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00641229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煤气布袋除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引煤气操作程序: (1)引煤气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微机工作程序; 检查各部位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动作是否准确可靠。 各放散管的放散阀处于全开位置。 引煤气前20分钟,向布袋箱体通氮气,向箱体以外的煤气管道通氮气,将空气驱赶干净。 各部位人孔封闭坚持严密,突发孔处于优良状态。 警报器灵活好使,仪表运行准确。 开各个工作箱体的煤气入口盲板阀和出口盲板阀,最后开净煤气总管和并网煤气盲板阀。 阀门操作一览表 反 吹 方 式 出口蝶阀 入口蝶阀 放散球阀 手动闸阀 荒煤气末端放散 脉冲氮气 正常工作 开 开 关 检修 关 关 开 开 开 煤气 正常工作 开 开 关 关

2、关 脉冲清灰 关 开 开 开 关 检修 关 关 开 开 开 注:手动闸阀只有在检修或放散荒煤气脉冲时,才干打开,其他时间处于关闭状态。 (2) 引煤气操作: 高炉炉顶煤气压力达3Kpa时同意引煤气。 当引煤气准备工作完毕后,通知高炉值班工长可进行引煤气。 接到高炉值班工长引煤气通知后再进行操作。 煤气管道内停止通氮气蒸汽。 在荒煤气总管煤气压力达到3Kpa时,关闭各箱体上的氮气阀,开箱体入口蝶阀。 当 各箱体净煤气放散管冒煤气5分钟后,依次开各箱体出口煤气蝶阀。 关各箱体上的净煤气放散阀,关箱体放散球阀和手动闸阀。 待净煤气总管放散阀冒煤气后,依次打开净煤气总管和并网煤气电动蝶阀,关荒煤气总管

3、末端放散、净煤气总管放散。 各高炉同时休风引煤气时,要逐个系统进行,一座高炉引煤气操作完毕后,另一座高炉方可引煤气,防止空气在管网局部聚集。 2)长期切断煤气操作: (2)准备工作 切断煤气前进行脉冲清灰操作,箱体灰斗、中间仓和输灰系统中的积灰要排放干净。 切断煤气时,要逐个进行操作,不得同时进行,严禁几座高炉在同一段时间内切断煤气,以防止煤气在管道局部聚集。 切断煤气前与高炉、热风炉,调度室认真联系好,统一操作。 3)热风炉系统出现问题必须单独切断煤气时: (1) 炉顶通蒸汽、重力除尘器通蒸汽、打开炉顶放散阀、关闭重力除尘器煤气遮断阀。 (2) 布袋除尘控制室在高炉操作室切断煤气完毕后,应迅

4、速将并网煤气管道上蝶阀、盲板阀关闭。 (3) 在高炉切断煤气后,布袋除尘关闭该系统净煤气管道蝶阀、盲板阀、关闭各工作箱体入口和出口煤气蝶阀。 (4) 由高至低顺序打开煤气切断部位各放散阀。 (5) 向布袋箱体通氮气,向荒、净煤气管道通氮气,坚持煤气系统管道内为正压力驱赶煤气,关闭氮气后经CO%含量检测合格方可进行检修。 (6) 打开热风炉净煤气管道放散,通氮气。停氮气后待煤气检测合格方可进行检修。 (7) 检修后引煤气时按引煤气操作程序执行。 4) 布袋系统存在问题必须单独切断煤气时: (1) 高炉操作室先进行切断煤气操作。 (2) 在高炉操作室切断煤气完毕后,关闭布袋系统净煤气出口总管上的管

5、道蝶阀、盲板阀,不关并网煤气管道上蝶阀、盲板阀。 (3) 关闭各工作箱体入口和出口煤气蝶阀必须进入箱体时必须关闭箱体入口和出口盲板阀,由高至低顺序打开煤气切断部位各放散阀。 (4) 向布袋箱体通氮气,向荒、净煤气管道通氮气,坚持煤气系统管道内为正压力驱赶煤气。关闭氮气,箱体经CO%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5) 高炉短期休风切断煤气操作 高炉休风时间小于2小时,可利用管网净煤气倒流充压方式进行短期切断煤气,此时必须确保管网煤气压力大于3Kpa;否则按长期切断煤气处理。采纳管网净煤气倒流充压操作步骤如下: (1) 在切断煤气前关闭该系统的各放散阀,严禁泄漏。 (2) 接到高炉关闭重力除尘

6、器遮断阀操作完毕后,可采纳管网净煤气倒流方法,坚持该高炉煤气系统内维护正压,如重力除尘器不检修,可在确保重力除尘 器封闭的条件下,布袋除尘器维持原状。如重力除尘器检修,则必须按长期切断煤气操作执行。 (3) 假设布袋箱体系统压力低于2Kpa,必须通氮气坚持煤气系统正常。 (4) 如果倒流至重力除尘器的净煤气压力过大时,可关闭箱体入口阀,调节压力。 (5) 短期休风时如重力除尘器封闭引煤气可直接运行;否则应打开布袋荒煤气总管放散,待冒煤气后,依次打开箱体入口蝶阀,待箱体全部工作后,依次关闭重力除尘器放散阀、布袋前荒煤气总管放散阀。 (6) 采纳管网净煤气倒流充压操作时必须防止热风炉系统喷煤系统煤

