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工程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801917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化分离工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化分离工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化分离工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生化分离工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分离工程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课程备课教案*学年第1学期理论课程课 程 名 称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授课专业年级班级生物技术学 生 人 数*教 师 姓 名教 师 职 称*学院总 学 时48讲授48实验0上机0其它0学 分3考核式闭卷成绩组成80%期末+20%平时课程性质和目的主要讲述生物活性物质的各种别离纯化技术,是生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较好运用各种别离技术来设计合理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路线或改进现有工艺,并能从理论上解释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课程教学根本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生化物质别离的常见

2、法和根本的实验技能,理解生化别离工程在生物工程技术实用化、产业化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常见的生化产品生产工艺以及生化别离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教材与参考书或网络资源1参考教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5年3月4.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5.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6.志强著,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化学工业,2001年8月2相关专业: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食品伙伴网:食品商贸网:.foodmate./食

3、品工业网:.food.hc360./食品科技网:.tech-food./食品平安网:.tech-food./中国绿色食品网:.greenfood.org./sites/MainSite/审阅人签字: 年 月 日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次课授课题目第一章 绪论 1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根本定义和特点、一般步骤2 生化别离技术的开展历程3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选择准则、开展动向及别离效率的评价教学目标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根本定义、特点和一般步骤,了解生化别离技术的开展历程、下游加工过程的选择准则、开展动向和别离效率的评价。教学重点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根本定

4、义和特点、一般步骤教学难点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根本定义和特点、一般步骤教学法启发式、直观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章 绪 论1 本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容的阐述10min 2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根本定义5min和特点15min、一般步骤15min3 生化别离技术的开展历程10min4下游加工过程的选择准则15min5 别离效率的评价5min6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开展动向10min7 小结及思考题5min教学资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5年3月讨论、思考

5、题、作业:1 谓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有特点.2 生物别离工程可分为几大局部,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3 在设计下游别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 为经济可靠。教后小结*根本了解生物别离技术的概念以及开展状况。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2次课授课题目第二章细胞别离与破碎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 1 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和具体法第二节 固液别离1 凝聚和絮凝2 发酵液的过滤特性3 滤饼的重量比阻rB 4 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教学目标掌握发酵液预处理的具体法、凝聚和絮凝的区别、滤饼的重量比阻rB ,了解预处理的目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和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教学重点发酵液预处理的

6、具体法与滤饼的重量比阻rB,发酵液的过滤特性和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教学难点凝聚和絮凝的区别、滤饼的重量比阻rB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 细胞的别离与破碎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 第二节 固液别离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15min和具体法重点30min2凝聚和絮凝难点,10min3发酵液的过滤特性5min4滤饼的重量比阻rB 及其测定难点,20min5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5min6课堂提问5min教学资源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食品工业网:.food.hc360./食品科技网:.tech-food./讨论、思考题、作业:1 如预处理发酵液2 凝聚和絮凝的区别3 滤饼的重量比

7、阻rB教后小结学生对絮凝以及凝聚概念有清楚的理解,对发酵液的预处理根本掌握。教案1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次序第3次课授课题目第二章 细胞别离与破碎 第三节 细胞破碎1 固-液别离设备2 细胞破碎概述 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3 常用的细胞破碎法及其原理、机械破碎法所用设备4细胞破碎率的测定5 细胞破碎研究向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细胞破碎法及其原理, 了解常用固-液别离设备及其特点、机械破碎法所用设备、细胞破碎率的测定法和细胞破碎的研究向。教学重点常用的细胞破碎法及其原理,细胞破碎率的测定法。教学难点常用的细胞破碎法及其原理,细胞破碎率的测定法。教学法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

8、三章 细胞的别离与破碎 第三节 细胞破碎1 固-液别离设备及其特点重点35min2 细胞破碎概述 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10min3 常用的细胞破碎法重点及其原理难点、机械破碎法所用设备30min4 细胞破碎率的测定5min5 细胞破碎研究向5min6小结及思考题5min教学资源1.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5年3月2.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3.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常用固-液别离设备及其特点.2 常用的细胞破碎法,机械破碎法所用设备. 教后小结对于细胞破碎的手段有所里了解。对破碎的机理性

