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0240534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512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该行业属国民经济行业A类行业农、林、牧、渔效劳业中农业效劳业下分4个子行业之一,分类代码为0512。棉花加工行业是指以籽棉为原料利用机械设备将棉花和棉籽别离,别离为皮棉和棉籽,再通过剥绒将棉籽分为光籽、棉短绒、清弹棉等产品的加工活动,该行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棉花加工行业与棉纺织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初级加工,后者是在前者根底上的深加工。二工艺简介棉花加工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籽棉重杂物清理籽棉卸料器自动喂料控制器烘干籽棉清理配棉轧花皮棉清理集棉加湿打包扦取棉样测皮棉回潮率套包称重产成品。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生

2、产准备将收购或加工的原材料籽棉清理杂物并且进展烘干。2.生产加工1将籽棉通过轧花机剥离出皮棉和毛棉籽。2将毛棉籽进一步加工,通过脱绒机将毛棉籽上残存的短绒脱掉,加工出光棉籽和棉短绒。光棉籽销售给榨油厂榨油。没有脱绒机的企业直接将毛棉籽销售。3将棉籽中的不孕籽加工出回收棉和清弹棉3.产品包装销售将加工好的皮棉通过打包机包装成棉纺织企业生产需要的标准件棉包即锯齿棉硬件。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规格为1740CM530CM700CM,重量约227公斤,正负误差10公斤。一种规格为40CM60CM80CM,重量约85公斤,正负误差5公斤。二、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及涉税管理难点一行业生产经营规律1棉花加工企业具

3、有较强的季节性,每年的收购和加工集中在9月至12月份,这期间购进大于销售,进项税额较大。企业一般以每年的9月至来年的8月做为一个核算期。2棉花加工企业其原材料随国际国棉花价格波动而发生同向波动较为明显,但企业生产本钱具体变动程度还要取决于籽棉收购的价格、加工机械的新旧程度、单位能耗、运输费用、打包辅助材料等。3棉花加工企业销售的副产品棉籽、棉短绒,由于购置不索取发票或者开具收购发票的,这为棉花加工企业不开发票、隐瞒收入创造了条件。4棉花加工企业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进展收购和加工,其收购价受银行监管控制,但在货源紧的情况下,存在提高等级收购的现象。直接造成企业实际收购数量少于按平均收购价计算的数量。

4、二涉税管理难点1棉花加工企业原材料收购数量、价格及交易的真实性在税收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企业就有时机虚购原材料。甚至有将支付的运输费、手续费、超支的招待费等挤入收购价格现象,给企业留下了虚抵进项税金和产成品帐外销售的可能,从而形成偷税。2应税收入核算滞后现象较普遍。企业账面上大量的反映预收账款,而产品已发出,却迟迟不作销售,并且企业在购货未索要发票之前,不会及时结转销售并核算相应的税金,造成税款申报缴纳滞后。3副产品收入控管难度大。棉花加工企业销售的副产品棉籽、棉短绒,由于购置不索取发票或者开具收购发票的,且由于副产品计量估算上存在漏洞,企业往往会采用生产不入帐的式隐瞒销售收入,进而逃避纳税义

5、务。4进项税额监控难。局部棉花加工企业在原材料遭受雨、雪、火等非正常损失时不进展相应的财务处理,不做进项税额转出,而是直接结转本钱。三、纳税评估法一投入产出分析法1原理描述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展比照分析的法。2评估模型1投入产出率及损耗率评估期进项税额=评估期收购金额13%评估期收购金额=评估期收购数量综合收购价格评估期产成品产量=评估期收购的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率皮棉按企业收购平均认分计算,其他产品

