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597338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C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摘要基于串口通讯的原理,分析和讨论了计算机与单片机如何通过USB接口使用相关的通讯协议实现串行通信的。本设计主要介绍如何使用一台计算机与一台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实现串行通信。在本设计中单片机采用AT89C51,USB模块CH375,软件设计方面,PC机采用C语言编程,单片机方面用中断方式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程序采用也采用C语言。关键字:计算机,单片机,USB,串行通信PC and SCM realizing serial communication via a USB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rial co

2、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how computer and SCM via a USB communication protocol realized with related serial communication. This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use a computer and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via the USB interface implement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In this desi

3、g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USB module CH375, software design, PC machine adopts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used interrupt mode, microcontroller finish data by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program also use C language.Key words:Computer,MCU,USB, Serial communication32 / 35目录第1章前言1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

4、背景1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容2第2章串行通信基础32.1 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32.1.1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32.1.2串行通信工作模式52.1.3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7第3章USB93.1 USB简介93.1.1 USB设备93.1.2 USB的优点103.1.3传输方式113.2 USB的总线协议123.2.1 总线拓扑结构123.2.2USB的物理层133.2.3USB总线协议14第四章串口通信接口设计234.1 设计选择234.2 接口电路设计234.2.1 PC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234.2.2 串口通信的接收过程254.2.3 USB模块CH375264.2.4 US

5、B接口的软件设计274.3 通信程序设计274.3.1 PC机通信程序284.3.2 AT8C951单片机端的通信程序29结论31致32参考文献33第1章前言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背景通信是指不同的独立系统利用线路互相交换数据,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实现数据的交换。在现代工业控制中,通常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与下层的实时控制与监测设备进行通讯。现场数据必须通过一个数据收集器传给上位机,同样上位机向现场设备发命令也必须通过数据收集器。串行通信因其结构简单、执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并行

6、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串行通信是指一条信息额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要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速度快,串行通信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的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能力,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和的控制特点,通过PC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而随着USB 接口技术的成熟和使用的普及,由于USB 接口大有着一系列RS-232串口无法比拟的优点,

7、RS-232串口正在逐步的为USB 接口所替代。而在现在的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中,出于节省物理空间和用处不大等原因,RS-232串口已不再设置,这就约束了基于RS-232串口与PC 机联络的单片机设备的使用围。当前USB 接口逐步取代RS-232串口已是大势所趋,单片机同计算机的USB 通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围也将越来越广。本文所介绍的单片机和PC 机的USB 通信方法,电路简单,兼容性好,可移植性强,故可作为单片机同计算机的USB通信模块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容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USB的相关知识;如

8、何使用USB的功能模块;如何实现单片机和PC机通过USB实现串行通信;如何编写PC与单片机的数据收发程序;针对以上容,设计的功能模块分为以下3个方面:1单片机系统:实现和PC机通信的单片机选择。2外围电路:实现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的USB模块电路。3通信程序:一方面是单片机的程序,另一方面是PC机的通信程序。第2章 串行通信基础2.1 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2.1.1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微机的信息交换有两种方式进行:串行通信方式和并行通信方式。一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设备是最古老的沟通机制之一。从IBM个人电脑和兼容式电脑的时代开始,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都配有一个或多个串行端口和一个并行端口。顾名

9、思义,一个串行端口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一次一位数据。相反,一个并行端口一次发送和接收8位数据,使用8个单独的电线。提示:要使串行通信工作,你只需要一根三根线的电缆1根发送,1根用来接收,1根接地。对于并行通信,你需要采用8条导线。尽管相对较慢的传输速度远低于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通信依然因为它简单的设备和高的成本效益而是一个受欢迎的连接选项。图2-1显示了设备的使用串口连接部分到计算机。使用串行端口,你可以连接到调制解调器,鼠标或设备等作为一个桥梁/路由器配置的目的。图2-1 一些常见的串行设备,调制解调器,鼠标和路由器虽然今天的消费产品中在串行连接的地方使用USB连接,但还有很多的设备使用串行端

10、口作为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连接。一个串行设备一次发送和接收一位数据,有些设备因为在同一时间发送和接收数据,被称为全双工设备。其他可以在任何时间发送或接收被称为单双工。开始传输时,设备先发送一个起始位,其次是数据位。该数据位可以是五,六,七,或8位,基于商定而定。两个发送方和接收器必须设置为相同的数据通信比特或正确的比特率。数据位被发送完后,就会发送一个停止位。一个停止位可以是一位,一个半位,或两位。波特率是数据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的传输速度。波特率通常以每秒的位数bps来计量。注意:大多数串行设备传输七,八位数据。为了检测数据已被正确发送,一个可选的校验位可以同数据位在一起。一个校验位可以是以下容:

