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82996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X 页数:238 大小:5.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电子课件,本章重点,1.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2.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目录,1,2,3,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免疫障碍、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所致的疾病。,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一)概述 头痛: 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起头痛。 头痛敏感结构: 颅内:血管、神经、脑膜等 颅外: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和骨膜等 牵拉

2、、挤压、移位、炎症、血管扩张、肌肉收缩,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病因: 颅脑病变 颅外病变 全身性疾病 神经症,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偏头痛 原因:颅内外血管收缩 与舒张功能障碍 表现:一侧颞部痛 两侧伴恶心、呕吐 视觉先兆(闪光、火花) 但多数并无先兆 缓解方式:在暗处休息 睡眠后或 服用止痛药物,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高颅压性头痛 原因: 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 特点:持续性整个头胀痛 呈阵发性加剧 伴喷射状呕吐 及视力障碍。

3、,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神经性头痛 特点: 无固定部位 持续性闷痛、胀痛 伴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 眼源性 耳源性 鼻源性,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二)护理评估 健康史: 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等。 身体评估: 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精神状态。,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是否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性头痛而出现紧张、恐惧。 辅

4、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CT/MRI,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三)护理诊断 疼痛:头痛 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脑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四)护理目标 1病人能叙述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并能尽量设法避免。 2能正确运用缓解头痛的方法,合理使用止痛药,头痛发作的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五)护理措施 避免诱因:情绪紧张 食物:巧克力、酒 药物:扩血管药等 缓解头痛的方法 心理支持 用药护理,三

5、,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一)概述 意识: 指人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识别及观察能力。 意识障碍: 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一)概述 嗜睡 : 能被唤醒,醒后能配合检查 昏睡: 强刺激唤醒,醒后不能配合检查 浅昏迷: 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深昏迷: 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去皮质综合症 大脑皮质损害 特点: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无意识睁闭眼、眼球活动

6、 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存在睡眠觉醒周期,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无动性缄默征(睁眼昏迷) 损害部位: 脑干上部网状激活系统 特点: 注视周围人,貌似觉醒 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患者的发病方式及过程。 2.身体评估: 评估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 意识障碍会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及恐惧。 4.辅助检查: 电解质、血常规、脑电图、CT。,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三)护

7、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脑组织受损、功能障碍有关。 (四)护理目标 1.患者意识障碍无加重或神志清醒。 2.患者未发生并发症。,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概述,二,头痛,(五)护理措施 1日常生活护理 预防褥疮、安全、保暖 2饮食护理 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 鼻饲流质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病情监测,三,意识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 失语症: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的病变使病人的听、说、读和写能力丧失或残缺 构音障碍:是因神经肌肉的器质

8、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发音。,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失语症 Broca失语 :运动性 Wernicke失语 :感觉性 传导性失语: 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其最大特点 命名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 失写 失读,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构音障碍: 发音含糊不清 而用词准确,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二

9、)护理评估 健康史: 患者有无言语交流方面的困难。 身体评估: 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及行为表现。 心理社会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辅助检查: CT、MRI,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三)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 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或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受损有关,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四)护理措施 1.心理支持 2.康复训练 感觉性失语口语 运动性失语听说复述 传导性失语听写复述 构音障碍早训练,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

10、,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感觉:指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 各种感觉器后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感觉障碍: 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感觉分类: 内脏感觉 特殊感觉 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表现 1.抑制性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都缺

11、失。 分离性感觉障碍:若在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保存者。 2.刺激性症状,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表现 表现: 抑制性症状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 感觉过度 感觉异常:局部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灼性神经痛、牵涉性疼痛,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感觉倒错 疼 痛,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类型和范围 末梢型: 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为多发性神经炎 后根型: 呈节段性带状分布。 脊髓型

12、: 受损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消失,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脑干型 延髓中部病变:只引起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温觉正常,称分离性感觉障碍 延髓外侧病变:引起病变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称交叉性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内囊型: 偏身感觉障碍 皮质型: 因皮质感觉区域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分,故只出现对侧单肢体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定位诊断: 末梢型感觉障碍 节段型感觉障碍 传导束型

13、感觉障碍 交叉型感觉障碍 皮质型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二)护理评估 健康史: 感觉障碍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等。 身体评估: 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及意识状态。,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是否因自己感觉异常而出现紧张、恐惧。 辅助检查: 肌电图、CT/MRI,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三)护理诊断 感知

