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1417915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资源描述: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89页(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下建筑规程逆 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9,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曾志攀,逆作法结构设计,本书共分八章,第五章 设计 5.1 设计原则 5.2 围护结构设计 5.3 竖向结构设计 5.4 水平结构设计 5.5 地基基础设计 5.6 节点设计及构造,5.0逆作法一般流程,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相结合,即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室连续墙,即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又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地下结构的水平梁板体系替代水平支撑;结构的立柱和立柱桩作为竖向支承系统。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相结合的总计设计方案一般采用逆作法施工,以盆式开挖为例,其一般流程为:首先施工地下连续墙、立柱和工程桩;然后周边留土、

2、基坑中部开挖第一层土;之后进行地下首层结构的施工;开挖第二层土,并施工地下一层结构的梁板;同时可根据工期上的安排接高柱子和墙板施工地上一层结构;开挖第三层土,并施工地下二层结构,同时施工地上二层结构;基坑中部开挖到底并浇筑底板,基坑周边开挖到底并施工底板,同时施工地上三层结构;施工立柱的外包混泥土及其他地下结构,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图5.1为一个三层地下室基坑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典型流程。,5.1 设计原则,补充第一章 总则 1.0.1 逆作法设计与施工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5.1.1宜采用极限状态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1.2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 5.1.2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强条5.1.3: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5.1.3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期间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应符合表5.1.3规定; 2 当支承结构作为永久结构时,其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不得小于地下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 3 支承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应按施工与使用两个阶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表5.1.3 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4 当地下逆作结构的部分构件只作为临时结构构件的一部分时,应按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

4、数取用。当形成最终永久结构的构件时,应按永久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取用。,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的划分与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是对逆作法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及计算参数的确定,安全等级的划分的划分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定量说明很难。采用按逆作法基坑支护破坏的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及不严重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三个安全等级,其重要性系数的选用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相一致。,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2,表5.1.3 虽然给出了逆作法“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但是设计者在进行逆作法结构设计时还是很难把握这个安全等级。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5、验收规范GB50202-2019 这两本规程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分为一、二、三级,这也是对基坑工程重要性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定量的概念,对逆作法的安全等级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使用上又与现行的国标是统一的。,给出两国标的分类标准 表 基坑工程类别,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1 抗倾覆及抗滑移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其分项系数应为1.0。 2 当计算围护结构、水平和竖向结构承载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相应的地基反力及这部分结构所直接承受的施工荷载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3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6、规定,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2,4 裂缝宽度和变形,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进行组合。 5围护结构竖向沉降,施工阶段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进行组合。当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时,在使用阶段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6 支撑结构的竖向沉降,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并应按施工与使用不同阶段的荷载分别计算,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3,7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

7、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5.1.5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的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递的水压力、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作为永久结构的构件在使用阶段,应包括外墙结构所传递的水压力,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 2 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各阶段逆作法结构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应包括取土、运土时可能作用于逆作法结构上的荷载。作为永久结构在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应包括结构自重、 活荷载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引起的竖向力,作用于底板的水浮力。,5.1.6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应

8、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 1)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包括整体滑动、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 2)降水设计计算,抗浮、抗隆起验算; 3)围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弯、受剪、受压承载力计算; 4)主体结构兼作围护结构、支撑结构时,结构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5.1.6 -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 1)主体结构兼作围护结构的沉降验算; 2)竖向支撑结构的沉降计算。 3 支撑体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宜采用空间作用的整体分析方法。当施工与使用阶段构件的使用条件变化时,应按最不利情况验算。,5.2 围护结构设计,5.2.1 围护结构可根据受力条件分段按平面问

9、题进行计算: 1)逆作法中地下室楼板可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撑,楼板可视为围护结构不动铰支点; 2)当围护结构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围护结构与楼板处的支点可视为不动铰支点,墙外侧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系数 (5.2.1) 土的有效内摩擦角()。,5.2围护结构设计-1,围护(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分析是基坑工程也是地下建筑逆作法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 也是本规程及基坑规程推荐的常规使用计算方法 分段按平面问题 分析原理: 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假定围护结构为平面应变问题,将围护结构看做一竖向放置的弹性地基梁,开挖面以下土体对围护结构的支撑作用

