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0789451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1.人类工效学的定义:P2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构造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正确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平安地、安康舒适地进展工作与生活的科学。2.服装工效学的定义:P2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效劳,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到达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之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环境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服装指人穿戴的一切容,也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

2、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4.衣服适应人四点P3(1)舒适感和满意:例如紧身衣物都采用弹性面料,这样既苗条也舒适。(2)有益安康:例如婴童服装会采用纯棉、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无刺激的面料,这样会保护小孩娇嫩的皮肤。(3)平安性:例如小孩帽子上的拉绳不能太长,以免其对自己做出伤害。(4)高效性能:例如现在很多文胸都采用竹炭面料,增加了服装的透气性以及贴身衣物的舒适和平安。5.三条基准线概念P7(1)前正中线:位于人体前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局部的分界限。(2)后正中线:位于人体后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局部的分界限。(3)重心线:是从左右侧面看过去,通过体表上的头顶、耳垂、颈前部、胴

3、体中间、膝盖下端,足底中点的铅垂线。6.三个基准面概念P7(1)矢状切面:通过人体前面正中的基准垂直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局部。(2)额状切面:在重心线位置与矢状切面垂直相交,亦称为基准前头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局部。(3)基准水平切面:处于腰围位置,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局部。7.关节分类(P12)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分为一轴关节如肘关节、二轴关节如腕关节和多轴关节如肩关节、骨关节。8.脂肪部位P13臀、腹、大腿侧、腰部、胸部9.头身比P18所谓头身比即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10.认识特殊体与正常体的区别P2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

4、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驼背体胸部薄弱,颈部和北部都比标准体向前倾斜,肩胛骨成拱形,手臀前垂。凸肚体腹部突出,臀部并不显著突出,腰部中心轴向后倒。凸臀体臀部饱满突出,腰部中心轴倾斜。11.关节运动分类P23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方位分类1屈伸运动:以肢体为中心运动;2收外展:以躯体为中心运动;3旋转运动:以某点头顶点、肩点等为中心运动;4环转运动:是屈、展、伸、收的依次连续运动,但凡有横轴和纵轴的关节,均可做环转运动举例:关节名称:肘关节活动种类:由伸至屈活动度:150P25 人类关节活动度表关节运动部位可以分为颈部运动、肩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腰椎运动等表

5、2-3 人体关节活动度 P2512.常用测量工具及其用途P27-29接触式:1软尺:用于测量人体尺寸和裁片的长度。长度一般为150cm。2身高仪:用于测量人体身长、总体高等各种纵向长度的工具。最大测量围0200cm。3杆状计: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凸出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如腰宽、臀宽等身体厚度4触角器: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凹进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如测量股沟臀腹宽5角度仪:测定肩斜度、前胸垂角、背部垂角、腰部垂角等身体各部位角度的仪器。6滑动计直脚规:用于测量手掌等小围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是测量人体两点之间距离的工具。如测量人体眼的外角宽、鼻宽、形态面。7直角三角平行规:8弯角三角平行规:用于

6、测量额矢状弦,额矢状弧的高;9弯角规:由弯角、主尺和尺框等组成,测量围0300mm,能进展人体和骨骼测量。10可变式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横截面和垂直横截面的工具。非接触式:1人体轮廓线摄影机2莫尔体型描绘仪3三维人体扫描仪13.基准点、基准线P30-31基准线:颈根线、上肢根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膝线基准点:头顶点、颈椎点、颈侧点、肩峰点、桡骨点、茎突点、指尖点、肘点、乳点、脐点、腹部前突点、臀部后突点、转子点、膝盖中心点、踝点、外踝点、脚跟点、趾尖点14.人体测量静态计测注意站姿、坐姿要求 P33(1)身高:定义: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

7、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2)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并使活动直尺与矢状平面相平行,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的左右前方,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腰围高:定义: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采取下蹲姿势,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最小腰围处

8、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4)坐姿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坐高仪及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5)颈围:定义: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6)胸围:定义: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注:被测者是否戴胸罩。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正常呼吸时经乳头点的水平围长。注:乳下垂中老