6、可根据具体企业的设备生产情况予以合理确定,分别计算评估期产品数量皮棉=评估期收购数量评估期收购平均衣分评估期产品数量棉籽=评估期收购数量1-评估期收购平均衣分评估期销售额=评估期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评估期销售量=期初产成品库存量+评估期产成品产量-期末产成品库存量评估期产成品产量=皮棉+棉籽+不孕籽+棉短绒+清弹棉损耗率=评估期产成品实际产量-评估期产成品产量评估期产成品产量2税收差异测算评估问题值=评估产成品产量1-合理损耗率-评估期产成品实际产量单位售价适用税率注:一般情况下,由于企业加工短绒环节不同,有剥1道绒的也有剥2-3道绒的,出绒率不能一成不变,由于短绒均是从棉籽中剥离的,在评估中可

7、把不孕籽、棉短绒并入棉籽数量中计算,清弹棉计入皮棉中。3标准值参考围1现行棉花行业指标经历值围:平均衣分率为39%41%。2一般情况下进厂棉花在收购环节企业均已扣除了含水率、杂质等,在加工环节中可能会有少量损失,比例不超过4%为合理损耗率。4数据获取途径1从行业管理部门取得棉花行业标准。2从企业原材料收购部门取得各种原材料入库数量。3从企业财务部门的账簿中采集各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数量、期初期末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单价。4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中采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5从税务版棉花收购开票系统中获取各种籽棉、收购金额,以及已结算的收购金额;5疑点判断1假设皮棉细绒棉损耗率大于4的,皮棉长绒棉损

8、耗率大于1.5的,籽棉损耗率大于4的,棉籽损耗率大于2的,企业可能存在未做销售收入,或是非正常损耗未进项税额转出。2假设测算产量差异值大于零,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产品销售收入、加工费收入等问题。3假设测算产量差异值小于零且差异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原材料核算不准确虚抵进项税等问题。6应用要点1应用本法的重点在于核实评估期棉花的收购数量及测算其评估期产成品数量,对测算分析的结果,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工艺、原材料和库存明细账等多面核实差异存在的原因。2在原材料数量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评估模型的测算,可推算出评估期产量,将评估测算的产品产量与企业帐载的产量核对,测算出损耗率;将评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与企业实际申

9、报应税销售收入核对,找出问题值。3棉花加工企业在销售短绒、棉籽等副产品时存在隐瞒销售产品收入的可能,在核实企业副产品数量时,需要结合企业的电耗做进一步分析。4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核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的结果,必须深入核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帐、库存明细帐、辅助原材料等多面进展印证。二电耗分析法1原理描述电耗分析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电量的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比照、分析的一种法。在对核算相对不完善,无法确认账载原材料投入真实性的企业实施评估时,利用来自第三的电耗指标测算税收差异为首选案。2.评估模型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

10、产环节耗用电量测算产品产量=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3标准值参考围单位产品电耗限额限定值非生产用电量比例皮棉电耗标准短绒电耗标准占总电量110120140度/t700800度/t表中电耗限额非为强制性标准,是棉花加工行业平均电耗的上限值。4数据获取途径1各生产环节装有分电表的,直接从供电部门取得各生产环节表示用电量相加,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2各生产环节没有分电表的,可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评估期总耗电量,再减去非生产用电量比例,即得评估期生产

11、用电量。5疑点判断1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与企业帐载产品产量进展比对,如测算产量大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帐,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测算产量小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多结转本钱的问题。2将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的供电信息与金税工程稽核系统纳税人专用发票抵扣供电信息核对,看是否存在存根联滞留票的问题。6应用要点评估期单位产品电耗标准值是指每生产一吨皮棉从棉花进入生产车间开场,到皮棉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电量。由于企业机器设备及生产规模不同,单位耗电量也不尽一样,在运用这一指标时,要合理确定标准值。三包装物分析法1原理描述该法是通过纳税人评估期包装物铁丝和包装布的耗用量,测算

12、评估期产品实际产量和销售额。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包装物的耗用量,扣除包装物正常损耗,按照单位产品包装物标准,结合库存产品数量、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纳税人实际产销量并与企业实际申报信息进展比对分析的法。2.评估模型:评估期包装物耗用量=期初包装物数量+评估期包装物购入数量-期末包装物库存数量测算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包装物耗用量单位产品包装物耗用定额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3.标准值参考围:品名铁丝小包铁丝大包包装布小包包装布大包参考围0.7-1公斤1.8公

