压面有关知识教学新课根据气压值相等过渡到等压面的教学。1. 请学生观察理想中等压面的分布状况2. 介绍等压面的概念.3.现实中等压面会发生弯曲,怎么样弯曲?4.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地面的受热状况相关过渡到地面的受热状况。5.指出若地面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学生观察、思考、领会。引入气压和等压面的知识复习,为后面打好原理的基础。6、动画演示若A

8、、B、C三地受热不均匀时大气运动的状况。教学新课提出热力环流的概念并分析冷热不均的原因。1.假若A地受热,B、C两地冷却,此时大气首先会怎么样运动?2.垂直运动后,高空中同一水平高度上空气密度和气压将如何变化?3.此时高空同一高度空气是怎样运动的?4.此时近地面空气密度和气压是如何变化的?5.此时近地面空气的流向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学生观察、领会,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7、归纳概热力环流的概念、总结过程教学新课小结: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并说明它是大

9、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边听,边做笔记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深化对地理现象发展过程的认识。8、启发学生描绘热力环流原理图教学新课1演示动画,观察在近地面和高空中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有何变化?2在近地面,气温与该地气压的关系如何?3小结:同一水平面而言,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按要求画图。测试教学效果,可以获取即时反馈,查漏补缺,并给予及时矫正,使所学原理真正理解,并巩固深化。9、课堂巩固练习练习引导、提示思考并回答测试学生运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讨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教学新课1讨论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和流向2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

10、释火烧葫芦谷时下的那场雨的原因。3分析在山谷地带吹的风的昼夜差别及其原因。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10、课堂小结小结总结: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思考、归纳、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11、课后探究创设情境、制造问题:诗: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分析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并探究教材城市风如何形成?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城市风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益处吗?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后探究;课后延伸,使学生养

11、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一、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概念: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环流2.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地面冷热不均3.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空气水平运动二、热力环流应用知识 1海陆风 2山谷风假设现在在同一水平面上有三地A、B、C受热均匀。此时三地近地面:气温气压均相等,即C=A=B,高空:气温气压也相等,即C=A=B。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高度上各点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此时大气无运动。热冷冷现在假设A地受热,B、C两地冷却。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冷却下沉。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高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12、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A高空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近地面气流由气压高的B、C两地流向气压低的A地。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白天: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故风从海洋(高压)吹向陆地(低压),即吹海风。 夜晚: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故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低压),即吹陆风。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而谷底接受到的太阳光照射少,温度低,空气冷却下沉,故吹谷风。夜晚:山坡散热快,气温低,大气冷却下沉,而谷地散热慢,气温高,大气受热上升,故吹山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