11、奇数,偶数,mark,space或无空的奇偶位标志几乎总是被使用。使用校验位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机制,以检测已发送数据损坏,但不保证检查数据本身的错误。然而,校验位可用于改善完整性数据传送。大多数串行端口使用RS232C标准,它指定了一个连接器25针或9针,如图2-2所示。大多数系列设备使用9针连接器。图2-2 25针和9针串行接口二并行通信在计算机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是靠电缆或信道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实现的。如果一组数据的各数据位在多条线上同时被传送,这种传输被称为并行通信,如图2-3所示。并行通信时数据的各个位同时传送,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并行进行。并行通信速度快,但用的通信线多、成本高,故不

12、宜进行远距离通信。计算机或PLC各种部总线就是以并行方式传送数据的。图2-3并行通信1各数据位同时传输,传输速度快、效率高,多用在实时、快速的场合。2微机系统中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方式。3并行传递的信息不要求固定的格式。4并行接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行接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理论值为1Mbps。5并行传输的数据宽度可以是1128位,甚至更宽,但是有多少数据位就需要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输的成本较高。6并行通信抗干扰能力差。7在集成电路芯片的部、同一插件板上各部件之间、同一机箱个插件板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并行的。8以计算机的字长,通常是8位、16位或32位为传输单位,一次传送一个字长的数据。9适合于

13、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10并行数据传输只适用于近距离的通信,通常传输距离小于30米。2.1.2串行通信工作模式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只能由一方A传到另一方B,则称为单工。如果在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称为半双工传输。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线就是二线全双工信道。 由于采用了回波抵消技术,双向的传输信号不致混淆不清。双工信道有时也将收、发信道分开,采用分离的线路或频带传输相反方向的信号,如回线传输。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是在两个站如终端和微机之间进行传送,按照数据

14、流的方向可分成三种基本的传送方式: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但单工目前已很少采用,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式。一半双工方式若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作接收又作发送,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这样的传送方式就是半双工制,如图2-4所示。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收/发开关实际上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图2-4 半双工通信示意图当计算机主机用串行接口连接显示终端时,在半双工方式中,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使用同一通路。有些计算机和显示终端之间采用半双工方式工作,这时,从键盘打入的字符在发送到主机

15、的同时就被送到终端上显示出来,而不是用回送的办法,所以避免了接收过程和发送过程同时进行的情况。目前多数终端和串行接口都为半双工方式提供了换向能力,也为全双工方式提供了两条独立的引脚。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并不需要通信双方同时既发送又接收,像打印机这类的单向传送设备,半双工甚至单工就能胜任,也无需倒向。二全双工方式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流,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这样的传送方式就是全双工制,如图2-5所示。在全双工方式下,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全双工方式无需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没有切换操作所产生的

16、时间延迟,这对那些不能有时间延误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十分有利。这种方式要求通讯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同时,需要2根数据线传送数据信号。可能还需要控制线和状态线,以及地线。图2-5 全双工通信示意图2.1.3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串行传输中,数据是一位一位按照到达的顺序依次传输的,每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都需要时钟来控制。发送端通过发送时钟确定数据位的开始和结束,接收端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对数据流进行采样来正确的识别数据。接收端和发送端必须保持步调一致,否则数据传输就会出现差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串行传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一异步传输通常,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传输单位,

17、每个字符都要附加 1 位起始位和 1 位停止位,以标记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并以此实现数据传输同步。所谓异步传输是指字符与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可变的,并不需要严格地限制它们的时间关系。起始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0,以低电平表示,占用 1 位宽度。停止位对应于二进制值 1,以高电平表示,占用 12 位宽度。一个字符占用 58位,具体取决于数据所采用的字符集。例如,电报码字符为 5 位、ASCII码字符为 7 位、汉字码则为8 位。此外,还要附加 1 位奇偶校验位,可以选择奇校验或偶校验方式对该字符实施简单的差错控制。发送端与接收端除了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外,还应当采用相同的传输速率。典型的速率有:9