9、理解欠佳。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4次课授课题目第三章 初级别离第一节 沉淀分级1 沉淀分级概述2 蛋白质的外表特性3 盐析沉淀的原理、过程及影响因素,盐析操作及应用4 等电点沉淀的操作条件、优缺点其他沉淀法教学目标掌握盐析沉淀的原理、盐析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等电点沉淀法的操作条件,了解蛋白质的外表特性、盐析沉淀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等电点沉淀法的优缺点。教学重点盐析沉淀的原理、盐析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等电点沉淀法的操作条件以及等电点沉淀法的优缺点。教学难点盐析沉淀的原理和等电点沉淀法的操作条件。教学法讲授法、发现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三章 初级别离第一节 沉淀分级1 沉淀分级概述10

10、min2 蛋白质的外表特性10min3 盐析沉淀的原理难点10min、过程5min及影响因素10min4 盐析操作重点10min及应用10min5 等电点沉淀的操作条件5min、优缺点10min6 课堂笔记5min提问5min教学资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食品伙伴网:讨论、思考题、作业:1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法有哪些.2 谓盐析.其原理是什么.3 名词解释:Ks盐析法 盐析法4 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 等电点沉淀的操作条件教后小结学生对盐析、等电点理解较透彻。教案1课时安排2

11、学时教学次序第5次课授课题目第三章 初级别离第一节 沉淀分级 第二节 泡沫别离1 有机溶剂沉淀2 其他沉淀法3 泡沫别离原理、设备和过程及应用教学目标掌握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影响因素,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其他法。掌握泡沫别离技术的根本原理,了解泡沫别离的操作式,影响泡沫别离的因素及其应用。教学重点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影响因素与泡沫别离技术的根本原理。教学难点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影响因素与泡沫别离技术的根本原理。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三章 初级别离第二节 泡沫别离1 有机溶剂沉淀概述10min、原理难点10min2 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主要因素重点10min、应用5min3 其他

12、沉淀法10min4泡沫别离开展历史5min、原理难15min、设备和过程15min及应用5min5小结及思考题5min教学资源1.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2.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 用乙醇沉淀蛋白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 简述泡沫别离的原理教后小结学生能掌握有机溶剂沉淀,对泡沫别离技术有较大的兴趣。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6次课授课题目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一节 各种膜别离法及其原理 第二节 膜材料及其特性1 膜别离技术开展的历史、开发现状及产业化水平和前景2 膜别离的定义、膜的功能3 膜别离技术的优

13、缺点4 反渗透、超滤和微滤、透析、电渗析、渗透气化的定义和原理5 膜材料的要求、种类6 膜的构造特性7 水通量教学目标了解膜别离技术开展的历史、开发现状及产业化水平和前景,掌握膜别离的定义、膜别离技术的优缺点,各种膜别离技术的原理,了解膜材料及其特性。教学重点膜别离的定义、膜别离技术的优缺点,各种膜别离技术的原理。教学难点膜别离的定义、膜别离技术的优缺点,各种膜别离技术的原理。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一节 各种膜别离法及其原理 第二节 膜材料及其特性1 膜别离技术开展的历史、开发现状及产业化水平和前景10min2 膜别离的定义、膜的功能5min3 膜

14、别离技术的优缺点重点10min4 反渗透10min、超滤和微滤的定义和原理重点10min5 透析10min、电渗析10min、渗透气化的定义和原理5min6 膜材料的要求5min、种类5min7 膜的构造特性5min8 水通量重点5min教学资源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食品科技网:.tech-food./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膜别离技术的优缺点2膜别离技术的分类3分析比较反渗透、超滤和微滤的差异和共同点4 膜材料的种类 水通量的定义教后小结介绍膜别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纳米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教学目的已到达,效果好。教案1课时

15、安排4学时教学次序第7次课授课题目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三节 膜组件 第四节 操作特性 第五节 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 第六节 膜别离操作1 4种膜组件的构造和特点2 膜的操作特性3 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4 膜别离操作教学目标了解4种膜组件的构造和特点,掌握膜的操作特性、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了解膜别离的具体操作。教学重点膜的操作特性、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教学难点膜的操作特性、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教学法讲授法、发现法、练习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三节 膜组件 第四节 操作特性 第五节 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 第六节 膜别离操作1 膜组件的定义和分类5min、管式5min、

