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703066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钳工技师论文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技师论文工种:装配钳工论文题目:浅谈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班 级:14装修技师姓 名:侯如此名 等 级:技师 某某号: 指导教师:陈博X学院系部:某某市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日 期:2015年10月4号目录目录2摘要3关键词3论文主体3一、 存在的问题31、 柴油机的“三漏32、 存在的问题3二、 改良6三、 改良后的效果6四、 改良的在使用中应须知事项8五、 完毕语9六、 致谢9参考文献927 / 27浅谈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能合理、有效控制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稳定达到工艺要求,且保证各螺

2、栓拧紧力矩均匀、稳定的一些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通过工艺试验的方法,确定出气缸盖螺栓的拧紧顺序、拧紧方法,从而减少因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达不到工艺要求或各螺栓拧紧力矩不均匀造成的柴油机“三漏装试故障,减少柴油机因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不合格造成的返工与“三包维修费用的增加。关键词: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控制方法。论文主体 :一、存在的问题1、柴油机“三漏气缸盖是柴油机中结构最复杂、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最高的零件之一 ,它集供油系统、配气系统、燃烧系统、水道与进排气道组成。柴油机气缸盖与缸体连接用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如果不能稳定达到工艺要求,且各螺栓拧紧力矩不均匀,将直接导致气缸盖与缸体连接处不能有效密封,

3、降低压缩比导致柴油机在气缸盖垫片处出现漏气、漏水、漏油等“三漏问题,从而降低柴油机整体性能,使得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工作可靠性下降。2、存在的问题柴油机“三漏的危害性很大:一是增加了油料消耗,浪费能源,增加作业本钱;二是加速了机械零件磨损,技术状态恶化,功率下降;三是缩短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加大修理费用;四是容易发生事故;五是影响车容车貌和机器整洁;六是污染环境,甚至出现整机报废的恶果。我公司生产100、102系列柴油机的气缸盖均为整体式结构,气缸盖螺栓螺纹为M142具有高强度的普通螺纹,强度等级为10.912.9,材料牌号为40Cr 钢,硬度为3238HRC,金相组织要求13级/T88

4、37-2000,抗拉强度1103Mpa以上, 采用先热处理后碾制螺纹,螺纹外表有压应力疲劳强度好,螺纹精度高。因其特殊的结构缸盖螺栓在装配时属死拧紧不加任何弹性锁紧装置,而是依靠其自锁功能、锪孔与螺栓肩面的磨檫力与涂螺纹紧固胶化学方法来进展防松。缸盖螺栓共有三种规格:173M142四颗、125M142十颗、111M142四颗,每台共计有18颗。因现行工艺水平与实际生产现状,目前我公司还没能实现18颗螺栓一起拧紧,如何能保证18颗螺栓拧紧力矩能稳定达到工艺要求X围且均匀性较好,一直是我们追求和探索的目标。现在我们从工艺、实际操作过程、检验手段等方面阐述一下控制气缸盖拧紧力矩的方法和手段。气缸盖螺

5、栓拧紧力矩主要指气缸盖和缸体连接螺栓的拧紧顺序和拧紧力矩。拧紧气缸盖各螺栓时,应分数次逐步拧紧到规定的力矩,并按先中间、后两边、对角交叉的原如此进展。目前我公司气缸盖螺栓拧紧工序工艺要求为:各气缸盖螺栓按规格放入相应的装配位置时,先人工导向预拧12牙,然后用四头缸盖螺栓定扭矩拧紧机按如下图拧紧顺序分五次拧紧全部共18颗螺栓,其拧紧顺序为: 1、2、4、5 3、6、7、10 9、8、12、13 11、14、15、16 17、18。因装配工艺需要,此次装配拧紧时3、5、11、13处必须同时装配专用的工艺摇臂和气缸盖螺栓各4件,气缸盖螺栓全部拧紧到工艺力矩后,需拆除工艺螺栓和工艺摇臂,然后装配相应的

6、摇臂部件和4件气缸盖螺栓,最后用二头缸盖螺栓定扭矩拧紧机按 3、5 11 13的拧紧顺序分三次拧紧4颗气缸盖螺栓到工艺力矩要求。缸盖螺栓拧紧顺序如如下图所示:原我公司气缸盖螺栓拧紧时为人工先用气扳机按118工艺拧紧顺序预紧,再用指针式扭力扳手按顺序复紧到拧紧力矩160200N.m。这种拧紧方式螺栓拧紧力矩全靠操作者人为控制,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时常出现漏拧紧、漏复紧、螺栓拧紧力矩不能稳定达到工艺要求、装配质量波动较大等问题,即使操作者能认真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但因复紧、检验用的扭力扳手均为老式指针式扳手,复紧、检验时全凭操作者、检验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各螺栓拧紧力矩即使能达到

