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测试说明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465931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测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测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测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测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测试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年小学科学毕业水平测试说明2015.04.20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业学习目标达成度和便于评价操作而制订本说明.评价方式分为激励性评语评价、科学素养的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价、实验操作测试与学业水平考试等形式.各种评价方式要以本说明为主要参考依据.一、指

2、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性激劢评价而制定本说明.科学学科的测试,既是对小学毕业生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肯定,也是对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调研和考查.二、命题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和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教科版2册教材并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三、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意见,落实有关学业考试命题的精神.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

3、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防止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应注意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科学问题,与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命题中,克服繁、难、偏、怪题,不出是似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考查.3、时代性:强化与社会、生产、生活、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科学素养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四、

4、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1目标要求考试目标是指列入考试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在认知领域应达到水平.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我们确定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具体说明如下:知道包括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对学习过的科学基础知识内容能记忆和再认.记住有关科学用语的意义;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图形符号的意义;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变化的现象等.即知道是什么.了解包括认识、看懂、识别、能表示等: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即知道为什么.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与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生活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5、进行简单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能够运用.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 上述三个层次的能力水平,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2考试内容和要求科学探究单 元测 试 内 容要求科学探究1认识科学探究01 知道科学探究涉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A02 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A03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A04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与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B05

6、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B06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B07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B08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A2.提出问题09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B10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B11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B3.猜想与假设12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B13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B4.制定计划14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B15 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 B5.

7、观察、实验、制作16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B17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C18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B19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如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并作实验记录.C20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如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会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B21 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制作火山、地层模型等. A22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起重机模型、

8、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 B6.搜集整理信息23 会查阅书刊与其他信息源. B24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B7.思考与结论25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B26 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B27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B8.表达与交流28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B29学会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A30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 元测 试 内 容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31 想知道,爱提问. A32

9、喜欢大胆想象. A33 尊重证据. A34 能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A35 愿意合作与交流. B36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B2.对待科学37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38 不迷信权威. A3.对待自然39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A40 珍爱生命. B41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B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4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B43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B44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A生命世界序号测 试 内 容要求45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

10、多彩. B46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A47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B48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B49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A50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A51了解放大镜原理与操作要领.B52掌握显微镜操作和观察应用C5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A54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A55认识到生物维持生命都要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 B56知道微生物相关知识B57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A58了解昆虫初步知识.B59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11、. B物质世界单 元测 试 内 容要求界1.物体与物质物体与物质之一:物体的特征60 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A61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B62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A63以铁、水泥为例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物体与物质之四:物质的利用64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A65以酒精为例,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与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注意安全与健

12、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 A66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B67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A运动与力之三:简单机械68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C69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B5磁现象70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与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C71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B宇宙单 元测 试 内 容要求五、地球与宇宙天空中的星体水72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A73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A74意识到

13、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B75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与主要原因. A1太阳和月球76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A77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B78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B79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A80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B太阳系、银河系与宇宙空间81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B82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A83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B84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与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A85知道四季的代表星座. A探索宇宙的历史86知道太阳系、银河系与宇宙的关系. A87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A8

14、8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A89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A有关科学探究实验六年级上册序号所属课题实验名称学生分组教师演示备注11.2研究杠杆的秘密P521.3杠杆类工具的比较P731.3小杆秤的研究P941.4研究轮轴的作用P1051.4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P1161.5定滑轮作用的研究P1271.5动滑轮作用的研究P1381.6滑轮组作用的研究P1591.7研究斜面的作用P16101.7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P17111.8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P19122.1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P27132.1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

15、P28142.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P29152.2瓦楞纸板的研究P30162.3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P31172.3搭一个瓜皮拱P32182.4塑料饮料瓶的观察P35192.5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P37202.6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P39213.1通电线圈和指南针P49223.2制作铁钉电磁铁P50233.2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P51243.3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P54253.4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P57263.5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P58273.5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P59284.5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P79六年级下册序号所属课题实验名称学生分组教师演示备注11.1放大镜下的新