14、改变 与脑、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受损有关。 (四)护理目标 1.患者的感觉障碍减轻或逐渐消失。 2.患者未发生损伤。,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五)护理措施 消除感觉异常,防止意外发生 1.加强与病人沟通,进行必要解释 2.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 3.防止冻伤和烫伤,使用热水袋水温不易超过50 4.深感觉障碍的病人,病床低,使用扶手,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衣服、被褥要松软,保持床单整洁、无渣屑 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 注意患肢保暖、防冻,教会病人对患肢温水

15、擦浴和按摩 对感觉过敏的病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五)护理措施 知觉训练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理疗及针灸,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随意运动(自主运动): 由锥体系统及其支配的肌肉来完成。 不随意运动: 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控制,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

16、碍,(一)概述 分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及共济失调 瘫痪: 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 局限性瘫痪、单瘫、偏瘫、交叉性瘫痪、截瘫、四肢瘫痪,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瘫痪定位 大脑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变 对侧单瘫 内囊病变 对侧偏瘫 一侧脑干病变: 交叉性瘫痪 脊髓横贯性病变,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颈段: 四肢瘫(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腰段:截瘫 神经肌肉病变:肌病性瘫痪,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

17、(一)概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颤动(-),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颤动(+),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一)概述 僵硬:痉 挛、僵 直、强 直 不随意运动:震 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运动 共济失调: 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引起的身体平衡和协调不良,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

18、,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性共济失调,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评估 3.心理社会评估 4.辅助检查,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无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

19、碍,五,感觉障碍,(三)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 与大脑、小脑、脊髓病变及神经肌肉受损、肢体瘫痪或协调能力异常有关。 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运动障碍、长期卧床有关。,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四)护理措施 躯体移动障碍 心理支持:鼓励、尊重病人,适当解释 生活护理:指导和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如侧和穿脱衣服及个人卫生,学会使用便器。 安全护理:地面防湿、防滑、走廊有扶手,行走不稳用拐杖等,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康复护理,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

20、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重视患侧刺激和保护 1)患侧刺激:视听刺激 在患侧与病人交谈、握手 生活护理、测血压、脉搏 2)患侧保护:避免患侧的损伤 不在患侧输液 慎用热水袋,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2.正确变换体位: 床上卧位 定时翻身 避免不舒适的体位 鼓励病人尽早坐起,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

21、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定时翻身 刺激全身反应与活动 重要体位:患侧卧位 少用体位:仰卧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3.指导选择性运动 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 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 垫上运动,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六,运动障碍,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22、四,言语障碍,五,感觉障碍,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4.综合康复治疗,六,运动障碍,目录,2,1,3,第二节 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护理,一,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护理,自学,目录,3,1,2,第三节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一,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自学,目录,4,5,6,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血管疾病: 由于各种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发病率高:120-180/10万 致残率高:75% 死亡率高: 100万 /年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

23、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按起病缓急: 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疾病。 按性质,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复习脑血液循环 脑血液供应,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复习脑血液循环 脑血液供应,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4、患者的护理,复习脑血液循环 脑底动脉环,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复习脑血液循环 脑底动脉环,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复习脑血液循环 颈内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的前3/5血液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

25、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椎基底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的后2/5血液小脑和脑干 大脑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脑桥支、内听动脉 小脑上动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大脑血管结构特点 脑动脉: 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波动影响脑功能。,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静脉: 腔大壁薄弹性差;无静脉瓣

26、;大多不与动脉伴行;静脉窦,静脉血及脑脊液经此血流缓慢。 特点: 1.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不易推动和排出随血液来的栓子,故易患脑栓塞。 2.因脑动脉壁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又容易导致脑出血。,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的血流及其调节 正常脑血流量800-1000ml/min 1/5流入椎基底动脉 4/5流入颈内动脉 脑的平均重量1400g 占体重的23, 脑血流量占全身1520。,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

27、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血流量的调节 平均动脉压60160mmHg可自动调节,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二)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基本病因 1.血管壁病变 1)高血压性脑细小动脉硬化 2)脑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 3)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4)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动、静脉炎 5)中毒、代谢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血管壁病变,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

28、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其他原因: 血管内异物如空气、脂肪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促发因素 1.血液动力学因素: 1)血压过高或过低: 如高血压、低血压、血压的急骤波动。 2)血容量的改变: 血容量不足或血液浓缩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心脏疾病: 如心功能