10、用弹性支座模拟,墙后土体对围护结构的作用用已知的分布力来代替。,5.2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图5.2.1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5.2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a,图5.2.1a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5.2围护结构设计-2,上图为一典型基坑开挖过程的计算简图。取围护长度为b的一段作为分析对象,列出弹性地基梁的变形微分方程。 考虑土体的分层(m值不同)及水平支撑(逆作法楼层)的设置等实际情况,需要沿竖向将弹性地基梁划分成若干单元,列出每个单元的微分方程,一般可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求解。划分单元时,尽量考虑土层的分布、地下水位、支撑的位置、基坑的开挖深度等因素。分析多道支撑分层开挖时,根据

11、基坑开挖、支撑情况划分施工工况,按照工况的顺序进行围护(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计算,计算中需考虑各工况下边界条件、荷载形式等的变化,并取上一工况计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作为下一工况的初始值。,5.2围护结构设计-3,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目前已经有很多程序可以求解,国内如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北京建研院PKPM的施工技术软件中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等均在基坑围护工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相当的工程经验。,5.2围护结构设计-4,荷载 围护结构的水平荷载:水、土压力 土压力采用简单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相对简单,应用广泛。适用于砂土

12、、黏土及成层土,还能考虑地表超载及有地下水的情况 土压力的类型与判定 按围护结构是否发生位移以及位移的方向与大小,可以将土压力区分为以下三种: 1.静止土压力 如果围护墙静止不动,即位移为零时,土体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以Po表示。此时,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例如在深基坑工程中,在基坑开挖之前,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即为静止土压力。此外,有时因围护墙位移很小,不论墙前或墙后,均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这种简化是偏安全的。,2.主动土压力 如图5.2.2所示,围护墙在基坑开挖到达坑底设计标高后,位移仍继续增大至某一定值则土体的抗剪强度将自峰值强度降至残余强度,对于粘性土,强度降低十分显著,

13、因此此时的土压力又将增大。,3.被动土压力 在图5.2.2中,墙前坑底以下的土体,因围护墙在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推动下,产生向坑内侧的位移,推力越大,则位移越大。推力与土体对围护墙的反力相等,但方向相反。墙前土体所能承受的推力有一个极限。当推力增大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此时土体的反力称为被动土压力,以Pp表之。 被动土压力是在上述条件下,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推力,在图5.2.2中,作用在坑底以下围护墙BC段上的土压力是否会增大至被动土压力,取决于墙后作用的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如果基坑开挖较深,而围护墙入土深度又较小,则主动土压力较大,为了平衡,墙前土压力将得以充分发挥,以至BC整段均达到被动土压力。如基

14、坑开挖较浅而围护墙入土深度又相对较大,则作用在BC段的墙前土压力将达不到被动土压力,或者在该段的上半部会达到,而下半段则达不到。,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土的有效内摩擦角(),土压力,主动土压力系数:,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系数,荷载:围护外侧土压力的计算,1、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的分布模式 本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以后简称基坑规程)推荐的土压力的分布模式:开挖面以上按三角形分布,开挖面以下按矩形分布,如图5.2.1a所示。 2、土压力计算 1)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 水土合算采用土的饱和重度计算水土压力,不再考虑水压力的作用。 水土分算将地下水位以下的水土压力区分为有效土压力和水压力,分别计算

15、后再叠加为总的水土压力。,荷载:围护外侧土压力的计算,2)关于土压力计算是采用水土合算还是水土分算,规程规定了简单的适用条件: 对砂土、碎石土采用水土分算 1)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5.2.21) 2)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 (5.2.22) 对黏性土采用水土合算 (5.2.23),式(5.2.2-2) 水土分算公式推导,(5.2.2-2),令,水位在基坑面以上wa=1,水面以上土+水面以下土+水位下水,水土分算推导公式(5.2.2-2)的计算简图:,荷载:水压力计算,3、水压力计算 规程简单规定:直接采用静水压力计算。 条文说明:5.2.2:公式(5.2.2-3)是水土合算的

16、表达式,公式(5.2.2-1)与(5.2.2-2)是水土分算的表达式。这里的水土分算公式只适用于静水压力的情况,有渗流水压力不适用此公式。 基坑内、外双侧水位的处理 采用内力计算方法为全量法时,基坑内、外双侧同时存在的水压力不做抵消,直接与土压力结果叠加;,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在实际的基坑工程中,荷载情况千变万化,墙后往往有超载的情况,包括地表作用有均布荷载、作用有一定宽度的条形荷载、三角形荷载、距离围护结构一定距离处有与围护结构平行的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此外还有基坑上部放坡开挖及基坑外侧有大面积卸土等等。 规程仅列举了a),b)两种特殊荷载的计算方法,其他特殊情况土压力计算可以参考其他规