9、年妇女应改用胸中点。(7)腰围:定义:在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8)臀围:定义:臀部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右方,用软尺测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的水平围长。(9)总肩宽后肩横弧:定义: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10)全臂长:定义: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

10、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左右侧,用软尺测量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人体动态变形计测P35-361未拉伸线法皮肤线性变形2捺印法皮肤面积变形3石膏带法皮肤面积变形4剪口法5摄影摄像法15.服装规格种类P40示明规格:一般作为成衣上标明的具体尺寸,它以最少的元素来表示服装规格大小的属性。根据表达元素的数量,可以分为一元表达法、二元表达法和三元表达法。1、一元表达法:一元表达法指用一个部位的具体尺寸来表示成衣规格。领围制胸围制代号制2、二元表达法3、三元表达法细部规格:细部规格一般用于成衣工业纸样的设计过程中,指服装上具体部位的尺寸。16.标准差P42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意义:标准差

11、反映测量数据离散程度。标准差大,说明测量数据较分散,彼此间差异较大。反之那么测量数据较集中。标准差是服装号型制定中的重要依据。标准差大,需设置的号型就多。反之设置的号型可少些。17.相关系数P43相关系数的意义:表示两个部位测量数据间联系程度大小的一个量。绝对值在01之间。|r|接近1时,两部位之间关系密切;r接近0时,两部位之间关系不大。可正可负:即正相关和负相关。18.聚类分析P44聚类分析结论人体所有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长度部位和围度部位。长度部位包括上体长、手臂长、总体高、身高、下体长、前后腰节高等,这些部位之间的联系较大,其中总体高与身高关系最为密切;围度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臀围、颈

12、围、前胸宽、后背宽、总肩宽等,这些部位之间联系较大,其中胸围与腰围关系最为密切,而围度部位与长度部位根本不相关。19.根本部位P45第一根本部位为身高h;第二根本部位为人体净胸围B*人体净腰围W*;第三根本部位为人体胸腰差B*W*。20.控制部位P49概念: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举例: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方面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21.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P52概念:宽松量指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为使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增加的余量。分类:生理松量、动态适体松量运动松量、心理松量22.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

13、P54人体侧部体表角概念:人体某部位的水平线在侧部的位置点和WL线在侧部位置点的连线,与过WL线在侧部的位置点所画的垂直线的夹角。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R0=l0*sina式中:l0为裙侧缝长,r0为裙摆增量,a为人体侧部体表角。l0一定,r0增加,a0增加;r0一定,a0增加,l0减少。23.裙外轮廓形与裙摆围的关系P55大腿根D贴身裙直身裙A型裙波浪裙夹角12.715.31819.58裙摆围96.09112.11123.86136.0624.裙装构造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P551将裙摆设计成超过最大需求量,如喇叭裙或细褶裙;2可在四周作折裥形式,将裙摆量设计成隐蔽形式,如筒裙;3在裙侧

14、缝或前后中心处,作高于膝盖的开口,如贴体的筒裙。25. 裤装构造与人体静态的关系P561前、后上裆的倾斜角与人体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2FH至点BH为裤装裆宽,两者间有着密切的吻合关系;3裤装臀围松量分配可以是前部占30%,后部占40%,裆宽局部占30%。26.上裆部松量设置P59上裆宽的决定因素:人体的腹臀宽,即人体的前腹至臀沟之间的厚度,这个因素是固定值,只要人体确定后, 这个量就根本上确定不变了。上裆宽=人体腹臀宽+少量松量材料伸展量。裤装本身的下裆角,如果款式变化后, 下裆角改变, 就会引起上裆宽量的变化。上裆宽与下裆角成负相关关系。直裆量确实定据人体下体运动变量分析,人体后上裆部的运动

