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3569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doc(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目标:1学生能简要陈述课外活动的意义、种类和形式。2学生能举例说明课外活动的原则及其对班主任智能的要求。3学生能简要说明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4学生能举例说明指导社会实践的要求,并能尝试进行指导。5学生能举例说明组织和指导校内外其他集体活动的要点和要求,并能尝试进行指导。教学时数:2教法建议:1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2 实践观察与案例分析相结合。3 把小学教育专家请进课堂来。4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教学内容:第1节 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活动(1学时)完善的学校教育,既要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要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课外教育工作是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课外教育正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的扩展和补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外活动在完成新课程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重视课内课外整体改革,甚至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才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1、 课外活动的内涵与特点(一)课外活动的内涵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课堂教学包括课程计划中计入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

3、活动之列。通常讲的课外活动仅指校内活动。但活动场所在校内或校外仅是空间场所不同,并不反映课外活动的内涵。本章所说的课外活动不限于校内活动,凡是由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活动,都属于我们所说的课外活动。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遗传工程及新材料新能源迅速开发的新技术发展时代,这对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面对这新形势,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死板而必然要进行改革;近几年,我国批先进教师和教育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如开展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开展课外活动,把课内外改革相结合等。目前,国内不少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既改革课内,又开展课外教育,建立种

4、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相结合的新教学体制的尝试,已获得较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开展课外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是教育学理论的特定范畴。它同课堂教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内涵和外延是严格的。一方面,两者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目的是统一的。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和范围,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具有固定的斑级,要严格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进行。课外教育工作则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领会和巩固课堂中所学得的知识,并尽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运

5、用课堂知识的机会,获得课堂上所难以做到的实践训练,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教育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也可作为运行课堂教学时掌握理论知识的准备。通过课外教育活动,特别有利于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对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分有利。但是,课外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它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爱好专长,扩大和加深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二)课外活动的特点根据课外活动的内涵,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6、 1课外活动性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课外活动基本上是个别化、个性化的,这和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相比是一个显著的不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 2课外活动内容的伸缩性。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在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范围可宽可窄,数量可多可少,水平可高可低,不拘一格,灵活生动。3课外

7、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活动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活动的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活动的场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活动的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这些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蔚为壮观的群体场面,也有少数学生的相互切磋。4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

8、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可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5课外活动方法的实践性。课外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活动”,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指导,主要不是采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讲授和课后作业批改的方法,而是采用启发、咨询、建议、讨论、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与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析、共同制订活动计划等方法。6课外活动评价的综合性。课外活动质量效果的检查评定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一般不采用像课堂教学那样的考试记分方法,而大多采用汇报表演、娱乐竞赛、成果

9、展览、举行讨论会和报告会等形式进行。2、 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任务(一)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课外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特有的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他们不仅好奇,有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而且好动,有进行各种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但是,他们还未成熟,知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习惯的影响。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健康,更生动活泼,富于乐趣。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不仅有学习求知的需要,还有友谊社交的需要,独立自由活动和从事创造的

10、需要以及对美的享受和娱乐的需要等等,这种种需要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满足的。只有开展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课外教育工作,才能从多方面来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到精神充实,更加热爱生活,充满青春的活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仅可以避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积极意义。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受课程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空间广泛,人际交往增多。这对于他们体察社会生活的脉搏,了解科学技术的动态,拓宽文化视野,形成高尚情

11、操,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实现“和谐的教育”具有巨大的意义。他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作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来说,学习活动远非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有属于道德、劳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娱乐等方面的活动,它们同学习活动一起,构成学生精神生活的全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若把教育中人的活动从机能上进行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一为主体的自我表观和发展。他指出,提高教育的效能应是使这两方面的机能相互协调和保持平衡。由于学生获得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领域

12、远远超于课堂上学习活动之外,因此,课外各个领域的活动对于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打了一个比方,他把教师执行教学大纲、搞好课堂教学比作“选种”,把学生的精神生活比作“土地”。优良的“种子”必须播种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之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外教育活动正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集体、社会、大自然、科技、体育、艺术诸种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激发求知欲以改善脑细胞的营养,满足发展自我的要求使生身心愉快、积极奋发、充满自信、陶冶情感、磨练意志。目前,在有些学校里,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两者关系失调,甚至出

