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05317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外疝病人的护理(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一、单选题1.腹外疝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腹壁薄弱 B慢性便秘 C慢性咳嗽 D排尿困难 E腹水2.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大网膜 B小肠 C结肠 D膀胱 E阑尾3.内脏器官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此种疝称( )A腹外疝 B股疝 C滑动疝 D脐疝 E白线疝4.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 )A疝囊有无压痛 B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 C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D是否有休克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A脐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6.护理疝修补术后病人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及时处理便秘 B切口部位压砂袋 C. 咳嗽时注

2、意保护切口 D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7.斜疝发生嵌顿的最主要原因是()A疝环小,疝内容物有粘连 B疝环小,腹内压骤然增高C疝环大,疝内容物脱出过多 D腹壁肌紧张内环收缩E腹壁肌紧张外环收缩8.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容易嵌顿 B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发生C疝块呈半球形 D绝大多数为后天性 E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9.关于股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B易发生生嵌顿和绞窄C透光试验不透光 D易发生嵌顿不宜紧急手术E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10.发生腹部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A腹壁肌被切断 B缝线滑脱C切口感染

3、D切口过长E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11.疝内容物嵌顿时间过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 A难复性疝 B嵌顿性疝 C. 绞窄性疝 D滑动性疝 E易复性疝 12.疝修补术后,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措施,下列()不妥。 A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B保持大便通畅 C加强锻炼如跑步、练气功等 D及时治疗咳嗽、便秘等症状 E. 避免剧烈运动 13.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咳嗽 B长期便秘 C. 排尿困难 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壁缺损 E经常从事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工作14.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性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人阴囊。体检: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

4、该病人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C.疝块外形 D.疝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15.患儿,女性,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疝。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 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C.婴儿脐疝可自行愈合 D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

5、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16.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B.嵌顿性腹股沟直疝C.绞窄性股疝 . D.睾丸鞘膜积液 E.睾丸扭转17.本例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试行手法复位 B.应用止痛剂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D.紧急手术 E.热敷、抗生素治疗18.腹外疝术后,对病人正确的要求是()A.24h后可床边活动 B.2d后可户外散步C.半月后可恢复轻工作 D.不从事体力劳动 E.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病人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X8cm大

6、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19.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A.股沟斜疝 B.股沟直疝 C股疝 D.丸鞘膜积液 E.精索静脉曲张20.护理评估时必须洵问以下有关内容,除了()A.慢性咳嗽史 B.慢性便秘史 C.尿频、尿急史 D.工作单位 E.工作种类21.准备为该病人行高位疝囊结扎斗疝修补术,手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A.皮肤准备 B.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因素 C.戒烟 D.局部热敷 E.安慰病人,以免紧张22.该病人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A.术后第12天 B.术后第57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不作限制23.有关腹股沟疝的术后护理错误的是()A.血

7、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B手术侧下肢膝下垫一小枕使髋部稍屈C.预防便秘 D.切口部置砂袋E.术后应用提睾带或丁字带将阴囊托起24.有关腹股沟疝的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A.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B手术侧下肢膝下垫一小枕使髋部稍屈 C.预防便秘 D.切口部置砂袋 E.术后应用提睾带或丁字带将阴囊托起26.护理疝修补术后病人时,错误的是() A.及时处理便秘B.切口部位压沙袋C.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D.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27.斜疝修补术后早期,最适宜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仰卧位,腰部垫枕C.俯卧位 D.斜坡卧位E.侧卧位29.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股疝 B.腹股

8、沟直疝C.腹股沟斜疝 D.脐疝E.切口疝30.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咳嗽B.长期便秘C.排尿困难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壁缺损E.经常从事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工作31.腹外疝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B.疝外被盖组织C.腹壁缺损或薄弱处D.壁层腹膜的一部分E.疝囊颈部32.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 A.小肠 B.盲肠C.大网膜 D.阑尾E.膀胱33.检查腹股沟疝时,压迫内环的部位应在() A.腹股沟韧带中点B.耻骨结节外侧C.肿块最突出处D.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E.精索前内方34.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有意义的鉴别之处在于() A.疝块的形状B.发病的年龄C.嵌顿的程

