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083409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五单元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内容:17 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 蕴藏、重复”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难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吧!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吧!能说说为什么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生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3、齐读课题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沉默?为什么沉默?(2)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勾画出生字、生词。3、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2、出示生词卡片:祝贺 重复 安静 沉静 缓和 建议 惊喜迅速 烦恼 享受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4、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5、 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三、 初步感知“沉默”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2、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内容你印象较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可以是课文的内容,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好词佳句等)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小结一下吧!指导学生自我小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2、我们平时总是只记得自己的生日,而往往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有所感悟的。二、感受沉默、感悟

3、可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投影出示有关问题:(1)谁沉默?为什么沉默?(2)在沉默之前,他们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他们的沉默是“可贵的”?3、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1)参与小组交流。(2)参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感受。孩子们沉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指导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的“愧疚”。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第二幅插图,说说从孩子们的脸上读出了什么。想象一下,他们此时在想什么呢?孩子们开始是十分热闹的。指导读课文第1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的“自豪、喜悦”。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第一幅插图,说说从孩子们的脸上,你又读出了什么。想象一下孩子们的自豪之情。指导读第14、1

4、5自然段,体会一下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孩子们此时又热闹起来,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心情渐渐放松起来了,所以“像获得赦免一样”。孩子们沉默,是因为老师“我”寻找到了他们心灵深处“极为珍贵的东西”,也就是不仅要懂得爱,还要知道回报爱。孩子们发觉自己做得不好,他们能够面对错误,能够反思自我,所以说是“可贵的”。4、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感悟“我”的享受。因为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长大了,父母感到欣慰,“我”也从中体验到了为人师者成功的快乐。三、 拓展延伸1、课外把这篇课文读给别人听。2、爸爸(妈妈)的生日马上就到了,你准备怎样做呢?学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告诉他们祝贺的方式

5、有很多种,但只要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爱,爸爸(妈妈)也是高兴的。四、 课堂小结把自己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的体会小结一下吧!教学内容:18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 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 时复杂的内心活动。难点:体会阮恒最后说的话的含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情景导入1、播放当时小姑娘急需输血的投影片。2、学生观看投影片后,用一个词语形容当时的情况。(迫在眉睫)(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3

6、、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 初步感知朋友之情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勾画出生字、生词。(3)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词义。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三、 全班交流汇报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读流利。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1)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炸”字要注意与“昨”区别;“酒”字要注意与“洒”区别;注意“否”“咬”中“口”在不同位置时的书写特点。3、 学生交流对词义的理解。4、 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毅然献出鲜血)5、 读课文第14自然段。指名读,

7、评价读得怎么样。讨论:“她”是指谁?“我”又是指谁?她遇到了怎样的危险?(“我”是指阮恒,小姑娘急需输血,否则会死去)小结: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谁来救救她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吧!四、 课堂小结学生自由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假如你是她的朋友,你会献出你的鲜血,甚至是生命来救她吗?看,她的朋友小阮恒举起手来了。二、 品读阮恒的痛苦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511自然段。2、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投影出示:(1)阮恒在献血过程中有哪些反应?(2) 在献血过程中阮恒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思考,在文中找答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阮恒

8、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阮恒此时心中十分紧张)A他几次哭了?画出文中有关语句。(“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这几个词的理解。(说明男孩心中此时十分痛苦,但他又强忍着这些痛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强忍着自己的痛苦?(迅速住脸;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竭力制止)从阮恒的这些动作、神态中可知,阮恒可能认为献血后自己会死掉。指名读第自然段,读出阮恒举手时又紧张又害怕的心情。想象一下,医生可能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呢?(教师相机给学生讲解有关献血的知识)3、师小结。原来阮恒一直错误地以为献血后,自己就会死去,难怪他那么痛苦。可尽管这样,他还是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9、,其实,他是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啊!三、 品悟阮恒的无私1、指名读第1214自然段。2、齐读阮恒最后说的话:“她是我的朋友”。3、你有什么话想对阮恒说吗?四、拓展延伸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阮恒为了朋友连生命都愿意献出,多么可敬啊!同学们,你曾为朋友做了哪些事呢?选一件写一写,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友情吧!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小结一下吧!教学内容:19 七颗钻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 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 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小姑娘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教 育孩子

10、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难点:感悟故事中作者神奇的想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最近你为父母或别人做了哪些事?你有什么体会?(快乐)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用自己的行动去爱妈妈、去爱别人的小姑娘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七颗钻石)3、 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勾画出生字、生词。(2)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义。(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按自学提示独立思考。3、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汇报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2、出示生字

11、、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再练习读课文。3、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4、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读第1自然段,感知水的珍贵。讨论:当时地球上发生了怎样的情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大旱”“干涸”“干枯”“焦渴”)(1)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干旱情景。(2) 播放“大地干裂”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悟。(3) 小结。可见,水对于当时的万物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有水就可以活命,没有水就只有等死。可我们文中的小姑娘却一次又一次地将一罐宝贵的水拱手相让,她这样做值吗?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吧!四、 抄写生字、生词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生词。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

