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031347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同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同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同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大同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原文及翻译(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大同一一礼记礼运为西汉儒家学者所记之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 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 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 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

2、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 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 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译文】 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叹的样子。孔子之弹,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何感叹呢”孔子说:“(说到)原始社会至善至美的那些准则的实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禹汤文武相比),我赶不上他们,却也有志于此啊!”“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

3、,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 父者、老而无子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男人有职份,女人有夫家。财物, 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 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

4、待财务和出力都 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 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 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 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 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 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 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 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 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

5、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 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二)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赛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 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

6、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 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 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 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涓噓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现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 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

7、国之 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 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 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 帝、三王之所以无故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 不入秦,此所谓 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讎,内自虚而

8、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译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之事,私下认为是搞错了。从前秦缪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 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 不生在秦国,而秦缪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 风易俗,人民因此众多,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 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 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山东六国的合纵

9、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 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国君公室,杜绝外戚私门,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 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 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壁之类宝物,悬挂明月珠,佩带太阿剑,驾 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 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就该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

10、,郑、卫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通弓吐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姬妾、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 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缀绕珍珠的发簪、 镶嵌珠子的耳环、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 而郑、卫、桑间、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 在舍弃击瓮敲击而追求郑、卫之音,撤下弹筝奏曲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 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

11、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 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侨民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 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军队强就将士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 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 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 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故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 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

12、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可值得宝贵的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却愿意效忠的成群。如 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 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三)许行?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 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今也,滕有仓廩府库,

13、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 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 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 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 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

14、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 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潔,而注诸海;决 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 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 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

15、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 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 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 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失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 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

16、之道,相率而为伪者 也,恶能治国家! ”翻译: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 百姓。”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 治理天下。现在,滕

17、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 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 ”陈相说:对。”孟子说:许 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 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 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 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

18、 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 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 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 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 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 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 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当唐尧的时候,

19、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 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 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 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潔水, 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 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 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 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 唐尧又为此担

20、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 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 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 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 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 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 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 贤人却很难。孔子说: 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 天。广大辽

21、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 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 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 上罢了! ”陈相说: “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 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 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 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孟子说: “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 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 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会

22、去 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 里能治好国家! ”(四)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 凡我父兄昆 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 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 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23、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 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 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 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 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为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 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 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24、。勾践之地, 南至于句无, 北至于御儿, 东至于鄞, 西至于姑蔑, 广运百里。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 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 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 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 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 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 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 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

25、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 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 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 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 誓之,曰: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 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 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

26、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 孰是君也,而 可无死乎 是故败吴于囿,又之败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翻译: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 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 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 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 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 不可不 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

27、经退守到会稽山 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 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 与越国和好。 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 不行 !吴国与越国, 是世代的仇敌, 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 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 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 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

28、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 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 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 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 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 我听说,古代讨伐一 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勾践对国人说道: 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 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

29、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 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 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 弟发誓说: 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 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 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 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

30、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 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 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 下令孤儿、 寡妇、 患病的人、 贫苦和重病的人, 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那些明智理之士, 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 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 让他们吃饱饭, 而切磋磨厉义理。 前来投奔四方之士, 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 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

31、 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 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 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 勾践就推辞说: 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 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 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 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 勾践就答应了, 于是招来大家宣誓, 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 国君, 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

32、水犀皮制成铠甲 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 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 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 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 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 说: 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 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这 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了吴国。(五)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

33、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 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 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 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

34、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 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 “季氏将对 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 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 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 “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 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 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 不行,就该辞职。 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 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 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冉有

35、说: “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 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 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 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 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 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 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 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36、(六)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 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 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 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 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

37、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 “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 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 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幵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 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

38、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 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 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 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 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

39、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 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 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幵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翻译: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

40、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 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 吧。”就收留了冯谖。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 ”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 ”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照别的门客那样给他备车吧。”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 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

41、人一样哩! ”后来又过了些时,冯谖 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这样, 冯谖就不再唱丁。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 问:“这 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 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

42、之我懦弱无能,整天 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 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 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 家里缺什么吧。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 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 “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

43、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 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 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 说:“嗯,先生,算了吧。”过了一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 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

44、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 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 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齐湣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辆四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 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 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 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 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