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0310365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机 密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汉 阴 县 人 民 政 府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二八年十一月 目第一章 项目综述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指导思想1三、规划原则1四、规划依据1五、规划期限1六、规划发展目标2第二章 汉阴县县情概况2一、自然环境条件2二、资源条件2三、区位交通条件3四、社会经济条件4第三章 汉阴县经济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规划5录一、汉阴县经济资源竞争优势评价5二、汉阴县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思路7三、汉阴县产业布局规划8第四章 安康市月河工业园区规划总体设计9一、打造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优势分析9二、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意义11三、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2、 11四、打造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12五、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整体构思13六、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13第五章 工业园区项目布局规划14一、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区规划 14二、工业园区项目规划 15第六章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规划 19一、交通设施规划19二、绿化景观规划20三、市政设施规划20四、环卫21五、防灾规划22第七章 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环保措施 22一、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23二、大气污染物治理23三、固废循环控制23第八章 工业园区近期建设规划24一、近期建设规划期限24二、近期建设安排24三、近期建设用地规模24第九章 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保障体系构建 25一、建

3、立园区组织管理保障体系25二、建立园区多方共建的资金保障体系25三、建立园区长效招商引资机制25四、建立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及运用机制25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机制25附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区位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功能结构分析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交通分析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绿化景观分析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近期建设图第一章 项目综述一、规划背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陕西省关于“关中率先、陕北跨越、陕南突破”的区域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中部产业西移及陕南突破发

4、展历史机遇。依托汉阴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按照汉阴县委、政府实施率先突破发展战略要求,奋力实施工业率先突破,落实“突破发展第一要务,主攻四大支柱工业,做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安康市汉阴月河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土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坚持“紧扣关键强重点、区域布局壮特色、统筹发展抓配套”的原则;紧紧围绕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平安富裕的新汉阴的宏伟目标,以工

5、业园区项目引进与布局为重点,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形成区域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生产要素、产业集群的载体,实施工业率先突破,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三、规划原则(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原则(二)生态优先、自然和谐原则(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原则(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五)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原则(六)优化布局、统筹城乡原则(七)综合利用、经济循环原则四、规划依据(一)国家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二)汉阴县城市总体规划(三)汉阴县城镇规划(四)汉阴县土地利用规划(五)安康市“十一五”规划(六)汉阴县“十一五”规划(七)陕西汉阴县旅游发展总

6、体规划(八)汉阴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五、规划期限根据国家、陕西省、安康市对新型工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充分考虑工业园区各项约束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工业园区长远发展需要,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近期:2008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02025年。六、规划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实现工业园区年产值过亿元企业数目达到40个以上,5000万元企业数目达到30个以上。汉阴月河工业园区单位土地投资100万元/亩以上,单位土地工业产值100万元/亩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以上。充分发挥汉阴县的区位

7、及各种资源优势,真正体现工业园区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将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和陕南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中小企业基地,为汉阴率先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 汉阴县县情概况一、自然环境条件(一)地理位置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地跨北纬32383309,东经1081110844之间。东连安康汉滨区,西接石泉,北和宁陕、汉滨区交界,南与西乡、镇巴、紫阳毗邻。县境东西宽约51 km,南北长约58 km,版图形似展翅雄鹰,总面积1347km2。(二)地形地貌汉阴县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东西横亘其间。汉江及其支流月河穿流三者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的“笔架式地形”特点。全县总体为山地地

8、貌,海拔2902128.3米,其中平川占6%,丘陵和山地占94%。地形结构基本是三山(秦岭、巴山、凤凰山)夹两川(汉江、月河),东北西南的地形剖面呈“W”形。(三)水文气象汉阴县的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各季节风向随大气环流而变化,累计最多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8%,其次为东北风和东风;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总辐射能量历年平均为108.05千卡/cm2;平均无霜期258天;降水丰沛,年降水量764.9929.7毫米;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汉阴发展生态农业及中草药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水文气象基础条件。(四)土壤植被汉阴县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黄棕壤占土壤的92%,棕壤占2%

