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001780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位法激光测距地理论设计综合最新版(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相位法激光测距的设计电子工程学院詹雪娇 2017110459史歌2017110481第一章 引言激光,是一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因受激而发出的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和相干性好等特性的光。物理学家把产生激光的机理溯源到1917年爱因斯坦解释黑体辐射定律时提出的假说,即光的吸收和发射可经由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三种根本过程1。所谓激光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各种产生激光的方法以与探索应用激光的这些特性为人类造福的技术的总称。30多年来,激光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开展,利用激光技术不仅研制了各个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激光器,而且随着激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激光唱盘唱机、激光医疗、激光加工、

2、激光全息照相、激光照排印刷、激光打印以与激光武器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激光技术的飞速开展,使其成为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锋!激光和普通光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有很高光子简并度的光。光子简并度可以理解为具有一样模式(或波型、位相、波长)的光子数目,即具有一样状态的光子数目。这些特性使激光具有良好的准直性与非常小的发散角,使仪器可进展点对点的测量,适应非常狭小和复杂的测量环境。激光测距仪就是利用激光良好的准直性与非常小的发散角度来测量距离的一种仪器。激光在A、B 两点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t, 如此A、B 两点间距离D 可表示为: D = ct /2,式中, c为光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由于光速极快, 对于一

3、个不太大的D 来说, t是一个很小的量。如:假设D =15km, c = 3 105 km / s,如此t = 5 10- 5 s。由测距公式可知,如何准确测量出时间t的值是测距的关键。由于测量时间t的方法不同,便产生了两种测距方法:脉冲测距和相位测距。其中相位测距更加准确1。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的研究起始于20 世纪60年代末,到80 年代中期陆续解决了激光器件、光学系统与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关键技术,80 年代后期转入应用研究阶段,并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用途的样机,90年代中期,各种成熟的产品不断出现,预计近期将是其应用产品大开展的阶段,在中、近程激光测距应用方面有取代YAG激

4、光的趋势。随着激光技术的开展, 应用激光作精细光波测距系统的光源, 是现代测量仪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据近年的资料, 国外用于大地测量、城市和工程测量的各类光电测距仪约15000多台。其中, 长程与中程各占1/4, 短程测距仪占1/2。许多工业兴旺国家已把各种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作为标准设备, 装备测量作业队。近年来,中长程激光测距仪的技术开展有以下特点: 1 普遍采用He -Ne激光光源, 功率为15mW; 2 普遍采用新颖的高效调制器, 如ADP(磷酸二氢铵NH4H2PO4), KDP(磷酸二氢钾(KH2PO4), KD*P(磷酸二氘钾(KD2PO4)等;3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开展。中远程激光

5、测距仪的精度主要是受到比例误差的限制, 这是值得注意的。如美国的Geodolit-3G远程激光测距仪, 其数字测相的分辨力达0.03 mm, 其固定误差为0.03 mm, 但它的比例误差仍有1 mm/km2。 为获得测线的平均气温, 气压、湿度误差影响1mm/km, 还需要用飞机沿测线作气象测定, 这对作业无疑是不方便的。比照之下, 0.03 mm的测相分辨力, 对于单色激光的远程测距, 并不必需。短程的光波测距仪通常以砷化镓半导体(GaAs)红外波段激光源的红外测距仪为主, 实用上也有少量采用He -Ne激光作光源。这类仪器普遍在向自动化、数字化与小型化、一机多能的方向开展。按仪器的功能可分

6、为单测距仪器, 测角与测距相结合的仪器, 测距、测角与计算三结合仪器(电子速测仪)与高精度的短程测距仪这四类。单测距的仪器都采用强制归心基座可与经纬仪交替使用, 以利于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实施, 这类仪器也可采用激光光源。角、距结合的仪器有二种: 一种是测距系统作为经纬仪的附件, 积木式装在经纬仪上, 将自动测距与经纬仪测角相结合直接为水平距离并能作坐标差Dx、Dy的计算. 如DI-3与DI-3S; 另一种能将自动测距与光学测微器读数测角一并设计的整体型仪器, 为光电测距经纬仪,如SM112。测角、测距、计算三结合的仪器(如AG710)分主机和数据处理二个部件。测角局部采用编码度盘, 角度和距