18、600 b/s、19.2kb/s、56kb/s等。异步传输又称为起止式异步通信方式,其优点是简单、可靠,适用于面向字符的、低速的异步通信场合。例如,计算机与Modem之间的通信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通信开销大,每传输一个字符都要额外附加23位,通信效率比较低。例如,在使用Modem上网时,普遍感觉速度很慢,除了传输速率低之外,与通信开销大、通信效率低也密切相关。二同步传输通常,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每个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都要附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比特序列,标记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一般还要附加一个校验序列,以便对数据块进行差错控制。所谓同步传输是指数据块与数据块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

19、定的,必须严格地规定它们的时间关系。和异步传输相比,数据传输单位的加长容易引起时钟漂移。为了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区分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位,收发双主必须通过某种方法建立起同步的时钟。可以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提供一条独立的时钟线路,由线路的一端发送器或者接收器定期地在每个比特时间中向线路发送一个短脉冲信号,另一端则将这些有规律的脉冲作为时钟。这种技术在短距离传输时表现良好,但在长距离传输中,定时脉冲可能会和信息信号一样受到破坏,从而出现定时误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采用嵌有时钟信息的数据编码位向接收端提供同步信息。第3章USB3.1 USB简介USB是以Intel为主,并有Compaq, Micros

20、oft, IBM,DEC, Northern Telecom以及日本NEC等共七家公司共同制定的串行接口标准,1994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草案,1996年2月公布了USB规版本1.0。USB可把多达127个外设同时联到你的系统上,所有的外设通过协议来共享USB的带宽,其12Mbps的带宽对于键盘,鼠标等低中速外设是完全足够的。注在1999年2月发布的USB规版本2.0草案中,已建议将12Mbps的带宽提升到120-240Mbps。USB允许外设在主机和其它外设工作时进行连接、配置、使用及移除,即所谓的即插即用Plug&Play。同时USB总线的应用可以清除PC上过多的I/O端口,而以一个串行通

21、道取代,使PC与外设之间的连接更容易。3.1.1 USB设备USB设备包括Hub和功能设备,而功能设备又可以细分为定位设备字符设备等等。为了进一步叙述,我们给出端点和管道的概念。端点:每一个USB设备在主机看来就是一个端点的集合,主机只能通过端点与设备进行通讯,以使用设备的功能。每个端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一定大小的数据缓冲区,这些端点在设备出厂时就已定义好。在USB系统中,每一个端点都有唯一的地址,这是由设备地址和端点号给出的。每个端点都有一定的特性。其中包括:传输方式、总线访问、频率、带宽、端点号、数据包的最大容量等等。端点必须在设备配置后才能生效。端点0通常为控制端点。用于设备初始化参数等。端

22、点12等一般用作数据端点存放主机与设备间往来的数据。管道:一个USB管道是驱动程序的一个数据缓冲区与一个外设端点的连接,它代表了一种在两者之间移动数据的能力。一旦设备被配置,管道就存在了。管道有两种类型,数据流管道其中的数据没有USB定义的结构与消息管道其中的数据必须有USB定义的结构管道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所有的设备必须支持端点0以作为设备的控制管道。通过控制管道可以获取完全描述USB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类型、电源管理、配置、端点描述等等只要设备连接到USB上并且上电端点0就可以被访问与之对应的控制管道就存在了。一个USB设备可以分为三个层图2.3。最底层是总线接口,用来发送与接收包。中

23、间层处理总线接口与不同的端点之间的数据流通。一个端点是数据最终的使用者或提供者,它可以看作数据的源或接收端。最上层就是USB设备所提供的功能,比如鼠标或键盘等。图2.3设备层次结构3.1.2 USB的优点1 USB 为所有的USB外设提供了单一的、易于使用的标准的连接类型。这样一来就简化了USB 外设的设计,同时也简化了用户在判断哪个插头对应哪个插槽时的任务,实现了单一的数据通用接口。2.整个的USB的系统只有一个端口和一个中断,节省了系统资源。3. USB 支持热插拔和PNP,也就是说在不关闭PC 的情况下可以安全的插上和断开USB设备,计算机系统动态地检测外设的插拔,并且动态地加载驱动程序

24、。其他普通的外围连接标准,如SCSI设备等必须在关掉主机的情况下才能插拔外围设备。4. USB在设备供电方面提供了灵活性。USB直接连接到Hub或者是连接到Host的设备可以通过USB电缆供电,也可以通过电池或者其它的电力设备来供电,或使用两种供电方式的组合,并且支持节约能源的挂机和唤醒模式。5. USB 提供全速12Mbps的速率和低速1.5Mbps的速率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外设,USB2.0还支持480Mbps的高速传输速率。6.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外围设备的要求,USB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控制传输Bulk数据、传输中断数据传输和同步数据传输。同步数据传输可为音频和视频等实时设备