13、斤2.7米3.6米大包规格为1740CM530CM700CM,重量约227公斤,正负误差10公斤。小包规格为40CM60CM80CM,重量约85公斤,正负误差5公斤。4.数据获取途径:1从企业包装部门取得各种包装物入库、领用的数量。2税收管理员从企业财务账采集各品种产销量、期初期末库存及销售单价以及包装物期初期末库存量。3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中采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5.疑点判断: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与企业帐载产品产量进展比对,如测算产量大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帐,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测算产量小于帐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多结转本钱的问题。6应用要点:1企业生产所耗用的

14、辅助原材料铁丝和包装布,因为耗用量不大,且价值较低,企业容易隐瞒、损毁,采用此法时可以与电耗分析法相互印证。2在运用包装物分析法进展评估时,应充分考虑企业产成品入库后,长时间未销售等原因引起包装物风化、破损而再次耗用包装物,在评估中应剔除这局部耗用。四、印证案例一A棉花加工公司纳税评估案例1企业根本情况该公司拥有MY98、MY96型锯齿轧花机各两台,配套的脱绒机16台,其中脱一道绒机2台、脱二道绒机8台、脱三道绒6台,400型棉花打包机1台,200型短绒打包机1台,库存皮棉2887吨在良种场加工基地存放。2案头分析1销售收入与销售本钱增长比照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为-70.64%,销售本钱增长率为

15、-71.75%,两者比较接近,符合逻辑,未发现疑点。2近两年税收和财务指标分析在两年收购籽棉数量根本持平的情况下,分析财务费用上升的原因。2006-2007轧期管理费用率=840831.84/118147275.44=0.71%2007-2021轧期管理费用率=850930.65/34683114.37=2.45%管理费用变动率=/840831.84=1.2%疑点一:销售收入变动率为-70.64%,小于管理费用变动率,两者比值为-0.7064/0.012=-58.86小于1,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计费用的问题。3应纳增值税指标分析疑点二:同期销项税金变动率为-32.08%,进项税金变动率为38.8

16、2%,留抵税额8037166.81元,分析籽棉收购数量、价格和收购业务的真实性。4销售本钱与出库数趋势分析疑点三:2006-2007轧期出库数推算值小于或者接近销售本钱,属于正常的月份有2006年8月、12月,2007年1月、2月、4月、6月;出库数推算值大于销售本钱,属于非正常的月份有2006年9-11月、2007年5月和7月。2007-2021轧期出库数推算值小于或者接近销售本钱,属于正常的月份有2007年11月、2021年1-3月;出库数推算值大于销售本钱,属于非正常的月份有2007年8-10月、12月,通过对包布和耗电量的测算,得出了产品数量差。具体计算过程:按皮棉吨本钱测算出企业应纳

17、税款按1吨皮棉耗用籽棉数量=1000/37.41%=2673公斤计算,其副产品数量应为2673-1000=1673公斤,减去5%的杂质后为1673*1-5%=1589公斤,副产品价格=(4199378.85+1675953+85033.99)/(5966.2+831.202+47.168)=5960365.84/6844.57=870.82元/吨,副产品金额=1589*0.87082=1383.73元,籽棉金额=2673*4.46026元=11922.27元/吨。皮棉吨本钱=11922.27-1383.73+704.35=11242.89元,小于企业实际生产本钱,差额=11295.62-112

18、42.89=52.73元,应调增的产品销售本钱=52.73元*4475.01=235967.28元。按企业轧期实际耗用原材料测算出企业产成品数量2006年度包布平均单价是2.4元/米,折算出耗用包布数量为267461.08/2.4=111442.12米。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产品耗用包布数量=19725件*3.5米+10073件+538件*2.7米=97687.2米,差额为111442.1297687.2=13755米。皮棉占用包布的比例=19725/19725+10073+538=19725/30336=65.02%,以此测算出皮棉数量差=65.02%*13755米/3.5米=2550件,短绒

