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00510904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刘焕亮 张平英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本节课学生运用周期律知识完成、改编典型例题,交流改编成果,自主复习周期律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思维的冲撞、渗透、磨合,带领学生进入理解和感悟的空间,促使学生学会跳出题海,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资源共享精神。 2、教学内容分析元素周期律专题是高三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

2、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和应用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是学习中学无机化学的理论指导。高三对于元素周期律这部分知识、能力的要求高于高一、高二的水平,它要求学生熟悉元素周期律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要题型,掌握其解题规律和技巧,同时能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研实际问题。“元素周期律专题”分2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重建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第2课时: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决问题3、学生情况分析知识结构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是很高,但沟通能力强、勇于表达自

3、己的想法。信息素养分析: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但对信息的审读能力不是很全面。遗漏信息、误读信息是学生完成习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学习需要分析:从短期目标高考分析,进入高三的学生高考意识比较强,需要强化高考题,强化高考题中的热点问题,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长期目标个人的长远发展分析他们需要提高表达、与人合作、处理信息的能力。心理分析:学生进入高三后,既想跳出题海,又不敢跳出题海。忙于做完题,做很多题而不是清清楚楚去做一道题,做到举一反三。 4、教学目标设计(1)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结合有关数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

4、构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等)的关系。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过程与方法:在设计选项、改编例题中,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重组,培养了学生知识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跳出题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发展性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所给典型例题,学生自主设计选项,改变例题,进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重组和考查。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建立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

5、设计成果,一方面促进思维的冲撞、渗透、磨合。另一方面也带领学生进入理解和感悟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资源共享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元素周期律知识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学好了元素周期律知识,学生不仅能在高考中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化学素养,掌握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理论。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教学难点:学生信息的审读能力和自主复习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合理设计信息,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元素,并完成选项,

6、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改编习题、自主设计选项,建立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5、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通过提供一道典型例题,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接着通过立体投影展示各个学生完成的学案,进行资源共享、交流。(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利用一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对这一道题进行改编,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复习和应用,从而构建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通过提供表格,让学生筛选信息、处理数据,完成例题,从而巩固周

7、期律基础知识。接着提出问题:如何重新设计选项、改编例题,并写出自己设计选项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最后学生互评、补充,激发思维的火花,完善知识体系。(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引入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如何寻找新的农药载人飞船供氧剂成分推断聆听、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环节2分析材料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推断元素,并说明自己的分析过程。学生观察表格中所给信息、分析数据。运用周期表知识来设计选项,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环节3改编例题善于倾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学生通过回顾元素递变性、相似性及进行知识迁移预

8、测未知元素性质。根据这些知识点,设计选项,并展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周期律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环节4学生互评,互相补充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学生有序归纳总结知识体系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提供开放性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的智慧环节5教师小结完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要学会跳出题海,深层剖析、挖掘经典题的内涵,从中总结出方法、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复习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识;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6、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共从4个方面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学案反馈、纸笔测试、课后咨询。问卷调查:85%的学生比较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8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的掌握

9、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但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解题能力没有得到大的提升。40%认为这节课教学有助于其跳出题海。学生积极发言,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巩固了知识并提升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建立了较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学案反馈: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但独立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存储零乱。纸笔测试:通过几次测验,元素周期律知识正答率都在80%以上。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较好。周期律考查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及物质结构等知识考查。学生容易在知识结合点丢分。课后咨询:学生比较满意这节课教学方式,但个别学生习惯老师整理知识,自己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认为自己收获不大。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最

10、后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7、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通过问卷调查,90%的学生比较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8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的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但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大的提升。40%认为这节课教学有助于其跳出题海。2.通过学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但独立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知识存储零乱。在完成本节课教学后学生知识存储有序,建立了较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3.通过几次测验,元素周期律知识正答率都在80%以上。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较好。4.课后咨询:学生比较满意这节课的教学方式,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得很轻松,也有所收获。5.在教

11、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位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重新设计选项,改编例题过程中,既跳出题海又挖掘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分享彼此的设计成果过程中,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团结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文化改进之处:整节课理论知识的运用较多,与生活生产联系较少。在设计选项时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没有在这方面展开。元素周期律对与生活生产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附一:学案学案材料: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及负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0890.1430.1020.074化合价+2+2+3+6,22据此可推断元素:L_; M_;

12、Q_; R_; T_;设计选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M BQ、T两元素间可形成两性化合物CR、T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L、R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能相等分析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什么知识:A _B _C _D _要求:(1)如何重新设计选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其他相关知识?A_B_C_D_E_F_(2)归纳总结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附二:反馈练习:1、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单质不能与冷水反应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大C其碳酸盐能溶于水 D其氢氧化物属于强碱2、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氧化性强于等电荷的X阳离子的氧化性,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的Y的阴离子半径,且Z离子所带电荷数的绝对值是W离子的两倍,W离子与Z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试推断这四种元素X_,Y_,Z_,W_。3、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B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可能比Y元素的高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