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00138460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9.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解答第 1 章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1. 简述传感器的概念、作用及组成。答:传感器的定义是: “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作用:将被测量转换成与其有一定关系的易于处理的电量。组成:敏感元器件、转换元器件、转换电路及辅助电源。2. 传感器的分类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答: 传感器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按被测输入量来分, 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按被测输入量来分: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传感器的用途, 便于使用者根据其用途选用。 其缺点是没有区分每种传感器在转换机理上有何共性和差异, 不便于使用

2、者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这种分类的优点是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表达的比较清楚,而且类别少,有利于传感器专业工作者对传感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缺点是不便于使用者根据用途选用。3. 传感器是如何命名的?其代号包括哪几部分?在各种文件中如何应用?答:一种传感器产品的名称,应由主题词及4 级修饰语构成。( 1) 主题词传感器。( 2)第1级修饰语被测量,包括修饰被测量的定语。( 3)第2级修饰语转换原理,一般可后续以“式”字。( 4)第3级修饰语特征描述,指必须强调的传感器结构、性能、材料特征、敏感元件及其他必须的性能特征,一般可后续以“型”字。( 5)第4级修饰语主要技术指

3、标(量程、精确度、灵敏度等)。本命名法在有关传感器的统计表格、图书索引、检索以及计算机汉字处理等特殊场合使用。例1:传感器,绝对压力,应变式,放大型, 13500kPa;例 2 : 传感器,加速度,压电式,20g。在技术文件、产品样书、 学术论文、 教材及书刊的陈述句子中,作为产品名称应采用与上述相反的顺序。例3: 13500kPa放大型应变式绝对压力传感器;例 4 : 20g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侧重传感器科学研究的文献、报告及有关教材中,为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原理及其分类的研究,允许只采用第2 级修饰语,省略其他各级修饰语。传感器代号的标记方法: 一般规定用大写汉字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构成传

4、感器完整代号。 传感器完整代号应包括以下4 个部分:( 1)主称(传感器);( 2)被测量;( 3)转换原理;(4)序号。4部分代号格式为: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3 部分代号之间有连字符“ - ”连接。例 5:应变式位移传感器,代号为:CWY-YB-10;例 6 :光纤压力传感器,代号为:CY-GQ-1;例 7 :温度传感器,代号为:CW-01A;例 8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代号为:CA-DR-2。有少数代号用其英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加速度用“A”表示。4. 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主要由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迟滞、分辨力和阈值、稳定性、漂移及量程

5、范围等几种性能指标来描述。含义: 线性度是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理论拟合直线的程度, 又称非线性误差。通常用相对误差表示其大小;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 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 对于线性传感器, 其灵敏度就是它的静态特性曲线的斜率, 对于非线性传感器, 其灵敏度是一个随工作点而变的变量, 它是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重复性是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性的程度。迟滞是传感器在正向行程( 输入量增大) 和反向行程( 输入量减小) 期间, 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传感器的分辩力是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min

6、 。有时也用该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分辨率。阈值通常又称为死区、失灵区、灵敏限、灵敏阈、钝感区,是输入量由零变化到使输出量开始发生可观变化的输入量的值。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传感器常用长期稳定性表示,它是指在室温条件下 ,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如一天、一月或一年,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通常又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其输出的稳定度。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又可分为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时间漂移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零点 或灵敏度随时间而缓慢变化的情况;温度漂移为

7、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或灵敏度的变化。传感器所能测量的最大被测量(输入量) 的数值称为测量上限,最小被测量称为测量下限, 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区间,则称为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可能是单向的(只有正向与负向)、也可能是双向的、或双向不对称的和无零值的等。测量上限与下限的代数和称为量程。5.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从哪两方面来描述?采用什么样的激励信号?其含义是什么?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来描述,采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通常采用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作为激励信号。以阶跃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研究系统输出波形的方法称为瞬态响应法(时域);以正弦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研究系统稳态响应的方

8、法称为频率响应法(频域)。第 2 章 力、压力传感器1. 力传感器的组成是什么?答:力传感器主要由力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组成。2. 弹性敏感元件的作用是什么?其分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答:作用:弹性敏感元件把力或压力转换成了应变或位移。分类: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常用的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有圆柱式、圆环式、悬臂梁、扭转轴等。其特点:( 1)圆柱式弹性敏感元件,根据截面形状可分为实心圆柱及空心圆柱等。结构简单,可承受较大的载荷,便于加工,实心圆柱形可测量大于 10kN的力,空心圆柱形可测量110kN的力,应力变化均匀。( 2) 圆环式弹性敏感元件比圆柱式输出的位移

9、量大,因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测量较小的力。但它的工艺性较差,加工时不易得到较高的精度。( 3)悬臂梁式弹性敏感元件。它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应变和位移较大,适用于测量15kN的力。等截面悬臂梁,梁上各处的变形大小不同,不便于粘贴应变片。变截面悬臂梁(也称等强度悬臂梁),梁上各处的截面不等,但沿整个长度方向上各处的应变相等,便于粘贴应变片。( 4)扭转轴弹性敏感元件主要用来制作扭矩传感器,它利用扭转轴弹性体把扭矩变换为角位移,再把角位移变换为电信号输出。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测量试件的应变的?答: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是利用了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应