13、观畸形发展。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课堂上布置的家庭作业占领了学生大部以至全部课外的时间,而学生其它方面的精神生活和自我创造活动完全被忽视了,被压抑了。由于把学生拴在死抠课本的狭窄胡同里,不注意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认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这样下去,只能是培养出“书呆子”。因此,我们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课外教育活动,搞好“和谐的教育”,把学校办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王国”,而不能办成一个单一的“学习王国”。这样,才能真正为祖国四化培养出各种有用的人才。实践证明,只有把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密切地配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

14、有成效。事实上,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最多不过五、六小时,除睡眠外,其他十小时左右都是在课外时间中度过的,如果放弃了课外教育,不仅丢失了可以利用的大好的教育时机,还有可能使学生接受各种不良的影响,抵消课内的教育,甚至走入歧途。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课外教育工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共同组成教育的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就破坏了教育的整体性。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1十12”即整体大于其各部分总和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这种整体性的教育。现代战争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立体战”,我国治安工作的重要经验是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在科技研究上我们也提倡组织起来“协作攻关

15、”,这些都是成功的经验概括。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应尽可能组织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正确地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在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到处接受教育的良好环境,以不断地提高教育效果。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组织的。客观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既有发展自己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又有关于阅读、运算、艺术、科技活动、实验等多方面的兴趣。课外活动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科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而课外活动的

16、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也应看到,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长于艺术素养,有的精于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好于科技活动等,这是学生兴趣的倾向性,有的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萌芽状态。课外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下,形成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特殊的才能。课外教育工作以多彩的内容,活泼的形式牢牢吸引住学生,适应着学生的多种兴趣与需要,加上学生大都是自愿参加的,积极性较高,只要教育指导得当,持之以恒,很容易使学生的兴趣与才能培养起来。事实证明,学生未来的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

17、,往往与他们在中、小学时所参加的课外活动有密切关系。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活动虽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主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设计、实验、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并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进取和开拓。课外活动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喜欢追根究底,他们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建议等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常常突破“接受学习”

18、的水平,自己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大胆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勇敢地创造新的产品,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智力作为综合认识能力,其水平高低,并不主要表现在掌握知识的数量上,而是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快慢、难易情况和深刻巩固的程度等方式和效果上,开展课外教育,能使学生智力进一步充分表现,学生对课外活动的选择、参加活动的方式与状况,本身就是其智力品质与水平的真实反映;而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愿望与要求的满足,反过来又成为促进智力发展的巨大力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外活动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它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能力永远是指某种活动的能力,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

19、课外教育是通过活动进行学习的种方式,活动越多种多样,越带有创造性,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矛盾与困难,促使他们去调查询问,翻阅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整个活动过程,是自学研究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运用知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创造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多种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4课外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是十分广泛和多样的。他们不仅有学习求知的需要,还有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需要,进行独立观察、

20、实践、研究和创造的需要以及审美、娱乐、友谊交往的需要。这些仅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满足的。如果学生每天只是听课,在较长时间的上课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必然会感到生活枯燥单调,而这极易造成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学习的兴趣与效果大大降低,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开展多种课外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脑力 劳动在课外得到调节,提高学生在课内学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种类的课外活动,既能使学生得到积极的休息,调节好生活节奏,增进其身心健康,也能从多方面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视野开阔,体验增多,感受丰富,生活充实,更充分体现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5课外教育工作是进行德育的

21、重要途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只有思想与行为一致、知行统一才算完成了某一发展过程,课外教育活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对所见所闻倍感亲切、真实,易激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所受到的实际教育和影响,往往比课堂教育更有效。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是主人,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多靠自己 努力战胜,良好的品质在磨练中不断养成,同时活动所特有的自主、自治、白评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二)课外活动的任务1扩大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将已学

22、得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在实践中丰富感性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课外活动的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扩大学生的眼界,向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形成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3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在科学、技术、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特长和禀赋,培养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4调节学生生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组织学生从事有益的娱乐体育活动和获得积极的休息,使学生的生活安排得更加合理,使学生的

23、闲暇时间过得更充实,做到、精神愉快,成为健壮、活泼、勇敢、坚强、朝气蓬勃的新一代。三、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堂教学中严谨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课外鲜活的现实和活动则能给学生切实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有时更能震撼心灵。思想品德教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当下对“普世价值”的认同教育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改革中逐渐被关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心怀诚信、自立坚毅、遵法守法等品质成