17、程、地方标准及设计手册。 a)本规程5.2.3.2条:墙后地表作用有均布荷载; (5.2.34),b)5.2.3.3条:墙后地表作用有一定宽度的条形荷载; (5.2.35),这里补充一些特殊土压力的计算公式,c)三角形荷载 计算简图:,注意: 1. 1k采用条形附加荷载的计算方法,见公式(5.2.3-5); q1作用于基坑面的三角形荷载标准值(kPa) 2.三角形附加荷载q1作用在基坑边缘时(即b10),系统不做扩散处理,令1kq1;1k作用范围:基坑面到基坑面以下b0范围内; 3.公式(5.2.3-5)同样适用于计算作用在基坑面以下一定深度的三角形附加荷载产生的竖向应力标准值。,d)集中荷载

18、,计算简图: (5.2.3-6) (5.2.3-6.1),式中: eh,max最大附加侧向压力标准值(kPa); QL作用在地表的集中荷载(kN/m); h附加侧向压力分布范围(m); Ka计算深度处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系数,参见前面公式; a集中荷载距支护结构的距离(m); 见图5.2.3-5所示; 土体内摩擦角()。 注意:作用到基坑下一定深度的集中荷载计算同地面集中荷载。,e)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荷载,计算简图 计算公式 当 时 与支护结构平行的条形基础 (5.2.3-7) 与支护结构平行的矩形基础 (5.2.3-8) 当Zi在其他高度范围时:,式中: p0分布在基础底面的均布附加压力(

19、kPa),已经扣除基础底面处土自重压力,由用户交互; 1k分布在计算深度处的竖向均布附加压力(kPa); a基础边距支护结构边的距离(m); b基础底面宽度(m); l基础底面长度(m); dh基础埋置深度(m)。,f)放坡,f.1、一级放坡 本规程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未具体规定放坡对主动土压力影响的计算方法。推荐放坡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采用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 02-98)方法,即将放坡等效为荷载。 计算简图: 计算公式: 坡脚处放坡引起的土自重压力: (5.2.3-9),f),放坡情况下,基坑外侧任意深度产生的竖向应力标准值1k 当 时 (5.2.

20、3-10) 当 时 (5.2.3-10.1) 当 时 (5.2.3-10.2),5.2围护结构设计-5,弹性支座的反力可由下式计算: (5.2.3-11) 式中 Ti第i道支撑的弹性支座反力; Kbi第i道支撑弹簧刚度; Yi由前面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道支撑处的侧向位移; Yoi由前面方法计算得到的第i道支撑设置之前该处的侧向位移;,5.2围护结构设计-6,内支撑刚度的取值: 1)临时钢筋混泥土梁系支撑或钢支撑 对于采用十字交叉对撑钢筋混泥土支撑或钢支撑,内支撑刚度的取值如下式所示: (5.2.3-12) 式中 A支撑杆件的横截面积; E支撑杆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L水平支撑杆件的计算长度; S水

21、平支撑杆件的间距;,5.2-6,2)钢筋混泥土梁板支撑体系 采用钢筋混泥土梁板支撑体系,此时支撑刚度较大,可以认为是个不动铰支座,但是如果地下室面积很大好几万平米,尺度达几百米时还是应该计算支撑刚度,水平内支撑刚度的计算相对简单,由下式确定: (5.2.3-13) 式中 A计算宽度内支撑梁板的横截面积; E支撑梁板的弹性模量; L支撑梁板的计算长度;一般取开挖宽度一半。,5.2围护结构设计-7,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的确定: 围护结构的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的m法实质上是从水平向受荷桩的计算方法演变而来的,因此严格讲开挖面以下地基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应以根据单桩水平荷载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

22、(5.2.3-14),5.2.7,式中 m地基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 ),该数值为基坑开挖面以下2(d+1)m深度内各土层的综合值; H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M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附录E方法(JGJ94-2019)附录C方法确定; x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对应的位移(m); vr桩顶位移系数,可按基坑规程表C.3.1采用(先假定m,试算); b0计算宽度(m),按本规程第B.0.3条计算。 EI 桩身抗弯刚度。,5.2.7 桩顶位移系数vr 表 表C.3.1,注:表中,当无试验或缺少当地经验时,第I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i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5.2