10、变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即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它承受的机械变形大小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测试时,将应变片用粘接剂牢固的粘贴在被测试件的表面上,随着试件受力变形,应变片的敏感栅也获得同样的变形,从而使其电阻随之发生变化,而此电阻的变化是与试件应变成比例的,因此如果通过一 定的测量线路将这种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变化,然后再用显示记录仪表将其显示记录下来,就能知道被测试件应变量的大小。其原理图如图2-7所示。应变电阻电压或电流士T试件_.电阻应变片_J测量电路_J显示记录仪图2-7 电阻应变片测试与原理图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电阻应变片传感器输出电阻的变化较

11、小,一般为5 10 410 1 ,要精确的测量出这些微小电阻的变化,常采用桥式测量电路。根据电桥电源的不同,电桥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可采用恒压源 或恒流源供电。由于直流电桥比较简单,交流电桥原理与它相似,所以我们只分析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其特点是,当被测量无变化时,电桥平衡,输出为零。当被测量发生变化时,电桥平衡被打破,有电 压输出,输出的电压与被测量的变化成比例。根据电桥工作桥臂的不同,分为单臂电桥、差动双臂电桥(半桥)、差动全桥三种类型。双臂电桥输出灵敏度是单臂电桥的两倍,全桥输出是双臂电桥的两倍。并且采用双臂和全桥测量,可 以补偿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5. 电阻应变片为什么要

12、进行温度补偿?补偿方法有哪些?答:电阻应变片传感器是靠电阻值来度量应变的,所以希望它的电阻只随应变而变,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但实际上,虽然用作电阻丝材料的铜、康铜温度系数很小(大约在=(2.55.0) X 10 5/ C),但与所测应变电阻的变化比较,仍属同一量级。如不补偿,会引起很大测量误差。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两种,即线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6. 应变片的粘贴、固化和检查工艺有哪些?答: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如下:(1)试件表面的处理粘贴之前,应先将试件表面清理干净,用细砂纸将试件表面打磨平整,再用丙酮、四氯化碳或佛利昂彻底清洗试件表面的灰尘、油渍,清理面积约为应变片的35倍。(2)确定

13、贴片位置根据实验要求在试件上划线,以确定贴片的位置。(3)粘贴 在清理的试件表面上均匀涂刷一薄层粘接剂作为底层,待其干燥固化后,再在此底层及应变片基地的地面上均匀涂刷一薄层粘接剂,等粘接剂稍干,即将应变片贴在画线位置,用手指滚压,把气 泡和多余的粘接剂挤出。注意,应变片的底面也要清理。(4)固化 粘贴好的应变片按规定压力、升降温度速率及保温时间等进行固化处理。(5)稳定处理 粘接剂在固化过程中会膨胀和收缩,致使应变片产生残余应力。为使应变片的工作性能良好,还应进行一次稳定处理,称为后固化处理,即将应变片加温至比最高工作温度高1020C,但不用加压。(6)检查 经固化和稳定处理后,测量应变片的阻

14、值,以检查贴片过程中敏感栅和引线是否损坏。另外还应测量引线和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一般情况下,绝缘电阻为50兆欧即可,对于高精度测量,则需在2000兆欧以上。7)引线的焊接与防护应变片引线最好采用中间连接片应出,引线要适当固定,为了保证应变片工作的长期稳定性,应采取防潮、防水等措施,如在应变片及其引线上涂以石蜡、石蜡松香混合剂、环氧树 脂、有机硅、清漆等保护层,或在试件上焊上金属箔,将应变片全部覆盖。7. 图2-88为一直流应变电桥。Ui 5V, R1 R2 R3 R4 120 ,试求:(1)R1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当R变化量为 R11.2 时,电桥输出电压U o(2)R2都是应变片,

15、且批号相同,感受应变的极性和大小都相同,其余为外接电阻,电桥的输出电压Uo(3)(2)中,如果 电、r2感受应变的极性相反,且R| | R21.2 ,电桥的输出电压U o(4)由题(1)(3)能得出什么结论与推论?答:(1)当R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时,电桥为单臂工作电桥,当 R1变化量为R1 1.2 时,电桥输出电压:(2)当RR2都是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感受应变的极性和大小都相同,其余为外接电阻时,根据电桥的输出总公式U 5色色04R1R2R3R3R4R4可知,此时R2 =R,r4=0 0电桥的输出:U 0 4R1R2R3R4R3R4120120120(3) 题(2)中,如果R、R2

16、感受应变的极性相反,且 B1.2R1R2= 1.2,此时电桥为差动双臂电桥(半桥),1 R 1 12电桥输出电压:U0Ui 5=0.025 (V) =25 (mV此时电桥。0 2 R i 2 120(4)由题(1)(3)可知双臂电桥输出灵敏度是单臂电桥的两倍,电桥的相邻两个桥臂为应变片工 作桥臂时,感受的应变必须是一个受拉,一个受压,电桥才有输出。8.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压电材料有哪些?答: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即某些晶体受一定方向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相应 地在一定的晶体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外力去掉后,电荷消失。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符号也随之 改变,这种现象