24、为很多中小学开展课外活动的主题。2科技活动这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在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发明、制作等能力,以形成某一定向或某几方面的兴趣与特长,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既有科技新知识、新技术,也有科技的基本技术;它的活动范围也很广,并可以多种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科技活动项目。如制作科技小模型、采集标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小种植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故事会、科技表演、竞赛,开展小发

25、明、小创造、小制造、小实验、小论文的“五小”活动等。3学科活动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学科活动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它以课堂讲授的知识为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不局限于教学大纲范围之内,也不是课内学科教材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拓展,注重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的知识性作业和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例如,语文学科课外活动,可以开展朗读、阅读交流、演讲、演课本剧比赛,以及书法、作文选优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数学学科可以开展口算比赛、解题比赛、实际测量、商品调查等活动,以提高计算能

26、力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自然学科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培养科学研究兴趣,可以配合教学开展采集标本、进行气象观察、开辟历史知识小园地等活动。外语学科可以开展外语角、外语短剧表演等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一般说来,参加学科小组的学生多是该学科的尖子或爱好者。活动往往是在教师或特邀的专家学者指导下进行,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特点。这种学科活动 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4文学艺术活动文艺活动种类多样,其目的是进行美育,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情趣,发展他们对艺术美的感受力与欣赏力,培养创造力,陶冶感情,丰富精神生活。中小学文艺活动主要有歌咏、乐器演奏与欣赏、舞蹈

27、、绘画、工艺美术创作等。还可以成立写作小组、评论小组、出板报、壁报等。学校借助多种文艺形式,可以把课外教育开展得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气息。 5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及体育文化修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主要有各种球类活动、长短跑、登山、划船、游泳、滑冰、滑雪、健美运动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一些国防体育活动,如航空模型、军舰模型、无线电小组活动,也可列入中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之中。还可以组织体育竞赛和表演,组织野营和行军等活动。体育活动是最为普遍,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进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重要方法。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对于推动学

28、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有很大作用,还可以及早发现具有体育专长的苗子,有利于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6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使学生了解民情国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7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学校除了搞好国庆节、儿童节、校庆日、学校文化节等节日庆祝活动和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对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世界各国都在重视的一项工作,我国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2007

29、年,我国把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日。传统的节假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小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的课外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些节假日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节假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形成民族意识,养成优良品行。 8课外阅读活动这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完全自觉的读书活动。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视野,接触和吸收新鲜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外阅读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课外阅读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越多,越有利于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智力的源泉之一,正

30、如培根所说,读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多读书,读好书,避免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出版物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1群众性活动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容纳活动的人数较多,可以是全班性的、班际性的、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群众性

31、活动还具有广泛性特点,各种内容的课外活动都可采用,并适宜于以普及性为主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参加的人数较多,因而在活动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除注意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外,要特别强调针对性,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要选择适宜的活动时间,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在活动中要做好组织工作,使整个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活动后要抓紧总结工作,以巩固活动的收效,并认真探讨活动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在群众性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动学生、调动其积极性,并把整个活动的准备、实施过程都作为学生

32、受教育的过程。群众性活动包括:(1)报告和讲座这是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根据情况和需要,学校可以举行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时事报告,庆祝革命节日、纪念日的专题报告,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科普讲座、文艺讲座等等。这些报告和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教师、辅导员,可以是专家、教授,也可以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对于某些报告和讲座,还可以由高年级学生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承担,学生听来更感亲切,容易收到好的效果。这些活动可以由学校领导组织,也可以由少先队组织举办。开展这些活动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须了解学生中的思想情况和求知愿望,以便演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

33、的需要,力求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集会必须目的明确,讲演的内容既要正确,又要充实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使集会保持热烈、饱满的情绪。报告和讲座活动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以免学生疲劳。(2)各种集会群众性集会能迅速有效地传播知识和思想,形成一定声势,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校的集会一般有:革命假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的群众性集会,与科学家、作家、英雄模范的见面会,文史、数理、科技等等各种科学晚会,纪念性的、知识性的、娱乐性的诗歌朗诵会、文艺表演会,等等。这些集会的内容应该思想健康,格调高尚,形式多样,富于吸引力。通过集会活动,使人受到教育和感染。全校集会每月一次为宜,全班集会每月至多二次,会场布置要

