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100342880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丰富论证手法,精心锤炼语言动静人生升格示范作者:王淦生来源:作文通讯高中2019年第9期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王淦生题目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万事万物,一动一静,动静适宜,新陈代谢,循环往复。芸芸众生,“趣舍万殊,静躁不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动,是躁动,是行动,是创造;静,是宁静,是静止,是平衡。静能生慧,慧能促行,行能达成。动静相生,自然充满生机;动静结合,社会充满和谐;静水深流,人生充满智慧。题目解析这道作文题主要在“动”和“静”二字上做文章。所供材料可分三个层次解读。第一个层次,由两句古诗引出世

2、间万物动静相衬、动静相生的道理,告诉人们,动静适宜方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第二个层次,引用兰亭集序中的诗句,阐述了动与静的特点。第三个层次,具体分析动和静的含义与意义,交代了动和静在生活中的价值,指出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动静结合才能打造和谐社会。作文前,应先仔细品读这段满含哲理的话,了解每句话蕴含的深刻道理,再概括整段话的主旨,从而选取、确定作文立意。作文可以以材料某一层次的内容为主题来写,亦可以以整段话的主旨为主题;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重点阐述动或静的意义和价值,亦可辩证分析动与静相衬相生的道理。当然,最好能开口小一点儿、挖掘深一点儿、议论透一点儿。至于文体的选择,最好选择议论性散文,追求立

3、意新颖、妙趣横生、内涵丰富。病文展示动静人生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夏钒美好的人生,应该是“动”与“静”巧妙相融的。人生,不能没有进取心。我们应该用进取的“动”创造人生的辉煌。(开头两段开门见山,揭示了作文主题。但是这样的开头有明显不足:缺少导入,读来稍突兀;对动和静的内涵未作诠释,语义含混;两段话之间也缺少过渡。)蛹脱壳而出,化成翩翩飞舞的蝴蝶;植物在岩石缝隙中扎根,开出美丽的花朵;鹱鸟飞越海洋,最终拥有了幸福的家庭万物进取,才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人生没有了进取,人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就如停滞不前的时钟,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钟点。我们若只留恋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永远无法到达

4、彼岸的天堂。(这一段通过对比论证和排比论证,突出了“动”的意义。但是语言表达上还要进一步推敲,以达到表意清楚、突出主旨的目的。最后亦应点出“不思进取”的特点,从反面证明“动”的意义。)蕴藏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进取的“动”,还有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至善至美”前宜加上“同样”之类的修饰性词语,否则岂不是“静”的境界美于“动”的境界了?着强大的力量,把最明净、最澄澈的一面推及灵魂深处。这,就是“静”。静,是心灵发岀的深呼吸,是喧哗与浮躁中的宜人阳光。(这一段同样存在语言上的问题,作者应当细心推敲语言,力求表达精准。)但丁曾这样描述人们“不断进取”的欲望:他们开始只是渴望得到一个苹果,随后却

5、逐渐变为渴望得到一头小羊;再进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渴望得到马匹(应对这句话稍作分析,以转入下文的议论。)可见,人生一味求“动”是不完美的。“动”就像不停飞驰的车轮,长久运转必然滞重。(这个比喻不甚精当,要改动。)一味地“动”,是对生命资源的过度掠夺,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负重。所谓“你假如只将眼光停留在财物上面,你便从真理之光中收获黑暗”。(这里如果加上一个反面的事例会更好,可以避免文章在论据使用方面过于单调。)“静”,才会安抚心灵,让身心享受愉悦,让心态更坦然。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

6、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今天,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这里应当适当补充一些事实论据,丰富文章内容,避免论据单一。)“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给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给你宁静与安闲。如果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就没有人生的俯瞰;如果没有“静”,就不会有人生的淡定与沉着,不会有生命的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也要静得精彩!一个忙于奔波的人需要“静”下来对自己的静,对周围的静,以及对功利的静。学会“静”,我们才会从容应对繁杂的生活,才会