7、离一样都能自动数字显示。自动归算的功能包括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 自动进展气象修正以与自动算出相对于测站的待定点极坐标, 并能自动记录在孔纸带上。所以这类仪器又称为电子速测仪。这类仪器的应用与普与, 将使传统的城市测量工程勘测、小区域的地形测量技术为之大大改观, 它把测距、测角、测高和计算在一台仪器上结合起来, 从而在测站上仅几秒钟之内就直接获得测量点的坐标, 并利用穿孔纸带为自动绘制地形图、断面图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短程测距仪的精度主要是提高测相精度, 因为这类仪器的测程多数 在12km之内, 相对远距离来说其比例误差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短程测距仪的精度主要影响是固定误差, 而固定误

8、差中又是测相误差占主要地位, 因此, 减少测相误差, 是研制高精度短程相位测距仪的关键。然而在一定的测相精度下, 提高调制频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三章 相位法激光测距技术改良方法设计相位法激光测距是利用发射的调制光与被测目标反射的接收光之间光强的相位差所含的距离信息来实现对被测目标距离的测量。由于采用调制和差频测相技术, 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广泛用于有合作目标的精细测距场合。激光相位式测距仪由于其测量精度高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科学技术、生产建设等领域。相位式测距仪的根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连续调幅信号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所产 生的相位延迟,来间接地测定信号传播时间,从而求得被测距离. 因此

9、,信号相位测量的精度也就决定了激光测距仪的精度6。测距仪相关检测技术是信号检测领域里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出有用的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噪声的能力,如同频域里的谱分析一样,时域里的相关分析几乎在信号的所有领域里都有应用,例如图像处理、卫星遥感、雷达与超声探测、医学和通信工程等。在此本文设计一种新型的激光相位式测距仪,它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测距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强大的数据运算功能,对采集的信号进展数字相关运算,计算出测量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继而得到距离值。31 激光相位式测距的根本原理传统的相位法激光测距机,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需要把激光调制频率提高到几十兆

10、甚至几百兆;为了增大量程,通常把激光调制频率降低到几兆甚至更低;为了提高测量相位的精度,通常把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与本振混频进展移相和鉴相测相。如要同时实现高精度和大量程,如此需要多组激光调制频率,且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调制频率会不断的提高,这些对电路性能要求会越来越高,电路的复杂度也会随之增大,各个信号之间的串扰会随之严重,这给高精度激光测距机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克制这些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把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结合的激光测距方法,利用DSP强大的实时信号处理的特点和DDS 器件能在一定带宽内产生任意频率的特点,只需把调制频率限制在10兆赫兹以内就

11、可以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和很大的量程,而且在工作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设计6。本文就其根本原理, 系统框图和误差分析做详细的论述。光以速度c 在大气中传播,在A、B 两点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与距离的关系可表示为:L= ct/2。上式中L待测两点A、B 间的直线距离;c 光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t 光往返AB 一次所需时间。由上式可知,距离测量实质是对光在AB 间传播时间的测量。由于对时间测量不够准确,所以将对时间的测量转化为对相位差的测量。相位差的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故而距离的测量也就达到了很高的精度7。激光测距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展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

12、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如图4.1所示。图3.1测距相位示意图Fig.4.1 range finder phase schematic drawing相位式激光测距一般应用在精细测距中。由于其精度高,一般为毫米级,为了有效地反射信号,并使测定的目标限制在与仪器精度相称的某一特定点上,对这种测距仪大多配置了被称为合作目标的反射镜。图3.2为典型的模拟测相电路的原理图8:图3.2模拟测相电路原理图Fig. 3.2 the simulation measures the electric circuit schematic diagram为讨论