25、的实时数据传输提供固定带宽。7. USB的端口具有很灵活的扩展性,一个USB 端口串接上一个USB Hub 就可以扩展为多个USB端口。3.1.3传输方式USB有四种的传输方式控制同步中断大量如果你是从硬件开始来设计整个的系统你还要正确选择传输的方式而作为一个驱动程序的书写者就只需要弄清楚他是采用的什么工作方式就行了通常所有的传输方式下的主动权都在PC边,也就是host边1控制方式传输:控制传输是双向传输,数据量通常较小。USB系统软件用来主要进行查询、配置和给USB设备发送通用的命令。控制传输方式可以包括8、16、32和64字节的数据,这依赖于设备和传输速度。控制传输典型地用在主计算机和US

26、B外设之间的端点0之间的传输,但是指定供应商的控制传输能用到其它的端点。2.同步方式:传输同步传输提供了确定的带宽和间隔时间latency。它被用于时间严格并具有较强容错性的流数据传输,或者用于要求恒定的数据传输率的即时应用中。例如执行即时通话的网络应用时,使用同步传输模式是很好的选择。同步数据要求确定的带宽值和确定的最大传输次数。对于同步传输来说,即时的数据传递比完美的精度和数据的完整性更重要一些。3.中断方式:传输中断方式传输主要用于定时查询设备是否有中断数据要传输,设备的端点模式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查询频率,从1 到255ms 之间,这种传输方式典型的应用在少量的分散的,不可预测数据的传输

27、。键盘、操纵杆和鼠标就属于这一类型。中断方式传输是单向的并且对于host 来说只有输入的方式。4.大量传输:主要应用在数据大量传输传输和接受数据上,同时又没有带宽和间隔时间要求的情况下,要求保证传输。打印机和扫描仪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设备适合于传输非常慢和大量被延迟的传输,可以等到所有其它类型的数据的传输完成之后再传输和接收数据。USB将其有效的带宽分成各个不同的帧,每帧通常是1ms时间长。每个设备每帧只能传输一个同步的传输包。在完成了系统的配置信息和连接之后,USB的host就对不同的传输点和传输方式做一个统筹安排,用来适应整个的USB 的带宽。通常情况下,同步方式和中断方式的传输会占据

28、整个带宽的90%剩下的就安排给控制方式传输数据。3.2 USB的总线协议3.2.1 总线拓扑结构USB总线的物理连接是一种分层的菊花链结构,集线器是每个星形结构的中心。PC机就是主机和根Hub,用户可以将外设或附加的Hub与之相连。这些附加的Hub可以连接另外的外设以及下层HubUSB。支持最多5个Hub层以及127个外设。图2.1描述了USB的物理拓扑结构,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段的连接都是点对点的。图 2.1 USB总线拓扑3.2.2USB的物理层USB的物理接口包括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USB通过一个四线电缆来传输信号与电源,如图2.2所示图2.2 USB电缆定义其中D+和D-是一对差模的信号线

29、,而VBus和GND则提供了+5V的电源,它可以给一些设备供电,当然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USB提供了两种数据传输率:一种是12Mb的高速模式,另一种是1.5Mb的低速模式。这两种模式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USB系统中而引入低速模式,主要是为了降低要求不高的设备的成本,比如鼠标、键盘等等USB信号线在高速模式下必须使用带有屏蔽的双绞线,而且最长不能超过5m;而在低速模式时中可以使用不带屏蔽或不是双绞的线,但最长不能超过3m。这主要是由于信号衰减的限制。为了提供信号电压保证,以及与终端负载相匹配,在电缆的每一端都使用了不平衡的终端负载。这种终端负载也保证了能够检测外设与端口的连接或分离,并且可以区分高

30、速与低速设备。所有的设备都有上行的接口。上行和下行的接头是不能互换的,这保证了不会有非法的连接出现。插头与插座有两个系列分别为A和B,系列A用于基本固定的外围设备,而系列B用于经常拔插的设备,这两个系列是不能互换的。3.2.3USB总线协议所有总线操作都可以归结为三种包的传输。任何操作都是从主机开始的,主机以预先排好的时序,发出一个描述操作类型、方向、外设地址以及端点号的包,我们称之为令牌包。然后在令牌中指定的数据发送者发出一个数据包或者指出它没有数据可以传输。而数据的目的地一般要以一个确认包作出响应以表明传输是否成功。一域的类型同步域:所有的包都起始于SYNC域,它被用于本地时钟与输入信号的