15、变形率为20%左右。做播送操时皮肤各部位的伸长量百分比计算得:前10+38/2%=24% 后24+20/2%=22% 臀围大小确实定由于人体臀部运动而使围度增加,因此下装在臀部应考虑这些变化而设置必要的宽松量。做播送操时上裆横向伸长量为:前12+5+5+12/4%=8.5% 后10+16+12+8/4%=11.5%腹臀宽与上裆宽腹臀宽是人体腹部至臀沟的水平直线长度,裤装构造中与之相对应的是上裆宽。一般人体腹臀宽为0.24H*。上裆宽=人体腹臀宽+少量松量材料伸展量上裆宽与下裆角的相关性裤装下裆缝的垂直倾角是前后裆缝与纵向直线的交角。当前后下裆缝拼合时,裆部发生旋转性位移,此时,上裆宽CD增大,

16、变化成CD。运动松量设置形式纵向设置:增加直裆量。斜向设置:直裆量不增加,通过增加后上裆的困势及后翘来实现。纵向斜向设置:通常情况下,裤装的运动松量中既有纵向松量设置,又有斜向松量设置。27.袖山高设计原理P61原型袖山高设定为静态臂山高、上举45和上举170臂山高的平均值,近似为手臂侧举20时的臂山高,文化式原型的袖山高的计算公式为:袖山高=AH/4+328.袖窿与袖山的配伍P63 参考作业袖山与袖窿的配伍:包括两者的形状配伍与数量配伍。当贴合区域越大,那么袖山越合体;通常的构造设计量为:前袖空隙小,注重的是合体性;后袖空隙大那么注重的是舒适性。袖山与袖窿的数量配伍主要考虑袖山的缝缩量:缝缩

17、量=袖山弧长-AH29.覆盖颈部的领子分类(P67)倾型立领、垂直型立领、外倾型立领30.口袋的最正确角度确实定P72实验用服装的口袋角度变化围090度,共有7中口袋角度,每种相隔15度,按插入和取出的容易程度分为好、较好、中、一般和差五个等级,实行累积法统计整理。统计结果显示,伸插手容易的口袋位置,在由前中线至胁线之间的围,如图中的A2、A3、A4位置,其中以A3位置的功能性最好;而口袋倾斜最正确角度那么以与水平线成15度和45度最好。31.体温的两个概念P741体温机体进展生物化学反响的温度.2临界体温高等动物和人能维持生存的极限体温.32.四种散热方式概念P761传导散热:指传热物质不发

18、生移动,而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一种接触传热方式。2对流散热:指随液体或气体的移动而传递热量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3辐射散热:是一种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非接触散热方式。4蒸发散热:通过汗液蒸发而散热。分为不感知蒸发和感知蒸发。33.出汗分类及有效汗量P771分类: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出汗2有效汗量:能够有效蒸发的汗量34.平均皮肤温度P78平均皮肤温度是指分布于全身的基于假设干点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即为体表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与该部位占体外表积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四点法、七点法:测定点是:头部、肋部、臂部、手部、大腿、小腿和脚部十二点法35.平均体

19、温人体平均温度 P78体温度和体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体温度占人体的体积,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环境温度降低而减少,所以权重系数不同。注:注意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两者的差异。36.服装微气候P79-801定义:皮肤与服装之间及各层服装之间形成的不同于外界环境的空气层气候。2服装最正确微气候条件:气温为321,湿度为5010%,气流为255cms。37.克罗值P83概念:在气温21、湿度50以下、风速0.1ms的室,安静坐着或从事轻度脑力劳动的成年男子感觉舒适,能将皮肤平均温度维持在33左右时所穿的服装的隔热值为1clo。特点:可以转化为热阻,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测试的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多层重叠着

20、装时的总克罗值不等于各克罗值之和只能描述全身整套着装时全套服装的隔热效果38.服装与服装气候的关系P84温度影响因素服装层中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的热流阻力、称为热阻。热阻表征了服装及其材料具有的隔热保暖能力,有时也称隔热值或保暖量。覆盖面积A 服装热阻随着被覆盖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存在正相关关系;B 服装的覆盖面积一样,热阻也会因所覆盖的人体部位、形状的不同而有变化。衣下空气层衣下保持的静止空气层越厚对服装外表热流的阻碍作用越明显,服装的热阻越大。有两种情况:A衣下空气层四周未封闭状态下的结果在空气层四周未封闭时,随着空气层的增大,织物保暖率随之升高;当空气层再进一步增大时,织物保暖率反而下降。B衣