13、方便,这里作如下假设:1)设主频率信号和参考频率信号的初始相位为0。2) 测量的距离小于c2/fs(一般称为光尺) ,这里c 为光速,约等于300000000m/s , fs 为调制频率。3) 假设干扰噪声为0。设主频率信号S1= A cos ( wst ) , 参考频率信号S2= Bcos ( wt ) , 且fs f0, 那么接收的信号应该为R = Ccos ( ws +) 。式中:表示相位变化,那么经过混频器和低通滤波器的信号分别为:E1 = Dcos ( ws - w)t , E2 = Ecos ( ws -w)t +。最后由检相电路来检测相位差, 即可得到时间差t =/2fs,距离L

14、 =c/2fs。3.2 差频测相技术3.2.1 差频测相根本原理相位式激光测距的核心就是测量反应回路和接收回路两路信号的相位差,相位测量的误差大小直接决定距离测量的精度23。在实际的相位差测量中,要采用数据采集模块对反应和接收两路信号进展数据采集,由于调制激光的调制信号频率高,数据采集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即对数据采集模块的采样频率的要求就很高,不利于数据采集。其次,相位变化与信号的频率相关,即频率越低,周期就越长,相位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更方便测量信号的相位,因此对于低频信号的测相精度要高于高频信号的测相精度。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需要把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且转换后的低频信号的相位不变

15、,进而对低频信号进展相位差测量,这就是差频测相。差频测相原理框图如图2.2 所示。图3.3 差频测相原理图调制激光的调制信号为主频信号,设主频信号为:本振信号为:激光发射传播一段距离后的接收信号为:反应信号经过混频电路后的信号为:接收信号经过混频电路后的信号为:由上式可知,混频后的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与混频前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一样,这就是混频电路只改变频率而相位不改变的原理。所以,在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电路中参加差频测相,既可以保证数据采集的便携,又能提高距离测量的精度。3.2.2 差频测相电路差频测相电路的实现,既可以使用模拟鉴相电路也可以使用数字测相电路。传统的模拟鉴相电路存在体积大、电路结构复杂

16、、功耗大、使用不便捷等缺点,因此,现代激光测距的鉴相大多采用数字鉴相电路,数字鉴相电路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而得到广泛应用。差频数字测相结构框图如下列图。图 数字测相结构框图数字测相电路使用频率合成器产生主频和本振信号,经过混频后的信号通过 A/D 采样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器,把模拟信号的相位检测转换成数字测相,并利用 DSP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成两路信号的相位计算,提高了相位测量的精度和速度。数字测相电路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3.2.3 数字鉴相方法数字鉴相使用计算机或者微处理器作为鉴相的核心单元,大大简化了鉴相电路结构,并且本钱低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常见的数字鉴相方法有相关分析鉴相法、

17、向量内积鉴相法、基于 FFT 数字鉴相法。(1) 相关分析鉴相法中,如果两个信号分别为:其中,为两信号的相位差, N 1(t),N2(t)表示噪声信号。两信号的相关函数为:鉴相信号和噪声信号是不相关的,且不同噪声信号也是互不相关,因此可以得到:因此,可求得相位:根据自相关函数和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如下关系式:因此两信号相位差亦可表示为:相关分析鉴相法的离散时间可表示为:把上述公式可得到两数字信号的相位差。2向量内积鉴相法的根本原理,内积鉴相法用于求一个信号与初始相位为零的信号的相位差,向量内积鉴相法是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出来的。其中n为采样点数,fs为采样频率,如此信号相位转换成数字信号的