7、工艺要求X围,因其均匀性不稳定,且操作者劳动强度较大,也无法在整个劳动时间内保持拧紧力矩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质量,并且提高气缸盖螺栓拧紧工序的工作节拍,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我公司后来在流水线上购置了两台电脑控制的气缸盖螺栓拧紧机,设立了两个工位拧紧气缸盖螺栓,其中一台为四头缸盖螺栓定扭矩拧紧机,另一台为二头缸盖螺栓定扭矩拧紧机,二台拧紧机的拧紧方式均为扭矩控制转角监控,先预紧再终紧到规定力矩。同时购置了两种新式的定值扭力扳手分别用于人工复紧和检验,电脑控制的定扭矩拧紧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的稳定性,气缸盖螺栓拧紧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而新的检验用定值扳手的投

8、入使用也提高了检验的有效性,柴油机试车过程与“三包反应因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达不到要求或拧紧力矩不均匀造成的故障率大幅下降。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因拧紧机与扭力扳手的偏差、拧紧机垂直拧紧与倾斜拧紧的拧紧值有明显变化、拧紧机的第四轴的套筒与缸盖有磨擦等现象,以与检验抽检测量方法的选用,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气缸盖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拧紧力矩的不均衡,因而产生了相应的装配质量隐患。经测量,装配中定扭矩拧紧机的显示值与校验拧紧机的标定仪显示值间的误差仅在3%之间,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采用一样的检验工具,使用不用的检测方法,测量人不一样,其测量结果却相差较大。就如同一个人,采用同一把指针式扭矩扳手进展检验时发现,假

9、如采用一般的“拧紧检测法,如此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测量值与拧紧机电脑显示值误差一般在2030 N.m,假如采用“转角检测法,如此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测量值与拧紧机电脑显示值误差一般在1015N.m。检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用电脑控制的气缸盖螺栓拧紧机第一次拧紧的一组螺栓中四颗,除第一道气缸盖螺栓第一次拧紧时仅作为工艺螺栓外,其余三颗螺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松现象,特别是第四轴因拧紧套筒与缸盖间有摩擦,螺栓拧紧力矩回松现象更明显。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实际工作中因气缸盖螺栓不是全部螺栓一次拧紧,而是屡次拧紧,由于气缸盖与缸体间的气缸盖垫片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造成先拧紧的螺栓有回松现象。为保证柴油机整

10、机装配质量,在发现这一问题时,车间与时提出处理方法,即在用电脑控制的气缸盖螺栓拧紧机将气缸盖螺栓全部拧紧完毕后,再用定值扭力扳手人工复紧最先拧紧一组气缸盖螺栓中出现回松的其余三颗螺栓,此措施经公司技术部门认可,列入工艺要求。二、改良随着公司整机质量的提升要求,技术部门又先后对气缸盖垫片的各气道、水道、缸孔的材质等进展了改良设计,特别是随着硅胶密封圈气缸盖垫片与增压机、中冷机专用不锈钢缸孔气缸盖垫片的相继批量投入使用,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的稳定性也随之出现了波动,特别是2007年上半年,在公司内部整机装配质量抽查过程中发现在拧紧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了局部螺栓拧紧力矩低于工艺要求值,最低甚至出现1

11、45N.m,公司责成车间对此情况进展质量追溯产生的返工,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而这一时期“三包反应因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不均衡造成的冲气缸床、漏水、漏气、漏油等故障也逐渐增多。三、改良后的效果公司对此问题非常重视,组织设备、质检、技术、车间等多方人员从装机零件、设备、拧紧方法、测量方法等方面展开工作,分别进展工艺摸底试验,逐个排查,以便找出问题所在,寻求最优解决方法,以下为工艺试验相关数据与试验结果:2007年5月19日与6月30日各部门联合工艺试验结果:1、分别测试数据检测结果显示,拧紧机的显示值与标定仪的标定值的偏差在-0.2-+5N.m之间,两者的波动均在工艺规定的X围之内,所以根据此结果