16、平板式5min、螺旋卷式5min、中空纤维式5min膜组件的构造和特点,4种膜组件特性的比较5min2 浓度极化模型10min3 超滤膜的分子截留作用重点15min4 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重点15min5 膜别离浓缩操作10min、洗滤操作5min6 课堂笔记5min教学资源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 比较4种膜组件的特性2 膜别离过程中影响截留率的因素3 影响膜别离速度的因素4 名词解释:浓度极化 截留曲线 截留分子量教后小结对膜别离的讲解透彻,学生理解也容易。教案1课时安

17、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8次课授课题目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七节 膜的污染与清洗 第八节 应用1 膜的污染与清洗2 膜别离的具体应用教学目标掌握膜的污染与清洗,了解膜别离的具体应用。教学重点膜的污染与清洗教学难点膜的清洗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四章 膜别离 第七节 膜的污染与清洗 第八节 应用1 影响膜使用寿命的因素10min2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5min3 减轻膜污染的法重点15min4 膜污染的处理与再生重点15min5 膜的保存5min6 膜别离在生物产物别离纯化面的应用20min7 课堂笔记10min8 本章小结及思考题10min教学资源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

18、05年3月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 膜污染有哪些途径造成.如有效防止和去除膜污染.2 膜别离在生物产物别离纯化面的应用教后小结此处为扩展性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9次课授课题目第五章 萃取 第一节 根本概念 第二节 有机溶剂萃取1 萃取的根本概念2 分配定律3 有机溶剂萃取教学目标掌握萃取的一些根本概念、分配定律和水相物理条件影响溶剂萃取操作,了解弱电解质的分配平衡和乳化现象。教学重点萃取的一些根本概念、分配定律和水相物理条件影响溶剂萃取操作。教学难

19、点萃取的一些根本概念、分配定律。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五章 萃取 第一节 根本概念 第二节 有机溶剂萃取1 萃取的概述10min2 萃取8min反萃取7min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10min3 分配定律重点10min4 弱电解质的分配平衡难点10min5 水相物理条件影响溶剂萃取操作重点15min有机溶剂的选择5min6 乳状液的形成5min、类型及消除10min教学资源志强著,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化学工业,2001年8月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讨论、思考题、作业:1 分配定律2 有机溶剂的选择3 水相物理条件如影响溶剂萃取操作.4 名词解释:反萃取 化学萃取带溶剂 乳化 HL

20、B 5 发酵液乳化现象是如产生的.对别离纯化产生影响 如有效消除乳化现象.教后小结此节容较为简单,在规定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佳。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0次课授课题目第五章 萃取 第三节 液液萃取设备 第四节 双水相萃取1 液液萃取设备及其设计的理论根底2 双水相系统3 双水相中的分配平衡4 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5 双水相萃取操作教学目标掌握双水相萃取中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了解液液萃取式和理论计算、双水相系统、双水相中的分配平衡和双水相萃取操作教学重点双水相萃取中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教学难点双水相萃取中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教学法讲授法、发现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第五章 萃

21、取 第三节 液液萃取设备 第四节 双水相萃取1 单级萃取操作5min、多级错流萃取5min、多级逆流萃取5min、分馏萃取5min2 双水相萃取概述10min3 双水相系统形成的因素5min 双水相体系组成5min 相图难点10min4 双水相中的分配平衡10min5 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重点20min6 双水相萃取操作10min教学资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5年3月4.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 双水相体系可

22、分为哪几类.目前常用的体系有哪两种.2 理解概念:双节线,系线,临界点。3 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教后小结学生对双水相的组成以及机理能熟知。教案1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次序第11次课授课题目第五章 萃取 第五节 液膜萃取 第六节 反胶团萃取1 液膜及其分类2 液膜萃取机理3 液膜材料的选择与液膜别离的操作过程4 液膜别离技术的应用5 反胶团溶液形成的条件和特性教学目标掌握液膜的定义及其组成、分类、液膜别离的操作过程,反胶团溶液形成的条件和特性,了解液膜别离机理、液膜材料的选择、影响液膜别离效果的因素及液膜萃取技术的应用。教学重点液膜的定义及其组成、分类、液膜别离的操作过程,反胶团溶液形成的条