18、相位为:3基于 FFT 数字鉴相法原理就是首先对所求的两个信号分别进展 FFT 运算,分别找到这两个信号的主谱线,两个信号主谱线所对应的相位差就是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系统电路总体设计方案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列图。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锁相环 PLL 时钟发生模块、激光发射与接收电路、光电流前端放大电路、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混频和选频电路和数据采集与相位检测组成。图 系统框图控制器通过控制锁相环时钟发生器产生调制激光的主频信号,主频调制信号与直流偏置叠加后驱动红外激光二极管,激光器一局部光束直接反应到参考光电探测器,另外一局部光束发射并传播一段距离后经光电探测二极管接收,参考信号和接收信号

19、都经过光电流放大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等信号调理电路使信号放大。经过调理后的两路信号均与本振信号进展混频滤波处理,获得低频信号,进而对低频信号进展数据采集和相位计算。下面对系统的几个主要组成局部作简要描述。1调制信号发生器调制信号发生器采用低噪声、低抖动、双锁相环架构的 PLL 时钟发生器,可以有效的减小相位噪声和时钟抖动,从而改善距离测量的精度。主振信号用于调制激光器,本振信号用于混频处理以便于数据采集。2激光器调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的主振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外加提供直流偏置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激光二极管产生调制光波,调制光波遇到目标物体后反射,光束反射至光电接收二极管,使光信号转换成微弱的电流

20、信号,完成光信号的解调。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由于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特别微弱,且为了满足之后的混频处理对输入信号幅值的要求,在光电流信号方法之后,采用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通过调整其放大倍数使信号幅值满足混频电路的输入要求。电路中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改变控制电压端的控制电压,从而调整增益以满足信号幅值的需求。(4) 混频由于调制信号的频率高,对采样频率要求就很高,不利于数据采集,因此为了获得中频信号,调制信号通过与本振信号混频滤波后获得相位信息一致的中频信号,便于数据采集。5数据采集和相差计算两路差频信号经过混频、滤波、放大后由数据采集模块对数据采集,之后通过 matlab读取采集到的数据,并在 mat

21、lab 中编写鉴相程序求得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从而计算出距离。 电路设计指标分析本文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电路设计指标为:距离测量X围为30m,实现测距精度2mm。根据公式可知,测距精度随调制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并考虑到测量X围以与测距最大不模糊距离等因素,系统选择10MHz的主频信号作为调制激光信号发射光束。影响距离测量精度有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时钟源信号抖动、硬件调理电路所带来的相移变化、各电路模块温漂产生的相移变化、数据采集中采样频率量化精度造成的测相误差等。系统电路设计首先需要降低时钟抖动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就必须选择低抖动低噪声的时钟源。10MHz 主频信号下,想要达到系统要求的测距精度,

22、如果仅仅考虑时钟抖动产生2mm的测距精度,根据相位式测距公式如此可以推导出测距精度公式:式中,f 为时钟抖动量化成频率误差。如果相位偏移误差为零,测量距离为 30m,因时钟抖动产生2mm误差,需时钟抖动产生的频率误差f 为667Hz的频率误差。如果时钟抖动为零,如此测距精度跟相位偏移误差有关,产生2mm测距误差,测量距离30m,如此相位偏移最大不超过0.024度。 本章小结本章详细的阐述了相位式激光测距的根本原理、差频测相技术和鉴相方法,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电路组成局部。本系统主要包括时钟产生模块,激光发射和接收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和相差检测模块,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给出设计指标。第四章 锁相

23、环时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采用美国TI公司的低抖动、低噪声双锁相环架构时钟发生芯片LMK04010,可以实现五路差分2VPECL/LVPECL 信号输出,LMK04010精细时钟发生电路设计结构主要框图如图3.5所示。其中电源局部采用3.3V 电压供电;CLKin0、CLKin1为PLL1 参考时钟输入,可支持高达400MHz的频率;u Wire header接口可实现PC端与主控芯片之间通讯;Fout为VCO输出,用来检测VCO 输出是否准确,进而判断电路工作是否正常;OSCin端口的VCXO的最大频率为250MHz,OSCin输入信号反应到PLL2的相位比拟器上作为PLL2的相位和频率基准,P

