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0859879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设计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接地系统实施工艺1 总体要求1.1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造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对未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铁路,其金属构造和设备均应接地。1.2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电气化铁路,距铁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1.3 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穿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1.4 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1.5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中的非预应力构造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1.6 建筑物垂直接地体应均匀布

2、置,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接地体顶部埋深距地面不宜小于0.6m。1.7 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2 建筑物接地及等电位连接2.1 建筑物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平安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2.2 建筑物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其根底内的非预应力构造钢筋,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当根底采用础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根底的外外表无防腐层时,宜利用根底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2 接地体间及接地体与外引线间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应将建筑物四周的混凝土根底内的主钢筋焊接连通,构成闭合的根底接

3、地网,其网格尺寸应不大于5m信号楼要求不大于3m。网格穿插处、与外引线或预埋连接板间的连接应焊接。2.3 信号楼或中间站行车室应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外大于1m处,埋设环形人工接地体,并与建筑物四角及每隔510m的根底接地网钢筋焊接一次,接地电阻不应于大于1。2.4 变、配电所包括室外的配电装置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环形人工接地网。其网孔尺寸通过计算确定,应满足发生单相接地时将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聊到允许值的要求。对于10KV及以下小型或附属变电所,当采用建筑物根底接地体且接地电阻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体。2.5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接地设独立接地装置。

4、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或变、配电所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当有困难时,可与接地网相连,但其他下连接点至建筑物内的电气、电子设备或变、配电所35V及以下设备与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地中长度不应小于15m。第二、三类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在接地网上的连接点与通信、信号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的接地干线在接地网上的引接点的间距宜大于15m,有困难时应大于5m。电力、电气化接地干线与通信、信号及其他信息系统接地干线在妆地网上引接点间距离宜大于5m。2.6 在直接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或总等电位连接带,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

5、地端子板,各设备机房应设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2.7 共用接地装置应通过接地干线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或各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再通过接地支线与各设备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最后引至各设备及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子。电力、电气化、通信、信号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应分别设置各自专业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各种管道的等电位连接可设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也可直接与电力、电气化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2.8 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干线的材质宜采用钢材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进、出线除外或铜材,导体截面积应满足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并符合以下规定:1 与接地网连接的接地干线,可用铜排或热镀渗锌扁钢埋地敷设,铜排的截面积

6、不小于50mm2,热镀渗锌扁钢的截面积不小于200 mm2。厚度均不小于4 mm。2 小型建筑物不设总等电位端子板,但应设总等电位连接带,楼层等电位端子板可直接与接地网连接。采用铜芯电缆沿电缆井敷设,其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2。3 楼层等电位端子板至机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的接地支线宜采用铜芯电缆或穿钢管铜芯绝缘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2。2.9 应在建筑物地网四周及垂直接地体处设置相关标志。3 贯 通 地 线3.1 贯穿线截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贯穿地线内的铜导线应采用国家标准电工圆铜线GB/T3953规定的TR型软圆铜线制造,且电阻率不应大于0.017241mm2/m20。2 贯穿地线

7、的外护套采用导电高分子材料时,其体积电阻率不应大于0.7cm。3 贯穿地线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低于-10、弯曲半径不小于其直径的20倍。3.2 两侧有贯穿地线的区段,在适当地点应将两侧的贯穿地线作横向连接,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桥梁地段应通过梁体内的横向构造钢筋将两侧贯穿地线作横向连接。2 隧道地段通过环向接地钢筋实现两侧贯穿地线的横向连接。3 路基地段贯穿地线间的横向连接,原则上在每段轨道电路的中间点设一处;有条件时,横向连接线贯穿地线同步埋设;条件不具备时,横向连接线与贯穿地线同步埋采用热镀渗锌钢管防护措施。4 横向连接线与贯穿地线同材质、同截面。3.3距铁路20m范围内铁路建筑的接地装置应