34、注意艺术性,既简朴严肃,又新鲜具有吸引力,要具有特色,与集会的主题合拍。事先的准备工作要在不影响正课学习和不增加过重负担的原则下进行。(3)各种竞赛体育竞赛、学科竞赛、智力竞赛、书法比赛、科技表演、文艺表演比赛等等,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组织比赛要认真准备,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参观、访问和游览既可作为一种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作课外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例如参观重大建设项目,祭奠烈士陵园,参观各种纪念馆、展览馆,访问先进人物,调查社会民情、建设成就以及各项改

35、革,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等。这些活动旅行可使学生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才干,扩展阅历,陶冶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类活动每学期可利用节假日举行一、二次,每次举行要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组织,周详的准备,事后要有总结,一切资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会等方式,反映和巩固活动的收获与教育效果。 (5)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劳动有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如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校园绿化等。一种是校外的,如收集废料、开展街头卫生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协助社区管理等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扩大与社会、群众的接触,产生情感交流,树立为社会尽职的思想,养成劳动习惯

36、。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校更应该注意经常组织他们参加这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在坚持教学为主的原则下,就学生力所能及加以选择。要防止单纯使用的观点,要重视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掌握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选择劳动的项目要因时、因地制宜、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别特点,要定期交换工种,力求劳动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或服务的成绩应有正确的评定记载,并及时表扬劳动服务中的好人好事。(6)墙报、黑板报 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工具,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阵地。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进行时事政策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报导校园生活,展示优秀作品,反映学生心

37、声,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墙报、板报有全校性的和班级性的,内容均应短小精悍,要符合当前教育和教学的要求。形式上要多变化,有趣味,能吸引读者,文字和图画均要适合本班学生的理解力。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在指导教师或辅导员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自愿组成的小组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小组活动机动灵活,小型多样,能让学生获得学习和实践各个专项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扩大和加深某些方面的知识,发展他们兴趣爱好和特殊的才干。由于小组活动最能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因此它的开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状况及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内容任

38、务与各学科紧密相关。因此,组织指导好活动小组是学科教研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任课教师应当关心、支持和指导课外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活动在层次上有校级的和年级或班级的。小组人数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参加者的愿望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有的活动小组要求参加者众多,再可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在吸收成员时,应以对该项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为对象,愿意参加的学生不要以课内成绩为条件加以限制。在组建小组时,要动员每个学生都至少参加一个项目的活动,但不宜参加过多的小组活动,学生每学期以参加一个小组至多两个小组为宜,以免造成负担过重。小组活动要制订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日和活动时间,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有严格的纪律制度。可由小组成

39、员共同商订公约,共同遵守,并推举小组长,主持日常工作和活动,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小组的活动次数一般以每月23次为宜,艺术和体育小组可稍多。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各小组每次活动之后应适当小结,全学期要有总结,以便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学科小组的建立与活劫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科教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有方。各科教师是小组最适合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此外,还可聘请校外专家或实际工作者进行指导。学校应对每个小组的辅导员定出一定的制度要求,从而保证各个活动小组的教育影响作用。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应

40、根据校内外可以提供的资源条件组建,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学科小组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旨在扩大和加深某门学科知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才能。如文学小组、历史小组、地理小组、数学小组、物理小组、化学小组等。它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某门学科的知识有重要作用。学科小组一般按年级组织,因为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近,便于开展活动。随着年级的升高,程度可随之加深。但也要灵活掌握,不要“一刀切”。有的小组根据其活动内容特点,也可以吸收其他年级的学生参加。(2)技术小组这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旨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培养操作能力

41、及创造才能。如金工、木工、电工、化工小组,气象小组,航空、航海模型小组,摄影爱好者、农业技术、计算机小组等等。这些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成为科技队伍的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小组的活动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技术小组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小组活动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来实现。因此,实践作业是技术小组的生命。(3)艺术小组艺术小组有音乐小组、舞蹈小组、乐器小组、戏剧小组、美术小组等。艺术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

42、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艺术小组的活动不仅使小组成员受到教育,而且能够活跃全校的空气,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使大家受到美的感染。(4)体育小组体育小组是将对体育活动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体育技巧训练的组织。学生在小组里的活动主要是项目训练。如各种球队、体操队、游泳队、登山队、田径训练小组等。体育小组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学生对某项运动的爱好,可以提高其运动成绩。开展体育小组活动,还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国家体育运动员队伍输送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繁荣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3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

43、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日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制作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等。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扩大和加深他们的知识,了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好学生的课外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特别值得强调的

