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100861998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86.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一轮复习一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2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_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_。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HpH氧气氧气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第1页/共30页3分类分类标准标准培养基种类培养基种类特点特点用途用途根据根据物理物理性质性质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半固体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加凝固剂,如琼脂观察微生物的运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

2、、鉴定动、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加凝固剂,如琼脂微生物分离、鉴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定、活菌计数根据根据用途用途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质,以抑制抑制不需要的微生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物的生长,促进促进所需要的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培养、分离出特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定微生物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示剂或化学药品剂或化学药品鉴别鉴别不同种类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 1 1培养基培

3、养基第2页/共30页4【练习巩固练习巩固】(2010全国卷全国卷改造改造)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碳源是,碳源是_,氮源是,氮源是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的角度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的角度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异养型异养型琼脂琼脂葡萄糖葡萄糖尿素尿素选择选择第3页/共30页5

4、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灼烧灭菌灼烧灭菌条件条件结果结果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消消毒毒灭灭菌菌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对人体有害的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对人体有害的部分微生物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强烈的理化因素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杀死物体内外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2无菌技术无菌技术第4页/共30页6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

5、室培养第5页/共30页7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3纯化大肠杆菌的原理与方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原理与方法(1)原理: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纯化的细菌菌落。这个菌落就是纯化的细菌菌落。第6页/共30页8比较比较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原理原理优点优点缺点缺点适用适用范围范围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将聚集的菌种逐

6、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上。在数次分散到培养基上。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菌落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菌落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

7、混合菌进行分离对混合菌进行分离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不能计数不能计数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适用于好氧菌适用于好氧菌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2)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第7页/共30页9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不同阶段灼烧接种环的目的不同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不同阶段灼烧接种环的目的不同(1)第一次操作:第一次操作: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2)每次划线之前:每次划线之前

8、: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3)划线结束后:划线结束后: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第8页/共30页10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2013江苏江苏)( )(2)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2013江江苏苏)( )(3)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

9、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2013江江苏苏)( )(4)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2013江苏江苏)( )(5)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2011重重庆庆)( )(6)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向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2011重庆重庆)( )(7)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锅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高压蒸

10、汽灭菌锅。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 (2010山东山东)( )(8)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后倒平板。 (2009安安徽徽)( )第9页/共30页11D D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1(2015北京市东城区联考北京市东城区联考)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

11、用的碳源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第10页/共30页12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2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在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在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就是抗生素,在青霉菌的培养过程中不用严格灭菌青霉素就是抗生素,在青霉菌的培养过程中不用严格灭菌B培养基中加

12、入的琼脂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C为了避免污染,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必须经过严格灭菌为了避免污染,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必须经过严格灭菌D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诱变等手段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诱变等手段D D第11页/共30页13成分成分含量含量成分成分含量含量NaNONaNO3 33 g3 gFeSOFeSO4 40.01 g0.01 gK K2 2HPOHPO4 41 g1 g(CH(CH2 2O)O)30 g30 g琼脂琼脂15 g15 gH H2 2O O1 000 mL1 000 mLMgSOMgSO4 47H7H2

13、 2O O0.5 g0.5 g青霉素青霉素0.10.1万单位万单位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3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 物生长

14、对特殊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营养物质的要求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并应加入尿素第12页/共30页14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1筛选微生物的原理筛选微生物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包括营养、温度、pH等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可以通过配制选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等选择目的微生物。因此,可以通过配制选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等选择目的微生物。2选择培养基的设计原理和功能选

15、择培养基的设计原理和功能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如温度、如温度、pH等等)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此类培养基能使混合菌株中的目的菌株变为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此类培养基能使混合菌株中的目的菌株变为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第13页/共30页15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题组一微生物的培养3选择培养基应用实例选择培养基应用实例序号序号改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分离的目的菌分离的目的菌12345加入青霉素加入青霉素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缺乏氮源缺乏氮源石油作为

16、唯一碳源石油作为唯一碳源高温环境高温环境酵母菌和霉菌酵母菌和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分解石油的微生物耐高温微生物耐高温微生物第14页/共30页16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4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要马上塞上棉塞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要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

17、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 D第15页/共30页17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5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下列

18、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若图中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上获得单菌落单菌落第16页/共30页18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题组二微生物纯化的方法分析微生物纯化的三种途径微生物纯化的三种途径(1)单菌落挑取法:单菌落挑取法: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平板

19、培养基表面,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微生物。平板培养基表面,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微生物。(2)选择培养法:选择培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直接获利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直接获得目的微生物。得目的微生物。(3)鉴定培养法:鉴定培养法:利用鉴别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菌落呈现特有的特利用鉴别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菌落呈现特有的特征,然后筛选目的微生物。征,然后筛选目的微生物。第17页/共30页19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20、)分离原理分离原理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_作用。作用。(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_法。法。(3)实验流程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土壤取样 _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细菌的_。脲酶脲酶催化催化稀释涂布平板稀释涂布平板样品的稀释样品的稀释计数计数第18页/共30页20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纤维素

21、酶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_,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作用:作用:葡萄糖葡萄糖复合酶复合酶C C1 1酶、酶、C CX X酶和葡萄糖苷酶酶和葡萄糖苷酶第19页/共30页21红色复合物红色复合物透明圈透明圈刚果红刚果红透明圈透明圈纤维素纤维素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第20页/共30页22纤维素纤维素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梯度稀释梯度稀释透明圈透明圈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第21页/共30页23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

22、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2)平板划线法只适合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平板划线法只适合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第22页/共30页24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考点二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测定(1)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纤维素分解菌,应选用以纤维素为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纤维素分解菌,应选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2013太原五中月考太原五中月考)( )(2)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

23、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和灼烧灭菌。的灭菌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和灼烧灭菌。 (2013许昌二次调研许昌二次调研)( )(3)透明圈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可根据是否出透明圈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可根据是否出现透明圈来判断有无纤维素分解菌。现透明圈来判断有无纤维素分解菌。 (2011山东改编山东改编)( )(4)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2010山东山东)( )(5)在在“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的实验中,确定对

24、照组无菌后的实验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009安徽安徽)( )(6)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比例合适。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比例合适。 (2009高考宁夏卷高考宁夏卷)( )第23页/共30页25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

25、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D D第24页/共30页26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2(2015泰州质检泰州质检)利用农作物秸

26、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B过程过程加入的纤维素酶是葡萄糖苷酶加入的纤维素酶是葡萄糖苷酶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第25页/共30页27项目项目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土壤中分解尿

27、素的细菌的分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方法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利用富含纤维素的选择利用富含纤维素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进行培养原理原理土壤中不能分解尿素的微土壤中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因缺乏脲酶而不能正生物因缺乏脲酶而不能正常生长常生长,能够分解尿素的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利用尿素为氮源微生物能利用尿素为氮源正常生长正常生长,从而起到选择从而起到选择作用作用因为培养基中含有丰富因为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的纤维素,因此能够分因此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具有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大量更多的生存

28、机会而大量繁殖繁殖特有特有代谢代谢过程过程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题组三对分离分解尿素细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析筛选微生物的两种方法比较筛选微生物的两种方法比较第26页/共30页28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D D3(2015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下列关于下列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B取取104、105、106倍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倍土壤稀释

29、液和无菌水各0.1 ml涂布不同平板涂布不同平板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 37 恒温培养恒温培养2448小时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第27页/共30页29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

30、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水样稀释100倍,在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

31、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107灼烧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第28页/共30页30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题组四微生物的计数分析(3)示意图示意图A和图和图B中,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的利用率。B溶解氧溶解氧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第29页/共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