9、,高产土壤占6%,土壤成份中富含硒元素。汉阴县生态植被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7.6%,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等荣誉称号。二、资源条件(一)矿产资源汉阴县地处秦巴加里东褶皱带中段,牛山元古界隆起的西端,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迄今为止,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能源及建材类非金属5大类,17个矿种。汉阴县主要矿产资源一览表(表2-1)序号矿种产地资源储量规模工作程度1水泥灰岩双河口镇中型普查2岩金酒店镇、龙垭镇、铁佛寺镇小型普查3铜平梁镇小型预查4钼涧池镇小型预查5砂金城关镇、双乳镇大型预查6石煤汉阳镇小型预查7辉长岩汉阳镇小型预查8褐铁矿汉阳镇小型预查9花岗岩城关

10、镇小型预查10铜双乳镇小型预查11锰平梁镇小型预查12瓦板岩酒店镇、铁佛寺镇小型预查13页岩城关镇大型预查(二)生物资源汉阴县物产丰富,生物资源居其首,尤其是当地水质及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野生动物400余种,种子植物3000多种。天麻、杜仲、金银花、柴胡等百余种中药材遍布全境,素有“中药材之乡”之称。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油菜、小麦和红薯、马铃薯等。经济林木主要为桑、桐、茶、漆等。(三)旅游资源汉阴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人文、民俗等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休闲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汉阴县主要旅游资源(表2-2)序号景区名称地理位置主要景点1两合崖景区蒲溪镇北二

11、里处,距汉白公路二百五十米观音阁、药王殿、灶司殿、三清宫、玄天宫、龙王潭等2大木坝森林公园安康市汉阴县中部,地跨凤凰山梁南北,东临紫阳县及汉阴县的永宁乡,南接漩涡镇,西北与城关镇相连集游览度假、休闲避暑、文化娱乐、会议接待、科普教育与一体3铁瓦殿距县城以西20公里,凤凰山北麓主峰原名“离尘寺”现名“铁瓦殿”为中南一大名胜4擂鼓台陕西紫阳、汉阴、安康3县(市)交界地带的凤凰山中段龙头峰、五副蛮驾山、蛤蟆石、发水大仙墓、红崖、牛角寨、天池山、莲花峰等5龙寨沟奇石景区县城东南15公里太白金景古寺、古洞穴、窈窕怪石、古寨堡等6水围寨景区汉阴县城西北3公里观音河水库、水围寨7文峰塔及明城墙城关镇古塔、城

12、墙8“三沈”纪念馆城关镇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沈氏三兄弟纪念馆。(四)水利资源汉阴县境内河流纵横,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388亿m3,其中:地表水3. 923亿m3,地下水1.465亿m3,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844.9 m3,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714 m3。全县境内有水库44处,总库容量2568万m3,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380万千瓦/时。(五)电力资源汉阴县电网供电区域包括全县18个乡镇、179个行政村,主网由110Kv汉阴变、35Kv涧池变、35Kv黄龙变、35Kv漩涡变四座变电站和35Kv汉涧线(导线型号LGJ-95,线路长9.107公里)、35Kv汉黄线(导线

13、型号LGJ-95,线路长14.841公里)、35Kv喜漩线(导线型号LGJ-70,线路长21.727公里)构成。汉江上的石泉水电站和安康水电站紧邻本县,同时规划建设的华电安康火电厂,保障了汉阴县工业发展的电力供应。三、区位交通条件汉阴县地处陕、川、渝、鄂四省交汇的安康市西部,阳安铁路横贯东西,东连襄渝线,西接宝成线, 316国道与在建的十天高速横穿县城,西康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经过汉阴县城东、西侧,距离均在50公里左右,由十天高速互相连接,密集的交通网通达全国。随着3条铁路(西康线、襄渝线、阳安线)复线及4条高速公路(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川陕高速)大动脉的建成投入使用,将使汉阴县成

14、为西部省市及陕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汉阴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良好区位优势,成为沟通西北、西南和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关中、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辐射区。汉阴县境内紫石公路沿汉江两岸东西横贯,有汉漩路、汉铜路、汉双路等13条县、乡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南北辐射。截至2007年底,全县有公路总里程1584公里,其中国道37公里,占2.34;县道150公里,占9.5;乡道275公里,占17.4%;村道1115公里,占70;专用旅游线6公里,占0.35。四、社会经济条件(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汉阴县辖18个乡镇,179行政村,耕地31万亩,总人口2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4

