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0022090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文言虚词整理故1、 旧,原来。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 缘由,原因。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公输:“楚王问其故。”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3、 有意,特意。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4、 所以,因此。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及1、 到了时候,等到。 孙权劝学: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2、 到,至。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 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 和,与。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乃1、 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2、 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曹刿论战

3、:“乃入见。”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3、 才,这才。 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4、 竟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 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其1、 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的”。 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愚公移山:“帝感其诚”。(2)相当于“她的”。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3)相当于“它的”。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指海。)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指诗。)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其:指麦场。)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其:指潭。)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指滁州城。)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惠子相梁:“

5、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4)相当于“他们的”。 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核舟记:“其两面三刀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湖心亭看雪:“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 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 陈涉世家:“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2)相当于“它”。 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

6、千里而食也。”(其:指千里马。)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其:指潮。)(3)相当于“他们”。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自己的”。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4、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塞翁失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7、”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父利其然也”。智子疑邻:“其家甚智其子。”(其家:这家。其子:他们的儿子。)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三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其上:它的上面。)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 狼:“其一犬坐于前。”口技:“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6、 表推测。相当于“也许”。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

8、所不欲,勿施于人。”7、 表肯定。相当于“其实”。马说:“其真不知马也。”8、 表反问。相当于“莫非”。 马说:“其真无马邪?”9、 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且1、 犹,尚且。 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暂且,姑且。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 和,又。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4、 况且。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唐雎不辱使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9、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5、 将近。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然1、 这样,那样。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伤仲永:“父利其然也。”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隆中对:“谓为信然。”出师表:“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公输:“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是的,对的。 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3、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

10、样子”,“地(的)”,也可以不译出。咏雪:“公然欣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记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五柳先生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小石潭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娟然如

11、拭”。“悠然得意”。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愚公移山:“杂然相许。”4、 然而,但是。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公输:“然胡不已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地名中的字。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若1、 像,好像。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与朱元思书:“急湍甚

12、箭,猛浪若奔。”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满井游记:“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若夫:用在一句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2、 及,比得上。 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 称。 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 此,这样的。 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5、 假如,如果。唐雎不辱使命:“若

13、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6、用于词尾,可译为“样”。 公输:“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为(一)wi 1、 做,干。核舟记:“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指雕刻。)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为:酿。)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拂乱其所为”。鱼我所欲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2、 当,担当。 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论语为政:“温故而新,可以为师矣。”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4、”3、 筑,造。 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4、 题,写。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5、 看作,当成,当作,结为。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公输:“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隆中对:“此可以为援而不行图也。”6、 成,成为。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伤仲永:“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石潭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凝结,结成。)7、 以为,认为。孙权劝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5、口技:“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8、是。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隆中对:“谓为信然。”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公输:“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9、 心理活动,心情。 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10、 表示疑问语气。 公输:“夫子何命焉为?”11、 被。观潮:“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满井游

16、记:“山峦为晴雪所洗。”陈涉世家:“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隆中对:“贤能为之用。”(二)wi 12、 给,替。 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13、 为了。 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4、 为了。后面省略宾语“此”,“之”等。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今替爷征。”15、 向,对。 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陈涉世家:“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以1、 认为,以为。口技:“以为妙绝。”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陈涉世家:“或

17、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2、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1)可译为“用”、“拿”。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陈涉世家:“祭以尉首。”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公输:“成,将以攻宋。”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可译为“靠”、“凭”、“凭借”。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可译为“依据”。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3、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9、。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由于”。 塞翁失马:“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马说:“不以千里称也”。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不以臣卑鄙”。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5、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也可不译。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送东阳马生序:

20、“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6、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 也可不译。 小石潭记:“近岸,卷石底以出”。 送东阳马生序:“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7、 表示目的关系。(1)、可译为“来”、“用来”。 狼:“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陈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效,则治臣之罪,

21、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公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2)、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8、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陈涉世家:“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9、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固以怪之矣。”因1、 顺着,就着。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依靠,凭借。 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

22、 因此。 送东阳马生序:“余因得遍群书。”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4、 于是,就。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隆中对“因屏人曰”。于1、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1)、可译为“在”。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伤仲永:“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 狼:“其一犬坐于前。” 大道之行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观潮:“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惊涛万仞中”。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23、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 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可译为“到”夸父逐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24、。 唐雎不辱使命:“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隆中对:“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 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邹忌讽齐王纳谏:“皆朝于齐。”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可译为“从”。大道之行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唐雎不辱使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休祲降于天”。 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惠子相梁:“夫鵷雏发于南海”。2、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可