8、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贯穿地线可靠连接,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贯穿地线在信号楼上、下行两端应分别与其环形接地体连接,每端高2根连接线,2根连接线的间隔为23m。2 其他建筑物的地网应与贯穿地线可靠连接。3.4贯穿地线在路肩、桥梁、隧道之外的地点埋设时应设立埋设标志,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径路转向及分支处。2 穿越障碍物如大型管路、高压电缆等时。3 应与同径路电缆共同埋设标志。4 直线径路和无分支时,贯穿地线的埋高标志间距应与信号电缆的埋设标志间距一样。4 桥 梁 接 地4.1 桥墩接地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桩根底桥梁,应利用每根桩中的一根通长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应利用承台中的构造钢筋将桩中的接地

9、钢筋环接;应利用桥墩中的两根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使用,接地钢筋的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相连。2 扩大根底桥梁,在基底底面高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在各层根底的四周设置垂直接地钢筋,垂直接地钢筋的间隔为层高的2倍;垂直接地钢筋在基顶顶面处用连接钢筋环接,并用墩身中的两根构造钢筋引至墩帽处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水平和垂直接地钢筋的外缘距混凝土外表的距离为5070mm。3 梁体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 无砟轨道桥梁和道砟厚度小于0.3m的有砟轨道桥梁,在梁体上外表适当位置处应设纵向和横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应贯穿整片梁。当梁体上外表的纵向构造钢筋距混凝土外表

10、的距离小于100mm时,应将纵向构造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使用,否则设专用纵向接地钢筋。2 应利用梁体中的横向构造钢筋作为横向接地钢筋,并且横向接地钢筋应与梁底的接地端子连接。3 梁体上预留的接触网支柱根底应与纵向或横向接地钢筋连接。桥梁地段的贯穿地线应敷设在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桥梁栏杆、声屏障、轨旁电气装置等金属件及长度大于2m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应与贯穿地线连接。桥梁及其他混凝土建筑内设置的接地钢筋满足以下要求:1 只能使用混凝土内的非预应力构造钢筋。2 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或截面积不应小于200mm2。除特别说明外,钢筋外缘距混凝土外表的距离应按桥梁有关设计标准设计。3 连

11、接要求:1) 钢筋与钢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焊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钢筋间十字穿插时采用16 mm的L形钢筋进展焊接焊接长度同前。2) 其他连接采用压接或拴接工艺。5.5 隧 道 接 地隧道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级围岩隧道,应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级围岩和钢架、级围岩作为接地极。2 级围岩隧道,应利用隧道底板的下层构造钢筋作为接地极。隧道二次衬砌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 二次衬砌中有钢筋网的隧道,应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2 二次环向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约100m断开一次,环向构造钢筋在纵向构造钢筋约1/2处与纵向构造钢

12、筋连接。3 环向接地钢筋应与两根贯穿地线可靠连接。在两侧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应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外缘距混凝土外表不大于30mm。贯穿地线敷设在电缆槽内时,应采取砂防护措施。接地钢筋的连接应满足本暂行规定的第5.4.5条第3款。5.6 路 基 接 地路基地段贯穿地线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路肩设有电缆槽的铁路,应将贯穿地线埋设于信号电缆槽下、距基床底层顶面-300-400mm处;石质路堑地段,将贯穿线埋设于信号电缆槽下约-200mm的沟中并回填细粒土。2 路肩无电缆槽的铁路,贯穿地线一般与信号电缆同沟敷设。3 车站同贯穿地线的支线段,可敷设于信号电缆槽中或者埋设于土壤中;假设贯穿

13、地线敷设于信号电费槽中,则应采取砂防护措施。贯穿地线的引接线应与贯穿地线同材质、同截面,在同一位置按一根引接线设计。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时,路基地段应将接触网支柱根底钢筋与贯穿地线连接。5.7 无砟轨道及站台接地无砟轨道道床的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 应优先利用无砟轨道首床上层直径不小于16mm的非预应力构造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其外缘距混凝土外表不大于100mm,接地钢筋不应形成闭合电气回路,并与构造钢筋绝缘,每100m分隔为一个标准段。2 无砟轨道的纵向专用接地钢筋按100m左右与贯穿地线单点T形连接。钢筋混凝土站台上包括混凝土的内部纵向长度超过2m的所有金属构件应可靠接地,有条件时应与综合接地系统

