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49619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子百家与儒家》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提 纲 一、何谓“诸子百家”? 二、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三、儒家 四、道家 五、法家 六、墨家 七、其它诸家,一 、何谓“诸子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九流十家”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三教九流”: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诸子”指“

2、百家”主要是“十家”学说中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诸子百家简介 链接资料,什么是百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二 、为何出现“百家争鸣”?,西周时代,周天子是天下宗主,礼仪文化的重心所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公制“礼乐制度”,其核心是等级制度。诸侯如众星拱月般拱卫周天子。文化完全由官府控制,“学在王官”。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王室日渐式微,宗法礼仪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王纲解纽,诸侯争斗,“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政出大夫,陪臣执

3、国命 。以下犯上僭越礼制的现象很多,西周时期,社会实行的是贵族政治,权力、财富、文化都被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尤其是上层贵族掌握而且世袭,庶人不得参政议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出身下层的人主要是卿大夫阶层,不满足于这种生来的不平等,要求重新分配权力及其他社会资源。于是出现了许多以下犯上、破坏等级秩序的“篡权”行为,周天子的威望大大下降,诸侯国之间展开了争夺霸主的残酷斗争,人民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面对这种社会大动荡,士人如何评价和作为?,(一)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 社会转型,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多种经济基础并存。 2.政治状况:奴隶制渐崩,封建制渐成。 3.阶级基础:结构、关

4、系复杂。 4.社会环境:诸侯割据称雄,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各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 5.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二)士人崛起 什么是士?士的特点 1.士在先秦是最低一级贵族。当时阶级分:贵族、平民、奴隶。贵族又分: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等级的形式是封建所致、宗法使然。 2.同为贵族,士与天子、诸侯、大夫的区别在于士没有不动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士也) 3.士有参政权、参军权、祭祀权,但没有统治权。,4.作为贵族,士一般都接受比较良好的教育。士的教育条件不一定最好,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最高。 因为他们是最低的

5、贵族,有身份无地位,有义务无职务,有事业无产业。这就要有本事,而且非有本事不可。是特别重视教育的人,靠本事养家糊口。修、齐、治、平,都是士的任务,也是士的使命。,社会出了问题礼崩乐坏,谁最着急? 天子、诸侯、大夫,因为他们的地位随时都被颠覆的可能。谁最不着急?士。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最低一级贵族。所以说,社会剧变,士不着急。 社会剧变,谁最有用?谁最受益? 士也。(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如出身贫寒的百里奚、张仪被秦拜为相),社会剧变,原来既得利益者还是新出现的野心家都急需“人才”于是: 各国的国王和和卿相,皆卑躬屈节、礼贤下士。从高谈阔论之子,到鸡鸣狗盗之徒,都在网罗之列。 “齐有孟尝(田文),赵有

6、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魏无忌)”(贾谊过秦论)他们都养士都在三千人以上,士人不但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我问题,而且能。原因有三:特殊身份、历史使命、精英意识。 特殊身份:贵族中一员 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道,任重而道远”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英意识:孟子“天生此民”是为了“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春秋战国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士人群体应时而生,才俊辈出。老聃、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韩非、管仲、商鞅、孙武、左丘明、屈原,群星灿烂,彪炳于中

7、国文化史册。就学术文化人才出现的密集度和影响而论,在世界文化史上,恐怕也只有古希腊的群哲、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出可与比肩。所谓“乱世出英雄”。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但思想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给士人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机会,士人自信自傲。,小结,共同点: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 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1.诸子往往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 儒法相互影响 法家强调“法”的特点,同时兼用儒家“礼”、“义”。管子牧民有“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之说,且主张孝悌之道。 荀子受法家影响更深。改造了儒家的“礼”,加进“法”的内容,常“礼法”并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其弟子韩非和李斯后都

8、成了法家代表人物。,儒道相互影响 儒家孟子受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的影响,郭沫若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袭取管子内业的“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也受黄老之学影响。管子心术上说“虚其欲,神将入舍”。内业说“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两者一比较,其影响是明显的。,2.各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互相补充,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老子首提“道”,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

9、义哲学,片面地强调了抽象思维的作用 墨子特别强调经验,即重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了老子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的片面性。 荀子吸取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之长,建立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时又吸取宋鈃、尹文唯物主义认识论,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地位。其认识论在前人基础上提高了一步。,老子强调天道无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儒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孟子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荀子批判了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吸取了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理部分,继承了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局 限 学说与政治、伦理的紧密联系,对当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的思考,深

10、刻地影响着之后的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规定着思考的范围,同时也限制了知识分子的视野。 后世知识分子:更多只是采用解释、注等方式去沿袭、发展或补充,即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多数也是以诸子百家的论述作为佐证。 在诸子百家之后,中国文化的方向、发展方式定型了,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被延续着,形成超稳定结构,被巩固,延至现今。,荀子,墨子,韩非子,墨家,法家,孔子,老子,庄子,道家,孟子,儒家,三 孔子与儒家,创始人,趣味小问题:孔子姓什么?,在夏商周三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比较大,氏要小一些。因为当时的姓很少,一门大姓下边,会有很多的氏。孔、华、墨、宋等等很多现在的姓氏,都是原来子姓下边的氏。在夏商周三代,

11、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 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 所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孔子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 在鲁国执政代理宰相,三个月。后官场失意,遂带学生周游列国14年。68岁回鲁专心教育、做学问。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

12、子而已。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 ,修订六经 “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 诗书礼易乐春秋 创办私学:弟子三千,贤人72.,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 仁体现在

13、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

14、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

15、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 “百善孝为先” 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关于孝的故事,楚国有一人举报自己的父亲偷东西,反而被官员杀了,原因是不孝。孔子对此事大加赞扬。 鲁国一士兵打仗总当逃兵,问他原因,他说家里有老父。国君与孔子尽然赞扬他,孔子还推荐做官!,1、不仅是养,更是敬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无违” 孟懿

16、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曰:“事你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兄友弟恭”,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 十三经:诗经 尚书 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和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十三经是怎么形成的?,六经:春秋战国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五经:据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乐经失传。 七经:东汉时期,新增论语孝经 十二经:唐朝时期,新增周礼

17、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尔雅 十三经:宋朝时期,新增孟子。,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 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舞”属于乐的教育,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岁舞象,二十岁舞大夏,勺、象、大夏都是舞的名称。勺是文舞,是徒手或持羽等轻物的舞蹈。象、大厦、大武等都是个武舞,指手持盾、剑等武器,作击刺等动作、象征作战情节的舞蹈。,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shi四声)、参连、剡(yan二声)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

18、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行之疾;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书: 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注:转注、假借是识字方法 , 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数: 算法(计数)数艺九科: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