15、万人,占总人口的88.91。县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月河川道居住区集中,人口密度大,2007年全县劳务输出达到6.4万人。(二)经济状况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86亿元,同比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亿元,同比增长53.9%;财政总收入完成7243万元,同口径增长7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85元,净增29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961元,净增1004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9.7亿元(含农电),同比增长22.9%,其中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户,总产值达到5.4亿元,增长39.6%。1、汉阴县三次产业结构(图2-1)2007年三次产业占GDP比例图2、

16、汉阴县产业内部结构分析(1)第一产业结构2007年汉阴县农业总产值为10.6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占60%,畜牧业占30%,林业占6%。粮食总产达到11.8万吨,增长14.4%。全年养蚕63800张,产鲜茧2707吨,分别增长9.5%和12%;生猪饲养量达39.6万头,出栏21.6793万头,分别增长4.3%和7.8%;油菜籽总产达1.87万吨,增长8.8%;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8.1万亩、1.1万亩、0.5万亩和1.3万亩。(如下:图2-2)整体结构(表2-3) 汉阴县农牧渔业产值 单位:万元年份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及其他农业总产值2005482403533184

17、063428736072006527714703240163645851352007645145912313354383106144种植业结构(表2-4) 汉阴县种植业结构 单位:万吨、吨年份粮食油菜籽蔬菜水果茶叶2005109944153529566910587252吨2006101726173111115861399520071179511876511909716661342吨畜牧业结构(表2-5) 汉阴县畜牧业结构 单位:吨年份肉类产量禽蛋产量蚕茧产量200515334220021362006188682648241820072039130882707(2)第二产业结构 2005-200

18、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发展示意图(图2-3)第三章 汉阴县经济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规划一、汉阴县经济资源竞争优势评价在欠发达经济区域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战略,是实现区域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汉阴县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基本依赖路径。(一)汉阴县资源持续竞争优势分析通过以上对汉阴县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总结分析,汉阴县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优势:汉阴县基本保持了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充分体现出纯绿色、无污染、生态的原始性。2、农牧业优势:汉阴县土地与天然草场资源总量丰富,属于农业大县,农副产品富集,杂粮及饲草结构搭配为汉阴县发展畜

19、牧业奠定很好的基础。3、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休闲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对汉阴挖掘旅游资源,对三产带活县域经济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4、土地条件优势:汉阴县城位于月河川道,地势平坦,利用成本相对较低,在安康及陕南地区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5、城市基础建设:汉阴县城市基础建设较好,生态环境良好、山青水绿,适宜人居的精美小城环境已基本形成。工业生态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6、区位交通优势:汉阴县位处四省交界、三条铁路及复线横贯东西、四条高速公路相互交织,园区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且具有不可模仿和复制性,为汉阴形成资金、资源、人才的凹地效应起着决

20、定性作用。7、人力资源优势:汉阴月河川道地势平缓、人口居住密度大,教育、文体、卫生事业公共服务事业配套完善,可供发展工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充沛。以下是从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七个要素对汉阴县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结合上图,从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七要素进行分析,汉阴县资源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汉阴县资源持续竞争优势评价表(表3-1)资源优势内容资源特性开发利用条件价值评估开发时序自然生态资源原生、生态、绿色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品牌、概念价值大,需加大开发力度近期农牧业资源资源较为丰富、储备潜力大,发展基础好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经济提升价值明显近期人力资源月河川道人口密集,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经济价值明显近期

21、旅游资源原生性、独有性较强开发利用受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较大品牌价值开始显现,经济价值潜力大近期区位优势资源不可复制、长期重复使用已基本形成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近期土地资源不可复制、长期重复使用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对招商引资振兴县域工业意义重大近期城市基础建设适宜人居休闲开发利用条件好生态价值明显,品牌价值潜力大中期(二)汉阴县资源经济优势转化的层次分析 汉阴县优势资源开发价值评估(表3-2)资源优势内容资源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生态资源汉阴县目前拥有的优势资源均属县域本身特有的资源,体现原生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及不能被模仿的比较优势。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将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战略性意