9、度D.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是否出现E.包块的位置35.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 B.脐疝C.腹股沟直疝 D.股疝E.切口疝36.必须紧急手术治疗的疝是()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c.滑动性疝 D.嵌顿性疝E.绞窄性疝37.腹外疝修补术后健康宣教内容,最重要的是() A.增加营养B.定期复查C.适当锻炼D.保持伤口清洁E.避免重体力劳动3个月38.疝修补手术后,沙袋压迫伤口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伤l5裂开 B.防止阴囊血肿C.防止伤口感染 D.防止疝复发E.避免敷料脱落39.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A.大网膜 B.膀胱 C.小肠D.直肠 E.乙状结肠 40.嵌顿性

10、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 A疝囊有无压痛 B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 C疝内容物无血运障碍 D是否有休克 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41.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脐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 42.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性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人阴囊。体检: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病人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43.患儿,女性,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

11、失,诊断为脐疝。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 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 C.婴儿脐疝可自行愈合 D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 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 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而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 44.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B.嵌顿性腹股沟直疝 C.绞窄性股疝 . D.睾丸鞘膜积液 E.睾丸扭转 45.本例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试行手法复位 E.热敷、抗生素治疗

12、 46.腹外疝术后,对病B.应用止痛剂 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D.紧急手术 47.人正确的要求是() A.24h后可床边活动 B.2d后可户外散步 C.半月后可恢复轻工作 D.不从事体力劳动 E.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病人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X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 48.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 A.股沟斜疝 B.股沟直疝 C股疝 D.丸鞘膜积液 E.精索静脉曲张 49.护理评估时必须洵问以下有关内容,除了

13、() A.慢性咳嗽史 B.慢性便秘史 C.尿频、尿急史 D.工作单位 E.工作种类 50.准备为该病人行高位疝囊结扎斗疝修补术,手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 A.皮肤准备 B.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因素 C.戒烟 D.局部热敷 E.安慰病人,以免紧张 B型题 1.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1)疝内容物在腹股沟韧带内下方() (2)疝内容物进入阴囊()(3)最易发生嵌顿() (4)多发生于婴幼儿() (5)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2. A紧急手术 B尽早手术 C.择期手术 D暂不手术 E佩用疝带 (1)老年体弱患腹股沟斜疝() (2)婴儿腹股沟斜疝() (3)嵌顿疝

14、()(4)股疝() 3.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滑动性疝 (1)疝块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 (2)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伴有疼痛并引起肠梗塞() 二、多选题 1.下列应立即行手术治疗的是() A.股疝 B.腹股沟疝 C.难复性疝 D.嵌顿性疝 E.绞窄性疝 2.腹股沟疝的特点是() A.直疝和斜疝均可进入阴囊 B.斜病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 C.还纳后压迫内环疝块仍突出者为斜疝 D.直疝多发生在老年人 E.斜疝多见于儿童与青壮年 3.导致疝复发的因素是() A.术前咳嗽、便秘未控制 B.切口感染 C.术后即下床活动 D.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 E.手术区未用

15、沙袋加压 4.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压迫内环,疝块仍可突出 B.由腹股沟三角突出 C.疝块呈椭圆或梨型 D.精索在疝囊后方 E.嵌顿机会较多 5.腹外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腹壁先天性薄弱 B.后天性腹壁缺损 C.腹腔内压力升高 D.腹腔内脏器先天性畸形 E.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6.为使疝修补术成功,手术前后应做到() A.治疗病人的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升高的因素 B.阴囊会阴部备皮要严格 C.髋稍曲、阴囊托起、切口沙袋加压 D.术后早日下床活动 E.二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7.典型腹外疝的组成包括() A.疝囊 B.疝内容物 C.疝外被盖 D.疝块 E.疝环 8.腹外疝的临床

16、类型有() A.腹股沟疝 B.难复性疝 C.易复性疝 D.股疝 E.嵌顿疝 9.嵌顿性斜疝临床表现有() A.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胀痛 B.肿块硬且有压痛 C.阵发性绞痛 D.恶心、呕吐 E.腹胀 10.嵌顿疝或绞窄疝的术前准备包括() A.治疗便秘 B.补液 C.备血 D.胃肠减压 E.灌肠 11.直疝三角的组成包括() A.腹直肌外缘 B.腹壁下动脉 C.腹外斜肌健膜 D.腹股沟韧带 E.腹横筋膜 12.不易嵌顿的腹外疝是() A.小儿脐疝 B.腹股沟直疝 C.腹股沟斜疝 D.切口疝 E.股疝 13.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包括() A.切口感染 B.切口过长 C.手术操作不当 D.损伤肋间神经

