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0462653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危重患者的护理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詹艳春写在课前的话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开展,监护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监护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监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 ICU 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课件详细介绍了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国内外的开展历程,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ICU专科护士的执业要求,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危重症医学定义ICU 的英文全称是 Intensive Care Unit ,中文名称是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病房等,*及*地区多称为深切治疗部。危重病医学英文全称是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C

2、CM 。 二、危重症医学的特点 ICU 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 ICU 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危重症医学国内外开展历程是怎样的.三、危重症医学的开展历程 在 ICU 的开展历程中充分表达了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重症医学的护理始祖南丁格尔。 1854 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的战地医院由于管理不善,条件恶劣又没有护士护理受伤士兵,使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 40 。 南丁格尔向当时政府申请率领了38名护士来到了前线,起初医生们非常拒绝他们,甚至不让南丁

3、格尔进病房,但是南丁格尔并没有计较这些, 采取了危重症集中护理等措施, 控制士兵感染改善士兵营养,改善病房通风环境等措施在半年的时间里,战地医院的伤员死亡率降到了 2.2 。 这一成绩震惊英国朝野,得到了一片好评。 1863 年,南丁格尔在 Notes of Hospitals 中撰写到:在一个常见的,即使是小的医院中,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 ICU 的起源。 1923 年 walter Dandy 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 3Beds) 。 193

4、7 年麻省总院 Robter mason 建立术后恢复室,是由外科和麻醉科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建立休克病房。24 小时内总有 1 名医生或 1 名护士及其助手,12 小时一班,测血压,开放静脉,早期复苏,使休克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打仗期间大量的人都到了前线, 由于前方人力缺乏, 就把相应的一些专科ICU全部集中在一起,在前方成立了集中恢复室。1947 年,美国宾州,成立麻醉学术小组,进展306例死亡病人分析,发现有效的监测可以使死亡率下降 50% 。有方案的针对性监测, 需要一批具有休克的病生理知识的重症医生。第一次提出ICU要有专业的人员。ICU的开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二战以后

5、开展进入低谷,一直到 1952 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脊髓灰质炎侵犯脊髓前角,影响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死亡率 87%。Lassen 院长和 Ibsen 麻醉师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雇佣 200 名医学生和护士进展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 Engstrom 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下降至 40% 以下。 图1 图1所示的这个像大工厂一样的全是铁肺,这是当时的一个体育馆里面,呼吸衰竭的病人躺在铁肺里面,旁边有护士照顾,医生查房,治疗师指导病人呼吸,这些措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由于哥本哈根事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 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 ICU ,并激发了危重

6、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开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年后, frank 和 john 在美国又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病房里设置了计算机监护系统,系统工程师成为了监护队伍的一局部,护士队伍也得到了开展,他们对 ICU 内应用的特殊技术有专门的经历,并在 ICU 内各岗位担任具体工作。这导制护理学分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产生。 1958 年,世界上第一个 ICU 在马里*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Peter sofar( 麻醉教授, CPR 之父,与 Mark Ravitch( 外科医师共同建立ICU。 它首先提出对重症病人的 24 小时优化医疗和护理。

7、它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内部医师麻醉住院医师的 ICU 。提出 ICU 必须简单有效,一切设施尽可能简单,技术标准尽可能一致,使置身其中的人易于掌握理解。 1963 年 Peter sofar 移师匹兹堡,成立了麻醉与危重医学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学科危重医学培训中心,迄今已经培养出包括麻醉、外科、内科、儿科和急救科等学科在内的 500 多位高级专家。 1997 年,美国有超过 5000 家 ICUs 在运作。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 开展起步较晚,1970 年以后、*的一些医院创立了三衰病房、呼衰、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元内,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已经逐渐开

8、场实现将危重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开展模式。1982 年,曾宪九 教授、 陈德昌 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现代意义的 ICU 病床。1984 年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 这是我们国内第一家ICU。随后90年 卫生部公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危重病医学的开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 ICU ,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 ICU ,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展监护抢救。 在 ICU 诞生以来的 50 余年间,ICU 开展之快为医学史上所罕见。目前在西方兴旺国家,200 *床位

9、以上的医院要求至少拥有一个 ICU ,有的国家甚至立法规定新建医院必须备有 ICU 建制。ICU 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受到如此巨大的重视,是与其所取得的业绩和现代医学开展的需要分不开的。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开展进步的必然产物。1940s,出现大量休克病人,我们对病人进展早期液体复苏使大批病人生命得到挽救。1950s,大家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以后,出现肾衰,可能考虑休克复苏切入点还不够早,病人开场有失血,低血容量表现就开场液体复苏,及时纠正肾灌注缺乏,改善肾衰。 1960s,越战期间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后出现呼衰,这是由于1842年欧洲霍乱大流行后大规模输液得到应用。休克复苏