22、义。但从资源使用者的革新能力、核心的竞争力、合适力分析,在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等方面,以及目前资源开发现状,充分表现出资源开发利用者的不相适应性,市场开发力度不大、主动性不够、开发速度慢,尚未完成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农牧业资源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土地利用条件优势城市基础建设 资源优势必须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才能发挥其经济价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下主要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汉阴县优势资源的经济价值,以便确定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通过对汉阴县优势资源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现根据经济价值潜力分层见图:汉阴县优势资源经济转化层次图(图3-1) 资源层次社会基础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

23、及软件服务设施配套经济价值潜力低高品牌价值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经济价值资源: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三)产业及优势资源分析结论生态是汉阴立县之本,是保证汉阴持续发展的最有价值的资源。汉阴县本身矿产等其他资源相对匮乏,但区位条件优势较为明显,自然生态环境和已形成的宜居环境是汉阴特色的优势资源,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品牌效应,以生态品牌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同时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是汉阴县经济发展的底线,失去了生态优势汉阴基本上丧失了所有的优势。农业资源是实现汉阴富民的基础。农业资源与畜牧资源是汉阴相对优势资源,但从工

24、业化、产业化角度考虑,优势并不突出,资源相对分散,依靠县域内药材、油菜等农业资源做大项目、大产业资源有限。为此,一方面以生态概念提升品牌和价值,打造农牧结合的有机循环农业,走真正有机、品牌高端方向;另一方面依据基础整合周边农业资源,将汉阴打造成区域性的富硒品牌农副产品产业化基地,做大规模。旅游资源是汉阴特色资源,也是影响汉阴中长期经济发展的价值性资源。进行准确定位,打造旅游休闲性城市,实现旅游资源与生态概念及农牧产业的结合,坚持进行持续不断开发将是带动汉阴经济中远期发展的长远大计。区位交通优势,是汉阴聚集产业要素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汉阴县地处陕、川、渝、鄂四省交汇的安康市西部,阳安铁

25、路横贯东西,东连襄渝线,西接宝成线,且316国道与在建的十天高速横穿县城,西汉高速公路经过县西侧,密集的交通网通达全国。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成为周边地区资源、资金、技术等流向汉阴县的大动脉,为汉阴工业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利用条件及成本优势,是汉阴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的先决条件。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8个为国家贫困县,2个为省级贫困县,属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交通及地形地势造成的。汉阴县处月河川道上游,地势平缓,交通条件良好,特别是县城附近,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发展工业基础条件良好,土地利用成本较低,这在安康及陕南地区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二、汉阴县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26、一) SWOT综合分析运用SWOT矩阵分析,主要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之间选择最佳结合点,以便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向。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第一取决于区间SO战略,实现区域内部优势与外部发展机会的最佳匹配;第二取决于、区间WO战略和ST战略,如果机遇大于劣势,优势大于威胁,则选择如何克服劣势和规避风险,反之,则放弃;如果处于区间WT战略,则要考虑转型战略。 SWOT分析工具模型(表3-3)SWOT要素S(优势)W(劣势)O(机遇)SO战略WO战略T(威胁)ST战略WT战略通过以上对汉阴县经济发展现状、资源条件及外部环境机遇的系统分析,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

27、威胁)综合分析方法,可以看出汉阴县在绿色生态、农牧业、旅游、区位交通等资源丰富,城市建设人居环境较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此,汉阴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向为抓住当前经济发展有利机遇,借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立足本身已凸现的优势资源,围绕结构调整,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快速有效的转换。(二)汉阴县未来产业发展思路1、第一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战略,以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按照“农业资源集约规模开发、富硒绿色有机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针对汉阴资源禀赋,遵循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特征,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每

28、一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打造陕南地区富硒绿色生态产业基地,走一条符合汉阴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2、第二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工业强县”的战略要求,按照“以工业化为龙头,形成二产带一产,三产促二产”的总体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缫丝轻纺”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打造安康富硒绿色食品基地及新型建材基地。3、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城镇靓县、旅游活县”战略要求,按照“休闲宜居魅力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强化提升城市经济发展为基础,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