12、认为拧紧机的显示值是稳定、正确的具体数值与曲线见附1“装配车间拧紧机稳定性试验表。2为了验证拧紧机与扭力扳手的偏差,安排了扭力扳手与拧紧机的比照性试验,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并结合附1、附3中的试验值明确,扭力扳手的拧紧值普遍大于拧紧机显示值且数显扭力扳手要比指针扭力扳手工作更稳定具体数值见附1与附2“装配车间扭力扳手比照试验表。3针对现场操作者反映垂直拧紧与倾斜拧紧的拧紧值有明显变化的问题,专门在缸盖四轴拧紧机上进展了拧紧机的垂直拧紧与倾斜拧紧试验倾斜拧紧方式比正常工作时更加倾斜。结果明确,在现场进展拧紧工作时,操作者拧紧姿势的轻微不同对拧紧结果根本无影响具体数值见附3“装配车间拧紧机垂直性拧紧值

13、试验表。4对主轴承盖两轴拧紧机的试验明确,其单轴校验值与两轴拧紧值均在工艺X围之内且正负偏差较小,扭力扳手值普遍大于拧紧机显示值具体数值见附4“主轴承盖两轴拧紧机稳定性试验表与“装配车间主轴承盖两轴拧紧机均匀性试验表。5在6月30日试验过程中发现拧紧机的第四轴的套筒与缸盖有磨擦现象后,扭力扳手复检值明显下移见附1、附4,针对这一现象,于7月8日安排了磨擦性试验,但现场缸盖只有一个孔第二颗有明显擦痕,结果明确磨擦对拧紧结果有影响具体数值见附5“装配车间缸盖四轴拧紧机磨擦性试验表与附1“装配车间拧紧机稳定性试验表。6 针对现场反映的缸盖四轴拧紧机在四轴联动工作时其拧紧值不稳定的情况,对缸盖四轴拧紧

14、机进展了四轴联动的重复性试验,试验结果明确:1在不加气缸垫片的情况下,拧紧机的两次重复拧紧无明显变化,用扭力扳手复紧值大多高于拧紧机显示值。2加气缸垫片后见附6.2拧紧机重复性试验表加气缸垫片,可得如下结论:a)第一次全部螺栓拧紧后,复检普遍有回松现象第二轴除外,因第二轴是工艺摇臂,用扭力扳手复检误差波动较大。规律是先紧的回松得多,如第三轴第一次复检,要求195N.m,复检值161.3N.m,相差33.7N.m,结合结论2分析,其实际值己低于160N.m。b)不换气缸床第二次拧紧后,回松情况大为缓解,其回松差值最大为14.2N.m。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因不是全部螺栓一次拧紧,由于

15、气缸床弹性变形的影响,在拧紧机依次把全部螺栓拧紧后,先拧紧的螺栓有回松现象且回松值可达30N.m左右。7根据附2、附6.1、附6.2分析,不论是否加气缸垫片,两次复检的偏差有同趋势的趋势向,怀疑与缸体缸盖的结构有关。四、改良后在使用中应须知事项根据以上工艺试验结果,现技术部门重新修订工艺,要求气缸盖螺栓在用二头和四头缸盖螺栓定扭矩拧紧机拧紧完毕后需用定扭力扳手对、道缸盖螺栓按拧紧顺序要求手工复紧一遍,复紧力矩190 N.m。复检时,检验人员使用扭力扳手用力要均匀、划线要细,当发现复检值偏大时,要再次复检。因扭力扳手的值有波动,通常要比拧紧机的显示值高约10N.m,在检验时应考虑重新校验,以确定

16、扭力扳手检定值。拧紧机第四轴在运行时与缸盖干预现象已按工艺所确定方案得到解决。在气缸盖垫片的材质选用上,也采取新的工艺方案、采用新型的高分子弹性材料有极好的耐高温(250-300)和耐低温(-40-60)性能,有良好的生理稳定性,而且能够经受反复屡次苛刻和消毒条件,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的硅橡胶密封圈气缸盖垫片与专用不锈钢缸孔气缸盖垫片与在缸盖螺栓前端正确涂螺纹紧固胶乐泰277,同时加强操作者正确使用拧紧机的培训,以改善回松状况。此措施一经实行,原缸盖螺栓会回松现象得到明显扼制。因上述措施的采取,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不均衡造成的装试故障与“三包反应故障逐月下降,但因需人工全数复紧,气缸盖螺栓