17、称为压电效应。用于传感器的压电材料或元件可分三类:一类是单晶压电晶体;另一类是极化的多晶压电陶瓷;第三 类是高分子压电材料。9. 试用石英晶体为例说明压电效应产生的过程。答:石英晶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压电晶体。它是二氧化硅单晶体,图2-24是天然石英晶体的外形图,它为规则的正六角棱柱体。在正常情况下,石英晶体的每一个晶体单元中,有三个硅离子和六个氧离子,正负离子分布在正六边形的顶角上,当无外力作用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对外不显电性。当在X轴向施加压力时,如图 2-25(a)所示,各晶格上的带电粒子均产生相对位移,氧离子挤入两个硅离子之间,而硅离 子也挤入两个氧离子之间,正电荷中心向B面移动,负

18、电荷中心向 A面移动,因而 B面呈现正电荷,A面呈现负电荷。当在 X轴向施加拉力时,如图 2-25(b)所示,各晶格上的带电粒子均沿X轴向外产生位移,因而A面呈现正电荷,B面呈现负电荷。在 Y方向施加压力时,如图 2-25 (c)所示,晶格沿y轴被向内压缩,A面呈现正电荷,B面呈现负电荷。在 Y方向施加拉力时,如图 2-25 (d)所示,晶格在 y向被拉长,X向缩短,B面呈现正电荷,A面呈现负电荷。若沿 Z轴方向施加力的作用时,由于硅离子和氧离子是对称的平 移,故在表面没有电荷出现,因而不产生压电效应。这就是石英晶体压电效应产生的过程。10. 压电陶瓷有何特点?答: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一种多晶

19、压电体,它有无数的单晶组成,各单晶的自发极化方向是任意排 列的。因此,虽然每个单晶具有强的压电性质,但组成多晶后,各单晶的压电效应却互相抵消了,所以, 原始的压电陶瓷是一个非压电体,不具有压电效应。为了使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效应,就必须进行极化理。 即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对压电陶瓷施加强电场,使极性轴转动到接近电场方向,规则排列,这时压电陶 瓷就具有了压电性,在极化电场去除后,留下了很强的剩余极化强度。当压电陶瓷受到力的作用时,极化 强度就发生变化,在垂直于极化方向上的平面上就会出现电荷。压电陶瓷的纵向压电系数比石英晶体的压 电系数大得多,所以采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式传感器灵敏度较高。11. 压电

20、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是什么?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压电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的力?答:根据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的输出可以是电压信号,这时可以把传感器看作电压发生器;也可以是电荷信号,这时可以把传感器看作电荷发生器。因此前置放大器也有两种形式:电电压放大器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特点:由电压放大器的输Uim-dFm一出可以看出,放大器输入电压与电缆的电容Cca关系,Ci Cc Ca当改变连接传感器与前置放大器的电缆长度时,Cc将改变,从而引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也发生变化。在设计时,通常把电缆长度定为常数,使用时如要改变电缆长度,则必须重新校正电压灵敏度值。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 U o,可以看

21、出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与电缆电容无关。因此电缆可以很 f长,可长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灵敏度却无明显损失。这是电荷放大器的一个突出优点。因此在测量时,不必考虑传感器与放大器配套的问题,放大器与传感器可以任意互换。为什么压电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的力?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露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即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实际测量时,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传感器的泄漏电阻 Ra不可能为无穷大,因此电荷就会通过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传感器的泄漏电阻Ra漏掉,所以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力测量。压电元件在交变力的作用下,电荷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可以供给测量

22、电路以一定的电流,故只适用于动态测量。12.如图2-32b所示电荷放大器等效电路。压电元件为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10dzz 5 10 C/N,反馈电容Cf 0.01 F ,若输出电压Uo 0.4V ,求压电传感器所受力的大13.12cdXX 2.3 10 C/N,晶体的长度是的宽倍,是厚的3倍,求:(1)当沿电轴方向施加 3 104 N的力时,用反馈电容为 Cf 0.01 F的电荷放大器测量的输出电压是多少?(2)当沿机械轴施加力 Fy时,用同样的电荷放大器测出的输出电压为3V, Fy为多少?解答: (1)电荷放大器的输出(2)根据题意,参考石英晶体的切片图,可以看出 a=3ba _当

23、沿机械轴施加力 Fy时,产生的由QXYdXX FYbQ 一一根据式UO 得Q UO Cf,即Cf求出FyUO Cfb _2_a dXX6 b 13 0.01 10- 124348( N)3b 2.3 1014 .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一正弦变化的作用力,采用电荷放大器,压电元件用两片压电陶瓷并联,压电系12数dzz 190 10 C/N ,放大器为理想运放,反馈电容Cf 3800pF ,实际测得放大器输出电压为U0 10sin t (V),试求此时的作用力 F ?解答:根据题意压电元件是两片压电陶瓷并联,所以总电荷是单个压电元件电荷的两倍,即Q 2Qxx ,根据电荷放大器的输出 U OQ ,得Cf