29、平,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把汉阴县打造成集休闲观光、乡村度假为主的独具特色的休闲渡假目的地,安康地区宜居休闲魅力旅游城市,使服务业成为拉动整个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三、汉阴县产业布局规划(一)汉阴县产业布局现状特征汉阴县“三山夹两川”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其产业的布局特征,现状产业特征体现为:产业布局沿月河川道,以316国道为轴线呈带状分布。其中,月河川道作为汉阴经济、文化、人口的聚集地,区域包含6个乡镇,85个自然村,居住约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一半,经济总量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0%。月河川道地形平缓,土地利用条件良好,人力资源富集,发展工业得天独厚。(二)汉阴县产业布局思路充分

30、结合汉阴县现有产业布局特征,围绕“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式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按照“一河三带、一园三区、带园结合”的产业布局思路,着力打造“月河经济带”, 把月河经济带建设成为安康及陕南区域“产业要素资源聚集地、资金及人才凹地、项目投资的服务高地”,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带动安康突破发展的引擎。一河三带:沿月河川道形成三条产业带,即“新型工业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带、休闲旅游观光带”。一园三区:在新型工业带的思路统领下构建月河工业园区,其又分为科技产业、新型建材、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聚集区。带园结合: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落实经济带产业内容和配套

31、项目。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图3-2)农业产业示范园新型工业带新型农业开发带休闲旅游观光带安康月河经济带汉阴月河经济带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科技产业聚集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聚集区休闲旅游观光园生态农业观光园(三)一河三带产业定位新型工业带:尽可能使用316国道以北区域的沟壑及荒坡地发展工业,包括城关镇的科技产业聚集区、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和蒲溪镇的富硒农副产品在内的三大工业产业聚集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带:以蒲溪镇、涧池镇现有的蔬菜、油菜等农副产品为基础,以工业项目为龙头,带动蚕桑、生猪、油料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休闲旅游观光带:利用月河两岸与十天高速沿线的便捷交通条件、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基础,加大月

32、河沿岸环境治理力度,突出秦巴汉水与陕南地区特有产业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独特生态旅游观光带。第四章 安康市月河工业园区规划总体设计一、打造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优势分析(一)政策机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12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商务部及科学技术部共同出台关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此形势下,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上下、各级政府的共识和要务。(二)汉阴县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汉阴县

33、地处川、渝、陕、鄂交接地,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及西康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和川陕界高速开工建设,汉阴与西安、重庆、武汉等大中城市的连接更为紧密,成为西安安康半日经济圈的重要环节。数条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在县城交汇,贯通华中与大西南的阳安铁路与西康铁路在这里接轨。汉阴县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良好区位优势,成为沟通西北、西南和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关中、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辐射区。(三)汉阴县良好的土地资源优势支撑汉阴县地处月河川道上游,地势平缓,交通条件良好,特别是县城附近,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发展工业基础条件优越,土地利用条件较好、成本较低,这在安康及陕南地区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为

34、汉阴县吸引资金、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安康地区丰富的资源保障安康境内林木茂盛,物种丰富,是全国少有的富硒资源地区之一,水利、生物、旅游、矿产资源得天独厚。1、药材资源安康境内有生物物种3300余种,素有“中药材摇篮”和“天然生物基金库”的美誉。据普查资料,全市中草药种类 1299 种,总数占全省 53% 以上。地道中药材近百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市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 100 多万亩,野生中药材 100 多万亩,年采集量 24 万吨。人工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黄姜 77 万亩、年产鲜姜 30 万吨、绞股蓝 0.5 万亩、杜仲 24 万亩、叶资

35、源拥有量 0.8 万吨、皮年产量 0.2 万吨、桔梗 1.1 万亩、天麻 25 万窝、秦巴硒菇 200 万平方米、玄参 2.5 万亩、丹参 0.5 万亩、薄荷 0.5 万亩。丰富的资源为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2、矿产资源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成矿条件优越,已探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5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其中在陕西和全国位居前列的矿产有汞矿、毒重石、瓦板岩、重晶石、锑矿、锌矿、天然珍稀矿泉水等。安康市主要矿产资源汇总表(表4-1)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储量金储量19.737吨瓦板石探明储量1645万立方米汞锑矿汞保有储量1.43万吨,锑保有储量4.42万吨花岗岩石材储量丰富,但