23、.7,式中 第i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内力摩擦角标准值(度); 第i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标准值(Pa); 基坑底面处位移量(mm),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取10。,各类土的m经验值 表5.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根据试桩结果的有关统计分析亦给出了各种土体m值的经验值,如表5.2-7所示。但这里的m值与水平位移的大小相关,当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与表中对应的水平位移不相符时,需对m值作调整。,上海地区m值经验范围,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根据上海地区的工程经验,对各类土建议了如表3-2所示的m值范围,可以作为软土地区m值的参考。,5.2.7,从上述两个规程有关m值的确定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

24、规范或规程得到的m值的范围可能相差较大,因此m值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工程经验。 至此: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所需的参数、荷载、边界加上围护结构设计本身的几何材料参数可以算出围护结构的变形、内力及不动铰支座或弹性支座的反力。 回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围护构件(一般指排桩、地下连续墙)设计问题可以解决,回到本规程的条文上,关于围护结构设计的一些具体规定:,5.2.8-1、2、3、4 5.2.9 5.2.10 5.2.11 5.2.12,5.3 竖向结构设计,看本节的第一条条款的规定 5.3.1 当设计地下结构竖向构件时,在施工与使用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与其受力状态相符的

25、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荷载值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验算。当存在叠合构件时,尚应考虑二次叠合施工方法对构件承载力和构件变形的影响。 5.3.2 地下结构的竖向结构构件,宜选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或钢筋混凝土柱。 5.3.36条 都是一些构造要求,结合条文说明,清楚也容易理解及实行。,5.4 水平结构设计,看本节的第一条条款的规定 5.4.1逆作法施工的水平结构是指与围护结构相连的地下室楼板。由于水平构件传递地下室侧边的土压力,因此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应满足建筑各阶段的功能要求。 5.4.2 地下结构楼板宜采用梁板式或格梁式,当有可靠措施时也可采用整体装配式 5.4.3、4、5、7条 都

26、是一些构造要求,结合条文说明也容易理解及实行。 5.4.6 采用半逆作法施工时,设计应采用考虑梁轴向变形的计算模型进行相关的内力分析。当有叠合构件时应按叠合构件的计算原则进行相关计算。,再回头看看5.1节第6条第3款的条文,5.1.6-3 支撑体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宜采用空间作用的整体分析方法。当施工与使用阶段构件的使用条件变化时,应按最不利情况验算。 这水平和竖向结构的设计,必须按照逆作法施工与使用各阶段,与逆作法围护结构相应的工况,分别求出其内力变形并进行构件验算。 水平、竖向结构与围护结构形成了一个空间的结构,每一步的求解当然应该采用5.1.6-3规定的空间的整体分析方法。 水平结构

27、,全逆作法就是结构地下部分的梁板体系,半逆作法就只有梁系,还需要叠合;而竖向结构就基本上只有钢骨或芯柱,都需要叠合施工及验算的。,回到5.1第5条 荷载的规定,在5.1.5条 列举了水平的、竖向的需要考虑的荷载 一般内支撑的空间结构计算不考虑围护结构的刚度贡献,分析就变得相对简单了;把围护结构由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m法)分析得到的铰接或弹性支座的反力作用在内支撑的空间结构的边梁上,采用一般的空间作用的有限元法即可求得各支撑构件,包括竖向构件的内力和位移。,5.4-8 空间有限元内支撑体系的分析方法,一、空间杆系-内水平支撑只有钢筋混凝土梁 半逆作法时内水平支撑只有钢筋混凝土梁,形成杆系结构的

28、水平支撑系统,包括地下楼盖梁系及围檩(边梁),竖向是钢骨或芯柱,可以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对其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 此时水平支撑形成一个的封闭自平衡体系,平面复杂时,添加在围檩上的土压力不平衡时,会产生刚体位移,结构分析是应该添加适当的约束,以限制整个结构的刚体位移。一般方法:在结构上施加不相交于一点的三个约束连杆,形成静定的约束结构,保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不加约束是一致的。 采用普通空间杆系有限元程序就可以分析,采用PKPM的SATWE或TAT就可以分析。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当然也可以。,5.4-8a,在采用m法需要先确定的支撑的弹性刚度,对于复杂的内撑体系,难于直观利用前面介绍的公式(5.2.3