10、时要给病人灌大量液体早期复苏,病人平时心输量每分钟 4升 到 6升 ,当灌注大量液体进展复苏时病人心输量可能涨到每分钟 14升 、16升 甚至每分钟 20升 ,来自全身血液都要经过肺,满足体循环需求,肺水增加造成病人呼衰,不灌液病人就要肾衰,休克,因此我们又推出了正压通气使用,使压力增高肺的进水压增加,静水压与肺泡内压差降低。病人肺水减少,那肺弥散距离减少,氧和改善了。 1973 年,发现序贯性系统衰竭, 1976 提出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1992 ,认识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 危重症医学开展日新月异。 灾难应急的需求是危重症医学开展的动力。19 世纪,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第二

11、次世界大战 , 朝鲜战争 , 越南战争 ,2003 年的 SARS 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ICU , 危重症医学已经被大家认可,一直到后来的猪链球菌、禽流感、以至甲型H1N1重病人的救治都显示出了ICU的重要性,2021 年的汶川地震, 2021 年的*地震 重症病医学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开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密不可分。1972 年,美国在 28 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SCCM ,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方案、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

12、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根底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1980 年在日本 Nishimura 和菲律宾的 Gomez 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 (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WPACCM) 。 1982 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 ESICM 。并对危重病医学所涉及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 Sepsi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等,从根底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

13、些都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学之林。 1997 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2 年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成立; 2005 年 3 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这些均为进一步确立中国危重病医学学科地位以及持续快速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 年 6 月,获正式学科代码 320.58 。 危重症医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开展的结果。 首先科技开展使得对多种生命功能指标的监测成为可能。社会进步使得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老年人器官功能储藏下降。再者社会经济开展使得政府和群众对于危重病人救治的保障支付能力提高。此外人的生命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 平时疾病与灾害

14、瘟疫。 危重症医学是21世纪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是*学科。从 1990 年至今,重症监护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诸如脑血管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之类的病人的花费;较为先进而复杂的外科手术的开展,比方肝、肺、心、小肠和胰腺的移植,使移植后的重症监护受到重视;无创性监护仪的推广,大大降低了重症病人需要花费的费用和诸如感染之类的医疗 / 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在特定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的重症病人中推广药物治疗,减少了病人在重症监护室和医院中度过的时间。 正像重症医学在短期内所积蓄的理论系统、信息来源、医疗措施、科研方法等根底是数年前大多数临床学者们所无法想象的一样,重症医学的开展趋势正预示着其在二十一世纪将出现重

15、大突破。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窗体顶端A.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开展进步的必然产物B. 灾难应急的需求是危重症医学开展的动力C. 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开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无关D. 危重症医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开展的结果窗体底端A.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开展进步的必然产物B. 灾难应急的需求是危重症医学开展的动力C. 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开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无关D. 危重症医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开展的结果正确答案:C解析: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开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密不可分。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

16、e 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方案、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根底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PACCM)。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并对危重病医学所涉及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Sep

17、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从根底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些都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学之林。四、我国 ICU 高级护理人才培养 ICU 作为一种专业在我国仅有 20 多年的历史 , 由于受相关政策和护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 ICU 高级护理人才的梯队模式还没有建立 , 从事 ICU 专业的入门条件和资格认证工作尚在起步阶段 。虽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建立护理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和任期考核制度 , 但由于专业技术职称考核属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 , 很难表达 ICU 高级护理人才的学术水平和专业价值。 我国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 具

18、备培养条件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工作在临床一线的 ICU 资深护士或自然形成的护理专家 , 虽然在 ICU 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但由于没有权威机构的资格认证 , 得不到医院或病人的认可,其专业价值与实际收入也不相符,给 ICU 人才资源的使用与改革带来许多困难。目前 , 、*等大城市为提高 ICU 人才素质 , 已着手采用继续教育方式培养 ICU 专科护士 , 特殊岗位专科护士持证上岗意识已经形成。专科护士培养势在必行。随着诊疗技术的开展,只有不断培养专科护理人员,才能使监护技能、重症护理质量提高,从而适应医学的开展,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建立、健全完善的监护体系,培养出更多的从