24、Q UO Cf 10sin t 3800 10 123.8 10 8 sin t,QxxdZZ Fz /Q,得压电传感器受到的作用力3.8 10 82 190 1017 sin t100sin t(N)15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可分成几种类型?各有个特点?答:根据平行极板的电容器,如果不考虑其边缘效应,则电容器的电容量为由上式可知,电容 C是A、d、的函数,即 C f( ,d,A)。当A、d、改变时,电容量 C也随之 改变。若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通过被测量的变化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就可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 容量的变化。这就是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电容式传感器根据工作原

25、理不同,可分为变间隙式、变面积式、变介电常数式三种;按极板形 状不同有平板形和圆柱形两种特点: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只能测量微小位移(微米级);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可以测量较大位移的变化,常为厘米级位移量变介电常数式电容式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物位或液位,也可测量位移,可以测量较大位移的变化16 .试说明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结构是如何提高测量灵敏度,减小非线性误差的?答:以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为例来分析。当d变化时,电容量的相对变化约为Cd2-44所示,两个77(2-35)di d2 do,所以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减小非线性误差,实际应用时常采用差动式结构。如图定极板对称安装,中间极板为动极板。当中间极

26、板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C1 C2。当中间极板向上移动 x时,C1增加,C2减小,总电容的变化量CC1C2doCo小I电气定性修Codo(2-37 )图2-44差动式电容器结构式(2-37)与式(2-35)相比,输出灵敏度提高了一倍。17.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主要有哪些?答: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测量转换电路有桥式电路、调频电路、充放电脉冲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等。18.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如图2-45a所示,其中a 8mm,b 12mm,两极板间距为d 1mm。当动极板在原始位置上平移了5mm后,求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C及电容相对变化量 C/Coo (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r

27、 1F/m,真空的介电常数 o 8.854 1o12F/m)答:根据变面积型平板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表达式:Co定槿帕平板低技位序可得当动极板在原始位置上平移了5mm,也就是公式中x 5mm后,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Co5=-=-o.6258图2-45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结构原理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xC = Co - arg 0单虫 Xd a1 8.854 10 12 8 12 518531.24 pF19 .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可分成几种类型?答: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将被测非电量(如压力、位移等)转换成电感量的变化输出,再经测量转换电路,将电感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

28、流的变化,来实现非电量电测的。电感传感器的分类:根据信号的转换原理,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20 .电感传感器的常用的测量电路有哪些?答:自感式传感器常用的测量转换电路有桥式测量电路、调幅、调频、调相电路,在自感式传感器中,用得较多的是桥式测量电路和调幅电路。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可直接用交流电压表接在反相串联的两个二次绕组上测量,此时空载输出电压为UO e21 e22,也可采用电桥电路来测量。21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形成电涡流的两个必备条件是什么?答: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涡流效应。即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做切割 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感应

29、电流,这种电流的流线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类似于水中的漩涡,所以 称为电涡流。电涡流的存在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的能量,从而使激励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 为电涡流效应。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传感器。要形成电涡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存在交变磁场;(2)导体处于交变磁场中。2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应用是什么?答: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工作的。所谓压阻效应就是指半导体材料的受外力或 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应用是:用于压力、加速度、重量、应变、拉力、流量等参数的测量。第3章温度传感器1. 温度的测量方法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30、答:按照感温元件是否与被测温对象相接处,温度测量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温两种。接触式测温:感温元件与被测对象接触,彼此进行热量交换,使感温元件与被测对象处于同一环境温度下,感温元件感受到的冷热变化即是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类传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 量精度高、价格便宜、可测得被测对象的真实温度及物体内部某一点的温度;缺点是:有较大的滞后现象(由于与被测物热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不适于测量小的物体、腐蚀性强的物体及运动物体的温度,并且由于感温元件与被测对象接触,从而影响被测环境温度的变化,测温范围也受到感温元件材料特性的限制 等。非接触式测温:利用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来

31、测量温度的。通过测量一定距离处被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强度来确定被测物的温度。这类温度传感器的优点是:可以测量高温及腐蚀性、有毒物体的温度。测温速度快,不存在滞后现象,测温范围不受限制,可以测量运动物体、导热性差、微小目标、热容量小的物体、固体、液体表面的温度,不影响被测物环境温度。缺点是: 易受被测物体与仪表间距离、烟尘、水气及被测物热辐射率的影响,测量精度较低等。2. 膨胀式温度计有几种?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答:膨胀式温度计可分为液体膨胀式温度计、固体膨胀式温度计、气体膨胀式温度计3 种类型。液体膨胀式温度计:利用玻璃感温泡内的液体受热体积膨胀与玻璃体积膨胀之差来测量温度的。一般用于