36、未进行详查铅锌矿铅矿储量0.53万吨。锌矿保有储量4.74万吨。富硒矿泉水含硒0.03950.048mg/L,含锶0.320.34 mg/L,铜矿铜矿远景储量在10万吨灰岩储量24407万吨锰矿锰矿保有储量51.5万吨金红石储量75万吨重晶石重晶石探明储量2376万吨硫铁矿3348万吨毒重石450万吨钛磁铁矿4亿吨3、旅游资源安康北接西安,南连三峡,张家界三个著名的国际旅游区,北接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临汉中两汉三国遗址及四川九寨沟自然风景区,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国家近期拟开发的西安至张家界世界人文、自然极品旅游热线的重要驿站。全市现已查明的景区有32处,景点78个,其中

37、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有高峡平湖、林海瀑布、高山草甸、溶洞奇观、人文古迹、火山遗址等,集南北风光之精华,汇秦楚文化之葳蕤,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4、农业资源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7.62亿元,增长9.0%。全年粮食总产104.8万吨,油料总产8.98万吨,猪、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98.8万头、61.3万只、745.5万羽;肉类总产18.8万吨,产茧22332吨;茶叶5322吨、烤烟15312吨、中药材151319吨。二、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意义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38、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绿色生态概念的工业园区。建设汉阴工业园区,不仅有利于汉阴县工业生态系统的提升和实现工业的科学发展,而且可以在行业、区域等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安康乃至陕南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一)提升汉阴县工业发展水平目前,汉阴工业系统已经初具雏形,但产业内横向耦合的产业链不多,工业生态系统结构不够协调。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是汉阴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汉阴县初级工业向生态工业战略转变,必将显著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二)促进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可以促进汉

39、阴县各种工业资源要素形成一个多次生产、循环和增值的过程,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物质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和组织工艺路线,确立多线型、网络状的资源利用模式,高效合理、多层次的利用资源能源,提高生态效率,降低综合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深层次解决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工业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结合。(三)在安康乃至陕南地区树立生态工业实践的示范陕南地区,特别是安康市的工业基础薄弱,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保护区的工业发展限制门槛更高。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有助于加强各级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并依托支柱产业,逐步建立工业园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引导并支撑安康地区经济、资源利

40、用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汉阴成为安康及陕南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四)引导传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汉阴县现有的工业企业大多为产品初级加工企业,但依靠关键技术和工业集成创新技术,可以将传统产业转变成为绿色生态产业。建设汉阴月河工业园区可以引导、辐射和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的冶炼加工向绿色环保生态工业产业转变,形成绿色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生态工业系统转型和重构,加速工业体系进化演替过程,引导汉阴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一)自然和谐原则工业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

41、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工业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园区对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二)科技创新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生态工业建设中的作用。要依靠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开发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促进清洁生产的贯彻实施;依靠技术创新开发生产清洁产品;依靠技术创新进行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三)生态效率原则在工业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工业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

42、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贯彻“减量第一”的基本的要求,使工业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四)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五)区域发展原则尽可能将工业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工业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工业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工业园区

43、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六)软硬件并重原则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工业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工业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四、打造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突破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统筹安康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

44、化进程。大力发展以月河为主轴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带、新型工业带、休闲旅游观光带的三大产业集群带,在“一河三带”的月河经济带统领下,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新型建材、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聚集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新型工业带成为汉阴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二)总体思路围绕“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式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坚持“一河三带、带园结合”整体发展思路,按照 “产业要素资源聚集地、资金及人才凹地、项目投资的服务高地”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富硒绿色食品、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缫丝轻纺”四大产业;坚持