19、数量差=10073/30336*13755米/2.7米=33.2%*13755米/2.7米=1691件,不孕籽数量差=538/30336*13755米/2.7米=90件。考虑测算时使用的数据均为最大值,减除10%的误差和3%的损耗进展修正,包布数量差具体分配如下:皮棉分担包布数量=2550*220*87%=488.07吨短绒分担包布数量=1691*85*87%=125.05吨不孕籽分担包布数量=90*85*87%=6.7吨,合计619.82吨。以此计算2006-2007年度轧期产品总量=4475.01+5966.2+831.22+47.16+619.82=11939.41吨,小于企业购进原料数

20、量11962.609吨,测算结果成立。电耗分析法计算:按照同行业加工一吨皮棉耗电220-240度,加工一吨短绒耗电900-1200度计算,当年皮棉数量差=262-240*4475.01/240=410吨,短绒数量差=1412-1200*831/1200=147吨,合计557吨。采用一样法计算2006-2007年度轧期产品总量=4475.01+5966.2+831.22+47.16+557=11876.59吨,小于企业购进原料数量11962.609吨,测算结果成立。2007轧期按照同行业加工一吨皮棉耗电220-240度,加工一吨短绒耗电900-1200度计算,当年皮棉数量差=265-240*41

21、85/240=435吨,短绒数量差=1234-1200*901/1200=26吨,合计461吨不孕籽忽略不计。以此计算2007-2021年度轧期产品总量=4185.22+5500.05+901.2+77.28+461=11124.75吨,小于企业购进原料数量11501.235吨,测算结果成立。根据企业提供的棉花销售结算码单和棉花收购检验磅单,收购籽棉回潮率在9%左右,水杂2.5%左右,码单上回潮率在7.5%左右,水杂在2.5%左右,公定折合率均大于1。以批单为例,一个批次公定重量比毛重多130公斤,比净重多2362公斤,说明销售的棉花是涨秤的,印证了前面产品数量差的计算结果。5进项税金控制数趋

22、势分析疑点四:2006-2007轧期进项税金控制数大于进项税金的月份有2006年8月、12月、2007年3月、6月,进项税金控制数小于进项税金的月份有2006年9-12月、2007年4月、5月、7月。通过计算,2006-2007轧期投入产出比为94.628%,损耗5.372%,行业标准损耗为1-3%,超出2.372%。2007-2021轧期进项税金控制数大于进项税金的月份有2007年11月、2021年2月、3月,但数值都比较接近可以忽略;进项税金控制数小于进项税金的月份有2007年8-10月、12月和2021年1月。2007-2021年度轧期投入产出比为92.72%,损耗7.28%,行业标准损

23、耗为1-3%,超出4.28%。3税务约谈举证针对疑点企业财务人员做出解释,其中疑点一、三无法提供证据做出相应的说明。疑点二:企业有2887吨皮棉尚未销售,增值税留抵税额属于正常围。疑点四:2006-2007轧期投入产出比为94.628%,损耗5.372%,行业标准损耗为1-3%,超出2.372%,应当转出的进项税金=2.372%*11962.609吨*4460.26*13%=164529.63元。2007-2021年度轧期投入产出比为92.72%,损耗7.28%,行业标准损耗为1-3%,超出4.28%,由于企业2007年10月发生火灾造成493.349吨棉花损失,价值3011447.32元,在

24、检查前已作进项税金转出。4实地核查评估人员对企业无法说明的疑点和已做出解释的疑点做实地核查。1.针对疑点一的检查发现,该公司有D棉花加工厂和E棉花加工厂两个分公司,D棉花加工厂与总公司合并记账,总、分公司2006-2007年发生的管理费用全部在良种场棉花加工厂反映。根据企业所得税配比原则,管理费用应当按收入比例进展分配,D棉花加工厂2006年度收入比例=118147275.44/118147275.44+41587688.92=73.96%年度收入比例=34683114.37/34683114.37+51341001.94=40.32%,2006年度应承担的管理费用=840831.84*73.