24、LL2 相位比拟器的基准时钟输入端还提供了一个可选用的倍频器,可以降低PLL2的带内噪声;PLL2 内部还集成了一个内置的 VCO,以与可供选择的内置环路滤波器件,可以对PLL2 提供三阶或四阶环路滤波器。VCO输出信号经过VCO 分频路由到内部时钟总线上,并通过各通道的分频器将信号独立配置到所在通道上,5个输出通道中每一个通道都有一个分频器、延迟、输出缓冲器,通过配置内部16存放器的值可以实现300k Hz到600MHz之间的频率输出。时钟硬件电路设计,然而实际的锁相环时钟电路只能产生相近的频率,实际设计中产生的是主频信号频率为10.0087MHz,本振信号的频率为10.0146MHz。时钟

25、发生模块电源使用8.4V的锂电池供电,由于时钟芯片供电电压为3.3V,因此使用AMS1117-3.3电源转换芯片将8.4V 电压转换成3.3V给时钟芯片供电。参考时钟输入选择的是CLKin1通道,采用61.44MHz的温控晶振作为作为PLL1 参考输入时钟信号,PLL1的R分频器设置为120,如此 PLL1的相位探测频率PDF 为: fPDF,且电荷泵电流为 0.08m A,PLL1经过二阶环路带宽滤波器,其中窄带滤波器带宽为99Hz,可以滤除参考输入信号的绝大局部相位噪声,有效减小了输出信号的时钟抖动。实际电路中配置 PLL2_N 倍频值为303,计 算 得 到VCO输 出 频 率 为124

26、1.088MHz。同理,设置PLL2中的R存放器值为85,N存放器值为859,其他值均相等,如此可得到10.0146MHz的本振信号。图4.2 图第五章相位式激光测距硬件电路设计5.1 相位式测距硬件电路总体设计相位式激光测距硬件电路根本原理框图如图5.1 所示,硬件电路主要由激光调制与发射、光电接收放大、自动增益等信号调理电路、混频选频模块、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组成。图5.1 相位式激光测距硬件电路根本原理框图如图锁相环时钟电路产生 10.0087MHz 的主频调制信号,调制信号为电压信号,而激光二极管为电流控制器件,因此必须使用跨导运算放大器将电压信号转成电流信号调制激光器,激光二极管是电流

27、控制器件,需要一定大小的直流信号才能驱动激光发射光束,直流信号与调制电流信号共同驱动激光器,发射携带调制信号信息的红外光束。对于参考信号和接收信号,采用两路完全一致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两路接收信号经过调理电路时能够产生一致的相移,达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信号经过各个电路模块,电路周围的电容电阻以与运放本身都会噪声信号有一定的相移,两路信号相移不一致就会带来很大的测相误差,造成距离测量的精度大大减小甚至达不到设计要求。例如上述硬件电路框图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由于测量距离有远近之分,近距离接收到的信号强而远距离传播后接收到的信号就弱,因此需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来保证输入到混频电路局部的不

28、同距离的信号幅度一致,直接反应接收一路完全无需增加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因为其直接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始终一样,控制好后级放大电路的增益完全可以满足混频电路输入信号幅度的要求,但是,考虑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带来的相移,使两路相位改变不一致,因此采用两路完全一致的信号调理电路甚至光电放大与后级放大倍数都一致,目的是为了减小因电路本身带来的相移,提高系统的测距精度,也就是设计成这种电路结构的主要目的。另外,接收电路各个模块局部实际应该选择双路芯片,防止外部干扰而造成一定相移,并大大减小电路体积大小以与功耗。但是,考虑到项目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实际电路均选择单运放与信号调理电路芯片来测试系统电路的性能。经过信号