12、习方法与体会小结一下吧!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小姑娘无私广博的爱心吧!二、品悟小姑娘的爱心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1)小姑娘是怎样得到一罐水的?(2)水罐为什么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3)联系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水罐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说明什么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3、 全班交流汇报。(1)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累倒了,醒来时得到了一罐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2)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3)师生共同完成填

13、表练习。 水罐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说明什么变成银罐把水分给小狗喝关心、爱护小动物变成金罐母女俩推让水女儿孝敬母亲,母亲疼爱女儿跳出七颗钻石,涌出巨大水流把水给过路人喝关心他人、乐于助人4、 从这一变化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赞一赞小姑娘)学生自由畅言。5、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 激发想象,领会爱的广博无私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想象一下:有了水流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再读课题,说说作者为什么以“七颗钻石”,而不用“水罐”做题目。(1)学生自由讨论、交流。(2)师生共同探究。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

14、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的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四、 拓展延伸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为父母做一件事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小结一下吧!教学内容:20 妈妈的账单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教学重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感悟无私的母爱。教学步骤一、 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成长的每一点都凝聚着父母大量的心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那么,你有没

15、有关心过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2、 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 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通顺、流利。2、勾画出生字、生词。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4、师范读课文。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精读赏析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2、说说你从文中读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1)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要他每天做事的报酬。(2) 妈妈也给彼得开了一份账单。投影显示彼得的账单与妈妈的账单,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齐读这两份账单。交流自己体会。A彼得为妈妈做了一点事就索要报酬,是不应该的。B妈妈账单上的总值是0。妈妈为了彼得的成长付出

16、了太多太多,而对彼得却一无所求。C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无价的。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父母为我们付出的那么多,我们应当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忧解难,可能像彼得一样,开出账单,向父母索要报酬。如果那样做就太对不起父母了。2、学生交流今后的打算。3、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对课文的深刻体会小结一下吧!板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彼得的账单 60芬尼 母爱 妈妈的账单 0芬尼 无私、无价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2、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 的好孩子。教学重点:学

17、会感悟诗歌的含义。难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 启发谈话1、 同学们,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学生自由交流。2、 在爸爸妈妈的心中,我们就是那天上最亮最亮的星星。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与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吧!二、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1、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与小组同学交流。3、当别人介绍的时候,其他的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他(也)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4、同桌互相评说,教师相机点拨。(1)要用真实的事例突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2)相互评说是否说得

18、具体,是否有感情。5、推荐学生代表全班交流。6、评一评,哪些同学说得好,哪些同学有进步。三、教师总结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刻真真切切地感受父母的爱。同时,我们也应回报父母哦!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2、 给学生一个展示台,促进学生交流。一、 学习“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所要学习的句子。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句子。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你发现同一个字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是否相同?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义。“光”在第一句中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光线”的意思;在第三句中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抽”在第一句里是“

19、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句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句里是“打”的意思。5、 师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二、 学习“日积月累”1、 学习“读读认认”。(1)指名读儿歌,正音。(2)师范读、领读。(3)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这些字都与树有关,所以都有“木字旁”。(4)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儿歌。2、学习“读读背背”。(1)投影出示古诗,简介作者。(2)指名诵读古诗,正音。(3)齐读古诗。(4)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孩子就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

20、做子女的如何报答得了呢?(5) 指导背诵古诗。三、 学习“展示台”。1、指导学生看图。2、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他们怎么样?3、你打算向同学们展示你的什么才能?(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参与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汇报。四、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方法。教学内容:习作教学目标:1、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与 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要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点:选择典型材料进行习作。难点: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是否记得爸爸妈妈疼爱你们的事?你们是否也曾给过爸爸妈妈自己的爱?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吧!一、 明确目

21、标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目,从题目中提炼本次习作的目标:1、 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2、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 资料链接回顾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哪些内容与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同步,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使学生的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三、 习作构思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入手来写。1、 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爱)2、 什么样的事才感人呢?指名回答。(真实的、让人感动的等)3、 应该选择怎样的感人的事来写呢?(印象最深的)4、 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四、 资源共享引导学生交流发生在自己与父母间的感人的事,共享资料,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五、 习作方法根据本次习作特点进行指导。

22、1、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2、 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有实感。3、 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攸改习作。六、 佳作赏析老师提供不同角度的习作供学生鉴赏。第二课时一、 明确目标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互相修改。二、 开心点评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的可供借鉴和有待修改的地方。三、 实践练习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初稿。四、 指导修改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师生共同制订修改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第三课时一、 明确目标开心提示:这一教学环节在老师修改习作以后再进行。评析学生习作。二、 习作讲评教师从学生的习作中抽查两名学生的进行讲评,以发现作文的亮点为主,可以从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也可以从词语入手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三、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交流本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以完善以后的习作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