17、拧紧工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有所加大,生产节拍有所下降,这就促使我们不断探索,以期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有效的控制手段,使我公司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完毕语:通过工艺试验,重新修订工艺,选用气缸盖垫片新材料,制定新的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目前已能合理、有效控制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稳定达到工艺要求,使我车间的气缸盖拧紧装配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不均衡所造成的装试故障与“三包反应故障根本杜绝。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训练中心、同事的大力帮助,特装公司的指导,并对本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误漏欠妥之处,恳请各位师傅、教师多提宝贵意

18、见与指正,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水平上有所提高,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N.m:在单位长度1米的力臂处作用的力在圆心处受到的扭矩即为N.m。参考文献1、2、3、4、附1装配车间拧紧机稳定性试验表一、缸盖四轴拧紧机轴号(第一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标定仪显示值190扭力扳手值197182197170177注:1.表中的上次指5月19日进展的测试,表中上次拧紧机显示值未填是因为在做试验时拧紧机显示值与标定仪显示值的偏差未超过3%2.表中的扭力扳手值两次均用的是数显扭力扳手。3.表中上次

19、第一、二、三次拧紧不装缸套和气缸床,第四、五次装缸套、硅胶、某某气缸床。本次试验五次拧紧均装某某气缸床,但未装硅胶。4.本次试验同一轴每次拧紧同轴不同孔,拧紧后不再回松5.本次拧紧机显示值与5月19日标定仪显示值曲线重合,因两者数值较接近。轴号(第二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标定仪显示值190191扭力扳手值204194220204175177注:1.表中的上次指5月19日进展的测试,表中上次拧紧机显示值未填是因为在做试验时拧紧机显示值与标定仪显示值的偏差未超过3%2.表中的

20、扭力扳手值两次均用的是数显扭力扳手。3.表中上次第一、二、三次拧紧不装缸套和气缸床,第四、五次装缸套、硅胶、某某气缸床。本次试验五次拧紧均装某某气缸床,但未装硅胶。 4本次试验同一轴每次拧紧同轴不同孔,拧紧后不再回松轴号(第三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191标定仪显示值扭力扳手值195200190185175注:1.表中的上次指5月19日进展的测试,表中上次拧紧机显示值未填是因为在做试验时拧紧机显示值与标定仪显示值的偏差未超过3%2.表中的扭力扳手值两次均用的是数显扭力扳手。

21、3.表中上次第一、二、三次拧紧不装缸套和气缸床,第四、五次装缸套、硅胶、某某气缸床。本次试验五次拧紧均装某某气缸床,但未装硅胶。4本次试验同一轴每次拧紧同轴不同孔,拧紧后不再回松轴号(第四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标定仪显示值191扭力扳手值197193197182185注:1.表中的上次指5月19日进展的测试,表中上次拧紧机显示值未填是因为在做试验时拧紧机显示值与标定仪显示值的偏差未超过3%2.表中的扭力扳手值两次均用的是数显扭力扳手。3.表中上次第一、二、三次拧紧不装缸套

22、和气缸床,第四、五次装缸套、硅胶、某某气缸床。本次试验五次拧紧均装某某气缸床,但未装硅胶。4本次试验同一轴每次拧紧同轴不同孔,拧紧后不再回松附2 装配车间扭力扳手比照试验表无气缸床试验时间:2007年7月8日试验目的:校验拧紧机与高精度扭力扳手和车间使用的扭力扳手之间的偏差,得出偏差值。试验方法:1、在不加气缸床的情况下,按正常工艺顺序用拧紧机把18颗螺栓全部拧紧,记录下拧紧值。 2、用两种扭力扳手按工艺顺序分别逐一对每颗螺栓进展校验划线法。拧紧机一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数显扭力扳手一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194200指针扭力扳手一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0820720020322221322

23、1218210220196211210205200拧紧机二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190数显扭力扳手二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04213225指针扭力扳手二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10210206222205210205220237215232230拧紧机三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196196196数显扭力扳手三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10204200指针扭力扳手三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00195220190206215213210210198205202199195拧紧机四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199199数显扭力扳手四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指针扭力扳手四轴平均拧紧值、最大偏差21018621

24、4214225200200203200222210196注:第二轴拧紧值为工艺摇臂,故复检值偏差较大。附3装配车间拧紧机垂直性拧紧值试验表试验目的:验证操作者不当操作方式对拧紧值的影响试验方法:用缸盖四轴拧紧机的第一轴进展校验。由操作工在拧紧头与缸盖面垂直的情况下拧出一个拧紧值,记录该值并进展校验后松开该螺钉,由操作工在拧紧头与缸盖面的垂直线有一个不小于10度的夹角的情况下再次拧紧该螺钉,记录该值并进展校验。把前后两组数据进展比照。第一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垂直倾斜拧紧机显示值191