31、同步,并且在长度上定义为8位。SYNC的最后两位作为一个记号表明PID域的开始。在以后的叙述中,SYNC域将被省去。标识域:对于每个包,PID都是紧跟着SYNC的,PID指明了包的类型及其格式。主机和所有的外设都必须对接收到的PID域进行解码。如果出现错误或者解码为未定义的值,那么这个包就会被接收者忽略。如果外设接收到一个PID,它所指明的操作类型或者方向不被支持,外设将不作出响应。地址域:外设端点都是由地址域指明的,它包括两个子域:外设地址和外设端点。外设必须解读这两个域,其中有任何一个不匹配,这个令牌就会被忽略。外设地址域指定了外设,它根据PID所说明的令牌的类型,指明了外设是数据包的发送

32、者或接收者。ADDR共6位,因此最多可以有127个地址。一旦外设被复位或上电,外设的地址被缺省为0,这时必须在主机枚举过程中被赋予一个独一的地址。而0地址只能用于缺省值而不能分配作一般的地址。端点域有4位,它使设备可以拥有几个子通道。所有的设备必须支持一个控制端点0。低速的设备最多支持2个端点:0和一个附加端点。高速设备可以支持最多16个端点。帧号域:这是一个11位的域,指明了目前帧的排号,每过一帧这个域的值加1,到达最大值XFF后返回0。这个域只存在于每帧开始时的SOF令牌中SOF令牌在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域:围是01023字节,而且必须是整数个字节。CRC校验:包括令牌校验和数据校验。二包

33、的类型令牌包:其中包括:IN、OUT、SETUP和SOF四种类型。其中IN、OUT、SETUP的格式如图2.8所示。图2.8 INOUTSETUP数据格式对于OUT和SETUP来说,ADDR和ENDP中所指明的端点将接收到主机发出的数据包,而对IN来说,所指定的端点将输出一个数据包。Token和SOF在三个字节的时间以一个EOP结束。如果一个包被解码为Token包但是并没有在3个字节时间以EOP结束,它就会被看作非法或被忽略。对于SOF包,它的格式如图2.9所示。主机以一定的速率发送SOF包,SOF不引起任何操作。图2.9 SOF数据格式数据包:包括Data0和Data1两种类型。这两种包的定

34、义是为了支持数据触发同步。数据包包含了PID、DATA和CRC三个域图2.10。图2.10 DATA数据格式应答包:仅包含一个PID域图2.11。Handshake用来报告数据传输的状态。只有支持流控制的传输类型控制中断和批传输才能返回Handshake。图2.11 PID数据格式Handshake包有三种类型:确认包ACK:表明数据接收成功。无效包NAK:指出设备暂时不能传送或接收数据,但无需主机介入,可以解释成设备忙。出错包STALL:指出设备不能传送或接收数据,但需要主机介入才能恢复,NAK和STALL不能由主机发出。特殊包Special:PID名称为PREpreamble,用于低速操作

35、的情形三总线操作的格式批操作bulk transaction:批操作包括令牌、数据、应答三个阶段,如图2.12所示。对于输入操作,如果设备不能返回数据,那么必须发出NAK或STALL包;对于输出如果设备不能接收数据,也要返回NAK或STALL。图2.12 批操作流程图2.13描述了批操作的读写过程以及序列位和数据包PID的使用详见图2.13 批操作读写过程控制操作: 控制操作control transfer主要包括两个操作阶段transaction stage:设置和状态。图2.14给出了设置操作的细节,如果数据没有正确接收,那么设备就会忽略它,而且不返回应答包。图2.14 控制操作流程下面是

36、控制操作的详细描述图2.15,其中我们要注意数据包PID的使用。图2.15 控制操作读写过程中断操作: 中断操作只有输入这一个方向,具体格式与批操作的输入情形类似图2.16。图2.16 中断操作流程同步操作: 同步操作不同于其他类型,只包含两个阶段:令牌和数据图2.17。因为同步传输不支持重发的能力,所以没有应答阶段。另外它也不支持数据的触发同步与重试。图2.17 同步操作流程四数据触发同步与重试USB提供了保证数据序列同步的机制这一机制,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这一同步过程是通过Data0和Data1的PID以及发送者与接收者上的数据触发序列位data toggle sequence bit