23、件和特性。教学难点液膜的定义及其组成、分类、液膜别离的操作过程。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五章 萃取 第五节 液膜萃取第六节 反胶团萃取1 液膜萃取概述5min、液膜的定义及其组成重点10min、液膜的分类10min2 液膜萃取机理难点15min3 液膜材料的选择5min、液膜别离的操作过程5min、影响液膜别离效果的因素10min4 液膜别离技术的应用10min5 反胶团萃取法的优点5min6 反胶团溶液形成的条件和特性15min教学资源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志强著,超临界流体萃取技

24、术原理,化学工业,2001年8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名词解释:液膜、流动载体、临界胶团浓度、反胶团2液膜的组成和分类,流动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3液膜萃取机理分类4反胶团形成的条件,反胶团和胶团的比较教后小结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方案,学生易于掌握。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2次课授课题目第五章 萃取 第六节 反胶团萃取 第七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根本原理2 影响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3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应用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原理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过程6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7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教学目标掌握影响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超临界流

25、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过程和特点,了解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根本原理及其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原理及应用。教学重点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过程和特点。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五章 萃取 第六节 反胶团萃取 第七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根本原理难点10min2 影响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重点15min3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应用5min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概述5min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原理难点15min6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根本过程10min7 超临界流体萃

26、取的特点重点10min8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10min9 本章小结及思考题10min教学资源志强著,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化学工业,2001年8月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讨论、思考题、作业:1 影响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根本过程3 理解概念:夹带剂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缺点教后小结此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3次课授课题目第六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 第一节 吸附法1 吸附过程的理论根底2 吸附剂3 离子交换树脂的构成及其分类4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及性能评价教学目标了解吸附剂的种类、理化性质,影响

27、吸附过程的因素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构成、分类及其命名,掌握吸附的类型、吸附等温线、大网格吸附剂操作条件的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评价的指标。教学重点吸附的类型、吸附等温线、大网格吸附剂操作条件的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评价的指标。教学难点吸附的类型、吸附等温线、大网格吸附剂操作条件的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评价的指标。教学法讲授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六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 第一节 吸附法1 吸附法的概述5min2 吸附的类型及其特点10min3 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10min4 吸附等温线5min5 吸附剂的种类、理化性质10min6 大网格吸附剂操作条件的选择重点10min7 离子交换法的概述5m

28、in8 离子交换树脂的构成5min及其分类10min9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5min及性能评价重点15min教学资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5年3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名词解释:交换容量 吸附等温线2 吸附的类型3大吸附剂在吸附溶质与解吸时有哪些规律.4离子交换树脂的构造、类型和命名. 5几种典型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教后小结此节主要是微观之处,给以学生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4次课授课题目第六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 第二节 离子交换1离子交换法

29、2生化用离子交换剂的特点和种类3固定床吸附操作4膨胀床吸附操作教学目标了解离子交换过程和速度、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离子交换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离子交换应用实例,了解生化用离子交换剂的特点和种类,固定床、膨胀床吸附操作。教学重点离子交换过程和速度、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离子交换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教学难点离子交换过程和速度、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六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 第二节 离子交换1 离子交换过程5min、离子交换机理5min、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5min2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重点,20min3 离子交换树脂和

30、操作条件的选择10min4 离子交换应用实例10min5 生化用离子交换剂的特点和种类10min6 固定床吸附操作10min7 膨胀床吸附操作10min8 课堂笔记5min教学资源欧阳平凯,永红著,生物别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2006年2月谭天伟著,生物别离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2007年8月食品工业网:.food.hc360./讨论、思考题、作业:1离子交换选择性受哪些因素影响.2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过程.2穿透曲线3膨胀床的吸附操作包括哪几个过程.教后小结此节为普及性知识,学生易于承受。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5次课授课题目第七章 色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理与分类 第三节