44、是,在个人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课外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走向书的世界,唤起他们对书的热爱,让他们好好地读书。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认真指导。让学生了解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之后怎么办?同时要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组织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朗诵会、作品欣赏会,等等。交流读书心得,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个人活动也须有专人负责,对个别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专门的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的三种形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群众性活动偏重于普及,在活动中引起一些学生研究某一问题的愿望,就成为小组活动的基础。小组活动有些项目是分配给其成员单独完成的,这就形成为个人活动。小组、个人活动侧重于提

45、高,其活动的提高又成为推动群众性活动的积极力量,他们活动的经验和成果要向群众汇报,这就有利于群众性活动的开展。总之,在课外活动中,要把这几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才能持续地蓬勃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除了根据人数和规模划分外,还可有其他多种分类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如课外阅读、科技实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墙报、小组活动等;短期性活动,如训练班、演出队、“科技活动月”、“宣传周”等临时性活动,如报告、讲座、竞赛、表演、参观、劳动等。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报告、讲座、阅读、创作练习等)、室外活动(体育锻炼、校园劳动等)、校外活动(调查、访问专家、社会服

46、务等)。根据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讲座、报告、阅读等)、创造性活动(科技制作、制作练习等)、训练性活动(文娱、体育训练等)。分类是为了建立科学的课外活动形式和方法体系,以提高对活动形式和方法的理解,提高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的自觉性。以上几种分类法启示我们,在选择和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时,应注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相结合;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训练性活动相结合。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学时)一、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课堂教学是全部由学校和教师直接组织领导和指导的。课外教育工作则一部分由学校和教师直接组织领导和指导,另一部分可由共青团、

47、少先队进行组织领导,各组织和个人必须明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共同承担开展课外活动的任务,决不可视作额外负担。(一)学校领导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而充分看到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抓好课外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学校领导人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学,一手抓课外教育,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其次,要切实从组织上加强对课外活动的领导,构建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要把课外活动纳入全校工作计划,订出课外活动总的计划,明确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形式。学校对此项工作也必须象

48、分配教学任务一样,要有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分头包干。第三,要建立一支以教师为主的辅导队伍。学校领导必须有意识地选择和培养一批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开展课外活动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组成辅导队伍。第四,要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除提高思想认识外,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腾出时间,由他们自由支配。第五,要为课外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经费,创设开展活动的必须条件。第六,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组织各种类型的成绩展览和评比。(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都是青少年的先进性群众组织,是独立的政治组织:它在党(党委托共青团领导少先队)的领

49、导下进行工作,而不直接受学校行政和教师领导,但是学校的全部教学教育活动都要在学校行政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教师要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辅助性的配合作用。而且共青团、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基层干部是知识经验不足的学生,所以学校团队的活动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和教师的指导。学校行政要重视和研究团队的活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团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和班主任也要经常关心团的活动,给予具体的帮助。学校团队组织也应注意尊重学校行政和教师,开展团队的活动时要主动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团组织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密切合作,共同把课

50、外教育工作开展得更有成效。(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辅导员)教师及辅导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要善于当好学生课外活动的参谋和顾问,要根据活动要求及学生具体情况循循善诱,加以引导,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要鼓励学生在学好功课的前提下,发挥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要提醒学生在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对疑难处加以指点,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要检查学生的活动情况,表扬先进,帮助他们总结和交流经验,使课外活动质量不断地提高。学校中班级的群众活动,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级学生干部负责组织主持。一个班级的集会和集体活动,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内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参加主持工作。课外活动小组可委托或聘请有特长的教师

51、和校外的专门人员担任指导。学科小组的活动以及单项的个别活动,则由有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作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一般倾向,而且

52、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组织好学术型、科技型、艺术型的学生及相应的活动,而且更要关注那些没有突出才能和明显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并安排欣赏性、收藏性、实用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吸收他们参加。第五,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由此可见,课外活动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有重要作用。二、实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学校要真正组织好课外教育工作,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必须依据学校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各方面潜力,

53、力求做到课外教育工作丰富多样并保证质量。为此,组织好课外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要仔细周到地考虑每一具体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哪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要使学生掌握何种类型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什么样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要加以抵制。目标的确定要做到明确、具体。开展任何一次课外活动都不能目标不明,为活动而活动。加强课外活动的计划性是保证课外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课程计划要求,对小学阶段课外活动要有整体设想与安排,然后要将