7、不断改变生活模式,才会让自己的脚步更轻松。让“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让“静”去感悟生命的柔美!(全文收束有力,但在内容上有些偏重于对“静”的赞誉,故在赞美“静”的美好之前要加上一段赞美“动”的价值的话,使结尾做到动静均衡,且与上文呼应。)病文分析这篇文章立意鲜明,层次清晰,富于文采,激情洋溢。但存在三方面不足:一、论证手法单一。整篇文章论证上皆为引证,缺少例证。事实胜于雄辩,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事实论据,内容便会显得单薄,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二、弓I入话题时稍突兀,总结全篇时有失偏颇,段落之间缺少过渡,影响了前后照应和文气连贯。三、表达富于激情但欠精准,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甚至造成读者误解。升

8、格要点针对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修改、升格:、适当添加事例论据,丰富文章内容,使论证手法多样化,说服力更强。、仔细推敲斟酌文章语言,使表达更准确,表意更清晰。三、精心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文章导入更自然,总结更到位,做到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如果做到这三方面,这篇文章自然会从二类文升格为一类文。升格展示动静人生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夏钒世间万物,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生生不息。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然。因此,美好的人生,当亦动亦静,动静相融。对人生而言,动,是行动,是进取,是拼搏。我们应当用“动”创造人生的辉煌。(修改后的开头,语言简洁明快,入题更自然,主题更鲜明,与命题材料联系更紧

9、密。)蛹脱壳而出,化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苗在土壤中扎根,生长成参天大树;鹱鸟飞越千山万水,觅得了心爱的伴侣正是一个“动”字,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没有行动,人生便好似停摆的时钟,永远找不到正确的钟点;没有进取,人便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拼搏,人生便只能随光阴流逝了无痕迹人若失去“动”的欲望和勇气,只留恋于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会如冈察洛夫笔下那位连床都懒得下的奥勃洛莫夫,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天堂,甚至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多余人”。(这一段进行了两方面修改:一是对词句进行了增删润色,使论述语言更贴近主题,更富有文采;二是添加了奥勃洛莫夫的例子,使内容更丰富,论证更有力。)但是,在

10、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波澜壮阔的大境界外,还有一种同样至善至美的大境界,这就是“静”。这种境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最明净、最澄澈的精神的阳光送达我们的灵魂深处。“静”,是心灵发出的深呼吸,是喧嚣的风暴退却后的宁静的蓝天,是人类最后一处精神家园。(这一段的修改重在词句的增删和润色,修改后表达更精准,排比的运用也使语言更有气势。)但丁曾这样描述人们“不断进取”的欲望:他们开始只是渴望得到一个苹果,随后逐渐变为渴望得到一头小羊;再进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渴望得到马匹这句话堪称是成语“欲壑难填”的形象化表达。(结尾添加简单一句话,表明了欲望的“不断进取”乃是人类的

11、共性,也是不好的,要以“静”来抑制。)可见,人生一味求“动”并不可取。“动”,就像不停加载的车辆,长久运转必然不堪重负。一味求“动”,是对生命资源的过度掠夺,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负重。想想柳宗元的寓言中那只名叫“蝂”的小虫,岂不正是死在自己“不断进取”的欲望之下?(这一段修改了一个比喻句,添加了一则例证材料。修改后表达更精当,材料更丰富。)“静”,是安抚心灵的良药,让身心享受愉悦,让心态更坦然。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

12、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今天,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如兀坐听雪溜竟日的徐霞客,如隐居瓦尔登湖的梭罗(段末添加了一组事实论据,意在丰富论据内容,使论证手法多样化,也显示岀作者的文学功底。)“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给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给你宁静与安闲。如果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就没有人生的俯瞰;如果没有“静”,就不会有人生的淡定与沉着,不会有生命的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也要“静”得精彩!趁着年轻,我们要行动,要进取,要拼搏,如此才会让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才会为我们身处的世界

13、添砖加瓦,才能不枉一生。同时,一个忙于奔波的人也要让自己能够“静”下来静对自己,静对自然,静对社会,静对功利。学会“静”,我们才能从容应对繁杂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在不良的生存状态里轻松转身,才能让自己的步履更轻松、更自信。(修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添加对“动”的总结,使结尾“动”“静”平衡,呼应开头,照应全文;二是词句上进行了润色,使表达更准确,语言更有文采。)以“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以“静”去感悟生命的柔美!升格点评升格后的文章,一是立意准确,观点辩证,体现了议论文的思辨性,强调了人生中“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二是论证手法上做到了丰富多样,引证、例证和类比论证相结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是思路明晰,结构清楚,首尾呼应,整篇文章文气贯通,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四是语言凝练,表达精准,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优美,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