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004551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理论根底,较好地掌握现代自然地理的根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开展的现状和动态;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从事本领域科研、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展研究,以说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与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与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

2、互作用的过程机制与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与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开展等问题。三、本专业研究方向与简介主要研究地球系统演变的根本规律、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全球变化的历史过程;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生态系统对气候风险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球变化的区域性响应;建立减灾防灾的预警机制以与对灾害的评估系统。本研究方向以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理论为根底,侧重区域和各功能区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经济

3、可持续开展和资源开发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以与区域和各功能区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等。如旅游区环境规划、国家级生态示X区规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等,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开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方向以自然地理学和资源科学根本原理为指导,重点开展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自然资源利用结构变化动力机制、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关系、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开展等方面的研究,为区域社会经济开展和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国土信息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专业领域的GIS应用问题,同时进展地理信息系统

4、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数字城市开发技术、国土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决策支持专家系统,以与可持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等。本方向涉与自然地理学的各主要领域的内容与方法、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理论以与自然地理学的应用问题。该方向力图将传统区域自然地理学罗列各自然地理因子特征的方法,转变成将各因子在区域背景下统一起来,以更好地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进展更有效地描述,揭示和预测。由此探索出一条较新的区域自然地理学开展方向,更新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有益贡献,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开展。四、专业课程一览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课程学时学分任课教师开课学期(春/秋)备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

5、1秋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36春硕士英语精读翻译与写作1444秋、春硕士英语听说64秋、春地球系统科学402周学军胡东生秋专业必修课环境科学402吴甫成彭 渤秋地理信息系统402秦建新李德平秋生态系统生态学402吴甫成韩 广秋数理统计603章新平X新华秋全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402章新平谢自楚春方向一必修环境地球化学402彭 渤春方向二必修自然资源学402谢炳庚李 晖春方向三必修GIS高级应用402秦建新李德平春方向四必修自然地理学根本问题402韩 广胡东生春方向五必修资源经济学30李 晖谢炳庚秋选修课各方向至少选修4.5学分环境学研究方法30吴甫成彭 渤秋计算机制图30秦建新肖 洪秋灾害学

6、概论30毛德华彭 渤秋水资源学30X春平秋可持续开展理论与实践30周学军秋气候学研究进展30章新平秋地表过程30韩 广秋群落生态学30韩 广秋冰冻圈研究进展30谢自楚韩健康秋地球科学研究进展(英语授课)30彭 渤秋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英语授课)30韩健康韩 广秋教学实践101必修环节学术报告6-8次2五、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课程编号:01307050101课程名称:地球系统科学英文名称:Earth System Science任课教师:周学军、胡东生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专业所有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气候学、地质学内容简介:地球系统科学是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地球

7、科学。它强调从整体角度出发,把地球看成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地壳圈、海洋、大气层、冰雪圈、生物圈和行星、太阳等构成的统一系统。其核心内容是统一构造理论,该理论包括地球动力学,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全球环境变化三大局部,重点研究地球构造和结构各组成局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法,藉以解释地球的动力学特征、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全球环境变化。总之,地球系统科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不仅要研究自然规律,还要为社会开展提出规划依据。从方法论角度看,该学科首先是现象的观测和数据的积累;其次是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规律出发,建立地球过程的定量关系,然后进展分析解释;第三是建立模型;第四是模型的验证。主要教材与参

8、考文献:1、陈泮勤,马振华,王庚辰地球系统科学M科学,19922、何国琦,李茂松论地球系统大学学报J,1998,34(2): 3703783、Earth System Sciences mittee NASA Advisory CouncilEarth system science A Closer viewMWashington ,D.C.: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88.课程编号:01307050102课程名称:环境科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cience任课教师:吴甫成、彭渤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专

9、业所有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内容简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根本原理为根底,阐述环境的发生、开展和演化;探讨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的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防治,包括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大气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放射性污染控制,介绍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区域环境、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以与人口、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战略等问题。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X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1995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开展M高等教育,20013、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高等教育,20004、郭

10、怀成环境规划学M高等教育,20005、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高等教育,20006、X从环境评价教程M中国环境科学,20017、丁桑岗环境评价概论M化学工业,20018、奚旦立环境监测M高等教育,1997课程编号:01307050103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任课教师:秦建新、李德平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专业所有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内容简介:该课程系统介绍GIS的根本概念、原理、组成、功能、开展前景与国内外常见GIS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结实掌握地理信息