25、96%=621879.23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40831.84-621879.23=218952.61元;2007年度应承担的管理费用=850930.65*40.32%=343095.24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50930.65-343095.24=507835.41元。针对疑点三因税务机关无法取证、企业无法举证,可作为问题留待以后进一步深入检查。另外通过对收购发票的实地检查,发现非农业生产者销售籽棉应当转出进项税金=69.544*5974.665*13%=54015.27元。以上应当调减留抵税额218544.9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26788.02元。5评估处理结果责成纳税人及时调整账务

26、处理,在2021年五月份自行依法补充申报,其中增值税:当月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出218544.9元;企业所得税:企业2006年亏损额为1923062.82元,2007年亏损额为1850916.25元,企业所得税自查调增726788.02元,其中2006年调增218952.61元,2007年调增507835.41元,调整后企业2006年度实际亏损为1704110.21元,2007年度实际亏损1343080.84元。6评估建议1税源管理监控偏位。在管理监控中就事论事,偏重以票管税,缺少对企业实际税源的管理;偏重依据纳税申报信息进展税源管理,缺乏运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信息和外部信息进展税源管理;偏重对税

27、负率的监控,无视对税基的监控。2此案对棉花加工企业常年无税起到了示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辅导力度,对财务人员以业务辅导为主,对企业负责人以宣传效劳为主。3税收管理员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收集掌握行业指标,与纳税人申报数据进展比对,增强税收分析和管理能力。4要加强对企业报表的审核,特别是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科目应予以关注。5加强预警分析指标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收管理科技含量,拓展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控深度。二B棉花加工公司纳税评估案例1企业根本情况B棉花加工*,登记注册类型:其他*公司,行业:农、林、牧、渔效劳业,生产经营围:棉花收购、加工、棉花良种培育、种植、纺纱

28、、织布、成衣制作;2006年10月1日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投资额:500万元;折旧式:平均年限法;存货计价法:加权平均法。该纳税人是*棉业*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二者为关联企业。2数据采集,案头分析,发现企业疑点根据企业2006年1-12月、2007年1-12月申报表及附表数据,比较分析这两年主要税收和财务指标。1税负比照分析:通过行业税负、销售收入比照分析,该企业2006年、2007年度增值税税负率一直为0,而同期行业税负2006年度为0.11%,2007年度为0.07%,并且2007年度应税销售额收入较2006年度增长了770.4%,同期行业应税销售额

29、收入增长为4.26%。该企业在应税销售额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同行业增长速度,但税负却一直为0。工程应纳增值税应税销售额税负率(%)纳税人行业纳税人行业纳税人行业2007年0.00800401.7285515218.981188876779.440.000.072006年0.001244440.019824655.061140249794.730.000.11疑点:税负偏低,可能存在少申报销售收入或者虚开、代开发票多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2企业会计指标变动率分析工程2006年2007年变动率主营本钱利润率9.60%9.83%2.39%存货38081627.1568817363.3280.71%主营业务

30、本钱9435560.9884028965.07790.56%预收帐款57318072.0098939291.4472.61%根据2006-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显示的有关数据,运用评估指标对企业本钱、存货、预收帐款的变动情况进展了配比分析,结合该企业2007年末各项库存,发现涉税疑点:该企业2007年资产负债表反映当年库存发生额为30735736.17元。根据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其销售对象固定,产品直接发往控股公司销售,通过往来帐结算,2007年年末库存量过大,而本钱利润率控制较为稳定,可能存在产品已发出、销售,但未计收入、未提销项税或未及时结转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3根据初步分析产生的

31、疑点,评估人员采集更多数据进展进一步全面分析。2006年B棉花加工*数据采集情况表单位:吨、米、元品名单价期初结余本期发生期末结余数量金额借贷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原材料:籽棉会计年度4339.500650010701.271546735786.074791.72121091287.855909.5525644498.22籽棉棉花年度4273.344380011628.52750309024.7911628.52750309024.7900铁丝0027.18140000包布0066680260000库存商品:皮棉会计年度11128.82001742.719024152.02881.10943