14、的贯穿地线可靠连接。5.8 牵引供电系统接地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牵引回流的分配、降低钢轨电位、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1 选用有利于改善牵引回流分配、降低钢轨电位的供电制式。2 利用接触网支柱根底等自然接地体。3 PW线或NF线与轨道的连接必须通过扼流变压器或空芯线圈中性点连接。贯穿地线与完全横向连接线连接点、PW线或NF线的引下线与扼流扼流变压器或空芯线圈中性点连接点宜在同一里程。4 为平衡牵引回流、降低钢轨电位,根据需要也可间隔300500mm将上、下行PW线或NF线并联。5 牵引变电所应采用不少于两回独立的回流绝缘电缆线经空芯线圈中性点与专用走行轨相连接并将回流线引入牵引变

15、电所。回流电缆线的截面应满足另一回电缆线故障情况下的最大载流量需要。牵引网中的防雷接地装置在贯穿地线上的接入点与其他设备在贯穿地线的接入点间距不应小于15m。在牵引变电所、开闭所、AT所和分区所内,所有供电设备应与接地系统相连接,以实现等电位和保护,等电位母线不应通过回流。牵引变电所围墙内外的管道附属设备的金属外皮应与变电所地线网相连。5.9 电子信息系统接地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接地均应就近接入贯穿地线。位于建筑物室内电子信息系统的接地应接入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客运专线及200km/h的客货列车共线铁路应采取以下降低钢轨电位的措施:1 在股道之间设置完全横向连接线或简单

16、横向连接线。2 应采用多股铜线焊接式的接续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2。沿线长途通信电缆、电缆槽支架、漏泄电缆悬吊钢索等的接地均应接入贯穿地线。距铁路线路大于20m的无线通信基站及区间中继设备的杆塔等的接地装置应单独设置。5.10 其他设施接地5.10.1 铁路沿线20m范围内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变压器、开关等设备的接地应就近接入贯穿地线。5.10.2 以下铁路沿线的构件处于接触网带电5m范围内,应与贯穿地线可靠连接,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车站站台的金属栏杆、雨棚。2 金属管道和设备金属外皮。5.10.3 声屏障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 由导电材料制成声屏障及支架应与贯穿地线连接。2 声

17、屏障采用非导电材料时,宜在顶部安装保护导体如钢带或钢筋,并与贯穿地线可靠连接。3 声屏障除其两端分别与贯穿地线连接外,必要时在中间适当位置与贯穿地线连接。5.10.4 隔离栅栏的金属部件应可靠接地。5.10.5 跨电气化铁路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外露的金属防护栅网及护栏应单独接地,有条件时可与贯穿地线连接。5.11 抗电磁干扰5.11.1 交流电气铁路接触网的危险影响,在各种电缆和光电综合缆中的金属芯线上,任何两点间的感应纵电动势有效值与地电流影响电压几何和,不应大于表5.11.1的规定。表5.11.1 危险影响容许值工 作 状 态容许标准(V)不对称电力线路和接触网正常供电状态无防护措施60有防护

18、措施100交流对称中性点直接接地或不对称强电线路和接触网短路状态(自动切断时间0.5s)0.6US注:条件困难时,最大感应纵电去势不得超过150V;U,为电缆芯线与金属护套间的直流试验电压。交流电气化铁路区段,应根据不同的供电方式计算对铁路通信、信号电缆和光电综合缆的危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11.2 受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和不对称电气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杂音干扰影响,在各种电缆或光电综合缆线路内,音频双线回路终端测得的杂音计电压终端阻抗为600不应大于表5.11.2的规定值。表5.11.2 干扰影响容许值回线名称杂音计电压(mV)杂音电平(dB)调度回线1.25-56一般回线2.0-5