11、系统的组成、空间信息的描述、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利用GIS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解决专业研究中的常见GIS问题。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19992、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科学, 20003、陈俊,宫鹏实用地理信息系统M科学, 20024、X超地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 20015、龚建雅地理信息系统根底M某某测绘大学, 20016、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 19997、X超地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 2003课程编号:01307050104课程名称:生

12、态系统生态学英文名称:Ecosystem Ecology任课教师:吴甫成、韩广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专业所有方向内容简介:介绍生态系统组分、结构、重要特征和根本原理,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自我调节理论等;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过程:物种流动、物种迁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物生产和资源分配;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苔原、湿地、淡水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演化和管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评估要点和指标以与生态系统修复、管理与可持续开展等。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蔡晓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生态系统生态学M 科学出版,20022、奥德姆系统生态学M蒋有绪科学

13、,19933、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上册M大学,19924、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下册M大学,19955、福尔曼景观生态学M肖笃宁科学, 19906、李博普通生态学M某某大学,19907、牛文元持续开展导论M科学,19978、王松如城市生态学M科学,19909、王松如现代生态学透视M科学,199010、Adsersen A et al. Cyanogenic plants in the Galapagos island: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MOilos,1993, 67: 51152011、Allan J D. Stream ecolog

14、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unning waterMChapmanHall,1995课程编号:01307050105课程名称:数理统计英文名称:Statistics任课教师:章新平、X新华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专业所有方向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数据的根本类型与其变换,数据的分布特征,地理数据库;概率函数和统计假设检验,数据的离散性分布和连续性分布;空间类型的抽样设计,抽样分布和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一元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数据处理,系统聚类方

15、法;判别分析,判别分析的根本原理,两类判别分析;周期分析;随机过程分析,自然正交展开;因子分析。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X超,杨秉庚计量地理学根底 (第二版) M高等教育,19942、X新华统计学原理M某某师X大学,20013、么枕生,丁裕国气候统计M气象,19904、屠奇璞,丁裕国气象应用概率统计学M气象,1984课程编号:01307050106课程名称:全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英文名称:Global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任课教师:章新平、谢自楚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学科的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方向预修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数理统计内容简介:本课

16、程介绍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系统的反应机制,气候系统的变率,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和事实;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活动中心,大气超长波,东亚季风区的季节变化;世界三大涛动与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ENSO系统: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拉尼娜,ENSO指数;ENSO的气候影响;沃克垂直环流;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世界海洋大尺度特征的观测事实,洋流与其对气候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的事实与机制;气候系统中的韵律;地球的冰雪圈,冰雪圈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冰雪覆盖的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潘守文现代气候学原理M气象,19942、王绍武气候

17、系统引论M气象,19943、王绍武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气象,2001课程编号:01307050107课程名称:环境地球化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任课教师:彭渤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学科的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以与环境评价与规划研究方向预修课程:无机化学或普某某学、地质学根底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化学成分特征与其根本研究方法,从环境形成和演变的角度研究这些圈层之间的地球化学联系,分析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土壤、和植物等的化学组成的改变与引起的环境问题。探讨资源开采、城市化、大型工程如核电站建设等引起重大环境问题的地球化学成因

18、机制。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Keller EA. Environment Geology (8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New Jersey, 19972、Lundgren LW. Environmental Geology (2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New Jersey, 19993、卢卡舍夫 , 卢卡舍夫表生带地球化学M曾志远科学技术文献,19824、别乌斯 ,格拉波夫斯卡娅,季霍假如瓦环境地球化学M朱颜明 科学,19825、王凯雄水化学M化学工业,20016、王晓蓉环境化学M某某大学,19937、戎秋涛,翁焕彩环境地球化学M地质,

19、1990课程编号:01307050108课程名称:自然资源学英文名称:Progress in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任课教师:谢炳庚、李晖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评价与利用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自然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理论根底与研究方法的近今成果,重点讨论资源价值论、资源核算论、资源产业论、资源制度论、资源配置论和生存空间论等自然资源研究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中国和世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展案例分析。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蔡运龙自然资源原理M科学,20002、封志明,王勤学资源科学论纲M地震,1994课程编