29、不全、心律失常可诱发脑梗死。 2.血液成分改变: 如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TIA或脑卒中病史 其他: 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抗凝治疗、脑动脉炎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因素,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30、,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四)脑血管病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一)概述 概念: 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但反复发作的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一般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24小时内完全恢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TIA患病率为180/10万。,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

31、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二)护理评估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的狭窄、痉挛或受压 血液动力学因素 血液成分改变,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 TIA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性 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 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

32、,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病灶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对侧感觉障碍. 眼动脉缺血: 短暂的单眼失明 优势半球缺血: 可有失语,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椎基底动脉系统: 以眩晕为常见症状 一般不伴耳鸣 特征性的症状: 跌倒发作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治疗要点

33、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吡啶 抗凝药物:肝素 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外科治疗,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三)护理诊断 恐惧 与突发神经定位症状而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潜在并发症 脑卒中 (四)护理目标 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 患者的发作次数减少。,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五)护理措施 1疾病知识指导: 积极治疗原发

34、病 释疾病知识,帮助病人消除的恐惧心理。 生活规律,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戒烟少饮酒,定期门诊复查。,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应避免各种引起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的因素,如大量呕吐、腹泻、高热、大汗等,以防诱发脑血栓形成。,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饮食指导: 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忌刺激性及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用药指导: 在抗凝药物

35、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时测定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一旦出现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一)概述 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占6090%。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二)脑血栓形成 1.

36、概述 脑血栓形成: 指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该血管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梗塞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护理评估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常与动脉硬化并存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称血栓-栓塞 其次为各种病因所致的

37、脑动脉炎、红细胞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梗死形成机制 脑血流障碍 脑血流降至20ml/(100g脑组织*min)时,脑细胞电活动停止。 脑血流降至10ml/(100g脑组织*min)时,神经细胞膜功能完全衰竭,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

38、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血流完全阻断5-10min,神经细胞膜则发生不可逆损害。 因此,要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损害发生前的极短时间内恢复血流。,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脑梗死形成机制 脑血流障碍 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 能量代谢障碍和酸中毒、自由基损伤、缺血性脑水肿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

39、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病人 起病: 较缓,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1-3天达高峰,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先兆: 部分病人在发作前有前驱症状(头痛、头晕等)约25%人有TIA发作史 多数病人无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

40、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病灶对侧偏瘫 偏盲 偏身感觉障碍 失语、失认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椎-基底动脉系统 眩晕、呕吐、共济失调 交叉性瘫痪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分型)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 时间超过24小时,

41、但在1-3周内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2.完全型: 起病6小时症状即达到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进展型: 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小时至数日。 4.缓慢进展型: 症状在2周以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辅助检查 脑脊液 CT

42、和MRI 脑CT扫描: 在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MRI: 可在数小时内检出脑梗死病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辅助检查,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4)诊断要点 年龄、病史 发病情况: 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起病症状、体征 CT、脑血管造影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

43、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5)治疗要点 一、防止血栓进展及溶栓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阿司匹林、抵克力得、潘生丁等2.抗凝防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 肝素:50-100mg静点,3天左右, 用于进展性卒中,有出血倾向者禁用,随时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速避凝、法安明、立迈青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 降纤使纤维蛋白原降解而清除 蝮蛇抗栓酶、降纤酶、克栓酶、普恩复等4.溶栓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44、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4.溶栓 适应症: 年龄小于70岁、无意识障碍CT排除出血且无低密度病灶 、血压低于200/120mmHg、近期无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手术史非出血体质 溶栓时间窗:6小时内 常用制剂:尿激酶 、东菱克栓酶、链激酶、t-PA等 用法:50-150万单位冲击治疗,监测凝血相,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二、增加局部脑血流,改善微循环1. 调整血压、扩容: 使血压维持在临界高血压水平,避免脑血流量减

45、少加重梗塞。 扩容制剂有低分子右旋糖苷、代血浆、甘露醇、白蛋白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 扩张血管:急性期不宜使用血管扩张剂 原因: 1)引起颅内盗血 2)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 3)易导致出血性梗塞 4)使血压下降 故应在超早期及恢复期或症状轻微、病灶较小时使用,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血液稀释: 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速度 4.降低血液黏度