25、191191190190标定仪显示值191190188扭力扳手值201196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垂直拧紧机显示值191191标定仪显示值190188扭力扳手值201196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倾斜拧紧机显示值191190190标定仪显示值191扭力扳手值注:在进展本试验时加有气缸床附表4 主轴承盖两轴拧紧机稳定性试验表轴号(第一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标定仪显示值扭力扳手值245206225240223轴号(第二轴)第一次拧紧值N.m第二次拧紧

26、值N.m第三次拧紧值N.m第四次拧紧值N.m第五次拧紧值N.m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上次本次拧紧机显示值标定仪显示值扭力扳手值223235235220235附5装配车间缸盖四轴拧紧机磨擦性试验表不带气缸床试验时间:2007年7月8日试验目的:为了验证四轴拧紧机的第四轴由于磨擦到缸盖外壳对拧紧值的影响试验方法:由拧紧机在标定程序上依次对有磨擦现象的四颗螺钉进展拧紧并记录下拧紧值和复检值后松开这四颗螺钉。用同一根轴对无磨擦现象的另四颗螺钉进展拧紧并记录下拧紧值和复检值,两组数据进展比照得出差异。第一颗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磨擦组拧紧机显示值191非磨擦组拧紧机显示值191磨擦组扭力扳手值非磨

27、擦组扭力扳手值注:1、为了消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本组试验不加气缸床。 2、第二次拧紧时有明显擦痕。附6.1拧紧机重复性试验表不加气缸床试验目的:验证拧紧机重复工作的稳定。试验时间:2007年7月8日试验方法:1、按正常的工艺顺序把18颗螺栓全部紧固并记录拧紧值。 2、按现场检验的标准用划线法对全部螺栓逐一进展第一次校验并记录校验值。 3、第一次校验完毕后把全部螺栓拧松。 4、按正常的工艺顺序第二次把18颗螺栓全部紧固,并记录拧紧值。 5、观察第一次用划线法检验时的划线,判定两次拧紧的区别。 6、用划线法对全部螺栓进展第二次校验并记录校验值。第一次拧紧值一轴第二次拧紧值一轴第一次复检值一轴第二次复

28、检值一轴203第一次拧紧值二轴第二次拧紧值二轴190第一次复检值二轴236223231第二次复检值二轴244第一次拧紧值三轴196第二次拧紧值三轴196第一次复检值三轴第二次复检值三轴210208第一次拧紧值四轴第二次拧紧值四轴第一次复检值四轴196第二次复检值四轴注:前1-5次为一台机器,后5-10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4次为一台机器,5-8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5次为一台机器,6-10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4次为一台机器,5-8次为另一台机器。注:为防止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次校验不加气缸床。附6.2 拧紧机重复性试验表加气缸床试验目的:验证拧紧机重复工作的稳定 试验时间:2007年7月

29、8日 试验方法: 1、按正常的工艺顺序把18颗螺栓全部紧固并记录拧紧值。 2、按现场检验的标准用划线法对全部螺栓逐一进展第一次校验并记录校验值。 3、第一次校验完毕后把全部螺栓拧松。 4、按正常的工艺顺序第二次把18颗螺栓全部紧固,并记录拧紧值。 5、观察第一次用划线法检验时的划线,判定两次拧紧的区别。 6、用划线法对全部螺栓进展第二次校验并记录校验值。第一次拧紧值一轴第二次拧紧值一轴第一次复检值一轴195第二次复检值一轴196第一次拧紧值二轴191第二次拧紧值二轴第一次复检值二轴第二次复检值二轴207第一次拧紧值三轴196第二次拧紧值三轴196第一次复检值三轴184182第二次复检值三轴第一次拧紧值四轴198第二次拧紧值四轴198第一次复检值四轴201第二次复检值四轴188注:前1-5次为一台机器,后5-10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4次为一台机器,5-8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5次为一台机器,6-10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4次为一台机器,5-8次为另一台机器。注:1、为模拟真实工作情况,本次校验加气缸床。2、二轴因是工艺摇臂用扭力扳手,复检时误差波动较大。白昂柴油汽车使用与维修360问金盾出版1990 1卢小虎、戴胡斌,柴油发动机维修速成,某某科学2006年6月2X怀军、于华诗,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出金盾2000年2月3杨飚氮氧化物、减排技术20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