7、气泄漏或放散。 (7) 切断煤气时间大于2小时或布袋箱体压力小于1Kpa时,应转为长期切断煤气操作。 5) 布袋脉冲清灰操作: (1)脉冲清灰前的准备 观察氮气压力,坚持氮气脉冲压力在0.150.25Mpa ,要求稳定。 观察荒净煤气总管压差是否达到25KPa,或其中某个箱体的煤气进出口管压差达到25KPa。 各箱体的脉冲阀灵活好用 (2)脉冲清灰操作 选择操作方式,脉冲控制开关打到自动位置,由微机程序控制。 当PLC荒净煤气压差达25KPa时,接点信号发出,按程序对各个箱体依次进行脉冲当压差计有故障时,按PLC自动记时脉冲。注:各箱体的脉冲阀错开工作 当PLC计时接点信号发出,脉冲自动停止。

8、假设单个箱体进、出口煤气压差仍然达5KPa,则须单个箱体手动脉冲. (3)手动脉冲操作 将相应箱体的自动,手动转换开关打到手动操作位置。 当PLC计时接点信号发出,脉冲自动停止。 (4)放散荒煤气脉冲 当氮气脉冲系统出现故障时,而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则要通过放散荒煤气进行脉冲清灰。因放散荒煤气脉冲清灰时,布袋承受压差较大,故脉冲操作前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脉冲清灰后必须严密监测该箱体,防止发生布袋顶起、泄漏事故。 在放散荒煤气脉冲清灰前,要先打开箱体放散球阀下面的手动闸阀后再进行脉冲操作。假设放散球阀密封较好,手动闸阀可长开 在放散荒煤气脉冲清灰时必须先打开箱体放散阀,然后关闭箱体出口蝶

9、阀。脉冲时采纳多次、短时间关闭箱体出口蝶阀的方式进行脉冲,以减少压力过大对布袋的损坏,箱体出口蝶阀的关闭时间小于一分钟。 待荒净煤气总管压差或箱体荒净煤气压差为2KPa时停止脉冲,关闭放散阀,打开煤气出口蝶阀。 当氮气脉冲系统恢复正常后,停止放散荒煤气脉冲操作,关闭放散管球阀下面的手动闸阀。 6)排灰操作: (1) 手动操作排灰 排灰操作在脉冲操作前进行,排灰操作与脉冲操作不能同时进行。 依据计时 按20分钟计确认粉灰排干净后,启动灰斗仓壁振动器,振动30秒停止。 关闭中间仓上球阀。 (2) 自动控制排灰。 依据计时按20分钟计,发出信号输入PLC。 PLC接到信号按程序进行自动操作。 7)输

10、灰操作: 1依据计时确定输灰输灰周期暂时按3小时一次处理,具体操作时可依据灰量进行调节。 2操作工与调度联系运灰车辆。 3依次启动加湿卸灰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空转5分钟。 4输灰前箱体进行脉冲,使箱体下部存一定的灰量封闭煤气。 5开中间仓下星形给料机下球阀,待加湿卸灰机出灰时,加湿卸灰机马上给水。 6依据计时按15分钟计,具体操作时可依据灰量进行调节,停星形给料机 7输灰结束后,先停前部螺旋输送机,再停后部螺旋输送机,再停斗式提升机,最后停加湿卸灰机。 8) 停箱体操作: 1关闭箱体入口蝶阀、盲板阀后,手动操作脉冲清灰,使粘附在布袋上粉灰减至最少程度。 2将灰斗的粉灰排放干净后,关闭灰

11、斗下部的球阀。 3关闭该箱体煤气出口盲板阀,液动蝶阀。 4打开该箱体的净煤气放散阀。 5打开箱体灰斗氮气阀,向箱体通氮气,停氮气后,待煤气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6在箱体温度降至60以下,同意开箱体上人孔,上人孔打开后打开箱体下人孔。 7通知煤气救护人员测定该箱体CO、O2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箱体内检修或检查。 9) 停箱体操作后的引煤气操作: 1检查各部人孔是否密封严密,防爆孔是否处于优良状态,箱体各阀门开关位置正确与否。 2打开箱体入口和出口盲板阀。 3向箱体通氮气,将箱体空气赶净。 4关闭该箱体氮气,开箱体出口蝶阀,开箱体煤气入口蝶阀。 5待该箱体净煤气放散管冒煤气后,关闭该箱体净煤气放散阀,箱体正常工作。 10) 改换布袋操作: 1将脉冲喷吹管卸下。 2认真检查布袋破损状况及原因,并做好记录 3清除箱体内积灰,将损坏的布袋拆掉改换,新布袋绑扎一定要牢固,放入袋笼。 4吊持布袋时,注意布袋的拉紧张力要适宜。 5清理箱体内杂物,封严上下部人孔,通知操作人员及时恢复箱体。 第 15 页 共 15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