19、0注:在通信站用杂音测试器测量时,应采用高阻,输入端并接等于回线输入阻抗Z,其实测值应乘以600/Z。5.11.3 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与电气化铁路接轨,铁路接触网不进入石油库专用铁路线时,应满足以下要:1 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上,应设置2组钢轨绝缘防护。第1组钢轨绝缘在专用铁路线起始点15m以内,第2组钢轨绝缘设在进入装卸区前。2组钢轨绝缘间距应大于取送车列的长度。2 在每组钢轨绝缘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1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3 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点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5.11

20、.4 当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与电气化铁路接轨,且铁路接触网进入石油库专用铁路线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进入石油库专用电气化铁路线应设2组隔离开关。第1组隔离开关设在与专用铁路线起始点15m以内,第2组应设在专用铁路线进入装卸油作业区前,且与第一个鹤管的距离应不小于30m。隔离开关的入库端应装设避雷器保护。专用线的高压接触网的终端距第一个装卸油鹤管的距离不应小于15m。2 在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上,应设置2组钢轨绝缘及相应的回流开关装置。第1组设在专用铁路线起始点15m以内,第2组设在进入装卸区前。3 在每组钢轨绝缘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1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4 专

21、用电气化铁路线第2组隔离开关后的高压接触网,应高1组供搭接的接地装置。5 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点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储存甲、乙、丙类油品的钢油罐、油泵间、装卸油设施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在以下甲、乙丙A类油品原油除外作业场所,应在以下地点采取消除人体静电措施:1 泵房的门外。2 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3 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6 工 程 施 工61 一般规定工程应按已批准的综合接地系统及有关汇总于站前主体专业的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工程中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和铁道现行的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对

22、贯穿地线连接等二种有关的电工、焊工和电气调试人员等,应持证上岗。测试仪表、量具,应检测合格,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应按规定对主要器材的电气、机械性能进展测试,并作记录。施工中的平安工作,应遵守铁道行业现行的有关施工平安规则的规定及产品技术文件的平安规定。根据路基的施工组织方案安排,可将综合接地系统贯穿地线和引接线的施工纳入到站前施工标段范围内。路堤及土质路堑地段的贯穿地线应在站前施工通信、信号电缆槽时直接埋设。6.2 贯穿地线敷设人工敷设通地线时,严禁压、折、摔、扭曲贯穿地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贯穿地线。路基地段贯穿地线的埋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 直埋时沟底应平坦,沟内无石块和杂物,回填覆土并人工

23、夯实,与其他电缆事管道穿插时应采用热镀渗锌钢管进展防护。2 贯穿地线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0时敷设。3 接地干线应具有结实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气连续性,过障碍处应采取相应的机械防护措施。4 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以及接近各种引入线的位置,防止装设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桥、隧、路基相互之间的过渡段贯穿地线应平顺连接。贯穿地线的连接宜采用操作简单、连接可靠、经济合理的压接工艺,并满足以下要求:1 贯穿地线的接续和T形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展连接。铜质C形压接件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应满足国家标准专用纯铜质GB183780的相关规定,最小厚度、宽度应满足表要求。表 C

24、形压接件的最小厚度和宽度贯穿地线的铜导线截面C形压接件的最小厚度和宽度最小厚度(mm)最小宽度(mm)25mm2、35mm22.51850mm2、70mm23.51895mm25.3262 压接钳的压接力不应小于12t,并应具有压接力未到达规定值时不能自行解锁的功能。3 连接处应采取可靠防腐措施,使用寿命与贯穿地线一样且满足免维护要求。贯穿地线敷设于电缆槽内时,应敷设在电缆槽的最底层并采用砂防护。综合接地系统应设置供引接线接地引接的不锈钢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室外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贯穿地线防护应满足以下要求:1 以下地点应采用上、下各覆土100mm,然后再用