20、号:01307050109课程名称:GIS高级应用英文名称:Advanced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任课教师:秦建新、李德平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内容简介:该课程主要介绍GIS的各种应用,包括在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军事公安、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实用数据库建设、政务办公、根底地理信息系统、房地产管理、数字区域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与常见GIS软件的高级功能,主要介绍MAPINFO、ARCVIEW、ARCGIS

21、等GIS软件的高级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步骤、方法,并能根据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二次开发。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党安荣ArcGIS 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清华大学,20012、樊红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 (修订版) M某某大学,20023、樊红ArcView GIS 应用与开发技术M某某测绘大学,20014、X文义,周洪泽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丛书M高等教育,19995、陈秀万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研究M高等教育,19996、罗云启,曾琨,罗毅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MapI

22、nfo高级应用M清华大学,2002课程编号:01307050110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根本问题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任课教师:韩广适用学科、方向:自然地理学科区域自然地理学方向预修课程: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学、世界自然地理学内容简介:自然地理学的历史与其开展特点;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性质;自然地理学的根底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以与与人文地理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区域概念的形成与开展;区域描述、解释、建模、预测的方法与开展方向;主要自然地理过程的特点、规律与机制;自然地理区划的本质、方法与问题;自然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开展中的应用

23、领域与存在与其对策问题。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赫特纳德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62、哈特向美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商务印书馆,19893、哈 维美地理学中的解释M商务印书馆,19964、詹姆斯,马丁美地理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965、陈传康综合自然地理学M高等教育,19936、Straler A N & Straler A H自然地理学原理M人民教育,19817、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科学,19998、Monkhouse F J自然地理学原理M高教,1996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德才兼备的人文地理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目标是:1.使学生树立遵纪

24、守法、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思想和理念。2.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谦逊团结的协作作风。3.使学生具备坚实的人文地理专业根底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知识,具备较强的“3S技术应用能力,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创造的能力。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本专业是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已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与区域开发、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取得比拟多的前期成果,近年来又将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展到了旅游开发

25、与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策划等领域。本专业已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与外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与各级政府建立了全方位的协作关系,先后承当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某某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与100多项横向课题,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国软科学等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目前已形成的研究特色主要是:严密追踪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乡规划的国内外开展前缘,与时俱进;密切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开展中形成专业的比拟优势和竞争优势;依托学校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重视“3S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三、本专业研究方向

26、与简介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根本理论、根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探讨新时期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开展创新。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与其地域差异。在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根底上,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开展中的各种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提出区域开展的优化模式。在探讨旅游资源与旅游区类型与形成机制的根底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如此,研究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科学过程、一般原理和根本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出各区域旅游开展的优化模式。全面系统地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策划的影响因素,探讨房地产开发与策划的根本理论、根本方法和主要程序,揭示房地产开发与策划的一般规律与运作模

27、式。研究历史时期人文现象发生、开展和变化的地理过程、背景和规律,探讨历史人文地理的现代研究方法。四、专业课程一览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时学分任课教师开课学期春/秋备 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秋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36春硕士英语精读翻译与写作1444秋、春硕士英语听说64秋、春现代人文地理学402贺清云 朱 翔秋专业必修课现代区域经济学402周国华 唐承丽秋区域科学原理402李晓青 谢炳庚春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402朱 翔 周国华春计量经济学402X春平 X新华秋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402李德平 朱佩娟春城市与区域设计402朱 翔 贺清云秋方向一必修区域开展战略与区域策划402唐承丽 段

28、正梁秋方向二必修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402周跃云 常 疆秋方向三必修房地产开发与策划402周国华 贺清云秋方向四必修历史人文地理学402周宏伟 周跃云秋方向五必修当代城市与区域热点问题30朱 翔 段正梁秋专业选修课各方向至少选3学分生态经济学根本理论30李晓青 谢炳庚春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30常 疆 周岳云秋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30贺清云 周国华春资源经济学30唐承丽 毛德华秋开展经济学30段正梁 李晓青春地理信息系统30秦建新 彭 鹏秋遥感技术应用30邱永红 胡东生秋专业英语30段正梁 韦晓辉春历史旅游地理30周跃云 周宏伟秋历史城市地理30周宏伟 周跃云春教学实践101必修环节学术报告6-8次