45、“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原则,遵循“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业园区建设思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月河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安康及陕南区域要素集中、产业聚集、效益最佳、充满活力的产业经济带。五、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整体构思(一)规划理念1.现代化工业园区在月河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的统领下,重点围绕建设风格现代化、技术水平先进化、产业布局合理化的要求,突出生态效应,形成山环水绕的现代化工业园区。2.精品化工业园区打造精品园区,把汉阴月河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率先发展的突破口、产业发展的聚集地、人才及科技水平的风向标;创新陕南生态约束下的工业经济发

46、展的特色模式和示范园区。(二)工业园区特色生态特征:以依山傍水为特色的山水型工业园区。景观特征:以316国道为轴线,以“一河三带”为核心的集水域、生态农业观光及人文旅游景观为一体的工业园区。经济特征:以区位交通优势为基础,围绕汉阴县农业、矿产、药材等特色资源形成的“资源要素互补、产业链条循环”的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生物医药制品等生态型产业基地。文化特征:以秦巴汉水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文化工业园区。社会特征:按照现有城镇与工业园区“一体化”发展要求,体现承载未来汉阴城市经济(人居、科技、教育、文化与新型服务业等)的城市扩张辐射功能。(二)规划构想1、科学高效利用土地。

47、对土地利用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进行聚集区式的开发,不断提升土地价值,使土地开发进入良性循环,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优先,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充分利用山体及水体绿化,通过设计独特的道路格局和街景,配合周边环境,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城市景观带和生产生活环境。3、采用中心轴线(月河与316国道)设计构思。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以月河为主线的水域景观轴线,形成沿河两带开发格局。4、建立分层次、立体型的道路网络,提供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尽量使园区内交通干道和居住区内的道路分开,以减少对居住区环境的干扰。通过层次分明、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创造高质量的居住及休闲娱乐环境。5、建设具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工业园

48、区。将工业园区与县城进行连接,功能互为补充,形成以县城为商贸服务中心、各城镇为次中心,为各工业聚集区服务。六、汉阴月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到2025年,汉阴县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0亿,年均增长10.75%以上。月河工业园区引进内外资企业100家入园,工业企业入园率达到90%,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8%以上。工业园区单位土地投资100万元/亩以上,单位土地工业产值约100万元/亩以上。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目标分解见表42:工业园区目标分解表(表4-2) 单位:亿元分 区产 值近 期中 期远 期科技产业聚集区102540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81825富硒农

49、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122035社会发展:到2025年,工业园区人口机械增长逐步加快,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70%,园区城镇化率达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000元。生态环保:到2025年,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到2吨标准煤以下,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0吨以下,园区绿化率达到40%,污水综合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全年达到320天以上,工业园区新上项目环保把关率100%,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逐年下降,最终达到国家级环保模范园区和生态模范县城的要求。第五章 工业园区项目布局规划一、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区规划(一)规划范围科技

50、产业聚集区范围为:东至月河中学,西至城关镇花扒村。分两片区:东片区(316国道以南,东至月河中学,西至屠宰场);西片区(东至屠宰场,西至城关镇花扒村,316国道南至月河,316国道北至麒麟沟约1000m)。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范围为:316国道以北,东至涧池镇的洞河村,西至屠宰场,向北缓坡平均延伸1000m。富硒农副产品加工聚集区范围:西起小街交警中队,东至蒲溪镇林业站,园区用地沿316国道和月河两岸分布。(二)用地规模根据当地地理、地质及水文条件,考虑当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汉阴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以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工业聚集区现状用地和规划新引进项目的用地,综合考虑产业关联性的关系、生产环境和环

51、境保护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各聚集区用地规模表(表5-1)分区名称用地面积(公顷)科技产业聚集区198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570.2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211.8合 计980根据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尽量使用荒坡、荒山、漫滩用地,规划利用的现状土地如下表:工业园区及各产业聚集区工业用地分类(表52)分区名称用地分类(公顷)农 田荒 坡科技产业聚集区103.4777.13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140.33287.77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163.7139.24合 计407.51404.14(三)规划功能结构按照一带三区的发展思路,汉阴工业园区从功能上形成三个功能上形成科技产业聚集区、新型建材产业聚