29、-12)计算,利用空间杆系有限元程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求得:在水平支撑的围檩上施加于围檩垂直的单位分布荷载p=1kN/m,求得围檩上各节点的平均位移,则弹性支座的刚度为: (5.4.1-1),5.4-8b,二、内水平撑:梁板支撑体系 一般逆作法,都利用地下结构的梁板体系作为基坑的内支撑,此时水平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必须考虑梁板的共同作用,根据实际结构形式建立起,考虑围檩、主梁、次梁、楼板和立柱(需要二次成型的钢骨、钢管柱或混凝土芯柱)及留出取土口或顺作空间的实际的有限元模型。 一般的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如ANSYS、SAP2000、MADIS、ABQUS等均能完成这种分析。,5.4-8c,这里

30、采用ANSYS举例说明一下需要注意的事项:主体结构的主梁、次梁要采用可以考虑轴向变形的弹性梁单元(ANSYS中BEAM188号单元)。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三维板单元(ANSYS中SHELL63号单元),该单元既有弯曲能力又有膜力,可以承受平面内的荷载和法向荷载。 在分析模型中要做耦合处理,使梁元与板元在交界面上共用节点能够协调有效传递内力,变形的协调就不一定要求。 这样结构分析模型,除围护墙(排桩)外,梁(围檩)、板、柱均按照实际的尺寸、厚度建模计算。,5.4-8d,有板单元参与同样水平支撑也形成自平衡的封闭体系,平面复杂时往往四周的围护传来的水平荷载分布我们加上后不对称,求解时要设置必要的边界

31、条件以限制模型在水平面内的刚体运动。 有三种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1)在位移较小角部设置固定支座; (2)在模型周边加法向弹簧,弹簧刚度难确定,需要经验; (3)在模型周边加切向弹簧,基坑边变形切向位移比法向要小得多,此法更合理。切向弹簧刚度Kt有文献提出简单的计算方法。 (5.4.1-2),式中,b计算宽度(m); h计算高度(m); fs土与围护间的侧摩阻力(kPa),可参考灌注桩的侧摩阻力取值; d侧摩阻力达到最大值时的位移(mm)。 约束的数目也需要经验,太少没有效果,多了也与实际不符,水平构件计算内力会偏小,又不安全。 没有约束刚体位移,或约束少了,会出现在围檩上加上的土压力,不平衡

32、部分转由立柱来承受,这也不合理。,5.4.8-2,逆作法设计与普通基坑支护设计很大的不同在于,一是一般没有拆支撑的工况,二就是立柱(竖向构件)的叠合设计。立柱要承受水平支撑的重量,挖土运土的重量,有时还要承受同时施工的上部结构的几层的重量。立柱的内力必须求解清楚,梁板水平构件承受面内、面外双向的荷载,也要分析清楚。面内荷载同一般基坑一样,m法求得的支座反力,均匀反作用在围檩上即为维护结构传来的水平荷载。 所以规程强调:5.1.6-3 空间整体分析的方法。 非逆作法设计时,往往只要做水平支撑的平面内分析,就可以达到工程需要。,5.4.9三维“m”法简介,三维“m”法继承平面分析的思路,原理简单明

33、确,克服了传统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模型过于简单,并且需要将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分开计算的缺点。 建立起支护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内支撑也根据实际的构件尺寸建立梁、板、柱有限元模型,反映真实的内支撑刚度,可以直接计算出围护与支撑结构在各个开挖施工工况下的位移、内力。 对于空间效应强的挡土结构(如圆筒型),三维“m”法有更大的优质与必要性。 三维“m”思路延续平面“m”,其参数选取已经有相当的经验。,5.4.10考虑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平面及三维“m”法均没有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因而无法评价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维连续介质有限元法 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三维连续介质有

34、限元法分析应力包括全部六个分量,土体需要三维六面体单元,围护墙及楼板采用板单元,立柱、梁采用三维梁单元来模拟。 在分析中想要得到较好的结果需考虑围护结构与土体的接触问题,并采用弹塑性土体本构关系。,5.5 地基基础设计,条文5.5.1 条文5.5.2 条文5.5.3 条文5.5.4 5.5.5 当结构地基采用天然地基时,施工阶段采用的柱下支承桩在使用阶段可不考虑其作用。 5.5.6 多桩基础,并在计算各桩顶反力、筏板或承台内力时,不宜考虑逆作施工期间柱下桩的支承作用。 条文5.5.7 条文5.5.8,5.6 节点设计及构造,5.6.1 节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护结构与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