21、下空气层四周密闭状态下的结果对流难以发生,对应一个较大厚度变化围,衣下空气层都保持着保暖率的极大值。服装的开口领口、袖口、下摆、门襟等衣下空气层的进出口,称为服装的开口,服装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服装热、湿空气的移动。三个效应:烟囱效应台灯效应风箱效应多层重叠着装层数多,保暖性好,热阻大,但层数过多,保暖性反而会减弱,热阻降。服装重量热阻随重量增大而增大,穿衣服发挥的保暖作用比外衣类服装大。风速风速大那么风压大,风压可以使大量空气透入衣服,扰乱了衣下空气层和衣料纱线之间的静止空气,使其对流增强,因此热阻减小。人体动作和姿势坐姿时服装的根本热阻会下降15%运动时热阻显著减小衣服脏污皮肤分泌物、

22、外界灰尘、污垢、微生物会脏污服装的外层。堵塞衣料纱线之间的空隙,减少衣料中和衣下空气层的静止空气,固体物质导热性比空气大,所以热阻减小。湿度影响因素透湿指数Im实际上是一个比值。伍德科克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作为外表完全湿润并无附加服装蒸发阻力的实体。伍德科克将透湿指数定义为实际的蒸发散热量与相当于总隔热阻的湿球的蒸发散热量之比。风对透湿指数的影响风速大,Im增风速大,有利于汗液蒸发,实际蒸发散热量大,那么Im大;反之,风速小,那么就小。人体运动对透湿指数的影响人体运动对Im的影响相当于衣服空气流动速度增加对Im的影响。空气流动速度增加,蒸发散热量增加环境湿度对透湿指数的影响环境湿度大即Pa大,那

23、么PsPa变小,蒸发散热阻力增大,蒸发慢,透湿指数小服装透气性对透湿指数的影响透气性好,Im大服装的吸湿性对透湿指数的影响吸湿性强放湿快,Im大39.服装压的分类P851重量压P1人们穿着服装后,服装重量对人体产生垂直压力;2集束压P2服装勒得太紧而产生的压力;3面压P3人们做动作时,服装和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压力。服装材料:悬垂性好的服装材料压力大于轻柔的材料,厚重材料的压力大于轻薄材料。40.服装环境污染P91定义:指人的生理及人为环境使服装污染,而受污染的服装又转而污染皮肤,进而危害人体安康。分为部污染和外部污染。影响分泌物污染量的因素:1身体各部位脂肪性污染量分布:颈背肩胛胸腰腹大腿2季节

24、因素夏季春秋冬季3人体运动状态跑步步行静坐相等污染量对皮肤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服装材料的物理性质:1外表绒毛多吸附尘埃多2毛呢料污染量丝绸含有氨苯的尼龙41.服装消毒方法P93化学消毒:如药皂浸泡法日光消毒:日常用的消毒方法蒸气消毒:最平安的消毒方法42.知觉心理的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的涵义P96-98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43.视错觉的概念P100视错觉是指凭视觉所见而构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历,这种知觉经历维持观察者不变的心理倾向。44.点、线、面的心理效应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举例并画出图形P104-112见表7-1、7-2、7-345.服装标志图形分析现有服装品牌标志P125-126见

25、书本46.服装整型能根据体型缺陷选择其适宜的服装类型P127-128见表7-10、7-1147.服装设计六念及其在服装中的运用能举例说明P1351平安:2安康:3舒适:在休闲西服设计中,舍弃领结、三角式折领衬衣等。4功能:5美观:6个性:48.服装设计的一般过程能举例说明P136过程:1方案构造: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文化社会环境、近身环境服装构成要素分析:色彩、款式、面料等分析人的因子:形态、运动机构、生理、心理2款式选择3材料和颜色选择4构造图和纸样设计5样品试做和修正举例:49.总体高与身高相关系数为0.963,说明什么.分析原因1说明:总体高与身高之间关系密切,为正相关2原因:总体高与身高都属于长度部位,两者之间只相差一个头高,因此关系密切。51. 看看这几个是什么面.优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