29、调理后的参考信号与测量信号频率很高,直接对其进展数据采集比拟困难,对采集电路要求极高本钱很大,因此需要将高频信号降到低中频段,需要混频电路来实现,系统中使用 10.0146MHz 的本振信号分别与参考与接收主频信号进展混频,混频后为多频率信号,需要通过选频滤波网络使低中频信号6k Hz通过而滤除高频信号20MHz,之后对两路信号采集并对信号进展数据处理得到两信号相位差。以上就是硬件电路设计的整体思路与设计方案。5.2 激光调制发射电路本文考虑到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设计的要求,需要采用体积小、转换速率快、寿命长、可以直接调制的激光器,因此系统选择体积和能耗非常小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测距光源。系统选择

30、国产的 BLLD-PFA2-D3110A-1GR 尾纤式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其回波损耗相当低,适用于远距离传输。激光二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因此需注入电流来激励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均有其阈值电流这一参数,当注入激光器电流大于其阈值电流,激光器才能被激励而产生激光,当注入电流持续增大时,输出的激光亮度增强,功率增大。激光二极管是极好的光电转换器件,其量子效率高,极小的电流变化也会输出很强的光,因此系统对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流有很高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恒流驱动来驱动激光二极管,可以利用负反应来控制整个回路从而直接控制驱动电流。课题中激光调制发射电路主要包括激光调制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5.2.1 激

31、光调制电路本系统中,对激光二极管进展直接振幅调制,激光二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并且系统使用 10.0087MHz 的高频调制信号,必需使用高速跨导运算放大器将电压调制信号转换成电流调制信号,选用高速运算跨导放大器 OPA860 实现把电压信号转成电流调制信号以调制红外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调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2 所示。图5.2 激光二极管调制电路5.2.2 直流偏置电路驱动激光二极管发射光束需要一定大小的直流信号,只有当流过激光二极管电流大于其阈值电流,激光器方可发射激光束,因此,需有直流偏置电路来驱动激光二极管。调制电流信号和直流偏置叠加后驱动红外激光二极管,使用精细运算放大器 OPA602

32、 和PNP 型三极管 MMBT3906 提供直流偏置来驱动半导体红外激光二极管,运算放大器提供直流电压,只需选用普通的低价格的器件足以满足设计要求。直流偏置电路如图5.3所示。图5.3 直流偏置电路精细运算放大器OPA602同向输入端接一个10k的电位器接到5V的电源上,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同向输入端的电压,根据运算放大器虚短的原理,U+=U-,电压的变化可以控制三极管输出电流的大小,这种控制电流电路结构简洁,PCB 布局方便,大大减小电路板体积,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调节驱动电流大小,有利于电路的调试。考虑到红外激光二极管的最大驱动电流,为防止因调节电位器而产生过大的电流而烧掉红外激光二极管,红

33、外激光二极管的最大驱动电流为35m A,因此把 R74电阻值设定为 200,这样即使通过调节电位器,三极管输出最大电流为 25m A,不会因调节电流而烧掉红外激光二极管。5.3 光电子接收与其放大电路调制信号以激光为载波发射出去,发射后的光束一局部直接反应到内部的光电探测器中,经光电转换后作为参考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另一局部光束在尾纤中传播一定距离后经探测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并对微弱的电流信号进展放大处理。5.3.1光电流放大电路激光发射后的调制光束经过 PIN 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需光电流前端放大电路把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光电流放大电路选用的是 ADI 公

34、司的低噪声、1GHz Fast FET 运算放大器 ADA4817-1,它是一款高速、低失真、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主要应用于光电二极管放大器、数据采集前端、DC 驱动器。该放大器有一个高速输出级可以驱动高负载,低噪声、皮安级输入电流使其特别适合与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器。光电流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5.5 所示,反应电阻即 R45 选择 2k 的电阻值,对探测器转换后的微弱电流信号放大 2000 倍,使输出信号幅度达到 40 毫伏左右,并在 R45上并联一个 0.5p F 的电容,增加电容可以在环路传输中创建一个零点,能有效的补偿极点的影响并使信号的带宽降低,使电路更加稳定。芯片电源端选择电感加电容滤