54、这个整体设想与安排分解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一周,还要落实到部门和具体人的身上。 (二)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青少年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爱好多变而富于幻想,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只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适应其需要而富有吸引力。课外活动本身应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那种内容贫乏、一个模式的活动方式是不会使人感到有趣的,也是不可能把更多的人吸引到活动中来的。知识性是指课外活动能给学生以一定的知识、技

55、能,使学生有所收获,不过,它不同于课堂教学,而是寓知识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接受知识教育;科学性要求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正确,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特点;趣味性是指课外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其中知识性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将知识教育寓于多种形式之中,学生参加活动犹如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科学性是活动的标准,要求活动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并维护科学的严肃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手段。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丰富的知识性和浓厚的趣味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在上述三个方面中,知识性、科学性实际上是课外活动中“血”的方面,而趣味性是“乐”的方面。在课外活动中,要特

56、别注意处理好“教”与“乐”的关系,应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互相代替。首先,课外活动必须具有“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引起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内在要求。但“乐”并不是课外活动的根本目的,不能单纯追求趣味性,因为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生动的思想教育,提高觉悟、陶冶情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锻炼能力。(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项活动中,要使学生参与设计、管理、评价的全过程,使之感到自己真正是活动的主人,从中

57、学会自治、自理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创造精神,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他们应当帮助学生选择参加的活动项目,为学生进行活动提供条件;并在活动中给学生启发诱导从知识技能、思想倾向,以及活动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但教师要信赖学生,相信他们能把活动搞好。即使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是错误,对此教师也不必大惊小怪,而要加强帮助和指导。事实上,困难和挫折,也有助于学生锻炼成长。活动中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创造精神。那种不信任学生、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的做法,只能压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窒息

58、他们的创造精神,不会给课外活动带来什么积极效果。(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有所不同。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及知识能力水平,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兴趣尚不稳定,独立性仍不高,因此可以组织一些文艺小说、科技知识的阅读活动以及专门活动小组。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生兴趣的稳定,知识水平及独立工作能力相对提高,可以组织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活动及智力、体力活动。在同一年级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应承认学生之间差别,鼓励个人发挥特长,不可强求一律。对于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重点加强培养,使他们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为

59、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胜任。同一性质的活动在高年级和低年级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在同一年级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可强求一律。课外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相比,更应承认差别,更应鼓励各人发挥专长。对于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由有专长的教师着意指导或选送到校外教育机关去培养,使他们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组织课外活动应该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知识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展水平不同,课外活动应有所不同;另方面,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活动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智力,才能有所侧重,做到因材施教。(五)因地、因校制宜在我国,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都有

60、很大差别,各地及各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及学生水平都不一致,因此开展课外活动应是多层次的,任何学校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 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例如,农村学校可组织种植小组、饲养小组、气象小组等;有良好的文体活动传统的学校,可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小组,多培养文体项目的拔尖人才;有些设备较先进、师资辅导力量较强和地处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可开展各种先进的科技活动。 (六) 积极争取家长、社区配合课外活动的内容广泛,涉及面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在校内,除学校加强领导外,还要求教导处、总务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保证活动开展。要求各教研室指派得力的指导教师,具体落实活动计

61、划。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在校外,要积极与当地的文化体育团体、科研单位、工厂、社团、街道、驻军联系,聘请辅导员,请他们帮助提供活动场所和物质设备,同时要主动争取广大家长的积极支持。总之,只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使课外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三、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一)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制订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既要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计划确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活动内容要具体而不空泛,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为保证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

62、方面工作:1制定每一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实施方案与活动计划密切相关,实际上是一次活动的计划,具体落实人、财、物、时间、地点等事项。2、做好实施的发动工作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使活动的参加者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了解所要实施计划的特点,实施计划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自己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有,领导者的权威发动,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以及个别谈话等。3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计划实施中,学校领导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一些典型项目,用典型人、典型事来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对直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的教师来说,同样需要抓好典型,用典型带动更多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受到更深刻的教育。4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总结。要搞好课外活动的总结,在工作进程中就要不断积累正面与反面材料,不仅要积累具体的数据与事实,还要积累平时对材料的分析与体会。这样,到计划实施的终结时,总结就会顺利完成。课外活动总结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写出总结报告。为使总结具有说服力,还应该注意活动成果的登记和展出。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