32、低温和中温温度测量。特点:不仅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还可以避免外部远传温度计的误差。但易破碎,刻度微细不便读取,不适于有振动和容易受到冲击的场合。固体膨胀式温度计: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材料牢固地粘贴在一起制成的。当温度变化时,由于两种金属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弯曲,弯曲的程度与温度的高低成比例的原理工作的。特点:现场显示温度,直观方便,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但精度不高。气体膨胀式温度计:是基于密封在容器中的气体或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力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测温的。特点:主要用于远距离设备的气体、液体、蒸汽的温度测量,也能用于温度控制和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3. 电阻

33、式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几种类型?答: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即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类型:按制造材料来分,一般把由金属导体铂、铜、镍等制成的测温元件称为金属热电阻,简称热电阻传感器;把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称为热敏电阻。4. 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常用的材料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热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哪些?说明每种测量电路的特点。答: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常用的材料有铂和铜。特点:铂金属热电阻:铂易于提纯、复制性好,在氧化性介质中,甚至高温下,其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主要用于高精度温度测量和

34、标准测温装置,测温范围为-200850 C。铜金属热电阻:铜易于提纯,价格低廉,电阻-温度特性线性较好。但电阻率仅为铂的几分之一。因此,铜电阻所用阻丝细而且长,机械强度较差,热惯性较大,在温度高于100 以上或腐蚀性介质中使用时,易氧化,稳定性较差。因此,只能用于低温及无腐蚀性的介质中。热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常用电桥电路。外界引线如果较长时,引线电阻的变化会使测量结果有较大误差,为减小误差,可采用三线制电桥连接法测量电路或四线制恒流源测量电路。特点:三线制电桥连接法测量电路,导线电阻 r 对测量毫无影响。四线制恒流源测量电路,四根导线的电阻r 对测量都没影响。但要因为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存在发热

35、现象,所以供电电流不宜过大,一般在 0.6mA 以下。精确测量时,通电电流为0.25mA。5.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热电势的组成有几种?说明热电势产生的过程,并写出热电偶回路中总热电势的表达式。答: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热电效应。即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组成一个闭和回路,若两接点的温度不同,则在该回路中将会产生电动势,两个接点的温差越大,所产生的电动势也越大。组成回路的导体材料不同,所产生的电动势也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的组成: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热电势产生的过程:( 1)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接触电势是由于两种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浓度不

36、同而在接触面形成的电势。假设两种金属A、 B 的自由电子浓度分别为 Na和Nb,且Na Nbo当两种金属相接时,将产生自由电子的扩散现象。在同一瞬间,由A扩散到B中去的电子比由B扩散到A中去的多,从而使金属A失去电子带正电;金属 B得到电子带负电,在接触面形成电场。此电场阻止电子进一步扩散,当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接触面的两侧就形成了稳定的电位差,即接触电势E,如图3-22所示。接触电势的数值取决于两种导体的性质和接触点的温度,而与导体的形状及尺寸无关。温度越高,接触电势也越大。接触电势的方向由两导体材料决定。( 2)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对于单一导体,如果两端温度分别为 t 、 t 0 ,如图 3-

37、23 所示,则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高温端具有较大的动能,因而向低温端扩散;高温端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低温端获得电子带负电,即在导体两端产生了电 势,这个电势称为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A兄1&公)图3-23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EAB(t,t0)eAB eAB(t0)(3-6)NA Nb图3-22 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f-0。幻4*七*- A十飞图3-24 热电偶回路总热电势由图3-24可知,热电偶回路中产生的总热电势为(3-5 )EAB(t,to) eAB(t)eB(t,to)eAB(to) eA(t,to)式中,EAB(t,to)为热电偶电路的总热电势;eAB(t)为热端接触电势;eB(t,to)

38、为B导体的温差电势;eAB(to)为冷端接触电势;eA(t,to)为A导体的温差电势。在总热电势中,温差电势比接触电势小很多,可忽略不计,则热电偶的热电势可表示为6 .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每种定律的意义何在?并证明每种定律。答: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有 :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电极定律。含义: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电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保持该导体两接入点的温度相等,回路 中总的热电势不变,即第三种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没有影响。中间导体定律的意义: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采取任何方式焊接导线,可以将热电势通过导线接至测 量仪表进行测量,且不影响测量精度。可采

39、用开路热电偶对液态金属和金属壁面进行温度测量,只要保证两热电极插入地方的温度相同即可。中间温度定律含义:在热电偶测量电路中,测量端温度为t,自由端为 b,中间温度为t,则E(t、t0)0 c的热电势进行修正。另外,可以选用廉价t、to温度范围内A、B与A、B热电偶具的热电势等于 E (t、t)与E (t、to)热电势代数和。即中间温度定律的意义:利用该定律,可对参考端温度不为 的热电偶A、B代替t到to段的热电偶 A、B,只要在 有相近的热电势特性,便可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温度恒定的地方再进行测量,使测量距离加长,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而且不受原热电偶自由端温度t的影响。这就是在实际测量中,对冷端