35、波,小容值去耦电容滤除高频噪声、大容值滤除低频噪声,这种电源去耦结构设计可以大大减小电源端的噪声。输出端接小电阻可以很好的匹配两级运放,减小高频信号的反射,接电容可以滤除直流信号,防止直流信号对下级电路造成影响,并且电容和下级电路输入端接电阻可以构成根本的 RC 低通滤波器,提高信号质量。、图5.5 光电流放大电路5.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根据探测器的回波功率这一参数,通常情况下 PIN 光电二极管探测的回波功率与被测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测量的距离越大,探测器接收的光信号越小,经过光电流转换后的信号幅值就越小。为满足混频电路输入信号幅值的要求需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信号调理电路主要包括

36、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后级信号放大电路,使信号幅值达到混频电路输入信号幅值要求。5.4.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就是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的调节增益从而使输出信号稳定在一定X围之内。本文采用 TI 公司的低噪声、宽频带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LMH6505,包含闭环输入缓冲、电压控制可变增益与输出运算放大器。输入缓冲是跨导级,它的增益由电阻GR 决定,输出运算放大器增益通过反应电阻FR 来设定,最大增益VMAXA 为GFRRK / ,其中 K 为增益控制系数。增益控制输入引脚的控制电压GV 的X围为02V,考虑到电路的简洁以与本钱,系统中通过电位器以与电阻外接到 5V 电源上,利用电阻分压原

37、理通过改变电位器的值来改变控制电压引脚的电压值,从而控制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直到输出信号满足系统的要求。LMH6505 理论的增益计算公式为:其中,室温下 Vc=79m V。本文设计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8 所示。系统电路设计中,RF值设置为,RG为 340 欧,如此根据公式求得电路最大的放大倍数为 2.82 倍,电压控制引脚外接一个 5k 的电位器串联一个 5k 电阻,之后并联一个 2k 的电阻接地,通过电阻分压原理计算得到,电压控制端的控制电压X围为,根据公式计算求得自动增益可调节的放大倍数X围为 0.262.82 倍之间。由于之后还有一级放大电路且放大倍数为30 倍,自动增益

38、设置的调节X围不大,使其可以压缩信号,以满足混频电路的输入信号幅度要求。图5.8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5.4.2 后级放大电路为了满足混频电路输入信号幅值的要求AD834 输入信号幅值为 1V,如果仅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放大倍数无法满足要求,其次,参考信号和测量信号如果只通过自动增益放大,两路信号增益差会引入更大的相移,因此需要后级放大电路,使经过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后的信号放大到1V左右。在设计中,考虑到宽带高速放大电路后级输入端的分布电容,分布电容成为放大电路的容性负载,很容易引发自激振荡,因此,选用电流反应型运算放大器可以有效防止自激,其次,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串联50耦合电阻能够很好的起到相位补偿

39、防止产生自激。系统后级放大电路选择AD公司800MHz,50mW 电流反应型运算放大器 AD8001,系统后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下列图,由于经过 AGC 的信号幅值为36mV 左右,为了满足混频输入信号幅值的要求,通过选取电阻使放大倍数为30倍。实际电路测试中,输出信号波形稳定,幅值为,满足设计要求。图5.11 后级放大电路原理图4.5 混频与选频电路4.5.1 混频和选频电路设计调制信号的频率高达 10MHz,高频信号的采集、处理都对电路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将高频信号频谱搬移至低中频。常用的技术就是混频处理,混频电路由混频非线性器件与带通滤波器组成,常用的混频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以与集成乘