32、5560.98861.69588591.04皮棉棉花年度9063.1509004465.35546351431.183608.86538588930.261718.0917351091.96棉籽900003038.9412735047.63003038.9412735047.634投入产出分析法2006会计年度本期皮棉产量=评估期生产耗用籽棉数量籽棉衣分=4791.72138.4%=1840.吨测算当期皮棉销售量=期初库存皮棉数量+本期皮棉产量-期末库存皮棉数量=1840.02+0-861.6=978.42吨测算当期销售收入=当期销量销售单价=978.4211128.82=10888660.0

33、6元而该企业2006年皮棉账面产出数为:1742.7吨,测算数比实际账面数多1840.-1742.7=97.32吨,账面销售收入为9824655.06元,测算收入比账面数多1064005元。疑点:测算产量比账面数大,可能存在账外销售或虚开收购发票的行为。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均比依据账面数测算值小,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销售产品少记应税收入、少提销项税的行为。5进项税金抵扣计算2006会计年度该企业申报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款6983508.55元,收购金额53719294.62元,共开具收购发票4226份,据此测算:当期收购量=收购金额收购单价=53719294.621.134

34、339.50065=10954.9928吨而企业账面反映收购量为10701.2715吨,测算数比账面数多10954.9928-10701.2715=253.72吨可产皮棉:253.7238.4=97.43吨;可产生棉籽:253.72-97.43=.29吨可产生收入:97.4311128.82+.29900=1224930.57元可提销项税:1224930.5713=159240.97元可抵进项税:253.724339.5006513=143132.35元疑点:依据抵扣进项情况测算的收购量比账面收购量大,即该企业实际申报抵扣进项税比依据账面数测算值大,可能存在虚开收购发票、收购开票抵扣后加工、销

35、售不入账行为;或多列收购数量和金额,多计提进项税额的行为;并同时导致少计收入、少提销项税行为,影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假设按照2006棉花年度测算:该企业申报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款7515991.79元,收购金额57292533.34元,共开具收购发票4355份,据此测算:当期收购量=7515991.79134273.34438=13529.29吨;而账面反映收购量为11628.527吨,测算数比账面数多13529.29-11628.527=1900.763吨可产皮棉:1900.76338.4=729.89吨;可产生棉籽: 1900.763-729.89=1170.873吨产生收入:729

36、.8911128.82+1170.873900=8122847.73+1053785.7=9176633元可提销项税:917663313=1192962.29元可抵进项税:729.894273.3443813=405479.27元以此测算其差额更大,疑点同上。6辅助材料耗用分析法根据采集的信息数据:扎好一个棉包需用直径为3.4号铁丝2.2公斤和包装布3.6米,一个棉包大约耗用铁丝10元不含税和包布12元不含税,一个棉包重约227公斤。而该企业2006棉花年度共耗用铁丝27.18吨。据此,按照耗用铁丝推算皮棉产量为27.1810002.22272804.48吨,账面反映产量为4465.35吨,差

37、额:-1660.87吨,即账面产量比测算大。疑点:该企业存在本钱不真实,辅助材料耗用不匹配,可能虚开发票。3评估约谈针对以上疑点问题,评估人员向企业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通知企业财务人员前来约谈。在约谈过程中,该企业财务人员对疑点问题未能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该企业每次都在加工完毕后进展频繁的调账,增加、减少皮棉、棉籽数量,可以看出,企业单纯只为增减数量,而非金额,对此,企业解释为合理损耗。综合上述疑点问题,结合评估测算结果分析判断,疑点问题的真实性较大,该企业极有可能存在开票多抵进项、加工销售不入账,少计收入和少提销项,甚至不开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由于疑点问题涉及金额、税额较大,以将相关资料一并转税务稽查处理。.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