40、温度进行修正,运用补偿导线延长测温距离,消除热电偶自由端温度变化影响的道理。参考电极定律含义:已知热电极 A,B 与参考电极C 组成的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 ( t, t0 ) 时的热电势分别为EAC(t,t0)E,bC(相恸温度下,由 A, B两种热电极配对后的热电势EAB使卡或计算为: EAB(t,t0) EAC(t,t0) EBC(t,t0)参考电极定律的意义:参考电极定律大大简化了热电偶选配电极的工作,只要获得有关电极与参考电极配对的热电势,那么任何两种电极配对后的热电势均可利用该定理计算,而不需要逐个进行测定。由于纯铂丝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熔点较高,易提纯,所以目前常用纯铂丝作为标准电极

41、。7 . 热电偶的性质有哪些?答:( 1)当两热电极材料相同时,不论接点温度相同与否,回路总热电势均为零。( 2 )当热电偶两个接点温度相同时,不论电极材料相同与否,回路总热电势均为零。( 3 )只有当电极材料不同,两接点温度不同时,热电偶回路才有热电势。当电极材料选定后,两接点的温差越大,热电势也就越大。( 4 )回路中热电势的方向取决于热端的接触电势方向或回路电流流过冷端的方向。8 . 为什么要对热电偶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常用的补偿方法有几种?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连接补偿导线要注意什么?答:由于热电偶的分度表是在冷端温度为 0 时测得的,如果冷端温度不为零,测得的热电势就不能直接去查相应的

42、分度表。 另外, 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势只与冷端和热端的温度有关, 当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 热电势才与测量端温度成单值对应关系。但在实际测量时, 冷端温度常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t0 不能保持恒定, 因而会产生测量误差。 为了消除测量误差, 要对热电偶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常采补偿方法: 0 冷端恒温法、冷端恒温法、补偿导线法(延引电极法)、电桥补偿法。补偿导线的作用: 补偿导线仅起延长热电极的作用, 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任何温度补偿作用。但由于补偿导线比热电偶便宜,节约了测量经费。连接补偿导线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两根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相连的接点温度必须

43、相同; 不同的热电偶要与其型号相应的补偿导线配套使用,且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极性不能接反。9 . 热电偶测温线路有几种?试画出每种测温电路原理图,并写出热电势表达式。答:测温某一点温度、测量两点间温差电路、测量多点温度之和电路、测量几点的平均温度、 多点温度测量线路。图3-38热电偶测量两点温差测温电路原理图:图3-39测量两点温度之和图3-40测量两点平均温度E EAB(t1,t0)EabOz/o)EAB(t1,t0)E AB (t2 , t0)2恒温器y图3-41 一台仪表分别测量多点温度10 .如图3-53所示,用K型(银铭-银硅)热电偶测量炼钢炉熔融金属某一点温度,A、B为补偿

44、导线,Cu为铜导线。已知t1 40 C ,t2 0 C , t3 20 C o(1)当仪表指示为 39.314mV时,计算被测点温度t =图3-53热电偶测量炼钢炉熔融金属某一点温度(2)如果将A、B换成铜导线,此时仪表指示为37.702mV,再求被测点温度 t =是利用了热电偶的什么定律?如果被测液体(3)将热电偶直接插到熔融金属同一高度来测量此点的温度, 不是金属,还能用此方法测量吗?为什么?答:(1)当A、B为补偿导线,Cu为铜导线时。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t 2=0.0 C,此时仪表的指示39.314mV即为热端温度t相对于0.0 C热电势,即E EAB (t,0)39.314mV ,查分

45、度表可得被测点温度t 心 950 (2)如果将A、B换成铜导线,此时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即变为ti=40C,此时仪表的指示为EEab,40) 37.702mV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即可求得测量端相对于0c的热电势:EAB(t,0)EAB(t,40) Eab(40,0)37.702 1.611 39.313mV ,查分度表可得被测点温度t 弋 950 C。(3)将热电偶直接插到熔融金属同一高度来测量此点的温度,是利用了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如果 被测液体不是金属,就不能用此方法来测量?因为不满足热电偶的基本定律要求。图3-38热电偶测量两点温差11 .用两只K型热电偶测量两点温差,如图 3-38所示。

46、已知t1 980 C, t2 510 C, t020 C,试求G、t2两点的温差。答:根据热电偶测量两点温差的电路可知仪表的指示为:查分度表可知t1-t2 471.4 C12 .试分析图3-47所示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0用于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补偿电路的工作原理。答:由图3-47所示,AD590与热电偶参考端处于同一温度下。AD580是一个三端稳压器,其输出电压UO = 2.5V。电路工作时,调整电阻R2使得I 1 =t0x10-3mA这样在电阻 R上便产生一个随参考端温度t0变化的补偿电压 U =I 1 * Ri。若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t0,工作时应使 UiEab (t0, 0C)。这样就能自

47、动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Ri的阻值亦不同。这种补偿电路灵敏、准确、可靠、调整方便。13 .辐射式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答:辐射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体的辐射能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只 要将传感器与被测对象对准即可测量其温度的变化。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不接触,不会干扰被测对象的温度场,故可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且可进行遥 测。2)由于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不在同一环境中,不会受到被测介质性质的影响,所以可以测量腐蚀 性、有毒物体、带电体的温度,测温范围广,理论上无测温上限限制。3)在检测时传感