40、法器,其中乘法器混频效果最优,混频后频率成分少,有极好的载波抑制能力,结构简单,因此选用AD公司的 500MHz 高速四象限模拟乘法器AD834,其频率响应X围为500MHz,乘法计算误差小于0.5%,满量程1V 信号输入,4m A 差分电流输出。当采用单端输入方式时,如果信号源内阻为50,如此会在输入端产生的失调电压,为消除该失调电压,可在另一个输入端接一个与信号源内阻等值的电阻接地即可。系统混频选频电路原理图如图5.14所示。图5.14 混频与选频电路原理图系统混频输入端的两个信号频率分别为10.0087MHz 和10.0146MHz 频率的正弦波,经过混频电路后,频率成分比拟复杂,而我们

41、需要的是低频信号,因此需要选频电路使6k Hz 信号通过而高频信号被滤除。选频电路选择的是电压传输函数大于1的无源RC带通选频电路,该电路独特的优点就是电压传输函数大于1,信号不会衰减,而且电路简单,中心频率相位不变,并且是无源滤波电路,本钱低,非常实用,中心频率信号经过此电路不产生相移。multisim 仿真图如图5.15所示。图5.15 选频电路仿真图选频电路中,当R1=R,R2=R/n,R3=R/m,C1=C,C2=nC,C3=mC,且当时,电压传输函数大于 1。电压传递函数为:式中系统选取的中心频率为6kHz,当m=1时,选取R电阻值1k,如此C为33nf,因此 R1=R3=1k,R2

42、=200,C1=C3=33nf,C2 为 100nf。5.5.2 数据采集前端放大电路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采5V的模拟信号,经过选频后的信号幅度只有50多毫伏,满足采集要求,但是信号幅度小,噪声对其影响就大,经过采集模块会放大信噪比,后期数据处理会影响相位测量的精度,因此,需要将信号进展放大。高频信号已经降至低频信号,采集前端放大电路只需选择低噪声、带宽适中、价格低的根本运算放大器就可满足设计要求,放大电路选用AD公司的低失真、低噪声双运放AD8056,电路原理图如图5.18 所示。电路放大倍数为 45倍,使输出信号幅度达到2V左右,便于数据采集以与数据处理。到此采集前端的硬件电路全部设计完成,实

43、物图如下列图。图5.18 放大电路原理图参考文献1 X晓春。 激光超声技术与其应用 J 。 大学物理, 1998。2 中国矿业学院测量教研室。 激光测距仪M 。:煤炭工业,1980。3孙长库。 激光测量技术M 。某某:某某大学,2000。4 X承铨。 国外军用激光仪器手册。 兵器工业,1989。5曹辉,X小凤,尚志远,等。液体光击穿激发的辐射声场 J 。 某某师X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 27(2) : 43 47。6高林奎,宋玮同编。激光测距M 。 : 人民铁道,1977。7金国藩,李景镇。 激光测量学M 。 :科学,1998。8 陈敏,杜小平。 一种提高相位激光测距准确度的方

44、法J 。 现代电子技术,2005 ,16 :114 115。9 X处武, 胡学同。精细相位激光测距仪的设计J 。激光杂志, 1998, 19(6) : 39242。10李季,X毅,戚俊等。 DDS 技术在激光相位测距仪中的应用J 。量子电子学报, 2003 (2) :87 91。11X松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与应用M 。:清华,1996。12X以谟。 应用光学M 。: 机械工业,1982 :146。13谢蕾,李季,陈结祥等。 基于FFT 的激光测距数字相位计的实现J 。量子电子学报,2003 (1) :87 90。14 章正宇,眭晓林。 激光测距弱信号数字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和仿真J 。中国激光, 2002 , A29(7) :661665。15 杨坤涛。 激光测试原理与技术M 。某某:华中科技大学, 1999, 126 135。16 周孟然。基于DSP鉴相技术的红外激光矿井提升机位置跟踪系统的研究 J 。中国煤炭, 2002 (6) : 47 49。17 何俊发,王红霞,X晓彬。 激光测距新方法研究J 。应用激光,2003 ,23(5) :299 - 3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