17、 E.腹内压增高 14.列各种疝的突出途径应是() A.脐疝是腹内脏器由脐环缺损处突出 B.直疝是腹内脏器由腹股沟三角突出 C.股疝是腹内脏器由股部卵圆窝突出 D.斜疝是腹内脏器由腹股沟区突出 E.切口疝是腹内脏器由切口瘢痕处突出 15.修补术后护理正确的是() A.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B.术后平卧,膝下垫枕,使髋关节微曲 C.术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D.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 E.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16.急手术治疗的疝是()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滑动性疝 17.腹股沟疝存在以下哪些情况,应暂缓手术() A.慢性咳嗽 B.腹水 C.妊娠 D.便秘 E.排尿

18、困难三、填空题 1.腹外疝的病因有_和_两大因素。 2.疝的病理解剖中,典型的腹外疝由_、_。 _、_组成。 3.腹腔内脏器从位于腹壁下动脉_侧的_直接突出者,叫直疝。 4.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叫_。 5.直疝三角为腹股沟韧带内侧上方的三角形腹壁薄弱区,由 _、_、_组成。 6.疝手术后_月内避免体力劳动7.腹外疝常见的临床类型有_、_、_。 8.疝囊由_突出,经_,再由_突出者为腹股沟斜疝。9.腹外疝常见的临床类型有: _、_、_。 10.腹外疝由疝环_、_、_。 四、名词解释 1.易复性疝2.难复性疝3.绞窄疝4.嵌顿性疝五、简答题 1.简述腹外疝的病因。2.简述腹外疝的健康教育男性,

19、65岁,长期便秘。5年前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3cmX3cm大小,2年来渐增大至10cmX5cm大小,可坠人阴囊。肿块突出时感下腹坠胀,隐痛。体检:腹股沟区约10cmX5cm大小肿块,质软,无压痛,回纳后压迫内环,不再出现。病人为农民,小学文化程度。分析:3.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请列出诊断依据。4.该病人存在哪些主要护理诊断问题5.应给予哪些主要护理措施。【参考答案】单选题A1型题1.A 2.B 3.C 4.C 5.D 6.E 7.B 8.A 9.D 10.C 11.C 12.C 13.D 14.E 15.A 16.D 17.A 18.D 19.E 20.A 21.D 22.D 23.B 24

20、.A 25.B26-30 E B C D C 31-35 A D D D E 36-40 E B B C1 - 5 C D E A A 6 -10 D E A D DB型题1.CACDB 2.EDAB 3.AD 二、多选题1.DE 2.BDE 3 .ABCD 4.CDE 5.ABCE 6.ABC 7.ABCE 8.BCE 9.ABCDE 10.BCD 11.ABD 12.ABD 13.ABCDE 14.ABCE 15.ABCD 16.CD 17.ABCDE 三、填空题1.腹壁薄弱或缺损 腹内压力升高 2.疝环 疝囊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3.内 直疝三角 4.疝内容物 5.腹直肌外缘 腹壁下动脉

21、 腹股沟韧带 6.三个月 7.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 8.内环 腹股沟管 外环9. 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四、名词解释 1.易复性疝:山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3.绞窄疝:嵌顿若不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直至中断4.嵌顿性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环挤入疝囊,随后由于疝囊颈的弹性回缩,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病人可发生疼痛等症状,但此时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运障碍。嵌顿如能及时解除,病变肠管可恢复正常。 五、简答题1.(

22、l)腹壁薄弱或缺损: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等处;后天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老年体弱等均可造成腹壁的缺损和薄弱。 (2)腹内压力升高:是一种诱发因素,如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慢性便秘、妊娠、重体力劳动及举重运动等。2.(1)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2)注意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3)若疝复发应及时诊治。3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右腹股沟斜疝。诊断依据: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5年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可坠人阴囊。体检见右腹股沟区肿块,回纳后压内环,肿块不再出现。4该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访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5主要护理措施: (1)提供相关知识: 1)消除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前积极处理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术后避膝下垫一软枕,髋关节微屈,以减轻腹壁切口张力. (2)预防潜在并发症:1)预防阴囊水肿:术后离床活动时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情况。 2)预防切口感染:手术前皮肤准备时避免损伤皮肤;术后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