35、连接接头可采用刚性接头、铰接接头和不完全刚性接头等形式。,另外两种柔性接头做法,下图6.6.3-1a,刚性接头做法,2 当有防水要求时,节点的设计应满足防水要求。 1)外围护结构和地下连续墙墙身的防水以及施工段接缝防水设计;密排桩桩间的防水设计。 2)外围护结构与基础底板接缝处的防水。 3)竖向结构在底板位置的防水。 4)水平结构在外围护结构上连接节点的防水。,5.6.1 节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3 当地下连续墙仅作为围护结构时,槽段接头可采用柔性接头;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槽段接头应采用刚性接头。 4 当采用钢管、型钢或钢管混凝土支承柱时,支承柱与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连接接

36、头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的相关规定。,5.6.2 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与地下连续墙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板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采用刚性接头时,可采用在连续墙中预埋钢筋或采用钢筋机械连接的方式。当板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采用铰接接头时,可采用在连续墙中预埋钢筋或预埋剪力键的连接方式,或通过边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楼板钢筋锚入边梁,边梁与地下连续墙内的预埋钢筋连接,边梁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70mm。 2)当梁与连续墙的连接采用刚性接头时,可采用在连续墙中预埋钢筋或采用钢筋机械连接的方

37、式。当梁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采用铰接接头时,可采用在连续墙中预埋钢筋或预埋剪力键的连接方式。,3)当底板与连续墙的连接采用刚性接头时,可采用钢筋机械连接,宜沿连续墙的周边将地下室的底板加强,在连接处应设置剪力键,在底板与地下连续墙连接处应设置止水条。,5.6.2 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2:,2 地下结构的内墙与地下连续墙相交时的接头,可采用在连续墙中预埋钢筋或后植筋的连接方式。 3 当采用排桩作为围护结构时,排桩顶部应设置冠梁,冠梁的宽度不应小于排桩直径,冠梁的高度不宜小于400mm,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4 排桩与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连接接头,可采用在桩内预埋钢筋、钢锚板或后植

38、筋连接的方式。,5.6.2 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3:,5 地下结构的梁与柱的接头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支承柱为型钢时,宜采用钻孔钢筋连接法和传力钢板连接法。 2)当支承柱为钢管和钢管混凝土柱时,宜采用竖向传力钢板法或环板法。传力钢板或环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0mm。 3)当支承柱采用灌注桩时,宜采用在地下室各梁标高处预埋钢板环套的方法,钢板环套的厚度不宜小于20mm。,支承柱为H型钢,可采用钻孔钢筋连接法和传力钢板连接法。如图6.6.3-7所示。,钢管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竖向传力钢板或环向传力钢板焊在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壁上,梁的受力钢筋焊在竖向传力钢板或环向传力钢板上。当采用竖向传力钢板时,如图

39、6.6.3-8所示。当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时,应在竖向传力板的上下端相应位置钢管内设横隔板。 当采用横向传力钢板时,如图6.6.3-8a所示。当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时,应在横向传力板的中间位置设置竖向外加劲肋。,水平向(横向)传力钢板钢管节点,5.6.2 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6.地下室的中间支承柱、桩和底板的连接接头可采用图5.6.1和5.6.2的形式。,图5.6.1 挖孔桩和基础底板的连接 图5.6.2 钢管混凝土立柱和底板及灌注桩的连接 1挖孔桩 2桩中预埋拉结筋 3基础底板 4底板局部加厚 5钢管立柱 6传力环 7外包混凝土 8灌注桩,5.6.2 节点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5:,图5.6.1 挖孔桩和基础底板的连接 图5.6.2 钢管混凝土立柱和底板及灌注桩的连接 1挖孔桩 2桩中预埋拉结筋 3基础底板 4底板局部加厚 5钢管立柱6传力环 7外包混凝土 8灌注桩,另外支承柱为灌注桩时,可采用在地下室各楼板标高处预埋钢板环套的方法,利用锚筋与水平构件的连接,钢板环套的厚度宜大于20mm,如图6.6.3-9所示。,还有一些特殊节点:地下室的支承柱与桩和底板的连接接头可采用图6.6.3-10的形式,图6.6.3-10 基础与柱桩的连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