31、生物工程中的色谱别离 第四节 凝胶过滤色谱1 色谱法的定义、开展简史和特点2 色谱原理与分类3 生物工业中的色谱别离4凝胶过滤色谱原理、凝胶过滤介质教学目标了解色谱法定义、开展简史和特点,生物工程中的色谱别离,凝胶过滤介质,掌握色谱的一些根本概念、原理与分类,凝胶过滤色谱原理。教学重点色谱的原理与分类,凝胶过滤色谱原理。教学难点色谱的原理与分类,凝胶过滤色谱原理。教学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七章 色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理与分类 第三节 生物工程中的色谱别离 第四节 凝胶过滤色谱1 色谱现象与Tswett实验10min、色谱法的定义10min、开展史10min、特

32、点10min2 色谱原理10min、分类10min3 生物工业中的色谱别离10min4 凝胶过滤色谱原理10min、凝胶过滤介质10min教学资源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 色谱法阻滞因子排阻极限2 色谱法的特点、分类3 简述凝胶过滤色谱的工作原理.教后小结此节为色谱开展的情况,易于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6次课授课题目第七章 色谱 第四节 凝胶过滤色谱 第五节 离子交换色谱第六节 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 第七节 色谱聚焦1 凝胶过滤色谱操作、应用及特点2 离子交换色谱3 疏水性相互作用色

33、谱4 色谱聚焦教学目标了解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的应用及特点、疏水性吸附剂,掌握凝胶过滤色谱操作与离子交换色谱、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色谱聚焦的原理与操作,重点掌握影响疏水性吸附的因素,色谱聚焦连续pH梯度的形成原理。教学重点凝胶过滤色谱操作与离子交换色谱、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色谱聚焦的原理与操作。教学难点影响疏水性吸附的因素,色谱聚焦连续pH梯度的形成原理。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七章 色谱 第四节 凝胶过滤色谱 第五节 离子交换色谱 第六节 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 第七节 色谱聚焦 1 凝胶过滤色谱操作10min、应用及特点10min2 离子交换色

34、谱原理5min与操作10min、应用5min及特点5min3 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原理与操作5min、疏水性吸附剂5min、影响疏水性吸附的因素15min、应用及特点5min4 色谱聚焦原理操作10min、应用5min教学资源本次课教学的参考书目、网络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材料等讨论、思考题、作业:1 简述色谱聚焦的工作原理.2离子交换色谱操作很少采用恒定洗脱3影响疏水性吸附的因素教后小结学生理解较难,需要丰富的想象空间,完成教学方案较困难。教案1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次序第17次课授课题目第七章 色谱 第八节 分配色谱 第九节 羟基磷灰色谱第八章 亲和色谱 第一节 生物亲和作用 第二节 亲和色谱1 分

35、配色谱2 羟基磷灰色谱3 生物亲和作用 4 亲和色谱教学目标掌握分配色谱的原理与操作,重点掌握羟基磷灰色谱的原理。了解生物亲和作用的本质、亲和作用体系、亲和色谱填料及亲和色谱应用举例,掌握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亲和色谱操作步骤和洗脱法。教学重点分配色谱的原理与操作,羟基磷灰色谱的原理。教学难点分配色谱的原理与操作,羟基磷灰色谱的原理。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亲和色谱操作步骤和洗脱法。教学法讲授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七章 色谱 第八节 分配色谱 第九节 羟基磷灰色谱第八章 亲和色谱 第一节 生物亲和作用 第二节 亲和色谱 1分配色谱5min、正相、反相色谱10min2 羟基磷灰色谱10min

36、3 生物亲和作用的本质10min、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10min、 亲和作用体系和亲和色谱操作步骤10min4 亲和色谱填料10min、载体的活化和配基的连接10min、亲和色谱洗脱法10min、应用举例5min教学资源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羟基磷灰色谱的原理2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3配基特异性洗脱4亲和色谱操作步骤教后小结专业性概念较多,学生不易于理解。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8次课授课题目第八章 亲和色谱 第三节 膜亲和过滤法 第四节 亲和双水相萃取 第五节 亲和反胶团萃取 第六节 亲和沉淀第九章 电泳 第一

