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课程总结答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044191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探课程总结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探课程总结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探课程总结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化探课程总结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探课程总结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总结第一章 勘查地球化学基本概念 元素分布和分配的概念元素分布、分配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元素在地球各圈层的分布 特别是地壳表层各地质体间及各类岩石、矿物间的分布、分配不考虑成因联系其二:是元素在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分布、分配考虑成因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结果 是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分配存在形式,分布空间展布元素的存在形式 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吸附离子元素的迁移方式化学及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迁移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化学找矿的概念、研究对象所谓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中的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的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的发生变化的现象。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发

2、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的过程来进行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系统:大气圈、水泉、生物圈、岩石圈表层地球化学找矿的一般过程及特点 :是通过系统采集地球表层系统中某种天然物质,分析其中化学元素,研究元素或其他地球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发现异常,并研究异常与矿体的可能成因联系,最终追索并找到矿体第二章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晕元素的迁移方式及影响因素在围岩中微量元素的液相迁移主要有渗透和扩散两种方式渗透迁移:是由于压力差而造成的。当围岩中存在着压力差时,作为溶质的成矿有关的组分与溶液一起沿着岩石的裂隙和孔隙流动而产生迁移。地壳不同的深度的压力差是促使含矿溶液沿构造通道向上部岩层迁移的主要原因,而构造活动时岩层破

3、裂产生的局部压力差,则能引导含矿溶液离开主要通道向围岩裂隙中压力低的各个方向迁移。扩散迁移:由于浓度差引起成矿有关组分的迁移。含矿溶液与围岩粒间溶液接触时,因两者浓度不同,使原来的组分向低浓度的围岩粒间移动,直至浓度达到平衡这两种方式一般同时存在,但条件不同侧重点不同,构造线方向以渗透迁移为主,矿体两侧致密岩石以扩散迁移为主,初期上升以渗透维护组,后期含矿溶液流动停滞,则以扩散为主。引起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含矿溶液进入开阔断裂带,外部压力降低,挥发物质气化逸出,造成有关物质沉淀热液随远离岩浆而冷却;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改变了溶液的成分或PH EH在近地表处氧化使络合物分界与下渗的地下水

4、相遇而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迁移的因素:含矿溶液的性质:原始浓度大易发生扩散迁移,温度增高扩散速度大,压力差大,利于元素的渗透迁移构造:断裂为迁移提供了通道,并使含矿溶液上升而在围岩中扩散渗透。其次由于构造活动,能改变局部的物理化学性质,使溶液中的成矿物质沉淀。围岩性质:岩石的化学性质获评,有利于元素的富集而形成富矿,岩石孔隙率大,空孔隙间联通情况好,有利于元素的渗透迁移岩石地球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检查、验证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目标判断剥蚀程度,寻找盲矿体指导勘探工程利用预测深部矿体目前主要应用在矿产的普查评价阶段。对有矿化、蚀变或物探、化探异常的找矿远景地段,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可寻找矿体

5、,并对矿化蚀变带或物探化探异常区的找矿远景做出评价。(1)评价矿化带寻找盲矿体研究成矿成晕的过程,建立评价指标,指导盲矿寻找;研究晕的分带性,确定剥蚀程度,知道找盲矿;研究狂汗死及原生晕的组分特征,预测矿石类型;研究原生晕的形成机理,预测深部矿化规模(2)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评价地质体的含矿性评价地层的含矿性;评价侵入体的含矿性;评价断裂构造的含矿性;评价蚀变岩石的含矿性(3)用于区域地质研究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沉积环境的分析;侵入体的划分,对比和成因分析;变质岩原岩类别的判断第三章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矿元素次生分散的概念地下深部形成的矿体,矿化及原生晕,与围岩一样在表生代经受各种风化作用,其中的

6、元素随着矿物的破碎或溶解,都会向外迁移产生次生分散而形成次生晕成矿元素次生分散的控制因素矿物性质:如矿物的耐风化能力,结晶条件是否接近地表表生条件;硫化物最不稳定物理化学环境:如氢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对元素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和迁移能力的控制生物的作用:如植物的生长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其决定着水分、植被及土壤类型第四章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分散流的概念矿体及其原生晕、次生晕中的元素,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冲刷和溶解作用下,使成矿有关的元素部分被水带入水系中,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沉淀出来,在河流和溪流的底部的沉积物中形成某些元素含量增高的地段,即分散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主要应用在区域找矿中的

7、应用:主要是在普查找矿阶段用于区域找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反映矿化系列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受各种元素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反映各元素的活动规律,可用于异常源追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地层;研究岩体;研究断裂构造第五章 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水晕的概念矿体及其原生晕和次生晕中的元素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他们中一些可溶性元素转入水中,使水中某些元素含量增高,或者水的其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即形成水晕水化学异常的形成方式溶解、氧化、电化学溶解、碳酸的作用、生物的作用、胶体的作用第六章 气体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的指示气体及其所指示的矿床类型汞蒸气:汞矿床、金矿床、多金属矿床、银矿床、油

8、气田、煤田、地热田二氧化硫:所有硫化物矿床硫化氢:所有硫化物矿床二氧化碳:所有硫化物矿床、金矿床、煤田惰性气体:黄铜矿矿床碳氢化合物: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氮的氧化物:硝石矿床土壤汞气晕的特征及控制因素第七章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工作设计工作设计是指导化探工作开展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行动计划 工作设计编制完毕并经上级批准后即执行化探方法的选择依据和选择方法选择依据:根据工作的母的任务结合工作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选择方法:区域化探:中低山区甚至高寒山系采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地形平缓,残坡积层分布广泛水系不发育时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普查:适合水系则用水系,适合土壤则用土壤

9、,基岩出露良好时可用烟花四地球化学测量详查勘探:视条件使用如何选择指示元素选择原则:能指示矿床大体位置;能区分矿异常和非异常;形成的异常要清晰和具一定规模;能用快速、简便、灵敏、经济的分析方法加以确定;选择的数目要少选择的方法:类比法、理论分析法、扫视法采样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水文地球化学测量第八章 化探分析方法样品的主要制备方法岩石、矿石:粗碎、中碎、缩分、细磨至分析粒级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干燥、筛分、磨细至分析粒级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第九章 化探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

10、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判别法要求: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第十章 资料整理及异常值的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背景上限的概念背景及背景上限的主要确定方法(重点:直方图解法、计算法)地球化学找矿资料的分类采样记录本、地质观察记录本、各种

11、送样单、分析及鉴定报告、现场测定记录、测量成果、有关照片等异常解释与评价的任务与要求普查找矿时一、 分析各类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布的规律性,阐明他们与不同时代地层、沉积建造、变质建造,岩浆杂岩体的成因联系,以及与主要控岩与控矿构造的空间联系二、 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测量,矿产分布的资料,进行找矿预测,划分出各类矿床找矿远景区、成矿带。普查评价时一、 区分与矿体直接有关的异常、矿化异常和由其他的肢体引起的非矿异常二、 对矿异常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隐伏矿体可能的类型,基本产状与赋存部位,提出探矿工程验证与施工位置。异常解释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地球化学的等级评价;类比评价异常、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评价异常;利用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的分类(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