19、事 ICU 专科护理的人才,促进专科重症护理水平的提高。 早在2002 年,护理学会受市卫生局委托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工作。2005 年卫生部公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开展规划纲要 (2005-2021) , 依据规划纲要的精神 , 建立和开展专科护士制度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开展的重要方略,也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根底。 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是什么.五、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 2002 年9 月10 日 ,市卫生局制定了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标准 ( 试行 ) , 标准提到 对开展 ICU 专业的医院从硬件设施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为此,特拟定本标准,对专

20、科护士实行资格管理,以确保病人住 ICU 期间的医疗护理平安。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风险,保证病人医疗护理平安 , 抑制医院用人的随意性 , 我市参照国际 ICU 专科护士资格准入条件,制定本标准。 标准中规定了 申请 ICU 护士执业的条件,首先必须具有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 ( 含专科 ) 毕业证书,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再者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 , 有临床多个科室 2 年以上的轮转经历 ( 在急诊科、麻醉科、 ICU 工作者优先 ) 。具备以上条件 , 方有资格申请承受 ICU 专科护士的培训。 标准中还规定了从事ICU专科护士的职业标准

21、。首先热爱 ICU 专科护理工作 , 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具有专业研究能力和根底监护及系统监护知识 , 理论考试合格;经专家组评定 , 在病人多脏器功能动态监测、临床病情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监测参数掌握上 , 到达专业要求,并对监测仪器异常情况具有一定的排障能力。再者熟练掌握 ICU 常规设备仪器的操作技术,较熟练地掌握心肺复苏根本技术及复苏后生命支持技术,能系统掌握整体护理程序 , 实施护理援助方案,本人身体安康 , 能适应高强度紧*的工作。 申请ICU护士执业的条件是 窗体顶端A. 必须具有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含专科)毕业证书B. 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准入

22、条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C.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 有临床多个科室2年以上的轮转经历(在急诊科、麻醉科、 ICU工作者优先)D. 以上都是窗体底端A. 必须具有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含专科)毕业证书B. 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C.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 有临床多个科室2年以上的轮转经历(在急诊科、麻醉科、 ICU工作者优先)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标准中规定了申请ICU护士执业的条件,首先必须具有卫生行政和教育部门认定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含专科)毕业证书,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再者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

23、 有临床多个科室2年以上的轮转经历(在急诊科、麻醉科、 ICU工作者优先)。具备以上条件, 方有资格申请承受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六、ICU 专科护士的执业要求 已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 , 经 6 个月专科培训 , 考试成绩合格 , 综合素质达标 , 即可申请执业。市卫生局委托护理学会对到达 ICU 专科护士执业标准的护士进展监视管理 , 并负责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证书的颁发和效验工作 ( 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证书由市卫生局监制 ) 。凡取得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证书者 , 应自觉承受行业学会的督查和社会监视。如有违规行为 , 行业学会有权收回其执业证书,并有权对其不良的行医行为向

24、社会公示。 同时也对各医院提出要求。各医院对持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证书并在 ICU 高风险、高技术要求的岗位上工作的护士在待遇上应有所提高,凡持有市 ICU 专科护士执业证书必须承受行业协会规定的终生护理教育 , 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七、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指南 ( 试行 ) 卫生部 2021.2 2021 年 2 月,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指南再次重申了对ICU专业护士的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

25、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此外还需掌握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因此 ICU 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策略是分两步走的。 第一步培养专科护士。首先建立 ICU 特殊岗位护士的准入制度,明确 ICU 专科护士的入门条件、培训标准和培训标准;确定 ICU 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授权认证机构、资格认证条件及复审条件等。参照我国护士注册的实施方法,在规定的年限内实现 ICU 专科护士持证上岗制度。第二步在有研究生教育的资深护理院校建立 S 教育工程。明确我国 I

26、CU 领域 S 的学位要求、职称要求、课程设置和实习要求 ; 参照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方法建立 S 资格认证体系,使我国 ICU 高级护理人才梯队培养构造符合现代监护要求 , 与 ICU 开展趋势相匹配。 八、小结 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开展,监护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监护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监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 ICU 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许多兴旺国家借鉴美国高级执业护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 在 ICU 监护领域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专科护士和有较高造诣的临床护理专家,走出一条 ICU 人才培养的专业开展之路。我国监护人员培养尽快与国际接轨,减少无序培养造成的浪费 , 有必要借鉴国外经历,确立符合国情的 ICU 高级护理人才培养与开展的思路。 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该课件首先详细介绍了危重症医学定义,特点,然后介绍了危重症医学国内外开展历程,我国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从事ICU专科护士的职业标准,ICU专科护士的执业要求,为临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