25、译为“因”、“由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1)、可译为“向”。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惠子相梁:“而飞于北海”。(于:一说“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愚公移山:“告之于帝。” 公输:“胡不见我于王?”(2)、可译为“给”唐雎不辱使命:“请广于君。” 出师表:“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可译为“对”、“对于”。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

26、加焉!”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可译为“与”,“跟”,“同”。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4、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从”。伤仲永:“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5、 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伤仲永:“其受之天也,贤于才人远矣。” 鱼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 至于: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与(一)y1、 给,给予。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鱼我所欲

27、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 和,及。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公输:“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挨次可颠倒。)3、 跟,同。 论语学而:“与伴侣交而不信乎?”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 咏雪:“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 孙权劝学:“与

28、蒙论议”。 核舟记:“神情与苏、黄不属。”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 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小石潭记:“似与游者相乐。”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满井游记:“而此地适与余近”。 隆中对:“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挨次也常常不行颠倒。)4、 相伴,一起。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y 通“欤”,表疑问。唐雎不辱使命:“而君逆

29、寡人者,轻寡人与?” 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三)y 欣赏。答谢中书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原意为“参加”。)(四)j、 通“举”,选拔。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则1、 乃,就是。用以加强肯定语气。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2、 表示顺承。 (1)相当于“就”。 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陈太丘与友期:“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核舟记:“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陋世铭:“水不在深

30、,有龙则灵。” 观潮:“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满井游记:“作则飞沙走砾。” 隆中对:“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曹刿论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相当于“那么”。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送东阳

31、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 表示让步,相当于“倒是”。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6) 无意义。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之1、 去,往;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寡助之至”。2、 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陈太丘与友期:“下车引之”。 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

32、之”。 陈涉世家:“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之:指扶苏。)“楚人怜之。”(之:指项燕。)“令辱之”。(之:指吴广。) 唐雎不辱使命:“长跪而谢之曰”。 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之:指徐庶。)“将军岂愿见之乎?”(之:指诸葛孔明。)“贤能为之用”。(之:指孙权。) 公输:“愿借子杀之。”(之:指侮臣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畔之”。(之:指失道者。)“天下顺之。”(之:指得道者。)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之:指行道之人。)“蹴尔而与之”。(之:指乞人。)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之:指惠子。)(2)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问所从来,具答之。” 陈涉

33、世家:“杀之以应陈涉。”(之:指各地郡县长官。) 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之:指关羽。张飞。)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曹刿论战:“公将弛之。”(之:指齐军。) 愚公移山:“跳往助之。”(3)相当于“它”。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论语子罕:“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之:指诗。)“受之天也。”(之:指通 悟。) 狼:“复投之”。“又数刀毙之。”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之:指桃花源的奇景。) 核舟记:“箬篷覆之。”(之:指舱。)“闭之”。(之:窗。)“石青糁之。”(之:指刻字的凹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34、之。”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之:指读书。)“走送之。”(之:指书。) 小石潭记:“乃记之而去。”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满井游记:“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唐雎不辱使命:“愿终守之”。 公输:“宋无罪而攻之,不行谓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4)相当于“它们”。 伤仲永:“忽啼求之。”(之:指书具。) 陈涉世家:“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之:指上述各地。)(5)相当于“这件事”。伤仲永:“余闻之也久。”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陈涉世家:“然

35、足下卜之鬼乎?”“固以怪之矣。” 隆中对:“时人莫之许也。”公输:“再拜,曰:请说之。”“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暮寝而思之。”3、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石潭记:“心乐之。”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愚公移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4、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伤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 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 三

36、峡:“春冬之时”。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五柳先生传:“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醉翁亭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人之乐”。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皆布衣之

37、士也”。 隆中对:“此用武之国”。 出师表:“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 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里之诚,七里之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5、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论语子罕:“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孙权劝学:“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大道

38、之行也:“大道之行也”。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味道之享。”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唐雎不辱使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公输:“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此之为失其本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行彻”。“虽我之

39、死,有子存焉”。6、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说:“马之千里者”。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公输:“宋何罪之有?”8、 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口技:“妇拍而呜之”。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 狼:“久之”。 桃花源记:“处处志之。”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9、 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40、也”。“在乎山水之间也。”满井游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论语;“任重而道远。”醉翁亭记:“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

41、清涟而不妖。”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满井游记:“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鱼我所欲也:“蹴尔而与之。”何 1、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缘由。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曹刿论战:“何以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

42、作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观沧海:“水何澹澹。”另外还有复合词,如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所 1 、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3、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缘由及其有关人物。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4、复合词 所以表示缘由。相当于“的缘由(原因)”。出师表:”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