48、器不必和被测对象进行热量交换,所以测量速度快,响应时间短,适于快速测 温。4)由于是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不高,测温误差大。第4章位移、物位传感器1 .莫尔条纹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特性有哪些?试画图分析。答:莫尔条纹含义:如果把两块栅距 w相等的光栅面平行安装,且让它们的刻痕之间有较小的夹角e,这时光栅上会出现若干条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条纹称莫尔条纹,如图4-10所示。莫尔条纹是光栅非重合部分光线透过而形成的亮带,它由一系列四棱形图案组成,图4-10中d-d线区所示。f-f线区则是由于光栅的遮光效应形成的。莫尔条纹有两个重要的特性:(1)位移的方向性:当指示光栅不动,主光栅左右平移时,莫尔条纹将

49、沿着指示光栅的方向上下移动,查看莫尔条纹的上下移动方向,即可确定主光栅左右移动方向。(2)放大作用:莫尔条纹有位移的放大作用。当主光栅沿着与刻线垂直的方向移动一个栅距W时,莫尔条纹移动一个条纹间距B。当两个等距光栅的栅间夹角。较小时,主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移动KWE离,K为莫尔条纹的放大系数,可由下式确定,即cos-sin 图4-10莫尔条纹例如:每毫米有 50根线的光栅,W 0.02mm,当两光栅间的夹角0.1o(0.0017453rad)时,莫尔条纹间距B 11.459mm, K1-573(倍)。当0.5, B 115W。由此看出,两个光栅面夹角越小,莫尔条纹的放大倍数越大,这样就可

50、把肉眼看不见的光栅位移变成清晰看见的莫尔条纹移 动,可以用测量莫尔条纹的移动来测量光栅的位移,从而实现高灵敏的位移测量。2 .磁栅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磁栅位移传感器由磁尺(磁栅)、磁头和检测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在一 个周期性磁体表面附近匀速运动时,线圈上就会产生不断变化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既和线 圈的运动速度有关,还和磁性体与线圈接触时的磁性大小及变化率有关。根据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就 可获得线圈与磁体相对位置和运动的信息O3 .电容式、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被测物体是什么材料?为什么?答: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51、是一个以电极为检测端的静电电容式接近开关,它由高频振荡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及输出电路组成,平时检测电极与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容量,它成为振荡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被检测物体接近检测电极时,由于检测电极加有电压,检测电极就会受到静电感应而产生极化现象,被测物体越靠近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上的感应电荷就越路的振荡频率f与电容成反比,所以当电容C增大时振荡电路的振荡减弱,甚至停止振荡。振多,由于检测电极的静电电容为C=Q/V,所以随着电荷量的增多,使检测电极电容C随之增大,由于振荡电荡电路的振荡与停振这两种状态被检测电路转换为开关信号后向外输出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由

52、高频振荡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及输出电路组成。检测用敏感元件为检测线圈,它是振荡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为1f 一=o当检测线圈通以交流电时,在检测线圈的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检2 ; LC测线圈时,金属物体就会产生电涡流而吸U磁场能量,使检测线圈的电感L发生变化,从而使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减小,以至停振。振荡与停振这两种状态经检测电路转换成开关信号输出。电容、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被测物体都是金属导体材料,因为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是一个以电极为检测端的静电电容式接近开关,只有金属导体材料才能产生电荷。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工作原理是电涡流效应,只有在金属导体内才能产

53、生电涡流。4 .试分析图4-22所示压力传感器是如何测量液位高度的?图4-22开放型储液罐压力示意图答:图4-22为压差式液位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液面的高度与液压成比例的原理制成的。如 果液体的密度恒定,则液体加在测量基准面上的压 力与液面到基准面的高度成正比,因此通过压力的 测定便可知液面的高度。5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是如何测量物体位置的?答: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不同,其介电常数不同,电容量也不同的特点进行检测的。6 .试分析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并推导流量的表达式。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时,在导体的两端即产生感生电势e,其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54、其大小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导体在磁场内的长度 L及导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如果b, L,三者互相垂直,则 e BL .与此相仿,在磁感应强度为 B的均匀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一个内径为 D的不导磁管道,当导电液体在管道中以流速流动时,导电流体就切割磁力线。如果在管道截面上垂直于磁场的直径两端安装一对电极,如图4-33所示。图4-33电磁流量计原理简图可以证明,只要管道内流速分布均匀,两电极之间也将产生感生电动势:e BD o式中,一为管道截面上的平均流速。由此可得管道的体积流量为:Qv -A 1 D2eBD 4 4B由上式可见,体积流量 Qv与感应电动势e和测量管内径D成线性关系,与磁场的磁