25、砖防护: 1接近或穿插其他电缆时。 2穿越种有农作物的耕地时。 3穿越居民点时。 4必须减少贯穿地线的埋设深度时。2 穿越轨道时可选用热镀渗锌钢管进展防护。穿越轨道的防护管,其两端应超出轨枕500mm以上。3 穿越公路时应采用热镀渗锌钢管防护,其两端应伸出公路边沿500mm以上。4 穿越水沟、水渠时,应采用热镀渗锌钢管防护。5 各种防护管的内径应不小于贯穿地线外径的3倍。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应实测接地电阻,如不满足要求,应增加人工接地体。贯穿地线施工后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对标志进展编号。7 施工质量验收7.1 一 般 规 定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

26、收标准GB503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及铁路相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可纳入相关专业综合接地的分项工程中,并按表7.1.2划分。表 综合接地系统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专业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检验工程条文号主控工程一般工程路基贯穿地线、人工接地体、接地端子排连续长度不大于1000范围横向连接地线、引接线每个施工段电气设备、声屏障、隔离栅栏每个施工段标志每个施工段轨道轨道平安横向连接线、构筑物的钢筋接地每个安装段无咋轨道板接地每个安装段标志每个安装段桥梁贯穿地线、人工接地体、接地端子排每个施工段横向连接地线、引接线每个施工段桥墩接地极每个墩

27、台梁体接地每片梁电气设备每个施工段标志每个施工段隧道贯穿地线、接地端子排每个安装段隧道接地极每个安装段隧道二次村砌接地每个安装段电气设备每个安装段标志每个安装段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按长度、施工段处等进展划分。检验批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等进展验收。监理单位应对全部主控工程进展检查,对一般工程的检查内容和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按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92003表3.4.1填定。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展验收,并按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9200

28、3表填写记录。7.2 主 控 项 目贯穿地线进场后应进展验收,其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其主要参数应进展测试。电气特性、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的贯穿地线每十盘为一批,当缺乏十盘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1盘。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50%见证取样检测,当缺乏一盘时也按一盘计。检验方法:查验每批产品合格证、性能报告单,抽样检验贯穿地线直流电阻值、机械性能。贯穿地线敷设深度、径路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监理单位旁站。贯穿地线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

29、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随工程进度,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及时进展测试。监理单位旁站。人工接地体所有材料、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人工接地体埋设位置、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监理单位旁站。接地端子排的材质、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30%。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贯穿地线的连续、T形引接及横向连接的工艺、间隔、防护措施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并按建立单位规定的比例留证图像

30、资料。引接线应短而直,不得绕圈。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3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轨道完全横向连接线的设置间隔、连接工艺及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监理单位旁站。电缆过轨钢管或通道、电缆过孔、贯穿地线及引出线接口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站台混凝土内部纵向长度超过2m的全部金属构造应与综合接地系统可靠连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3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混凝土构筑物如道床板、防护挡墙中非预

31、应力钢筋、金属管道接地应连接到综合接地系统。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10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无咋轨道的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与贯穿地线T型连接一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桥礅接地极。接地电通路、接地钢筋的截面、焊接的工艺和长度、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位置以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有关方法、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仪表检查。监理单位旁站并按建立单位规定的比例留证图像资料。桥墩接地极。接地电通路、接地钢筋的截面和位置、焊接工艺和长度以有接地母排的位置应符合有关方法、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

32、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并按建立单位规定的比例留证图像资料。隧道接地极。接地电通路、接地钢筋的截面、焊接工艺和长度以及锚杆和钢架含环向接地钢筋的间隔应符合有关方法、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并按建立单位规定的比例留证图像资料。隧道二次衬砌接地。接地电通路、接地钢筋的截面和位置、焊接工艺和长度以及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的位置应符合有关方法、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并按建立单位规定的比例留证图像资料。距铁路线路20m范围内各种电气设施、声屏障、隔离栅栏等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100%。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贯穿地线的标志的设置位置及编号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见证3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7.3 一 般 项 目各种标志编号正确,外表平整光洁,无明显丢边掉角现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