29、2五、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课程编号:01307050201课程名称:现代人文地理学英文名称:Modern Human Geography任课教师:贺清云、朱翔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内容简介:1现代人文地理的最新理论前沿的研究。如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开展论、环境伦理学等。2人文地理学的最新研究领域。如可持续开展与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全球变化与其区域响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研究,跨国公司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开展与区域规划设计研究,现代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30、、城市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应用方面的研究等。3人文地理学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来研究人地系统的各种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利用3S技术为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大型地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持等。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20002、H.J. 德伯里人文地理M 王民师X大学,19883、王恩涌文化地理学M某某教育, 19954、Robert H S, Brian W B, David J W. Human geography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6课程编号:01

31、307050202课程名称:现代区域经济学英文名称: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任课教师: 周国华、唐承丽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地理学内容简介:系统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开展趋势与在我国区域经济开展中的应用规律。主要包括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的影响,新经济形态、新区位因素、全球区位论、新地域运动规律、新空间集聚与新区域开展模式和新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现代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创新等内容。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2、胡佛美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

32、课程编号:01307050203课程名称:区域科学原理英语名称:Principles of Regional Science 任课教师:李晓青、谢炳庚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题: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区域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重点讨论区域经济与其结构、区域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区域开发等区域科学有关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区域开发实践之中。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陈宗兴高等教育,19902、王铮,丁金宏区域科学原理M科学,1994课程编号:01307050204课程名称:城

33、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rural Planning任课教师:朱翔、周国华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程: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内容简介:深入分析城乡规划的影响因素,系统讲授城乡规划的根本理念、理论、最新方法、操作模式和典型案例,探讨城乡规划的一般规律与实施的对策措施等。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顾朝林概念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M,20042、方创琳区域开展规划论M科学,20003、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科学,19984、X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19995、顾朝林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M东南大学,2000课程编号:

34、01307050205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etrics任课教师:X春平、X新华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程:微积分、西方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根底内容简介:重点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根本概念、根本方法与根本模型,培养学生根据经济理论知识建立单一方程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经济统计软件进展回归分析、并能够对计算机回归结果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主要包括:单一方程回归模型、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放宽经典模型的假定、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随机解释变量;联立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识别问题、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教材与参

35、考文献: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20002、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清华大学,1992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林少宫中国人民大学,2000课程编号:01307050206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英文名称:puterAidedPlanningDesign任课教师:李德平、朱佩娟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所有方向预修课程:城乡规划原理,计算机原理,GIS原理内容简介:以计算机图形学为理论根底,以CAD、GIS软件为教学模型,主要介绍计算机在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CAD软件的使用与在城乡规划方面的应用。2数字地面模型TMDigitalTerrainModel、数字高程

36、模型DEMDigitalEquationModel的建立方法与编辑,剖面图绘制,土方挖填量计算,3D地形地貌模拟等。3利用坡度、坡向分析与视觉效果分析的结果,叠加植被、土壤、地质稳定性等资料,进展土地适宜性分析,作为规划设计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4利用CAD系统提供的植被资料库和景观设计图库,进展2D与3D规划设计。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袁太生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M中国电力,20022、吴永民计算机辅助设计根底M高等教育,20003、孙家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根底第二版M清华大学,20004、恭景海空间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M,20025、宋小冬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M科学,199

37、56、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1999课程编号:01307050207课程名称:城市与区域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City and Region任课教师:朱翔、贺清云适用学科、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预修课程:城市设计原理、区域设计原理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城市与区域设计的根本理论、根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城市与区域的平面设计、综合设计和景观设计,就具体问题进展实证分析。侧重于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城市、区域开发过程中自然环境与城市、区域建设的协调统一。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19992、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某某科技,19983、洪亮平城市空

38、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20024、L.HalprinCities,CambridgeMMA:MIT Press,1980课程编号:01307050208课程名称:区域开展战略与区域策划英语名称: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Identity任课教师:唐承丽、段正梁适用学科:区域经济与开发预修课题:区域规划原理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区域开展战略和区域策划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在分析区域开展条件,区域经济开展水平、阶段、结构和区域空间格局与区域联系的根底上,探讨区域开展战略,编制区域策划方案,并就具体区域进展实证研究。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