46、: 1)血液稀释 2)抗血小板聚集 3)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低右、潘生丁等 4)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ATP、Co-A 5) 降低血浆黏度,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三、保护脑组织 1.抗自由基:V-E、V-C、甘露醇、激素等 2.抑制脑代谢急性期时应降低脑代谢,减少脑细胞耗氧量,使缺血区血流量增加 3.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 、 尼莫地平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

47、理,4.亚低温 5.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低限水平 四、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白蛋白、激素、利尿剂、甘油盐水,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五、改善脑代谢 用于脑梗塞水肿高潮期消退后 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脑活素、高压氧 、能量合剂等六、血疗 自血光量子疗法、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七、中医中药 八、防止并发症,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5)治疗要点 恢复期治

48、疗 目的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措施: 功能锻炼、理疗、 体疗、针灸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三)脑栓塞 1.概述 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起病急,在活动中起病 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为脑血管疾病中起病最快的一种,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栓子来源: 心源性、非心源性、

49、来源不明,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栓子来源: 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护理评估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见于颈内动脉系统,尤其是左侧大脑中动脉,病理上与脑血栓形成基本相同。,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病理生理

50、栓子突然堵塞动脉,侧支循环不能迅速建立,供血区急性缺血,同时常伴有血管痉挛,故起病时脑缺血范围较广,症状较严重,当痉挛缓解,栓子碎裂、溶解,侧支循环建立时,症状可有所缓解。,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 发病急骤,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是血管病中最快的多属完全性中风,栓塞部位继发血栓时病情可逐渐进展可有头痛、局灶性癫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易发生梗塞后出血,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51、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辅助检查 头部CT有低密度病灶,低密度区中有高密度影提示为出血性梗塞腰穿可正常,有脑水肿时颅压可升高,出血性梗塞可有红细胞 心电图可见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拍胸片 脑血管造影,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4)治疗要点 治疗: 包括针对脑部病变的治疗及引起栓塞的原发病的治疗。 脑部病变的治疗与血栓形成相似。 主要目的为改善脑循环,减少梗塞范围。排除出血性梗塞后可用抗凝治疗,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

52、,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预后: 死亡率为515%,存活者5060%可复发。 预防: 防治各种原发病。,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四)护理诊断 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缺氧使锥体束受损导致肢体瘫痪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 与肢体瘫痪,肢体活动能力丧失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瘫痪及未能及时进行肢体康复锻炼有关,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

5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五)护理措施 防止脑部血流量减少 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避免搬动,以使有较多血液供给脑组织 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监测血压,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病前水平,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灌注量减少,使病情恶化。若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

54、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可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小口慢慢喂食,必要时给予鼻饲。 心理护理 关心尊重病人,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 克服急躁和悲观情绪,避免过度依赖 增强病人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用药护理 1.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应注意观察,必要时须做过敏试验; 2.服用阿司匹林后注意有无黑便 3.使用抗凝剂和溶栓剂:有无全身皮肤粘膜

55、出血,并定时测出凝血时间,还需备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等,以便于出血并发症的处理。,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4.甘露醇:溶解、速度应快,30min内输完 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1.瘫痪肢体关节按摩和被动运动 2.起坐锻炼: 抬头仰卧起坐床边坐位,双腿下垂稳坐3060分站立,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3.步行锻炼 扶助站立稳站1530分不疲劳迈步训练

56、4.增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患肢肌力改善后,训练手的功能 经顽强训练,13年内肢体功能可基本恢复。,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 防止窒息 防止跌伤 防止烫伤,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六)健康教育 告知病人及家属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生活有规律,平时保持适量体力活动,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 老年人防体位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形成,

57、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病人及家属学会康复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定期到医院复查,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一)概述 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 脑出血的患病率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死亡的主要原因: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脑疝形成,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58、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二)、护理评估 1.病因与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 其他:脑动脉炎、血液病等,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

59、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2.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史 多在活动

60、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血压明显增高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出血): 最常见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双眼“凝视病灶”侧 三偏: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 出血灶在优势半球,可伴有失语,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一,概述,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丘脑出血(内囊内侧型出血) 占脑出血15-24% 向外压迫内囊-三偏症状 向内破入脑室-高热、昏迷、瞳孔改变 向下扩展-损伤丘脑下部和脑干,出现高热、上消化道出血,最后继发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三,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四,脑出血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