37、来实现的。接收者的序列位只有当接收到一个正确的数据包时才能被触发。而发送者的序列位只有当接收到确认包ACK时才能被触发。在总线传输的开始,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序列位必须一致,这是由控制命令来实现的。同步传输方式不支持数据触发同步。图2.182.192.20说明了数据触发同步的基本原理图2.18 数据触发与同步一图2.19 数据触发与同步二图2.20 数据触发与同步三每次总线操,作接收者将发送者的序列位与本身的相比较。如果数据不能接收,则必须发送NAK。如果数据可以被接收,并且两者的序列位匹配,则该数据被接收并且发送ACK,同时接收者的序列位被触发。如果数据可以被接收,但两者的序列位不匹配,则接收者

38、只发出ACK而不进行其它操作。对于发送者来说,在接收到NAK时或在规定时间没有接收到ACK,则将上一次的数据重发。五低速操作Hub具有禁止高速信号进入低速设备的能力,这既防止了电磁干扰的发生,又保护了低速设备。图2.21是一次低速的输入操作,主机发送令牌与应答包并且接收了一个数据包。图2.21 低速方式的输入操作所有下行的低速传输的包,必须先发送一个PRE包。Hub必须解释PRE包,而所有其它的USB设备必须忽略这个包。主机在发送完PRE包后,必须等待至少4位的时间,而在这个期间,Hub完成必要的设置,使之能接收低速的信号。在接收到EOP信号之后,Hub关闭低速设备的端口。上行的操作则没有上述

39、的行为,低速与高速是一样的。低速操作还有其它的限制:数据包最大限制为8个字节。只支持中断和控制传输方式。六错误检验与恢复USB具有检查错误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传输类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控制传输的需要很高的数据准确度,因此支持所有错误检验与重试来实现端对端的数据完整传输。而同步传输不允许重试,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容错性。USB这种检查错误的能力包括:PID检验、CRC检验、总线时间溢出以及EOP错误检验等等。第四章串口通信接口设计4.1 设计选择由于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在数据处理能力、人机交互等方面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因而通常用PC 来弥补单片机的这些不足。例如, 在工程应用中, 常常由一台

40、PC 机和一台单片机构成主从式计算机测控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测控仪表 作为现场测控设备, 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各种任务, 同时将数据传给PC 机 , PC 机将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后, 进行显示、打印报表等。 PC 机也可以将各种控制命令传送给单片机, 干预单片机系统的运行, 从而发挥PC机的优势。要实现这样的功能, 就涉及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在本设计中选择选择PC机上的通信串口RS-232负责PC机上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使用的单片机是AT8C951。AT 89C51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 位单片微型计算机, 它采用了CMOS 工艺和ATMEL 公司的高

41、密度NVRAM 技术, 片带有一个4KB 的FLASH FPROM , 作为INTEL8051 的换代产品, 其输出引脚和指令系统与MCS- 51 完全兼容。由于AT89C51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面向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 因而在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数据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本设计在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的中间介质是USB,因此在USB的模块选择上选择USB模块CH375。4.2 接口电路设计在设计硬件接口电路时, 应充分考虑到电路的电气特性、逻辑电平以及驱动能力的匹配问题, 若匹配得不好, 将会导致通信失败。4.2.1 PC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

42、PC 机上均带有标准的RS- 232C 接口。RS-232C 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69 年正式公布的在异步串行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总线接口, 它的全称是/ 数据终端设备 和数据通信设备 之间的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0, 适合于短距离通信或带调制解调器的通信应用场合。RS- 232C 标准规定在码元畸变小于4% 的情况下, 传输电缆长度应为15m, 其实这个4%的码元畸变是很保守的,在实际应用中, 约有99% 的用户是按码元畸变0% 20% 的围工作的, 所以实际使用中最大距离会超过15m。采用RS- 232 标准进行数据传输时, 最大传输速率为20kbit/ s。另外传输速率

43、与传输距离之间具有相关性, 适当降低传输速率就可加大传输距离, 反之, 适当减少传输距离就可提高传输速率。1.RS-232C 的接口信号:RS- 232C 采用负逻辑, 用- 5 - 15V 表示逻辑/ l0, 用+ 5 + 15V 表示逻辑/ 00。噪声容限为2V, 即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至+ 3V 的信号作为逻辑/ 00, 高到- 3V 的信号作为逻辑/ 10 。RS- 232C只能进行一对一的通信, RS- 232C 可使用9 针或25 针的D 型连接器, 图4-1 列出了RS- 232C 接口各引脚信号的定义以及9 针与25 针引脚的对应关系。图4-1 RS- 232C 接口引脚信号定义