39、陆大道区域开展与其空间结构M科学,19952、魏德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某某大学,19943、杨开忠中国区域开展研究M科学课程编号:01307050209课程名称: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ourism Planning 任课教师:周跃云、常疆适用学科、方向:人文地理学、旅游开发与规划预修课程: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地理学内容简介:从现代旅游业开展的实际出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如此,在比拟系统地阐述旅游规划根本理论的根底上,对旅游规划的根本构成、规律进展比拟科学的描述与概括,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最新开展进展系统介绍

40、,并就具体区域进展实证研究。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自编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科学,2002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某某旅游,2002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旅游,2002课程编号:01307050210课程名称:房地产开发与策划英文名称:Development and Plan of Real Estate任课教师: 周国华、贺清云适用学科、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策划预修课程:土地管理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简介:1房地产开发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外房地产开发的先进理论和模式、房地产开发的国际惯例研究、房地产开发的法律法规研究等;2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

41、行性研究。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需求和区位环境状况的调查与预测研究、开发项目的总投资估算、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和项目的市场风险分析等。3房地产策划研究。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的根本理论、策划的原如此、方法与典型案例,房地产策划的实际运用研究等。课程编号:01307050211课程名称:历史人文地理学英文名称:Historical Human Geography任课教师:周宏伟、周跃云适用学科、方向:历史人文地理预修课程: 历史经济地理学、历史人口地理学内容简介:该课程是历史人文地理方向的专业方向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的政治(如疆域、政区)、经济(如产业、城市、人口)、文化(如语言民俗

42、某某)诸现象发生开展变化的地理过程、背景与其根本规律,内容X围以我国为主,外国为辅。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谭其骧长水集M人民,1994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某某人民,19843、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复旦大学,19975、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理论根底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独立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源管理需要的管理学高级专门人才。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20世纪80年代我院一批地理科学工作者率先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奠定了本学科的根底,1993年设立了某某省第一个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之

43、后一批土地规划工作者陆续参加这支队伍,使本学科实力得到加强,结构得到改善,2003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学术水平较高,先后承当了国家和某某省数十项科技项目,特别是在学科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开展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某某省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农用地分等定级以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等领域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和学术研究中心之一。三、本专业研究方向与简介本方向在土地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根本理论的指导下,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开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运用各种定性与定量方法开展土地利用动态过程的模拟研究,制

44、定区域土地利用时空优化配置的科学方案,提出土地利用部门分配的根本模式,拟定土地资源管理保护的措施,为区域经济社会开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方向致力于融合土地科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理论,促进土地评价与经营理论的创新;致力于广泛应用“3S技术,更新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致力于城市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城乡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城乡土地经营的应用研究,服务土地经营与管理实践。本方向从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角度出发,运用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根本理论,对国土资源利用的过程变化、驱动机制与其与社会经济开展的关系进展深入分析,对国土资源

45、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展准确描述,研究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利用管理的有效对策与措施。四、专业课程一览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课程学时学分任课教师开课学期春/秋备 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秋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36春硕士英语精读翻译与写作1444秋、春硕士生英语听说64秋、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2秦建新春专业必修课应用数学方法603X新华秋遥感技术应用402邱永江春土地科学原理603谢炳庚秋土地管理根本问题402罗士军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603谢炳庚春方向一必修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603周国华春方向二必修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603李晓青春方向三必修中外土地制度比拟研究402贺清云秋专业选修

46、课至少选修6学分高级土地规划学402罗士军秋自然资源研究进展402谢炳庚春土地生态学402李晓青秋计算机辅助制图402周跃云春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402罗士军秋资源环境经济学专题402贺清云春区域经济学402朱 翔春可持续开展理论与实践402李晓青秋教学实践101必修环节学术报告6-8次2五、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课程编号:01307050201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任课教师:秦建新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原理内容简介:该课程系统介绍GIS的

47、根本概念、原理、组成、功能、开展前景与国内外常见GIS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结实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空间信息的描述、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利用GIS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解决专业研究中的常见GIS问题。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2、邬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科学课程编号:01307050202课程名称:应用数学方法英文名称:Applied mathematics method任课教师:X新华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各方向预修课程:

48、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内容简介:系统介绍以下内容:最优化方法 包括最优化模型的建立、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微分方程方法 包括人口模型、生态数学模型、一阶偏微分方程模型和二阶偏微分方程模型等方法。概率统计分析 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方法 包括直接分析建模法、状态空间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决策分析方法 包括不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性决策分析、贝叶斯决策、效用与决策分析。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X延欣系统工程学M气象,19972、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1999课程编号:013070

49、50203课程名称:遥感技术应用专题研究英文名称: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任课教师:邱永江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方向预修课程:遥感导论内容简介:遥感(Remote Sensing),作为采集地球数据与其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X围内以与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课程立足遥感技术应用前沿和学科开展动态,侧重反映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应用方法和应用成果。资源调查与应用: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在土地、农业、林业、地质矿产与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环境监测评价:主要研究遥

50、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评价与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用。区域分析规划: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在区域分析与建设城乡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全球宏观研究: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在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梅安新遥感导论M高等教育,20012、王西川,钱新强环境遥感原理与图像分析M某某大学, 19913、X威,陈述澎资源遥感概要M中国科学技术,19954、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 国家863计划308主题专家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新进展与开展战略M中国科学技术, 19965、中国科学空间技术中心中国地球资源光谱信息与其应用论文集M能源, 1986课程编号:01307050

51、204课程名称:土地科学原理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and Science任课教师:谢炳庚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各方向预修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土地科学学科的渊源、开展历史、根本体系、研究内容、理论根底和主要研究方法,重点介绍土地科学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原理以与土地科学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讨论近年来土地科学理论研究新成果和新方法对学科开展的意义。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朱德举土地科学导论M中国农业课程编号:01307050205课程名称:土地管理根本问题英文名称:Basic Problem of Land Adminstration任课教师:罗

52、士军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方向预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国外土地管理的理论根底、管理体制和机制以与相应的政策措施,结合中国现行土地管理的具体状况,预测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开展趋势,探讨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可能性。课程编号:01307050206课程名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英文名称: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任课教师:谢炳庚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开展方向预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理论根底、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重点讨论土地利用与土地

53、覆盖变化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新成果,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Carl Steinitz et al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Changing LandscapesM Island Press,2003课程编号:01307050207中文名称: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的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 Evalution and Land Management任课教师:周国华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方向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的最新

54、研究进展、前缘理论与现代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研究的近今热点;城乡土地分类与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的新理论;城市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根本理论、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土地价格变化的预测预警;土地经营的原理、机制、模式与策略;土地经营与城市经营的互动与关联机制;数量方法与“3S技术在土地评价和土地经营中的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经营的典型案例等。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高等教育,19992、孙陶生土地资产管理导论M经济管理出版,20013、李荣敖土地资源的评价和管理M中国环

55、境科学,2002课程编号:01307050208课程名称: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英文名称:Evaluation and Planning of Land and Resources任课教师:李晓青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向预修课程:自然资源学内容简介:全面介绍国土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开发潜力评价的根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探讨层次分析法、主导因子评判法、多因子综合评判法、最低限制因子评判法等评价方法在国土资源评价和规划中的运用。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徐焦利国土资源评价方法论M华中师X大学2、朱启贵可持续开展评估M某某财经大学,1999课程编号:0130705

56、0211课程名称:自然资源研究进展英文名称:Progress in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任课教师:谢炳庚 适用学科、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方向预修课程: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内容简介:系统介绍自然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理论根底与研究方法的近今成果,重点讨论资源价值论、资源核算论、资源产业论、资源制度论、资源配置论和生存空间论等自然资源研究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中国和世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展案例分析。主要教材与参考文献:1、蔡运龙自然资源原理M科学,20002、封志明,王勤学资源科学论纲M地震,1994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

57、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文学和水资源根底理论和根本实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该专业学科前沿,具备水文水资源分析、实验与计算能力,并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1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培养梯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梯队成员根本上具有研究生学历。2研究方向反映了专业前沿:本专业所设置的四个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也反映了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深入研究的潜力。3学科的地方特色突出:本专业所设置的研究方向如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动力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人类再开发利用土地和水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陆地表层物质迁移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南方丘陵红壤和水稻土的物质迁移转化规律;水旱灾害的水文学机制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某某省、特别是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的发生开展规律以与减灾防灾对策;水资源利用与规划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水资源利用方法和利用技术,水资源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