16、发现P221.2奇特的身体构造P531.3美丽的晶体P741.3制作晶体P851.4做个简易显微镜P1061.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P1271.6生物细胞的观察P1581.7观察水中的微生物P1792.1让物质发生变化P27102.2混合沙和豆子P28112.2观察白糖的变化P29122.3米饭、淀粉和碘酒P30132.3寻找淀粉的踪迹P31142.4观察小苏打和白醋P32152.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P32162.4产生了什么气体P33172.5观察铁锈P34182.6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P36192.7铁生锈的快慢P39202.8制作饮料P41214.6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P81

17、22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P84五、 纸质测试试卷结构1.难度结构: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 811,整卷难度值为0.85左右.2.内容结构:全卷知识覆盖面达70以上.其中:科学探究约40渗透到其他三个主题中进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约10%在其他三主题中进行考查、生命世界约35%、物质世界45%、宇宙20%.3.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含连线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在上述适当题型中设置一定分值的开放性试题.4、水平测试为开卷笔试.5考试时量:用时约30分钟.6分值:100分.7、评价形式:只定合格与待合格结论.得分在60分以上为合格,59分与其以下为待合格.六、题型示例2015教

18、科版科学毕业水平测试开卷模拟题题号一二总分等第得分等第评价说明:得分在60分以上为合格; 60分以下为待合格.一、我会选择40分 1、下列建筑物采用了拱形结构的是.A 艾菲尔铁塔 B 赵州桥 C 体育馆 2、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无关.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C 、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3、人的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一般为.A 6岁 B 8岁 C 10岁 D 20岁 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最多的是.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5、把两种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的是.A、沙和豆子B、水和油C、小苏打和醋 6、中国民间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的是.A 盘古开天 B 女娲

19、补天 C 嫦娥奔月 7、制造了地动仪的科学家是.A 张衡 B 石申 C 祖冲之 D 郭守敬 8、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有:.A、急性肠炎 B、感冒 C、脂肪肝D、高血压 9、捆绑一个稳定的支架,至少需要 根木棍.A、2 B、3 C、5 10、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A、水草 B、鱼类 C、鸭子 D、浮游生物二、我会汇报60分11. 按要求分别在下图杠杆尺右侧A、B、C、F 处挂一串钩码,使杠杆保持平衡. A点处挂钩码 B点处挂钩码C点处挂钩码 F点处挂钩码12根据左下图磁针被电磁铁吸引的情况,填出图中两条电磁铁的南极与北极.13. 用画线代替绳子,把右上图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既能改变用力方

20、向又能省力的滑轮组.14. 有表面同样平整光滑的4块杉木板,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和80厘米,小敏用它们分别搭在一个高为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 4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如下图:A B C D再沿着这些斜面将250克的物体从斜面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用测力计测得所需的拉力分别如下表:斜面的状况不使用斜面A斜面B斜面C斜面D斜面拉力的大小牛 1.71.351.251.151如果不使用斜面,直接把物体提到10厘米高的地方,需要多大的向上的拉力呢?把数据填写在表格中.1000克=9.8牛2根据观测到的实验数据,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把结论写在下面横线上._15将下面这些概念

21、名称填在方框中,形成一张简单生物分类图.生物微生物动物、哺乳动物、有脊椎动物、鱼类、鸟类、无脊椎动物、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苔藓类植物16、回忆学习作纸造一座桥的学习实践活动.完成下表桥的设计方案.使用材料报纸一张,胶带少量设计简图结构说明制作步骤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CCCABBA二、我会汇报60分11.12分,每处3分 A处12个钩码;B处3个钩码;C处4个钩码;F处2个钩码.128分,每空2分上左S右N;下左N右S13. 6分答案略.14.10分,每空5分12.452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其他合理说法均可1512分,每空1分略16、12分,每框3分答案略.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