44、2RS-232的不足: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20Kbps。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15米。4.2.2 串口通信的接收过程异步通信: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同步通信:发送器和接收器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RS232采用的是异步通信。1开始通信时,信号线为空闲逻辑1,当检测到由1到

45、0的跳变时,开始对接收时钟计数。2当计到8个时钟时,对输入信号进行检测,若仍为低电平,则确认这是起始位,而不是干扰信号。3接收端检测到起始位后,隔16个接收时钟,对输入信号检测一次,把对应的值作为D0位数据。若为逻辑1, 作为数据位1;若为逻辑0,作为数据位0。4再隔16个接收时钟,对输入信号检测一次,把对应的值作为D1位数据,直到全部数据位都输入。5检测校验位P如果有的话。6接收到规定的数据位个数和校验位后,通信接口电路希望收到停止位S,若此时未收到逻辑1,说明出现了错误,在状态寄存器中置帧错误标志。若没有错误,对全部数据位进行奇偶校验,无校验错时,把数据位从移位寄存器中送数据输入寄存器。若

46、校验错,在状态寄存器中置奇偶错标志。7本幀信息全部接收完,把线路上出现的高电平作为空闲位。8当信号再次变为低时,开始进入下一幀的检测。单片机常用11.0592M的的晶振,这个奇怪数字是有来历的:波特率为9600BPS每位位宽t1=1/9600s晶振周期t2=1/11.0592/1000000S单片机机器周期t3=12*t2t1/t3=96即对于9600BPS的串口,单片机对其以96倍的速率进行采样。如果单片机晶振用的不正确,会对串口接受产生误码。4.2.3 USB模块CH375USB模块CH375是一个USB总线的通用设备接口芯片,用户无需编写驱动程序,置有USB通讯中的底层协议,完全满足US

47、B1.1标准。具有8位数据总线D0D7、地址输入A0、读RD#、 写WR#、片选控制线CS#以及中断输出INT#,可以方便地挂接到单片机的数据总线上。当A0为低电平时选择数据端口,单片机通过8位并口对CH375进行读写数据;为高电平时选择命令端口,可以向其写入命令。图4-6是由CH375构成的USB接口电路原理图、图4-7即是由USB模块CH375构成的通信接口电路图。 图4-6 CH375构成的USB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4-6USB模块CH375构成的通信接口电路在本地端,单片机对CH375的操作是采用命令加数据的I/O操作方式,任何操作都是先发命令其命令格式参考文献3给CH375,然后执行数

48、据输入输出。CH375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数据或者发送完给上位机的数据后,以中断方式通知单片机。 将CH375芯片的驱动程序、动态库拷贝到上位机中,利用CH375动态库DLL提供的API函数对其进行操作,对USB设备的通信就几乎和访问本地硬盘中的文件差不多了4.2.4 USB接口的软件设计各通道的USB模块CH375在计算机应用层与其本地端单片机AT89C51之间提供了端对端的连接。统一采用数据加应答方式进行通信,所有的通信都由计算机应用层发起,然后以接收到单片机的应答结束。单一通道完整的通信过程包括: 计算机应用层按事先约定的格式将数据请求发送给CH375; CH375以中断方式通知单片机;

49、单片机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获取CH375的中断状态并分析; 如果是上传上传缓冲区的数据被计算机成功读取,则释放当前USB缓冲区,然后退出中断程序; 如果是下传下传缓冲区成功接收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则从数据下传缓冲区读取数据块; 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块,如果是数据请求上传命令,准备应答数据采集数据; 单片机将采集数据写入数据上传缓冲区中,然后退出中断程序; CH375将采集数据返回给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层接收到应答数据,传输结束; 该通讯方式具有数据自动同步、程序设计简单、较好的交互性和可控性等优点。计算机定时以此方式顺次访问各通道,获取各通道采集到的数据4.3 通信程序设计关于通信程序设计, 本文只