55、感应强度 B成反比,与其它物理参数无关.这就是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第5章光电传感器1 .光电效应有哪几种?分别对应什么光电元件?答:光电效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对应的光电元件:用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摄像管等; 内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元器件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敏晶闸管等;基 于先生伏特效应的光电元器件是光电池。2 .试比较光敏电阻、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的性能差异,并简述在不同场合 下应选用哪种元件最为合适。答:(1)光谱特性:的变化滞后于光的变化的时间,即光敏电阻突然感受光照时,光电流并不是立刻上升到其

56、稳定数值,且当光突然消失时光电流也不会立刻下降到零,这说明光电流的变化对于光的变化,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尽管不同材料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响应时间,但都存在着 这种时延特性,因此,光敏电阻不能用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硅光敏二极管的响应时间约为10 610 7 s左右,光敏晶体管的响应速度则比相应的二极管大约慢一个数量级,而锗管的响应时间要比硅管小一个数量级。因此在要求快速响应或入射光调制频率 (明暗交替频 率)较高时,应选用硅光敏二极管。由于光敏晶体管基区的电荷存储效应,所以在强光照和无光照时,光敏晶体管的饱和与截止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它对入射调制光脉冲的响应时间更慢,最高工作频率更低。光电池:

57、由于光电池受照射产生电子一空穴对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入射光的调制频率太高时,光电池输出的光电流将下降。硅光电池的面积越小,PN吉的极间电容也越小,频率响应就越好,硅光电池的频率响应可达数十千赫兹至数兆赫兹,硒光电池的频率特性较差,目前已较少使用。( 3)温度特性:光敏电阻和其他半导体器件一样,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暗电阻与灵敏度都下降的特性。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温度变化对亮电流影响不大,但对暗电流影响非常大,并且是非线性的。在微光测量中有较大误差。硅管的暗电流比锗管小几个数量级,所以在微光测量中应采用硅管。 另外由于硅光敏晶体管的温漂大, 所以尽管光敏三级管灵敏度较高,

58、但是在高精度测量中应选择硅光敏二极管。可采用低温漂、高精度的运算放大器来提高精度。光电池:温度特性是描述光电池的开路电压UO和短路电流Isc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从图 5-17 中可以看出,开路电压随温度增加而下降的速度较快,电压温度系数约为 2mV/ 。而短路电流随温度上升而缓慢增加, 温度系数较小。 当光电池作为检测元件时, 应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偿。 3. 光电传感器有哪些部分组成?被测量可以影响光电传感器的哪些部分?答:光电式传感器由光源、光学元器件和光电元器件组成光路系统,结合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而构成。被测量主要影响光电传感器的敏感原件。4 . 简述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59、。答:光电倍增管由真空管壳内的光电阴极、阳极以及位于其间的若干个倍增电极构成。工作时在各 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电压。当光或辐射照射阴极时,阴极发射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逐级轰击发射倍增电极,在末级倍增电极形成数量为光电子的106: 108倍的次级电子。众多的次级电子最后为阳极收集,在阳极电路中产生可观的输出电流。通常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比光电管要高出几万倍,在微光下就可产生较大的电流。5 .试述图5-50所示光敏电阻式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答:白天有光照时,光敏电阻Rg阻值很小,晶体管VT I、VT 2不导通,继电器K断开;夜晚无光照 时,光敏电阻R g呈现高阻,晶体管VT - VT 2导

60、通,继电器K吸合,从而实现光控开关的作用。图5-50光敏电阻式光控开关6 .试分析图5-51所示光控自动照明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5-51光控自动照明灯解答:图中VT为触发二极管,触发电压约为 30V左右。白天自然光线较强,光敏电阻器区呈现低阻,它与RP的分压低于30V (A点),触发二极管截止,双向可控硅无触发电流,VT2呈断开状态,灯EL不亮。夜幕来临时,照射在 RG上的自然光线较弱,区呈现高电阻,A点电压大于30V,触发二极管导通,双向可控硅导通,灯 EL点亮。R、。为保护双向可控硅的吸收电路。7 .试分析光电扫描笔是如何工作的?答:扫描笔的前方为光电读入头,它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

61、三极管组成,当扫描笔头在条形码上 移动时,若遇到黑色线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将被黑线吸收,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反射光,呈现高阻 抗,处于截止状态。当遇到白色间隔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反射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光敏三极 管产生光电流而导通。整个条形码被扫描过之后,光敏三极管将条形码变成一个一个电脉冲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整形后便 形成了脉冲列,脉冲列的宽窄与条形码的宽窄及间隔成对应关系,脉冲列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完成对条 形码信息的识读。8 .光纤传感器有哪两种类型?光纤传感器调制方法有哪些?答: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光纤传感器可以分为传感型和传光型两大类。光纤传感器调制方法有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及偏振调制等几种。9 .根据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在 40001X的光照下要得到2V的输出电压,需要几片光电池负线性能达输出池?如何连接?答:如图5-16为光电池的光照特性。光电载开路时的开路电压与光照度的关系曲线呈非关系,在2000 1X以上便趋于饱和。最大电压只到0.6V ,即使在40001X的光照下要得到 2V的电压,也得需要 4片光电池,串联连接10 .设计一光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