37、节 根底理论 第二节 凝胶电泳1膜亲和过滤法2亲和双水相萃取、亲和反胶团萃取、亲和沉淀3 电泳的根底理论4凝胶电泳教学目标了解亲和双水相萃取、亲和反胶团萃取、亲和沉淀和电泳的根底理论,掌握亲和膜别离和亲和错流过滤的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教学重点亲和膜别离和亲和错流过滤的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教学难点亲和膜别离和亲和错流过滤的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八章 亲和色谱 第三节 膜亲和过滤法 第四节 亲和双水相萃

38、取第五节 亲和反胶团萃取 第六节 亲和沉淀第九章 电泳 第一节 根底理论 第二节 凝胶电泳 1亲和膜别离10min、亲和错流过滤10min2亲和双水相萃取、亲和反胶团萃取、亲和沉淀20min3 电泳概念5min、电泳的简单原理5min、电泳系统的根本组成5min4 凝胶电泳的支持介质5min、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10min、琼脂糖凝胶的性能、构造与特点5min、PAGE的具体操作过程5min、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重点,10min教学资源1.学君著,现代生物别离工程,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1月2.希康著,生化别离工程,化学工业,2001年2月3.彦著,生物别离工程,化学

39、工业,2005年3月讨论、思考题、作业:1膜亲和过滤法的两个分支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3 SDS-PAGE 的原理教后小结机理性的容较多,完成教学任务难度较大。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19次课授课题目第九章 电泳 第三节 等电点聚焦 第四节 二维电泳第十章 蛋白质复性 第一节 包含体及其形成 第二节 包含体的别离 第三节 蛋白质的复性1 等电聚焦2 二维电泳3 蛋白质复性教学目标掌握等速电泳的浓缩作用原理、等电聚焦和二维电泳工作原理。了解包含体及其形成、包含体的别离、蛋白质复性的法。教学重点等速电泳的浓缩作用原理、等电聚焦和二维电泳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等速电泳的浓缩作用原理、等

40、电聚焦和二维电泳工作原理。教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九章 电泳 第三节 等电点聚焦 第四节 二维电泳第十章 蛋白质复性 第一节 包含体及其形成 第二节 包含体的别离 第三节 蛋白质的复性1 等速电泳的浓缩作用原理难点,15min2 等电聚焦工作原理重点,10min、用于等电聚焦的主要载体两性电解质5min、pH梯度的形成5min3 二维电泳10min4 包含体及其形成10min、包含体的别离10min、蛋白质的复性25min教学资源食品科技网:.tech-food./食品平安网:.tech-food./中国绿色食品网:.greenfood.org./sites/MainSite/讨论、思考题

41、、作业:1 试阐述等速电泳的浓缩作用原理2 等电聚焦技术的关键3 二维电泳4蛋白质常用的复性法有哪些教后小结学生易于掌握电泳的根本概念和原理。教案1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次序第20次课授课题目第十一章 结晶 第一节 结晶原理 第二节 结晶器 第三节 结晶操作及其应用第十二章 枯燥 第一节 生物材料水分的性质 第二节 生物产品的枯燥法 1 结晶原理、结晶的过程2 结晶设备及应用3 生物材料水分的性质4 生物产品的枯燥法教学目标了解结晶原理、常用的结晶设备、结晶操作及其应用和生物材料水分的性质,掌握结晶的过程和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法、生物产品常用的枯燥法。教学重点结晶的过程和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法、生物产品常

42、用的枯燥法。教学难点结晶的过程和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法、生物产品常用的枯燥法。教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设计第十一章 结晶 第一节 结晶原理 第二节 结晶器 第三节 结晶操作及其应用第十二章 枯燥 第一节 生物材料水分的性质 第二节 生物产品的枯燥法 1 结晶法的特点及其与沉淀法的比较5min、结晶原理10min、结晶的过程10min、结晶设备及应用20min2 生物材料水分的性质10min、生物产品的枯燥法15min、 喷雾枯燥10min 冷冻升华枯燥10min教学资源食品商贸网:.foodmate./食品工业网:.food.hc360./食品科技网:.tech-food./讨论、思考题、作业:1结晶的三个过程.结晶的首要条件是什么2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有哪几种法.3 晶体质量包括哪三个面的容.4 结晶法与沉淀法的比较.5 喷雾枯燥的优缺点6 冷冻升华枯燥的定义、操作过程及优缺点教后小结此节较为简单,学生理解较容易。教案1.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