50、举一个简单的例子:PC 机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 然后将这个字符发送给USB,USB又传送给单片机, 单片机接收到这个字符后, 不做任何处理, 又将它发送给USB,USB又传送给PC 机, PC 机将这个字符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显示的字符与输入的字符一致, 则表明PC 机与单片机通过USB通信正常。在设计PC 机与单片机通信程序时, 应首先明确数据传输协议, 例如: 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波特率、PC 机与单片机在实现异步通信时的工作方式等。为了实现通信, 双方约定如下:波特率: 2400bit/ s;帧格式: 10 位为一帧, 包括1 个起始位, 8 个数据位和1 个停止位;传送方式: PC 机

51、采用查询方式收发数据, 单片机采用中断方式收发数据。4.3.1 PC机通信程序PC 机的通信程序采用T urbo C 编写, 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studio.hmainchar c1, c2;int coms;outportb ; / * 初始化 * /outportb ;outportb ;outportb ; / * 8 位数据, 1 位停止位* /outportb ;c1= getchar ;do / * 查询发送缓冲器是否为空* /coms= inportb&0x20; while ;outportb ;waitok: / * 查询接收数据是否为有效* /coms= i

52、nportb ;if = = 0goto waitok;c2= inportb ;printf ;putchar ;4.3.2 AT8C951单片机端的通信程序采用C语言编程,编写单片机端AT89c51中断1服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框架如下所示:void int1_isr /USB中断入口程序CH375_WR_CMD_PORT; /向CH375发送中断状态获取命令InterruptStatus = CH375_RD_DAT_PORT;/获取中断状态,并通知CH375取消中断请求/ 分析中断状态,并做相应处理if / 数据下传CH375_WR_CMD_PORT;/ 向CH375发送读数据命令RD_Da

53、ta =CH375_RD_DAT_PORT;/从CH375下传缓冲区读取数据块 /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块CH375_WR_CMD_PORT; / 向CH375发送写数据命令CH375_WR_DAT_PORT;/ 将采集数据DATA写入CH375数据上传缓冲区return;If / 数据上传CH375_WR_CMD_PORT;/ 释放当前USB缓冲区return;采用CH375进行USB数据传输速率高,达到1Mbit/s以上。而且无需编写复杂的USB驱动程序,利用其动态库即可实现多通道USB接口与PC机通信。研发简单,易于实现,可以使数据传输系统非常方便的从RS-232总线转向USB总线,弥补其速度

54、慢的缺点,进行系统升级。并且USB所具有的各种优越性能,也必将使这种接口电路在数据传输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活的控制特点,通过PC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的畴中一直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基本而又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PC与PC或者

55、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其他工业控制与自动控制中。本设计给出了在主从式控制系统中上位机与下位单片机之间进行异步串行通信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信息以及下位机接收上位机的数据并能够向上位机发送数据的功能。本设计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简单方便,稳定可靠,较好地解决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问题。随着单片机和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由PC机和多台单片机构成的多机网络监控系统已成为单片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它结合了单片机在实时数据采集和微机对图形处理、显示的优点。同时,Windows环境下后台微机在数据库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结合,使得单片机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动监测或

56、控制,而形成了向以网络为核心的分布式多点系统发展的趋势。致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我的导师朱杰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他的谅解与包容。在进行论文撰写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朱杰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介绍了很多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育人的工作态度都体现在这次设计的指导中;另外系上其他老师和同学都给了我大力支持和帮助,对这些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意;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我的班主任朱杰老师以及各位任课老师,您们在这四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您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您们表示由衷的感。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

57、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参考文献1萧世文 USB2.0硬件设计M.:清华大学 2003.2践知 PC硬件技术基础教程M.:科技 2003.3卫彬等.C/C+串口通信典型应用实例编程实践M.:电子工业,2009.4殷志华,海,浩.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的实现J.中国数据通信; 20XX01期.5E A Nichols.J C Nichols.K R Mason.Serial Communication Programming Design Based on C LanguageJ.JOURNAL OF TRANSDUCER TECHNOLOGY;2002 15.6Alle

58、n Denver Serial Communications in Win32EB/OL.December 11, 1995.7再清 微机单片机通信浅谈 电气时代期刊论文 2001.8王绍伟、巫丹,8C951单片机USB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科技创新导报 2009.9袁新艳 计算机外设与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 2009.10沁恒电子. 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5 .Winchiphead., 2005.11朝青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简明修订版.: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2005.12董建国、戚云军、何云兰,基于USB总线的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 道客巴巴期刊论文 2003.13其中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M.4版.:华中科技大学 2005.14美Lee, W.M著/田国发,吴兰陡译 人民邮电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