52、集区、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1、科技产业聚集区针对工业园区目标及定位,根据产业工业园区未来中远期的发展引进科技含量较高,且污染小、能耗低的产业项目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发展成为陕南科技产业孵化园及承接东部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聚集地。2、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根据本地、陕南区域资源保障及产业发展要素条件支撑,重点发展页岩陶土外墙拉毛砖、劈开砖、行道广场砖、节能环保砌块、釉面陶瓷琉璃瓦、轻质陶瓷玻化材料等系列建筑陶瓷产品和水泥、塑钢、建筑装饰板材、墙体材料等产业。3、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立足安康地区土壤、水质等富含硒元素的特点,重点开发富硒、茶叶、豆制品、魔芋、桑椹、蔬菜、矿泉水等农副产品

53、的深加工产业开发。充分利用汉阴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打造陕南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二、工业园区项目规划根据对安康地区资源条件及现有工业、农业、旅游等基础资源条件的分析比较,秉承力求客观,寻找差异化和互补性的原则,同时考虑各功能分区的定位,对汉阴月河工业园区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一)项目入园条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非禁止即准入”的原则,按照“广上项目、多元开发、拉长链条”的思路,坚定不移的实施“开发带动、政策推动、骨干拉动”策略,同时充分考虑工业园区整体定位及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入园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2、符合工业园产业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3、满足工业园

54、发展的补链需要;4、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资源型或两头在外项目;5、符合园区单位土地投资、产出强度要求;6、严禁重污染工业进入园区,尤其液体污染工业项目入园。(二)重点项目支撑工业园区项目引进类型(表5-3)功能区配套产业方向科技产业聚集区拥有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产业项目及两头在外的产业项目。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以页岩砖、空心砖、多空砖、硫璃瓦等普通页岩砖瓦等生产加工为主导,不断开发新型系列产品,如面砖、手工雕塑图案砖、路面砖、草坪砖、瓦片砖、釉面瓦。同时引进家居门窗、矿产加工材料产业项目等。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立足安康地区土壤、水质等富含硒元素的特点,重点开发

55、富硒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富硒绿茶;魔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富硒桑椹深加工产业;富硒野生食用菌、速溶绿茶粉加工产业;富硒无公害蔬菜加工产业;富硒矿泉水开发及配套产业;富硒农产品的果醋、果酒开发等产业。1、科技产业聚集区(近期)(1)光伏产业项目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告紧的形势下,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被高度关注。光伏发电就是利用硅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以硅为原料加工太阳能电池的相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规划年产高纯硅料1000吨,包括多晶硅片等衍生产品。(2)缫丝彩茧真丝绸生产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资料的不断提高,对丝绸服装更加青睐。立足汉阴及陕南地区优良的桑蚕品质

56、及规模,拟建形成年产生丝140吨,坯绸120万米的生产线。促进集桑、蚕、丝、绸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3)秸杆颗粒饲料加工汉阴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开发动物饲料将具有广阔市场,加之汉阴县属山区农业大县,有丰富的玉米秸、豆秸等秸杆原料,成本低廉,开发生产秸杆生物饲料市场前景良好。规划建设年产1.8万吨秸杆生物饲料生产线。(4)中草药生产加工项目陕南地区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药产业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中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中药种植及加工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必须进行深度改造。依托陕南地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引进先进工艺

57、,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规划建设中草药切片、中草药粉体500吨生产线一条,提高附加值,推动中药生产的技术跨越,变传统中药产业为现代中药产业。(5)大豆提取异黄酮项目大豆异黄酮是十分珍贵的医药原料,主要用于治疗肿瘤、骨质疏松症,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并具有美容和抗辐射作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已成功的提取出高纯度大豆异黄酮(98%),提取率高达2.5%,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提取技术,产品已经过初试、中试阶段,工艺可同比例放大,产业化生产条件成熟,规划设计年产4000kg的大豆提取异黄酮生产线。(6)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中部产业西移及陕南突破发展历史机遇,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主动承接项目转移。为入园企业做好基础配套及服务工作,真正发展成为“产业要素聚集的凹地和配套服务的高地”。2、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近期)(1)页岩砖瓦项目页岩砖瓦与普通粘土砖瓦相比有坚固耐用、工艺简便、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